1864年湘军攻破天京城后,忠王李秀成被湘军俘虏关押,在此期间,曾国藩命李秀成写一份供词,于是忠王在狱中写下了长达五万多字的供词,这份供词被史学界称之为《李秀成自述》。
那么,《李秀成自述》到底是什么梗?后世对忠王在狱中所写的《李秀成自述》看法不一,对此比较流行的有两种说法:
其一、《李秀成自述》是忠王李秀成叛变所写的投降书,提出将帮助清政府招降残余的太平军。
其二、还有人说《李秀成自述》是忠王李秀成为了麻痹曾国藩,给幼主洪天贵福制造逃跑的时间。
为此史学界对《李秀成自述》的看法不一,导致《李秀成自述》至今扑朔迷离。
综上所述,《李秀成自述》确实很难定论,但是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摆在世人面前,那就是曾国藩至死不敢将原稿上交朝廷。
言归正传,《李秀成自述》到底是什么梗?为何曾国藩不敢将原稿上交朝廷?大家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李秀成自述》
1864年天京城被湘军攻破之日,忠王李秀成护送太平天国幼主洪天贵福杀出重围时,被清军俘虏。
曾国藩在狱中与忠王李秀成谈了许久,命忠王李秀成写一份供词呈上来。结果李秀成在狱中用了9天的时间,写下了长达五万多字的供词,这就是《李秀成自述》的原稿。
《李秀成自述》中主要写了太平天国运动的一些事情,还有著名的“天朝十误”和“招降十要”等内容。
忠王李秀成写完自述后不久,就被曾国藩杀害于南京,太平天国的一代名将就此损落。
以上就是对《李秀成自述》的大体介绍,在此我认为,忠王李秀成是在狱中所写,在特殊的背景之下写下这五万多字,忠王李秀成到底是什么目的,世人还真不方便下结论。
其次、《李秀成自述》到底是什么梗?
针对《李秀成自述》到底是什么梗?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这并不是一份投降书。
为何这么说呢?结合史料记载我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供词用来麻痹精明的曾国藩,在幼王洪天贵福等人的逃生路线上大做文章,所以故意拖延时间。
其二、自述中提出替清军招降残余太平军势力(保守说还有十万大军),其实借机联络这些残余势力,伺机卷土重来。
其三、李秀成在供词中,竟然暗示曾国藩建立汉人政权,驱除鞑奴,虽然没有明说,但精明的曾国藩不会看不懂。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原因,我认为忠王李秀成在《李秀成自述》确实有自己的不为人知的目的,但绝不是投降!
最后、曾国藩为何不敢上交朝廷
曾国藩第一时间拿到《李秀成自述》,看完后被里面的内容惊出一身冷汗,别的先不说,里面暗示他成立汉人政权这层意思,就够“曾剃头”喝一壶的。
因为当时湘军攻破天京城后,在满清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已经是一家独大,朝廷上下都有湘军要造反的传言。
此时,如果曾国藩将《李秀成自述》原稿交给朝廷,那岂不是作死么,所以曾国藩立即对这份《李秀成自述》进行了大量的窜改,最终交给朝廷的是被他修改后的《李秀成亲供》。
虽然朝廷看出这份供词被曾国藩改过,命令他讲原稿上交,曾国藩也是用各种办法推辞,至死也没交《李秀成自述》原稿。
直到一个世纪后的1963年,曾国藩的后人曾约农在台湾世界书局,才把李秀成自述原稿影印本公布于世,题为《李秀成亲供手迹》。
以上就是对《李秀成自述》的大体介绍,虽然我的观点并不一定正确,但是忠王李秀成的功过事非,并不能以《李秀成自述》盖棺定论。
(参考资料:《李秀成自述》、《太平天国战史》)
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大家有什么意见和想法,敬请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展开讨论,同时请大家关注“滨哥侃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