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国荃攻陷太平天国,打开洪秀全的国库后,为何大喊我命休矣?

曾国荃攻陷太平天国,打开洪秀全的国库后,为何大喊我命休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八卦爱豆秀 访问量:2094 更新时间:2023/12/7 18:40:44

前言

1840年,随着英国坚船利炮的挺进,自诩天朝上国的清朝开始一步步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的统治也逐渐呈摇摇欲坠之势。

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得沿海地区传统的小农经济遭受到了剧烈冲击,而对列强的赔款也使得这一负担加诸在农民身上。

于是,外患刚勉强呈现阶段性的消弭,内忧又逐渐诞生。

1851年,洪秀全率众在广西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由此爆发。这一场农民起义,使得汉族地主得以成功跻身于清政府决策机构,晚清四大名臣相继出场,但同时,这场战争也将另一个人推到了历史洪流之中,那便是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

曾国荃与太平天国运动

从历史的结果来看,是太平天国成就了曾国荃。

曾国荃是曾国藩四弟,十六岁那年,他来到京城,跟在年长自己十三岁的曾国藩身边学习。由于此时的曾国藩仕途一片坦荡,而自己也颇有才气,因此相较于在官场浮沉的曾国藩而言,曾国荃也逐渐养成了心高气傲的个性。

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清政府开始着手处理这一农民起义。但此时清政府的军事力量,上到八旗兵,下到绿营兵,都难以堪当大任。于是,为了应付眼前的危机,咸丰开始下令奖励地方地主以团练的方式募兵平定太平天国之乱。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耳熟能详的湘军诞生。曾国藩借自己在朝中的势力,回到湖南地区,依靠各种裙带以及人际关系,组建了一支地方武装部队,即我们所谓的湘军。

因着最初这支军队便是曾国藩通过各种关系组建而成,且又逐渐形成为所谓的军事集团,因此这之中基本上都是曾国藩的自己人,这之中自然也包括他的弟弟曾国荃。

1856年,曾国藩在对战太平军之中再次作战不利。而此时,曾国荃为了帮助自己的大哥,开始另募乡勇六千余人,支援远在江西的曾国藩。曾国荃此次作战,使得清军在镇压太平军一事上有了小小的首获,而他也开始走上了军功之路。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湘军之所以能发展壮大,便是清政府实在无可用之兵;同理,曾国荃的官阶能逐步得到提升,也是因为在镇压天平天国一事上,清政府无人可用。几乎曾国荃每次在对战中取得一次胜利,他便会被封赏一次,仅四年的时间,曾国荃就从名不见经传之人摇身一变为清廷耳熟能详的人物。

1862年,曾经几乎席卷清朝半个疆土的太平天国政权逐渐迎来落幕,天京城开始迎来湘军的反击,这之中,曾国荃所率领的吉字营要占头功。之后,天京城承受了清军近两年的攻击,终于迎来了城破的一天。

1864年,曾国荃率军攻破天京城,其目标直指洪秀全的国库,可是,当他打开国库之后,却直呼“我命休矣”,这又是为何呢?

圣库制度

洪秀全的国库,又称为“圣库”,曾国荃直奔此处有其特殊的缘由。

《天朝田亩制度》是天平天国运动的纲领性文件,这之中除了我们所熟知的“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与“有田同耕,有饭同吃”的大同理想社会之外,还有一项特殊的规定,即“圣库制度”。

这一制度规定,凡太平天国子民,所拥有的物品都必须上交国库,不能私藏。而所有子民的支出,也均由国库支出。

因此,太平天国之中并没有所谓的私物,所有的财富都聚积在国库。因此,太平军的国库基本上是所有军民的财产,更何况洪秀全这位天王的国库,那可是咸丰皇帝都垂涎的存在。

但是,当曾国荃攻破天京城,经由曾国藩传给咸丰的奏折却表示国库空空如也,并没有任何财富。

也正是如此,才会有曾国荃打开国库之后,直呼“吾命休矣”的说法。毕竟清政府都对国库的资产抱有占有的念头,但曾国荃却表示根本没有,这自然会让人将其视为侵吞财产的第一嫌疑。

财产的下落以及曾国荃的嫌疑

关于空空如也的国库,有不同说法。

其一便是,自从定都天京之后,洪秀全等人便开始贪图享乐,妻妾成群。由于可有肆意使用国库财富,因此极有可能等天京攻破的时候,国库已经被洪秀全等人花得差不多。

其二是洪秀全已经预料到了天京被破的后果,因此提前命人将国库之中的财宝藏了起来,等着让自己的后人东山再起。第三种说法便是曾国荃的确侵吞了这笔财产,只是不愿上交给清政府才表示国库空无一物。

这三种说法中,曾国荃的侵吞一说的确是最有信服力的。

首先,天京城的国库应当是太平军中最富庶的所在,不可能囊括了大量财富的国库会被洪秀全等人消耗殆尽。

其次,曾国荃本来就有侵吞财产的前科。曾国藩的女儿曾纪芬曾表示,曾国荃的吉字营每攻克一座城池,便会对进行烧杀抢劫,城内所有的财产都会洗劫一空。

当曾国荃攻破天京之后,他仍是不改作风,任由手下胡作非为,甚至因此将洪秀全的儿子得以从混乱之中逃脱,而他却写信洪秀全的儿子已经葬身火海。

贪财,撒谎,是曾国荃的一贯作风,因此他所说的国库没有东西便站不住脚。

不过,由于曾国藩与清廷周旋,此事不得而知,国库中的财富究竟是何下落,在如今早已成为一个未解之谜。

尾声

曾国荃于清廷而言,镇压太平军,维护了清廷的稳定。但于所有普通百姓而言,曾国荃无疑是站战乱中发迹的无情刽子手,其残忍的程度,使得本就臭名昭著的清政府更加恶名昭彰。

更多文章

  • 曾国荃担任山西巡抚期间,为何受到朝野内外的一致好评?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小阿蟹标签:曾国荃,山西,巡抚,光绪,总督,山西省

    谈起曾国荃,很多人或许会认为他就是一个武将,甚至是一个莽夫,只会打仗而对地方行政一窍不通。这样的看法不能说完全不对,至少在曾国荃的前期是这样的。但自从曾国藩去世后,他的人生经历发生了重大的转折,他从一个战功赫赫的武将华丽转身,成了一个颇具才干的封疆大吏。曾国荃在攻克金陵后,一直在家赋闲了八年,出山后

  • 曾国荃打开太平军国库,里头空空如也,突然一拍大腿:我命休矣!

    历史解密编辑:秋月凉有你标签:曾国荃,太平军,曾国藩,太平天国,慈禧

    中国古代武将是一把双刃剑,即可保境安民,也可造反夺权。所以帝王对武将的提防时刻都不能松懈,和平时期尚可放松一些,一旦国家有难、战乱四起,武将就成了帝王既要倚重又要防范的对象。君不见袁崇焕镇守辽东,却因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猜忌而惨遭凌迟,这是反面教材,正面教材如郭子仪和唐肃宗,郭子仪因平定安史之乱而手握重

  • 曾国荃攻陷太平天国,打开太平军国库后,为何会大喊;我命休矣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曾国荃,太平天国,太平军,清廷,曾国藩,洪秀全

    提及湘军大家立即想到的应该是统帅曾国藩,却鲜知湘军大将曾国荃。曾国荃是曾国藩的弟弟,家中排行第九。他足智多谋,有胆识,有气魄,在行兵布阵,带兵作战等方面有惊人的天赋。他率领的湘军所向披靡,迅速占领了多个军事战略要地。在率领湘军攻打太平天国,将太平天国覆灭后,这位本应加官进爵的大功臣,却为何选择在这正

  • 晚清名将,曾国藩三弟曾国荃,如何攻克安庆?拿下天京?

    历史解密编辑:世界如此美妙标签:晚清,清朝,诗人,曾国藩,曾国荃,太平军,陈玉成,洪秀全,安庆市,科学家

    作者:清心【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曾国荃(1824年—1890年9月),字沅甫,曾国藩的三弟,晚清名将,湘军主要将领之一,因善于挖壕围城有“曾铁桶”之称,官至两江总督、太子太保。咸丰二年(1852)取优贡生;咸丰六年(1856),攻打太平军“有功赏“伟勇巴图鲁”名号和一品顶戴。同治三年(18

  • 曾国荃灭亡太平天国,欲回老家盖新房,曾国藩:你会害的曾家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寻鉴历史标签:慈禧,清朝,曾国荃,曾国藩,历史片,科学家,太平天国(2000年电视剧)

    曾国藩被称为继王阳明之后的圣人,凭借着并不聪慧的大脑一步步走向权力的巅峰,是晚清四大名臣之首。位极人臣却得到善终的人没有几个,那曾国藩是如何平安落地的呢?打了胜仗却被慈禧大骂白眼狼曾国藩有个弟弟曾国荃,这个弟弟可不像哥哥那么沉得住气,为人嚣张,太过张扬。攻陷南京城后,居功自傲的曾国荃上奏慈禧太后,本

  • 曾国藩家豪宅10套,到底有何隐情?从曾国藩弟弟曾国荃身上告诉你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曾国荃,曾国藩,总督

    关于曾国藩是清还是浊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存在争议,有人觉得曾家有10座豪宅,万亩良田,肯定是曾国藩弄的,也有人觉得曾国藩一生为官清廉,不是爱财之人。那么到底曾家的豪宅以及万亩良田从何而来呢?今天我打算跟你说说。一、历史资料从历史记载的资料来看,曾家共有10做豪宅别墅,包括:富厚堂、白玉堂、黄金堂、大夫

  • 攻破天京的九帅曾国荃,能否算名将?看他本人怎么说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曾国荃,石亚达,太平军,曾国藩,水师,太平天国

    笔者提出这问题,估计许多朋友会开喷:九帅曾国荃擅长玩“龟壳战术”,咬定青山不放松,有一股蛮劲,安庆、天京等坚固堡垒都被攻克,是湘军阵营中当之无愧的名将。要知道,安庆乃英王陈玉成大本营,天京西面门户;天京则是太平天国首都,有重兵把守。如此看来,九帅曾国荃就是名将。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非也,曾国荃非但

  • 天京陷落曾国荃敛财千万,清廷降旨问罪,曾国藩:我弟弟太过冤枉

    历史解密编辑:露西出走记标签:清廷,晚清,诗人,清朝,曾国荃,曾国藩,李鸿章,科学家,书法家,太平天国

    说起曾国藩的大名想来大家都很熟悉,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洋务运动的主要推动者,清朝封疆大吏,同时还带病剿灭了太平天国的主力部队,在晚清政坛中也只有李鸿章可以跟其相提并论。成就曾国藩最大的就是组建湘军与太平天国对抗,总算是挽回了晚清节节败退的颓势,并且还攻陷了“天京”,也就是如今的南京。不过成也天京败

  • 曾国荃弹劾官文,督抚之争的背后,是帝王心术和权臣手段的博弈

    历史解密编辑:雪滿長安道标签:曾国荃,官文,巡抚,总督,曾国藩,左宗棠

    同治五年(1866)九月初六,河南周口覃怀会馆。以钦差身份督剿捻军的曾国藩,接到了一封密信,此信是其九弟,时任湖北巡抚的曾国荃由襄阳军营中寄出,随信更附上了一份誊写的奏折。剿捻诸事不利,搞得曾国藩焦头烂额,最近几天更是莫名的心烦意乱、坐卧不宁,似乎颇有不祥之感。快速浏览了书信以及奏折的内容,顿时心内

  • 楹帖撷珍 | 曾国荃 楷书《前席等身联》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书法网标签:楷书,总督,晚清,楹帖,曾国荃,曾国藩,前席等身联

    曾国荃 楷书《前席等身联》纸本 墨书 162.2x38.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前席争传宣室贵。等身唯守鲁堂书。朴生尊兄明府雅属。沅甫曾国荃。曾国荃(1824-1890年),字沅甫,号叔纯。湖南湘乡白杨坪人。晚清名将,湘军首领之一。两江总督曾国藩的四弟,因在族中排行第九 ,故人称“曾九”或“曾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