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国藩家豪宅10套,到底有何隐情?从曾国藩弟弟曾国荃身上告诉你

曾国藩家豪宅10套,到底有何隐情?从曾国藩弟弟曾国荃身上告诉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云晓观历史 访问量:1010 更新时间:2024/1/25 12:23:01

关于曾国藩是清还是浊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存在争议,有人觉得曾家有10座豪宅,万亩良田,肯定是曾国藩弄的,也有人觉得曾国藩一生为官清廉,不是爱财之人。

那么到底曾家的豪宅以及万亩良田从何而来呢?今天我打算跟你说说。

一、历史资料

从历史记载的资料来看,曾家共有10做豪宅别墅,包括:富厚堂、白玉堂、黄金堂、大夫第(敦德堂、奖善堂)、万宜堂、修善堂、有恒堂、华祝堂、文吉堂等,其中最豪的就是大夫第,占地13万平方米,里边包括公园、池子各种建筑应有尽有,当时湖南人很远就可以看到这栋豪宅,有人甚至因为它太大错以为是当地庙宇。

除了房产之外,曾国藩家还有万亩良田,在曾国藩爷爷和父亲的时代,家中虽然也是小地主,不过总共也就100多亩地,如今发展成为上万亩,足见家族资金雄厚,财力不凡。

那么,这一切究竟是怎么来的呢?其实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也就是建了豪宅大夫第的主人。

二、曾国藩财产

曾国藩一生确实十分清廉,在做京官的时候,也就是道光二十年左右,那个时候曾国藩一年的工资才125两,约合今天的25000元,可以说功能工资很低,根本不能支持他的生活。

曾国藩为了坚持在北京当官,先是去湖南各处拜访亲友,获得一笔1600两的礼金,才勉强维持住自己在北京前两年的生活。

用完1600两后,曾国藩是想方设法找朋友借钱维持生活,他当了12年京官,最后离开北京的时候不仅身无分文,还欠了1000多两银子,直到最后他当两江总督才还清债务。

由此可见,曾国藩在担任两江总督之前都很穷。当上两江总督之后情况有所好转,一年所有收入大概二十万两银子,可是曾国藩管理自己湘军的开支就得六万多两,还有各种应酬吃喝又要几万,剩下的最后也就几万两银子。

这些都是当时清朝的合法收入,也就是说曾国藩即使担任两江总督,以他的经济实力,依然不可能建10座豪宅。也从侧面反映出来曾国藩在任期间,并没有同流合污,搞些其余收入。并且历史上没有任何人或者资料证明曾国藩浊。

三、曾国藩弟弟曾国荃的发家史

虽然曾国藩对自己要求严格,并且没有捞钱,可是他的弟弟曾国荃就完全不一样了。

曾国荃读书不行,所以曾国藩成立湘军之后,就把曾国权以及另外两个弟弟曾国华、曾国葆一起叫去管理湘军,做个小军官,只留下二弟曾国潢在家里照顾家用。

参军后的几个弟弟,只有曾国荃得以幸存,其余两个弟弟曾国华、曾国葆都英年早逝。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曾国藩对弟弟曾国荃给予厚望,希望曾国荃能够和他一起为家族的发展作出贡献。

曾国荃性格与曾国藩截然相反,曾国藩敏感谨慎,曾国荃大胆放肆,做事高调、做人也高调,不过他最大的优点就是大方,对人十分舍得,所以在官场上一开始混的也不错。

曾国荃刚参加湘军带领湘军取得第一次胜利的时候,就和部下一起进城抢夺财物,结果被曾国藩一通教育,后来有所收敛。

咸丰七年后,曾国藩回家守孝大彻大悟,从此做事风格发生改变,对弟弟曾国荃要求逐渐没有以前那么严格,他告诉曾国权“在取得胜利之时,你做事不要超过塔齐布等比你资历老的军官就行”。

这种要求之下,曾国荃逐渐开始敢放开手脚做事,曾国荃“爱财如命,杀人如麻”而出名,他带领军队也是这样,作战途中逃跑的士兵,一律杀之,战争胜利夺城之后抢之,也就是抢夺占领城市的钱财。

当曾国荃攻克安庆的时候,就和部下一起进城抢夺钱财,最后又将财物送回家中给二哥曾国潢保管,他叫曾国潢搬运金银的时候一个人去就行,不要太招摇,免得邻居看到说不好听的话。

以后每攻占一个城市,曾国荃都会把抢夺的金银送回家,并且在家里买地建豪宅,也就是之前说的大夫第,经过曾国荃一次次的买地扩建,才建成最后宏伟的规模。

在曾国荃建豪宅的时候,曾国藩依然三番五次劝他不要太高调,免得引火上身,可是曾国荃把哥哥的话左耳进右耳出,根本不当一回事,依旧我行我素。

其中曾国荃做下最让后世津津乐道的一件事情就是攻克太平军首都天京的时候的所作所为。

据历史以及野史记载,当时曾国荃围城三年,最后终于攻克天京,在围城的三年时间里,自己军队一度没钱吃饭到喝粥坚持下去的,因为大伙都虎视眈眈看着天京里边数以万计的财产。

终于攻克之后,士兵一窝蜂冲进天京城,把所有值钱的东西抢夺一空,前前后后一共抢了一个月,最后数十艘船运了10天,才把所有财产从南京运到湖南,所经过之处,大家都看到曾国荃他们的所作所为。

乡间传言曾国荃南京一战,收获千万两银子,可是根据正史记载以及曾国荃与曾国藩的书信来往内容来看,曾国荃此次战争并没有收获那么多,显然名间传说有夸大的成分。但至少说明一点,天京一战,曾国荃收获颇丰。

天京一战取得胜利后,预示着太平军已经彻底消灭,朝廷开始对曾国藩兄弟有所防范,担心他们会造反。最后曾国藩想方设法将曾国荃弄回湖南老家休息,并且大力裁军,才得以保住曾家的财产以及性命。

最后风头过后,曾国藩老了,曾国荃被朝廷召回继续当官,曾国藩去世后曾国荃接替曾国藩,成为两江总督,并且在这个位置上做了七年。按照每年结余十多万来算,七年时间曾国荃也可以存下一百万左右银子。

加上之前曾国荃自己当军官时挣的钱和抢的钱,足够盖起10栋豪宅和买一万亩地了。由此可见,其实曾国藩自始至终都是清廉的,只是这个弟弟,实在与哥哥作风区别太大。

结语

哪怕有一个清廉的哥哥,也难以保证弟弟和哥哥保持一致作风,不过至少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豪宅与万亩良田,也是那个时代背景下,曾家人应该得到的报酬。

事实再一次证明,想要成为人上人,还是得多多读书才行!

标签: 曾国荃曾国藩总督

更多文章

  • 攻破天京的九帅曾国荃,能否算名将?看他本人怎么说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曾国荃,石亚达,太平军,曾国藩,水师,太平天国

    笔者提出这问题,估计许多朋友会开喷:九帅曾国荃擅长玩“龟壳战术”,咬定青山不放松,有一股蛮劲,安庆、天京等坚固堡垒都被攻克,是湘军阵营中当之无愧的名将。要知道,安庆乃英王陈玉成大本营,天京西面门户;天京则是太平天国首都,有重兵把守。如此看来,九帅曾国荃就是名将。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非也,曾国荃非但

  • 天京陷落曾国荃敛财千万,清廷降旨问罪,曾国藩:我弟弟太过冤枉

    历史解密编辑:露西出走记标签:清廷,晚清,诗人,清朝,曾国荃,曾国藩,李鸿章,科学家,书法家,太平天国

    说起曾国藩的大名想来大家都很熟悉,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洋务运动的主要推动者,清朝封疆大吏,同时还带病剿灭了太平天国的主力部队,在晚清政坛中也只有李鸿章可以跟其相提并论。成就曾国藩最大的就是组建湘军与太平天国对抗,总算是挽回了晚清节节败退的颓势,并且还攻陷了“天京”,也就是如今的南京。不过成也天京败

  • 曾国荃弹劾官文,督抚之争的背后,是帝王心术和权臣手段的博弈

    历史解密编辑:雪滿長安道标签:曾国荃,官文,巡抚,总督,曾国藩,左宗棠

    同治五年(1866)九月初六,河南周口覃怀会馆。以钦差身份督剿捻军的曾国藩,接到了一封密信,此信是其九弟,时任湖北巡抚的曾国荃由襄阳军营中寄出,随信更附上了一份誊写的奏折。剿捻诸事不利,搞得曾国藩焦头烂额,最近几天更是莫名的心烦意乱、坐卧不宁,似乎颇有不祥之感。快速浏览了书信以及奏折的内容,顿时心内

  • 楹帖撷珍 | 曾国荃 楷书《前席等身联》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书法网标签:楷书,总督,晚清,楹帖,曾国荃,曾国藩,前席等身联

    曾国荃 楷书《前席等身联》纸本 墨书 162.2x38.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前席争传宣室贵。等身唯守鲁堂书。朴生尊兄明府雅属。沅甫曾国荃。曾国荃(1824-1890年),字沅甫,号叔纯。湖南湘乡白杨坪人。晚清名将,湘军首领之一。两江总督曾国藩的四弟,因在族中排行第九 ,故人称“曾九”或“曾九

  • 曾国荃攻陷太平天国,打开洪秀全的圣库后,为何大喊:我命休矣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曾国荃,洪秀全,太平天国,太平军,曾国藩,清军

    同治三年六月曾国荃率领清军攻克太平天国国都天京城,在清军的猛烈围攻下天京城破,入城以后曾国荃率领一对轻骑,直奔太平天国国库“圣库”。这圣库是洪秀全的国库,太平天国的政策是全国百姓的私产都要上交、不得私藏,以此来实现天下大同的社会,所有百姓的花销也都有国库统一支取定期发放。毫不夸张地说,圣库汇聚的是太

  • 曾国荃屠杀太平军,杀到自己都怕,曾国藩却说:孔子复生也这么杀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孔子,曾国荃,曾国藩,太平军,演奏家,太平天国,拨弦乐器,中国音乐家

    从民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前,曾国藩的形象一般以负面为主。早在辛亥革命时,革命元勋赵声在新军中发展革命党,在向新军士兵宣传革命时,曾痛斥曾国藩是汉奸,为异族杀戮汉人,屠城金陵。最终致使新军将士勃然大怒,烧毁了曾国藩的画像。到了新中国,史学家们给曾国藩下了一个定义——汉奸、刽子手、卖国贼,将这个所谓“最后

  • 曾国荃卒于两江总督任上,他死后朝廷给予了什么待遇?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曾国荃,总督,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光绪

    古代民间流传一种说法,凡是闰二月的那一年都被认为是不祥的年份,不是旱涝天灾,就是人祸不断。清光绪十六年(1890)是一个很特殊的年份,有闰二月,也是19世纪中三个闰二月之一。这一年大清中兴元老基本凋零,似乎印证了闰二月不祥的说法。先是闰二月,前兵部左侍郎曾纪泽,即曾国藩的次子(长子纪第夭折)在北京病

  • 雨花台之战第一阶段:现代火器威力惊人,曾国荃几乎绝望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曾国荃,太平军,雨花台,李秀成,水师,曾国藩

    1862年10月13日至11月25日,太平天国前后投入13王20万大军,与湘军4万精兵进行为期44天大战,双方在雨花台一线厮杀搏斗,血流成河,非常惨烈、悲怆。此战结果,大伙都知道,李秀成无功而返,被迫撤兵;曾国荃依靠“龟壳战术”,虽说损失惨重,却守住了大营。从战略目标上看,李秀成发动雨花台之战以失败

  • 曾国荃攻破太平天国,打开洪秀全的国库后,为何哀嚎:我命休矣?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曾国荃,洪秀全,曾国藩,太平天国,咸丰

    清朝是一个创造出无数可能的时代,同样亦是结束了几千年之久封建社会传承的年代,曾经的清朝迎来了多少值得盛赞的歌颂,晚清时期就得到了多少的谩骂与失望。清末年间百姓们对政府的失望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经过了无数次期待落空才产生的不信任,清末政府在面对侵略者的不作为与妥协。其实也正是将无辜百姓们推向深渊的

  • 曾国荃攻陷太平天国,打开洪秀全的国库后,为何大喊:我命休矣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曾国荃,洪秀全,太平天国,太平军,曾国藩,清廷

    1864年7月19日午后,湘军统领曾国荃命人点燃埋在天京城墙下面的三万斤火药,在一阵天崩地裂的巨大爆炸声中,二十余丈高的南京城墙轰然倒塌,围城三年的湘军,在其总指挥曾国荃的率领下,如一窝蜂般地涌入了天京城。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就此宣告失败。一、曾国荃是曾国藩的四弟,生于道光四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