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经的世间最美情郎,仓央嘉措修行之所,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

曾经的世间最美情郎,仓央嘉措修行之所,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柳小红爱生活 访问量:246 更新时间:2024/1/25 12:51:26

在那东山顶上\升起白白的月亮\年轻姑娘的面容\浮现在我心上\如果不曾相见\人们就不会相恋\如果不曾相知\怎会受这相思的煎熬······

无边泳池:温泉里的春天

这是一个离拉萨市中心仅18公里,这是一个山峦连绵的隐秘小村。这里有温泉、冰池、古寺,还有仓央嘉措修行的庄园遗址和他曾日日在其下静坐冥想的核桃树。

在这个刚刚过去的春节长假中,我驱车半小时就来到了位于拉萨西南角的达东村,冬日的达东村口,笔直的小路两旁,是厚实而广阔的干枯草甸。进村后,狭窄的小路山上蜿蜒,那些低矮的藏式民居就错落有致地随着山势延伸。当车开到路的尽头有个小停车场,旁边就是温泉所在,而温泉对面,有一幢残缺的石砌小院孤零零立在坡上,并未引起人太多注意。

本就是冲着泡温泉而来,停好车后直奔温泉大厅。泡过很多地方不同温泉,对此处原本没抱过多期待,没想当从室内温泉出来,投入到室外温泉池,瞬间就征服了我。室外池子不大,除花园中的池子,就是两个无边泳池。水温刚好,不烫也不,足够温暖你的全身。

正值早上11点,湛蓝的天空几乎没有一丝尘埃,趴在池子边缘,远处的山峦清晰地呈现在眼前,阳光照在近处山谷中达东村的民居上,不时有炊烟袅袅。村庄沿东西向延伸,让我感受到一种生命和化的生生不息。大家都知道西藏高原属高寒地带,阳光和风,这是对选择生存居住环境最有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之一,沿东西向在山谷建立村庄,既可充当地享受日光的温暖,又可避开冬季寒冷的西风。因此,在西藏的村落大多建在河谷地带。泡在无边泳池中,此刻我就只享受着温暖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而并没有凛冽的寒风。

现在还不是看风景的最佳时机,听温泉工作人员说,每到春天,山间桃花盛开的时候,来这里看桃花,房车露营和过林卡的人络驿不绝,在这无边泳池边上想要拍张照都得排队。在池边看那古村、山谷,盯得久了,我的眼前仿佛已经看到了一片桃争妍的春天。

千年古寺:时光深处的静谧

下午,趁着阳光还好,我们打算在村子周边逛逛。冬天没有花草,当然古寺最好,很多人都不知道,达东村竟然有两个千年古寺。

古寺不远,一东一西,而村中一处结冰的小池先给了我个意外惊喜。池子叫做“洗马池”,就在路边,面积约摸相当于两个蓝球场大小,旁边是高大的柳树,树影投在冰面上,朦朦胧胧,斑驳陆离,旁边一条清澈的小溪汩汩流淌。宁静的冰面,叮咚的溪水,温暖的阳光,这样的午后时光是在都市里很难享受的,可在这里,没有别的游人,一切都是最自然的样子。

我们首先去的是达东村西边的尼玛塘寺,寺庙在山谷中的一块平地上,始建于公元12世纪左右,由著名的翻译师热罗咋瓦多吉曲扎主持建造。据说热罗咋瓦初到此地,被这里的宜人景致深深吸引,便立誓要在此处建造一座如太阳落地般金碧辉煌的寺院,因此,寺院建成后取名“尼玛塘寺”。

寺院本身并不大,大殿除供奉有弥勒佛、如来佛等像外,还供奉有宗喀巴和莲花生大师的塑像,传说宗喀巴大师和莲花生大师都曾在此修行。不过该寺最出名的还是因藏医而出名,寺中的介绍板上写着:传说尼玛塘寺建成后,一位著名的医师听说热罗咋瓦法力高强,便前来拜访,以求能亲眼见识热罗咋瓦的法力。热罗咋瓦答应了医师的要求,有手指着太阳,将太阳从天空挪到了寺院的空地上,然后又将太阳移回天空。医师见到此景,非常佩服,于是就留下来,在寺院中生产藏药,为周围的老百姓治病。

移形大法的神话固然不可信,但寺庙自制的藏药却是名不虚传。在大殿后山上,有一座药师佛殿,一些用于捣药的石槽在路边随处可见。而药师佛殿后山,古树丛生,据说山上生长着灵芝、火麻,沙棘等几十种藏药,这也为采药材提供了天然的方便。不过我们来的季节不是时候,没能一睹这里生活着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马鸡。

达东村东边的白色寺,则是12世纪由噶当派大师热纳多吉所建,寺内供奉各种珍贵佛像和金字手写《甘珠尔》。据说白色寺对面强巴乌堆山坡上有尊天然形成的弥勒佛像,宝座下方的石头上有天然形成的白螺图案,不过太远,我没能看到。白色寺也很小,不过寺庙白色的墙壁,红色的屋檐,金黄的法轮,在蓝天的衬托下十分夺目。寺庙周围古柏参天,僧人友善地邀我们喝茶,甚至院中两只大型藏犬也十分友善地任你摸头。

在这洒满阳光的小院里,没有游客的喧嚣,也没有如潮的信徒,千年来它一直隐藏在拉萨河畔的这条山谷中,寂静无声。

古树残垣:灿烂星空唯爱永存

很少有人知道,先前温泉厅边上的断壁残垣竟然就是300多年前仓央嘉措在此修行的别院。在夕阳西下之时,我回到了这座古院。

从古院周围的其他地基遗址来看,当初还是一座中等规模的庄园,应当有大大小小十座房屋,不过如今只剩下最主要的主建筑残墙。

一棵榆树在墙西,一棵榆树在墙东。

房屋是典型的长方形藏式石砌建筑,当初是两层楼房,不过如今二楼已经彻底坍塌。房屋朝向为面南背北,左东右西,这样的格局倒不完全是风水,而是西藏的气候使然。西藏的建筑,无论宫殿、寺庙还是民居,都会采取这一选址方式和宽长于进深的长方形建筑方式,朝向南方,是为了尽可能让日光更充分地照射房屋,以便冬天保持温暖,宽度长于进深,也是为了保暖,因为越往进深缺少阳光的照射,室内会很冷。

西藏传统建筑最为重视的就是正面的“脸”,藏族将房屋正面看作是“人脸”,要有“眼”、有“鼻”、有“口”,讲究对称美观。这座残存的房屋如同布达拉宫的红宫一样,从正面看,正中是大门这是“口”,大门上方是二楼落地窗户,这构成了“鼻”,落地窗户左右各有一扇窗户,这就是它的“眼”。不过如今右边的墙壁已经坍塌,只剩下正门和左墙仍在。

从大门进去后,我仔细考察了建筑的格局,一楼大门进去的大厅是饭厅,因为右边房屋楼上的烟囱尚存,那么大厅右边的房屋就为厨房。而左边小房为值日房,值日房和厨房后面两间小的偏房,包括大厅后的空间都为仓库,这是因为越靠里温度越低,适合储存食物等,而且仓库的墙上有呈漏斗形的狭小观测窗,在西藏所有的传统建筑中都是如此。

那么仓央嘉措的卧室又应该在哪里呢?当然就是在楼上了,而且我敢肯定的位置就是在靠东方的二楼,虽然如今二楼已荡然无存,只剩下三个窗户。因为卧室都会在最向阳的地方,纵观整个建筑,二楼最向阳的就在如今只剩三个窗户的位置,几只鸽子正蹲在上面栖息。

从古院出来,沿一条石板小路走约100米处,相隔不远分别有两棵粗大的核桃树,“我有两棵树,一棵系我马,一棵寄相思”,原来这两棵树一棵是当年仓央嘉措拴马的树,一棵则是他时常在其下静坐冥想,并看着远方东山上升起的明月思念心上人的地方,传说那首著名的《在那东山顶上》就是在此情此景下有感而作: “在那东山顶上,升起皎洁的月亮。年轻姑娘的面容,渐渐浮现心上……”

是夜,我独自再次来到残破的古院,站在仓央嘉措卧室的窗户下,东望远处的东山,没有皎洁的月亮,但漫天繁星在天穹上一闪一烁。诗人木心先生说,“不能爱,能思念/人被思念时/知或不知/已在思念者的怀里 。”我想,多少个孤独的夜里,仓央嘉措站在窗边遥望东山时,无论面对明月或是繁星,那些一闪一烁的星斗,应该就是所思姑娘对他的回应。

我终于明白,世间有种思绪,无法用言语形容,粗狂而忧伤;回声的千结百绕,而守候的是执着。一如月光下的高原,一抹淡淡痴痴的笑;笑那浮华落尽,月色如洗;飞花万盏。——仓央嘉措

【推荐景点】

庄园遗韵,仓央嘉措曾经修行之所,最适合粉丝来感悟。

【美食佳酿】

牦牛酸奶,牦牛肉炖土豆,藏鸡蛋都特别好吃。

【娱乐体验】

过林卡,体验藏式郊游,泡温泉,房车露营,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更多文章

  • 仓央嘉措诗社第二期优秀作品芙蓉婉儿老师线上朗诵会(上半场)

    历史解密编辑:仓央嘉措诗社标签:仓央嘉措,朗诵会,诗歌,朗诵,文学,仓央,嘉措诗社

    仓央嘉措诗社第二期优秀作品芙蓉婉儿老师线上朗诵会01朗诵会概况02领导致辞仓央嘉措诗社金罡社长讲话仓央嘉措诗社心幽副社长讲话原创作者芙蓉婉儿讲话03节目单04演出实况音频再现上半场主持人史海江,(核潜艇),河北邯郸市人,心幽文化传媒,仓央嘉措诗社,国际网络文学联盟金牌主播,荣获联合国非官方事务办公室

  • 第五届“仓央嘉措国际诗歌奖”征文大赛 ||黑马(江苏)(080)的参赛作品《丽江,让诗人的灵魂出窍(组诗)》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网络新闻网标签:黑马,诗歌奖,江苏省,仓央嘉措,征文大赛,诗歌精神,丽江,让诗人的灵魂出窍(组诗)

    第五届仓央嘉措国际诗歌奖征文大赛正式启动!仓/央/嘉/措/诗/社仓央体诗歌为了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坚持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复兴大

  • 仓央嘉措(诗人)

    历史解密编辑:田岑标签:仓央嘉措,情诗,诗人,人世间,诗篇,情郎

    仓央嘉措的一生是一个神话,敬请大家阅读我写给他的文章,读后请评论。仓央嘉措(1683——1706)为第六世达赖喇嘛,西藏历史上最著名的政治人物和诗人!仓央嘉措,他博得了福音,也博得了众生的爱!他一直是一个神话,他在绝尘而去的人世间,留下最好最美的诗篇。不为超度灵魂,只为人间有爱!仓央嘉措,你走了多少

  • 第五届“仓央嘉措国际诗歌奖”征文大赛 ||李修银(015)的参赛作品《八廊街之问》

    历史解密编辑:仓央嘉措诗社标签:诗歌奖,散文诗,李修银,仓央嘉措,征文大赛,诗歌精神,八廊街之问

    第五届仓央嘉措国际诗歌奖征文大赛正式启动!仓/央/嘉/措/诗/社仓央体诗歌为了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坚持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复兴大

  • 仓央嘉措与纳兰容若,一个是佛前痴情种,一个是人间富贵花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仓央嘉措,纳兰容若,康熙,人间富贵花,活佛,雪域

    公元1685年,康熙二十二年。继南唐国主李煜七百多年之后,再次出现的人间痴情种——满清的第一词人纳兰容若,走到了生命的终点。纳兰容若剧照然而,纳兰容若却不知道,就在三年前,万里之外的雪域高原,已经诞生了另一颗痴情的种子。而那个人将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继续重复着他那“自是天上痴情种,不是人间富贵花”的

  • 第五届“仓央嘉措国际诗歌奖”征文大赛 ||张振龙(125)的参赛作品《雄浑的西部》散文诗三首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网络新闻网标签:张振龙,散文诗,诗歌奖,仓央嘉措,征文大赛,诗歌精神,雄浑的西部

    第五届仓央嘉措国际诗歌奖征文大赛正式启动!仓/央/嘉/措/诗/社仓央体诗歌为了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坚持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复兴大

  • 仓央嘉措不识汉字,那么“不负如来不负卿”到底是谁写的?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仓央嘉措,不负如来不负卿,康熙,翻译,布达拉宫,情诗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出名的达赖喇嘛。这并不只是因为他是一个历史政治人物,而是因为他写的情诗。仓央嘉措笔下出了许多优美又令人断肠的诗句,在藏族地区有很大的传播性,深受着众人的喜爱,但也因为他那六世达赖的身份,多了许多争议。如果不看他达赖喇嘛的身份,从《仓央嘉措情诗》中,我们只会看到一

  •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双面人生:白天是端庄的傀儡,晚上是风流公子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仓央嘉措,阿旺,康熙,达赖喇嘛,达赖,转世灵童

    端居布拉达宫时,仓央嘉措称上师。夜醉酒楼美女侧,衲本人间一浪子。——仓央嘉措他说:“端坐在布达拉宫时,我是雪域草原最高贵的王;流浪在拉萨街道时,我是人世间最美的情郎。”他追求自由,向往爱情。可是,却被身上的袈裟所禁锢,一生不得如愿以偿。最后分裂出两个人格,白天是端庄的傀儡,晚上成风流公子。农奴之子到

  • 男不读纳兰容若,女不读仓央嘉措,为何有这样的说法

    历史解密编辑:权倾天朝标签:康熙,情诗,仓央嘉措,纳兰容若

    纳兰容若和仓央嘉措,常常被大家放在一起谈论。这两个都是清朝时期的人物,而且一生都与一个“情”字分不开。然而有说法称:“男不读纳兰容若,女不读仓央嘉措”,为何会有这样的说法?纳兰容若纳兰容若出生于清顺治十一年,初名纳兰成德,后因避讳改成纳兰性德,容若是他的字。纳兰容若身为清朝重臣纳兰明珠的长子,从小就

  • 一代情僧仓央嘉措:被押解去北京的路上离世,他真正的死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有史标签:仓央嘉措,布达拉宫,西藏,拉萨,桑结

    3岁被认定为转世灵童,15岁入住布达拉宫,18岁正式成为活佛,23岁惨死 青海湖 边,有人说他是情种,一生中两个爱而不得的女人都为他牺牲,让他短暂的一生中留下了广为流传的情诗,有人说他是傀儡,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他就是仓央嘉措,一位非常具有争议性的人物。佛系情僧仓央嘉措。白天住在布达拉宫,他是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