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次被父亲康熙所伤的蓝齐儿,和亲嫁给噶尔丹之后,境况如何?

三次被父亲康熙所伤的蓝齐儿,和亲嫁给噶尔丹之后,境况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原始人侃历史 访问量:4180 更新时间:2024/1/30 22:31:40

康熙与自己的女儿(和硕公主&蓝齐格格)之间的恩怨情仇,总结为以下三点:第一,古有夺妻之恨,而他们之间恰有夺夫之仇,第二,古有杀父之仇,而他们之间夹杂了杀夫之恨,第三,童谣中唱到:有娘的孩子像个宝,没娘的孩子像跟草,让蓝齐儿从宝变成草的这个人正是他的亲生父亲-康熙。

清圣祖爱新觉罗氏·玄烨(1661-1722),清朝第四位皇帝,出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宫,

一生成就: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驱沙俄。

这三次的伤是蓝齐儿为人女,为人母终生难以释怀的痛。

十六岁的蓝齐儿含苞待放,像早晨初升的太阳,暖人且充满活力,然而这朵即将盛开的花朵,却被自己的父亲送到了自己的“仇人”面前,一个美好的而幸福的梦被打碎了。

蓝齐儿,此名由二月河老先生因剧情需要编出,历史的本尊应该是固伦荣宪兵公主(1673-1728)

俗话说的好,没有得到的都是最好的!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虽然有讽刺之意,但是也有对梦想遥不可及的美好往,而在蓝齐儿身上却深深上演了向往和讽刺同在的剧情。

为什么说蓝齐儿身上既有梦想又有讽刺呢?

向往的解释为:蓝齐儿被李光地的仁爱之心打动,用当代话来说也可以称之为一见钟情,或者说是情投意合,两个人因此私定终生,以书信往来抒发彼此心中情怀,胡诉衷情。

而李光地也因万民书被康熙重用,并且告诉蓝齐儿待李光地功成名就之后,允许蓝齐儿下嫁李光地为妻,但是往往事与愿违,有情人未能终成眷属。

只因康熙一心想收台之后再剿灭葛尔丹,可惜葛尔丹先下手为强,主动向康熙“提亲”,与其说是提亲,倒不如说是要挟康熙就范,逼的康熙不得不为自己收台换取更多的时间,忍痛割爱,棒打鸳鸯,将自己的掌上明珠蓝齐格格屈嫁给仇人葛尔丹。

蓝齐儿因此心中对自己的父亲(康熙)有过一段时间的怨恨。

十年后葛尔丹的屠杀蒙古各部族,势力越发强大,不仅如此,他还博得了蓝齐儿的欢心,蓝齐儿还给其生了一个儿子阿密达,但是好景不长,收台成功的康熙,将矛头指向了葛尔丹的人头,最后葛尔丹落的死无全尸的下场。

绰罗斯·噶尔丹(1644-1697),号博硕克图汗,巴图尔珲台吉第六子。

俗话说的好,不作死就不会死,如果葛尔丹没有屠杀蒙古各部族,而是安分守己,奉公守法,每年定期给康熙交粮纳税,加上蓝齐儿这层关系,从亲情角度来讲,葛尔丹也算是康熙的女婿,没有发生屠族的事件和模仿铁木真的野心,相信康熙看在自己女儿的份上也会对葛尔丹网开一面,不至于让自己的女儿过上守寡的疾苦生活。

蓝齐儿反复劝阻过葛尔丹多次,或许葛尔丹体内流淌着和铁木真一样的血液,有一股要做就最强男人的野心和梦想,但是梦想终归是梦想,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没有足够的势力,根本就不堪一击,葛尔丹不仅战败,还被大阿哥胤褆看掉了头颅,落得死无全尸的下场。

蓝齐儿又一次被康熙棒死鸳鸯,把其一个美好的家庭拆的夫死家怨,痛哭流涕。

亡夫之痛久远,又迎来的丧母之恨,为人子女看到自己的母亲,在为别人刷马桶度日,曾经高居皇贵妃的女人,如今过的不如太监生活,反被他人每天吆喝,这一个又一个惨痛的场景和惨痛竟然是自己的父亲,亲手造就的,让这孤儿寡母的女人(蓝齐儿)拿什么心态去接受?

俗话说的好,夫妻本是同林鸟,患难面前各自飞?

这句话深深的体现在了康熙身上,在康熙废黜太子一事上,康熙为了将各皇子的感情冲击降低到最小,反而将一切的错误和罪责规避到了这个他最爱和最爱他(康熙)的女人身上,或许这样的结果可以蒙骗朝廷众人以及子孙的眼睛,但是却抹不平康熙内心的针扎的伤口。

一个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女人,曾经一度高贵为皇贵妃,如今活的不如宫廷中太监的地位,每日以刷马桶换取饭菜度日。

看到自己的母亲被康熙如此对待,蓝齐儿萌发了学习夫君葛尔丹的想法,起兵造反,攻打北京城,但是却被容妃以死相逼打消了这个念头。

看到过十几二十年前康熙剿灭葛尔丹的场面,蓝齐儿相信自己的势力远不及当时的夫君,说起兵造反也只不过是一时的气话。

俗话说的好,要么狠,要么忍。

蓝齐儿怀揣着对康熙无比的怨恨,赶回了乌兰木桶,隐藏自己内心的痛,一心辅佐自己的儿子阿密达,相信她再也不会原因再多看见康熙一眼。

生活从此度日如年。

标签: 康熙噶尔丹蓝齐儿李光地太监鳌拜

更多文章

  • 蓝齐儿嫁给噶尔丹时,大阿哥千里相送,蓝齐儿为何要用箭射向他?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噶尔丹,蓝齐儿,康熙,李光地,容妃,康熙王朝,小说家,金庸笔下角色

    最近这几年清宫剧非常的火爆,自从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大红大紫后,再到《康熙王朝》这部电视剧也火爆了很久。这些电视连续剧无一例外塑造了一些悲情的格格,以悲情牌吸引观众的目光。当然《康熙王朝》中的蓝齐儿也不例外,下面我们就去看一下《康熙王朝》剧组是如何打蓝齐儿这张悲情牌的?蓝齐儿的初恋情人是清朝名臣李

  • 康熙平定三藩,三征噶尔丹没有妥协,为什么对于俄国却让步了?

    历史解密编辑:安静的翻阅标签:康熙,噶尔丹,尔丹,沙俄,吴三桂,平定

    康熙是大清入主中原以后的第二位皇帝,也是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自从康熙在少年时代铲除了鳌拜开始亲政以来,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无一不是摧枯拉朽般的胜利。然而在康熙面对沙俄侵略者时,却一改往日的强硬。尽管打赢了雅克萨之战,但还是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而这个条约几百年来也一直被后

  • 康熙帝亲征噶尔丹,世人对他有怎样的界定

    历史解密编辑:黛眉浅浅标签:康熙,噶尔丹,尔丹,雍正,乾隆

    康熙帝亲征噶尔丹,牵涉到当时清、准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背景十分复杂,因此这一课题本身是较为庞杂的。而围绕这一课题进行的研究,其着眼点和侧重也因之各有不同,从多方面提出和解决了康熙帝亲征噶尔丹的相关问题。一、对亲征活动界定的不同观点随着康熙帝对噶尔丹的亲征活动结束,清朝即着手

  • 一文概述:“西北第一猛男”噶尔丹策零,是怎么样炼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噶尔丹,尔丹,沙俄,清军,叶尔羌,准噶尔

    出生于1695年的噶尔丹策零(1695—1745),是二代准噶尔汗策妄阿拉布坦(?—1727)的长子,也是准噶尔汗国非常杰出的地方政权首领之一。那么问题来了,如何评价噶尔丹策零(拓展阅读:一文概述:准噶尔与哈萨克的恩怨情仇)?我查了一些资料,接下来跟大家简单聊聊。天山牧场1)噶尔丹策零和清朝的关系在

  • 康熙帝三征噶尔丹

    历史解密编辑:陌生的他呀标签:康熙,噶尔丹,尔丹,沙俄,清廷

    #我在头条搞创作#一战乌兰布通清初,居住在我国西北的蒙古族分为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和漠西厄鲁特蒙古(明朝称瓦剌)三个部落。他们均归顺清朝,定时朝贡。其中,厄鲁特蒙古分为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四大部。噶尔丹像噶尔丹是准噶尔部首领的第六子,为人勇猛善战,从年轻时便是准噶尔政坛的风云人物。

  • 噶尔丹与清朝实力差不多,为何他会被康熙轻松消灭?

    历史解密编辑:快乐就是我呦呦标签:噶尔丹,康熙,清朝,李世民,平定

    康熙皇帝跟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齐名,是中国历史上四大千古一帝之一,康熙七岁登记,十四岁亲政,一生功绩无数,他收复了台湾、平定三藩,其中最为艰难的当属消灭噶尔丹,这是西域部落,实力丝毫不弱于当时的清朝。噶尔丹在乌兰布通一带,也就是如今的河北和内蒙交界处,这片地域水草丰盛,噶尔丹在这里壮大自己的势力后

  • 《康熙王朝》:噶尔丹将蓝齐儿抱起,蓝齐儿为何向胤褆射一箭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盘解密标签:噶尔丹,蓝齐儿,尔丹,康熙,孝庄,李光地

    蓝齐儿,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的虚构人物,原型据说是康熙荣妃马佳氏的女儿固伦荣宪公主。剧中蓝齐儿是容妃的女儿,因其母的受宠,再加上她自己又是乖巧伶俐,活泼可爱,因此在宫中十分受宠,康熙宠她,孝庄宠她,皇长子胤禵宠她,皇太子胤礽宠她,可以说所有人都宠着她,都喜欢着她,总之在紫禁城中她就是唯一真正的公主。

  • 噶尔丹远走漠北,为何康熙还要赶尽杀绝?这事对中国影响深远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噶尔丹,康熙,沙俄,清朝,大军,漠北,康熙帝,小说家,金庸笔下角色,化学武器

    在康熙的政治生涯中,三次亲政噶尔丹对当时清朝和后期的社会影响力都非常巨大,为何这样说呢?因为康熙在击败噶尔丹之后,再一次拓展了清朝的版图,将外蒙古地区全部收入囊中。可以说如今的中国版图都是当时康熙执政时期确定下来的,因此康熙与噶尔丹的这场战役就显得意义深远。当年噶尔丹被清军击败在乌兰布通和昭莫之后,

  • 清军击败噶尔丹军的关键一战昭莫多之战是如何进行的?如何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世界需要我们标签:清军,康熙,大军,清廷,萨布素,噶尔丹军,昭莫多之战

    作者:晋客 【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昭莫多之战是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清军在昭莫多以伏击大败卫拉特蒙古准噶尔军的关键一战。昭莫多之战是清军击败噶尔丹军的关键一战。从此,噶尔丹势孤力穷,历时近10年的叛乱终于得以平定。喀尔喀地区重新统一于清朝。噶尔丹在漠北以逸待劳,形势原为有利;清军劳

  • 清军主帅的优柔寡断,竟使其错失歼灭噶尔丹最佳时机

    历史解密编辑:奈斯趣世界标签:清廷,康熙,皇帝,福全,清军,噶尔丹,大清王朝

    文|过春天噶尔丹孤军深入,缘何全身而退?清代史书中,对于清朝开国之初的军事行动,是从不会吝惜笔墨来大书特书的,无论是皇帝的实录,还是开眼看世界的魏源所著之《圣武记》,乃至于后来清朝遗老所编修的《清史稿》中,对于康熙亲征与噶尔丹决战于热河乌兰布通的战役,都极力渲染准噶尔部是多么的不堪一击,大清的圣祖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