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王朝》:噶尔丹将蓝齐儿抱起,蓝齐儿为何向胤褆射一箭呢?

《康熙王朝》:噶尔丹将蓝齐儿抱起,蓝齐儿为何向胤褆射一箭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盘解密 访问量:3882 更新时间:2024/1/25 11:01:40

蓝齐儿,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的虚构人物,原型据说是康熙荣妃马佳氏的女儿固伦荣宪公主。剧中蓝齐儿是容妃的女儿,因其母的受宠,再加上她自己又是乖巧伶俐,活泼可爱,因此在宫中十分受宠,康熙宠她,孝庄宠她,皇长子胤禵宠她,皇太子胤礽宠她,可以说所有人都宠着她,都喜欢着她,总之在紫禁城中她就是唯一真正的公主。

可以说她的身份就注定她这辈子可以无忧无虑地享受着享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荣华富贵。但凡事都有正反两面,她的公主身份可以给她带来荣华富贵,可也亦会带来意想不到的苦难。身为皇家的公主,她注定是不会有自己纯粹的爱情的,皇家给她带来富贵,她也得为皇家付出她的一切,包括她的爱情,皇家用公主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在历朝历代都是常见的事情,或笼络功臣,或安抚权臣,或政治联盟,总之就是只要对皇家有利的事情,哪怕是多受宠的公主,她都得老老实实的付出自己的所有。

而对于蓝齐儿来说,她亦逃脱不了这个定律。少年时,蓝齐儿在随容妃回福建探亲时,就被一个为孤儿请命的男子给深深吸引住,这个人就是李光地。之后两情相悦的他和她就经常通过书信来解两人的相思之苦,随后李光地为了能够配得上蓝齐儿,为了能够让康熙赐婚于他,他拼了命替朝廷办差,最终坐到了福建巡抚这样的高位。而康熙也早已知道蓝齐儿与李光地的事情,他也有心促成他们,并给蓝齐儿一只玉兔作为暗示,此时的蓝齐儿看到父皇也有意同意自己与李光地的婚事,她是心花怒放,她开始静静地等待着嫁于自己心上人的那天。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正当蓝齐儿幻想着日后与李光地幸福的生活时,微服出巡的准噶尔汗国大汗噶尔丹看上了同样微服出宫的蓝齐儿,不久他在得知自己看上的这位女子就是当朝皇帝康熙最宠爱的女儿蓝齐儿时,他就赶往地带着厚礼向康熙求亲,并愿意以两国签订和平条约为报答。此时,清朝正处于内忧外患之际,康熙为了稳住噶尔丹这股不稳定但却实力强劲的武装力量,为了让清朝边疆得到暂时的安定,他只得将蓝齐儿婚配于噶尔丹为筹码,以此换取清朝攻打准噶尔的准备时间。就这样,在蓝齐儿16岁那年,她被自己的父亲强迫嫁给了自己完全不认识,完全不喜欢的男子为妻。蓝齐儿不想嫁,但却不得不嫁,当她跑到最疼爱自己的孝庄跟前时,希望孝庄能劝康熙不要让她嫁,可是孝庄却只是无奈地跟她说道因以大清利益为重,为了清朝的安定,她必须嫁,如此蓝齐儿不得不接受这一残酷的安排,她亲手摔碎了康熙赐给她的那只玉兔,然后就这样头也不回地踏上了去往蒙古的道路。

就这样,她在大阿哥胤禵的护送下,平安地来到了蒙古,而后在噶尔丹把她从马上抱下来时,在即将与胤禵分别时,她向胤禵射了一箭,然后说道:“大阿哥,回去告诉皇阿玛,从此以后我就是噶尔丹的女人了”,无疑蓝齐儿的意思很明确,此时的她已经决定了,她会忘记过去的一切,忘记自己曾经所爱的人,永远的爱着她现在所嫁的那个男人,就是噶尔丹。她这一箭也就意味着她不再是那位无忧无虑的皇家公主,而是背负着维系两国和平的准噶尔汗国可敦(皇后)。蓝齐儿注定是个可悲的女子,嫁到蒙古后,她逐渐爱上了这位疼自己,爱自己的噶尔丹,并为他诞下一个儿子,名叫阿密达。本来蓝齐儿已经接受了她的父亲给她安排的命运,她选择坦然的去接受这段婚姻,而后也过得很幸福。但是在10年之后,蓝齐儿的幸福生活却又被自己那位狠心的父亲康熙给硬生生的击破。

正如剧中噶尔丹所说“康熙他先是一个皇帝,然后再是一个父亲”,是的康熙是皇帝,他考虑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儿女情长在他这里根本就没有国家利益来的重要,因此当清朝有了足够的实力去对付噶尔丹的时候,康熙就全然不顾蓝齐儿的存在,毅然决然的发兵征讨噶尔丹。第一次交战,蓝齐儿冒着生命危险,跪在清军与噶尔丹军的面前,她哭着,喊着对康熙、噶尔丹说道:“别打了!别打了!”,此时的她可以说是心如刀绞,她的父亲和她的丈夫要展开一场你死我活的决战,无论哪方败退,她都受不了。可是在这关乎着两国国运的关键时刻,康熙、噶尔丹岂能因为蓝齐儿的哭喊就停止战争呢?无论她怎么哭喊,两国的战争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第二次交战,噶尔丹彻底的败了,就这样她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最深爱的男人噶尔丹被自己的亲哥哥胤禵给斩了头颅,此时的她已经接近崩溃,可是为了他和她的儿子阿密达,她坚强的支撑着。而当她的父亲康熙要让她回去时,曾经无数次想回到北京的她,此时却拒绝了,她说道:“我的家在乌兰木通,我要带阿密达回自己的家,我要把他抚养成人。我爱我的男人,爱我的家,我不会回去的”。

只得说,康熙虽是一位合格的皇帝,但却不是一位合格的父亲,在国家利益面前,他毅然决然地将自己的女儿送给了自己的仇人,而后为了彻底的消灭这个仇人,他又毅然决然的亲手毁掉了自己女儿一生的幸福。哎!只能说生在皇家,这一切都是命。

感谢阅读,点个关注再走呗~

标签: 噶尔丹蓝齐儿尔丹康熙孝庄李光地

更多文章

  • 噶尔丹远走漠北,为何康熙还要赶尽杀绝?这事对中国影响深远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噶尔丹,康熙,沙俄,清朝,大军,漠北,康熙帝,小说家,金庸笔下角色,化学武器

    在康熙的政治生涯中,三次亲政噶尔丹对当时清朝和后期的社会影响力都非常巨大,为何这样说呢?因为康熙在击败噶尔丹之后,再一次拓展了清朝的版图,将外蒙古地区全部收入囊中。可以说如今的中国版图都是当时康熙执政时期确定下来的,因此康熙与噶尔丹的这场战役就显得意义深远。当年噶尔丹被清军击败在乌兰布通和昭莫之后,

  • 清军击败噶尔丹军的关键一战昭莫多之战是如何进行的?如何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世界需要我们标签:清军,康熙,大军,清廷,萨布素,噶尔丹军,昭莫多之战

    作者:晋客 【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昭莫多之战是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清军在昭莫多以伏击大败卫拉特蒙古准噶尔军的关键一战。昭莫多之战是清军击败噶尔丹军的关键一战。从此,噶尔丹势孤力穷,历时近10年的叛乱终于得以平定。喀尔喀地区重新统一于清朝。噶尔丹在漠北以逸待劳,形势原为有利;清军劳

  • 清军主帅的优柔寡断,竟使其错失歼灭噶尔丹最佳时机

    历史解密编辑:奈斯趣世界标签:清廷,康熙,皇帝,福全,清军,噶尔丹,大清王朝

    文|过春天噶尔丹孤军深入,缘何全身而退?清代史书中,对于清朝开国之初的军事行动,是从不会吝惜笔墨来大书特书的,无论是皇帝的实录,还是开眼看世界的魏源所著之《圣武记》,乃至于后来清朝遗老所编修的《清史稿》中,对于康熙亲征与噶尔丹决战于热河乌兰布通的战役,都极力渲染准噶尔部是多么的不堪一击,大清的圣祖皇

  • 噶尔丹的实力很强,为什么康熙很轻松就把他打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东岸瞭望台标签:噶尔丹,康熙,尔丹,清朝,皇太极,乾隆

    《康熙王朝》中康熙非常疼爱自己的女儿蓝齐儿,而蓝齐儿也活得很快乐。当时蓝齐儿喜欢上了李光地,噶尔丹出使大清,意外邂逅了蓝齐儿,并喜欢上了她。出于和平的考虑,孝庄太后说服了蓝齐儿,最终蓝齐儿嫁给了大清的敌人——噶尔丹。不过十年以后,双方还是撕破了脸,噶尔丹带领军队入侵大清,而康熙也有足够的实力与之应战

  • 擒鳌拜、平三藩、败噶尔丹,是康熙英明神武还是对手太弱?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鳌拜,康熙,尔丹,平三藩,吴三桂,雍正

    1636年,皇太极在群臣的劝谏下登基为帝,国号为清,定都盛京(沈阳),并将女真改为满洲。1644年5月,吴三桂打开山海关,迎接清军入关,同年9月,顺治帝迁都北京,祭告天下,宣布继承大明衣钵,统治全国。1912年2月,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结束大清276年国祚。从皇太极登基到宣统退位,大清一共历经11帝

  • 噶尔丹多厉害?杀兄夺位,起兵横扫蒙古中亚,康熙三次亲征方告平定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噶尔丹,康熙,蒙古,沙俄,康熙帝,小说家,金庸笔下角色,化学武器

    在激烈的汗位角逐中胜出,靠的是不择手段与铁石心肠噶尔丹汗,割据西北的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准噶尔部汗位的继承史好似一部谋杀史,堪称步步惊心。噶尔丹之父巴图尔洪台吉汗于公元1653年去世,诸子争位,不择手段。最终他的汗位被一个叫僧格的儿子夺取,僧格汗大约在位18年。1671年,靠戾狠手段夺位的僧格汗

  • 让清朝急着结束中俄谈判,让康熙御驾亲征三次,噶尔丹到底凭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贪吃的骆驼标签:噶尔丹,康熙,尔丹,沙俄,清廷,僧格

    公元1689年,康熙皇帝在两次挫败了沙俄的南侵之后,命大臣索额图等人和沙俄谈判,并最终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这个在后世被认为平等的条约,其实并不太公平,因为康熙割让了部分土地。那么康熙明明在战场上打赢了,为什么还会签下明面上有些吃亏的条约呢?有人说这是因为沙俄玩了文字游戏,索额图等人被坑了,也有人说

  • 准噶尔为何这么抗揍,康熙两次大败噶尔丹为什么没能平定西北?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康熙,准噶尔,尔丹,平定,清朝,汗国

    导读:其实这个也好解释,准噶尔此时已经由原来的部落转变成为了一个汗国的国家机制。而噶尔丹不过是这个汗国的首任君主。即使噶尔丹大败甚至说被杀掉,只要准噶尔的疆土和政权还在运转;只要准噶尔汗国的对外政策没变,那么肯定会在新的君主的带领下和清朝站看斗争。这就决定了双方不是一两场局部战役就可以有结果的,必然

  • 历史战争:康熙皇帝一举平定噶尔丹叛乱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噶尔丹,尔丹,清军,平定,清廷,准噶尔部

    明末清初,蒙古族分为三部: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漠西厄鲁特蒙古。厄鲁特,蒙古分为和硕特、准噶尔、土尔扈特、杜尔伯特四部。其中准噶尔部势力最强,其先后兼并了土尔扈特部以及和硕部的牧地。噶尔丹执政时,准噶尔部势力更强。随着准噶尔势力不断膨胀,噶尔丹的野心也越来越大。此时,沙皇俄国也正疯狂扩张,为了侵

  • 康熙时期鳌拜、三藩、郑经、噶尔丹、沙俄为什么没有一起动手呢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郑经,噶尔丹,康熙,鳌拜,沙俄,清朝

    我们可以从时间线上,来看看康熙搞定这些事情的先后顺序。公元1669年,康熙八年,康熙在索额图等人的帮助下,擒拿鳌拜,至此,14岁的康熙皇帝正式亲政。公元1681年,康熙二十年,康熙皇帝顺利平定三藩。公元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康熙皇帝派遣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出兵台湾,击败郑氏集团,正式收复台湾岛。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