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代文豪蒲松龄摆茶摊的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一代文豪蒲松龄摆茶摊的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弗兰力艺术 访问量:3255 更新时间:2023/12/17 3:22:30

蒲松龄回到家乡以后,为了谋生,当了一名教书先生。连他自己也没想到,竟然一连教了四十年书。但是,他最大的乐趣,还是写故事。

蒲松龄在富人家里坐馆(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康熙初年的一个盛夏,在山东淄川东城的蒲家庄大路口上,每天金鸡唱晓,炊烟四起之后,经可以看到在路旁一棵大树底下,三十多岁的蒲松龄粗布短衫坐在芦席上,身边放着一个装满浓茶的大瓶子,那茶瓶小口大肚,瓶边放有四五只粗瓷大碗一包当地出产的烟丝。

蒲松龄茶水换故事(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每当有行人路过的时候,蒲松龄就站起身来,热情地邀对方坐下喝茶休息:“坐下来休息一下,喝口水,抽袋烟,歇歇脚再赶路吧。”

“谢谢啊,您这茶水多少钱一碗?”客人问。

“水随便喝,烟随便抽,不要钱。”

“噢?有这么好的事?”

“不过,您要是有什么新鲜的故事,就请讲给我听一听。”蒲松龄诚恳地说。

客人奇怪地问:“您这么爱听故事吗?喜欢听什么样的呢?”

“讲什么都行,当然越奇怪越好,神啊鬼呀的更好,我最爱听奇闻异事了。朝的苏东坡,不就喜欢听别人讲鬼故事吗。”蒲松龄爽快地说。

客人们见他这么有趣,也就在这个茶摊歇脚聊天,讲一讲自己的所见所闻,聊一聊各种奇闻异事。说得口渴了,蒲松龄立马倒上一碗茶,让人润润嗓子继续把故事讲完 。

蒲松龄听人们讲故事(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他们中间有出外干活的汉子,有做买卖的商人,还有云游四方的人,见多识广,讲的故事五花八门。不管什么故事,蒲松龄听得都非常认真,津津有味。回到家里,把听到的记录下来,编写成一个个完整的新故事。

蒲松龄伏案灯下写作(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有一回,蒲松龄听一个木匠讲了这么一个新奇的故事 :

有个皇帝喜欢斗蟋蟀(蛐蛐)玩。地方官吏就逼老百姓每年捉蟋蟀上贡。有个人因为交不出蟋蟀,被官府打得死去活来,还罚了很多钱。后来,那个人好不容易捉住一只又大又凶 蟋蟀,不料又被他的小儿子弄死了。小儿子害怕父亲打他,就悄悄地投了井。全家人正哭得死去活来,忽然见到一只大蟋蟀,忙捉住它献给皇帝,全家人才免遭灾难。后来才知道,这只蟋蟀是那人的小儿子变的。

这个故事多悲惨呐!蒲松龄听了,不觉流下了眼泪。他想:一定要把这件事写成感人的故事,让大家看看官府压榨百姓是多么残忍!

后来,他写下了不朽的名著《促织》。多少年来,谁看了《促织》这篇故事,都会感慨万千啊!

《促织》早期小人画封面插画(来源:百度百科)

有一个白发苍苍的驼背老人,见多识广,蒲松龄对他彬彬有礼,毕恭毕敬地请老人讲他所知道的奇闻异事,老人一边喝着茶一边抽着烟,说了个“马骥飘海到罗刹国”的故事,蒲松龄听得入神,回到家里就写了“花面相迎、世情如鬼”的《罗刹海市》。

《罗刹海市》早期小人画封面插画(来源:百度百科)

有一天,一个身背包袱的中年人风尘仆仆地来到茶摊前,蒲松龄请他坐下,一边倒上浓茶,一边笑着说:“你得讲个故事给我听听。”中年人接过茶碗喝了一口茶说:“我给你讲个茶的故事吧。”于是中年人绘声绘色地讲了起来。

话说杭州灵隐寺有个爱茶的和尚,以善于烹茶遐迩闻名,他用的茶具都十分精致、讲究,名茶也收藏了很多,并且分出好几个等次来。烹什么等级的茶,常常是根据来客的身份而定,上等的名茶,如果不是贵客或善于品茶的知己,他是绝对不会拿出来的。

有一天,寺里来了一位大官,和尚恭恭敬敬地迎上去行礼,随后拿出好茶,亲自汲泉水烹制,献给大官品饮,原以为会得到大官的赞誉。可那位大官只喝茶一句话也不说,和尚疑惑:难不成这茶大人不喜。遂又拿出最上等的名茶,沏好给大官奉上,直到茶要喝完了,那大官照旧是没有一句称赞的话。和尚急得不行,再也等不下去了,就鞠躬问道:“大人觉得这茶怎么样?”大官放下茶杯拱了拱手说:“很烫!”

蒲松龄听罢哈哈大笑,说:“刚才一位客人说了一个鸽子的故事。一个叫幼量的鸽子迷,四处搜罗各种名鸽,像母亲哺育婴儿一样喂养鸽子。有位大官想要鸽子,张幼量见这位大官是父亲的好友,便选了两只最珍贵的白鸽送去。过了几天,张幼量见到大官问起鸽子,大官说:‘挺肥美的,煮着吃了。’张幼量懊悔不已。您说的这个故事与张幼量赠鸽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到了晚上,蒲松龄坐在灯下,伏案细细品味白天听到的故事,便写成了《鸽异》。

《鸽异》早期小人画封面插画(来源:百度百科)

蒲松龄就这样设茶摊,聊故事,悟道理,“搜奇索异”,捕捉写书素材。搜集一篇写一篇,日积月累,终于写成了容纳百川的《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早期小人画封面插画(来源:百度百科)

蒲松龄一生清苦,郁郁不得志,始终未能考取功名,然而他在无限凄凉怀才不遇的境况中,以顽强的意志,不屈的性格,终于在文学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更多文章

  • 蒲松龄的后人住这里,为推广《聊斋俚曲》费尽心力,但却后继乏人

    历史解密编辑:秦巴阿松标签:山东,康熙,清朝,蒲松龄,玉娥郎,小说家,科学家,聊斋俚曲,聊斋志异,中国古文献

    我们都知道,《聊斋》是古代著名文学作品,作者叫做蒲松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蒲松龄还有另外一部作品,即《聊斋俚曲》,直到现在他的后人都在大力推广。然而,知道《聊斋俚曲》,懂得《聊斋俚曲》,传承《聊斋俚曲》的人都太少了,也让蒲松龄的后人十分忧愁。究竟《聊斋俚曲》是什么呢?如果您也感兴趣,下面就让小编来给您

  • 戚继光怕老婆?蒲松龄将其扩展到全国,玩笑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纵拥千千晚星标签:戚继光,蒲松龄,野史,萧宝卷,醒世姻缘传,清朝

    聊戚继光的时候,许多人都会谈及戚继光惧内的内容。那么,戚继光如何怕老怕呢?老婆让他站着他不敢跪着,老婆让他跪着他不敢站着。戚继光怕老婆的主体内容讲述手下众将撺掇戚继光按照打仗的样子儿,顶盔掼甲罩袍束带、喊杀阵阵、刀光剑影。走到内室刀剑一亮,大喝一声“你这老娘们儿(没有恶意,女性读者勿怪!)还敢横吗?

  • 《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命运不济的风水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中天易学标签:风水,山东,蒲松龄,李自成,聊斋志异,雍正皇帝,神秘题材电视剧,传说生物题材电视剧,聊斋(2005年电视剧)

    《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命运不济的风水之谜 中天易张永红整理《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被国际上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是中国明清时期的伟大作家。蒲松龄生于1640年明朝末期的古般阳城东七里的蒲家庄,即今山东淄川地区。1991年10月,首届国际聊斋学讨论会,在蒲松龄故乡的山东淄博召开。蒲松龄为什么一生

  • 蒲松龄与叶生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西安交大黎荔标签:叶生,举人,书生,科举,清朝,蒲松龄,小说家,聊斋志异,中国古文献

    蒲松龄与叶生故事黎荔蒲松龄志怪小说《聊斋志异》卷一第三十一篇《叶生》,讲述了一个姓叶的书生怀才不遇,突遇知己丁公而生死相从的故事。小说情节千回百转,跌宕起伏,极富传奇色彩。这个故事是这样的——河南淮阳有一个姓叶的秀才,不知道他的名字。文章词赋,冠绝一时,但无奈每次考科举,却总是一再落榜,屡试不中。这

  • 周雁翔:莫言与蒲松龄之缘——浅析蒲松龄研究中的莫言现象

    历史解密编辑:时讯时播标签:莫言,蒲松龄研究,莫言与蒲松龄之缘,周雁翔,蒲松龄,小说

    编者按:提起《聊斋志异》,便会让我立马联想到《西游记》,这是我国两部以鬼怪喻人生的古今最著名的小说,也是两部给我童年留下印象最深的小说。确切地说给我印象较早的是电影《画皮》,因为它给我人生旅途中留下了体验“恐惧”最早最深的记忆。记得我还在读小学时,一天父亲带我到离我村也就八里之遥的周村电影院(现淄博

  • 《聊斋志异》的书生故事:是蒲松龄借小说,对自己进行的补偿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蒲松龄,聊斋志异,书生,娇娜,梅女

    第一,《聊斋志异》借艺术幻境,补偿在现实中失落的人生目标和尘世欲求1,《聊斋志异》中正面形象的书生赫然登第的圆满结局,和蒲松龄期望及第有关首先,《聊斋志异》中正面形象的书生赫然登第的圆满结局,和蒲松龄期望及第有关。一方面,这和儒家对于士子的理想人格规范有关。儒家的理想的人格,一来要"士志于道",说士

  • 蒲松龄和吴敬梓对科举考试的不同态度,原来和他们的人生经历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蒲松龄,吴敬梓,八股文,小说家,科举考试,地方官员,中国音乐家

    《聊斋志异》作为一部以志怪传奇为特征的文言小说。作品涉及到的内容丰富,虽多写鬼狐花妖,幽冥幻境的故事,但也不乏对八股科举这类题材的涉猎,这一类型的代表篇目如《司文郎》、《于去恶》、《三生》等。《儒林外史》更是描绘了一部与科举息息相关的士林群像,作品以范进、马二、匡超人等形形色色的人物为主要对象,旁及

  • 蒲松龄用这轻灵的小字,写下《聊斋》!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胡子,行书,科举,蒲松龄,鬼题材电视剧,中国传媒公司,仙女及妖精题材电视剧,聊斋(2005年电视剧)

    墨染一身黑,风吹胡子黄。但有一线路,不做孩子王。科举失意的蒲松龄一面无奈地当着私塾先生,一面写着他充满奇思妙想的鬼故事。他就是用这轻盈的小行书,写婴宁的纯真,小倩的可爱……蒲松龄 聊斋诗存(局部)放大一点——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商务合作请联系 QQ:954458

  • 《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曾是山东煎饼代言人,72岁参加省考落败!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档案馆5标签:蒲松龄,聊斋志异,山东煎饼,聊斋,举人

    01蒲松龄家里很穷,分家产时嫂子把好房抢走了,书中的20多个悍妇都以她为原型。02蒲松龄是山东煎饼代言人,有人想用鲍鱼换他的煎饼,蒲松龄转头就走。03蒲松龄写文质问穷神,为什么缠着他,还曾担忧灶神会不会因为敬品寒酸,在玉皇面前说坏话。04蒲松龄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县试府试都拿了第一,参加院试写了篇

  • 红楼梦, 贾府丫头收入如何! 其年薪, 让蒲松龄、槿汐姑姑望洋兴叹

    历史解密编辑:丸子讲体育标签:蒲松龄,贾府,袭人,红楼梦,晴雯

    《红楼梦》中,贾府的丫头每月领工资。工作内容不同,收入也不同。贾府丫头的收入,年收入最少6吊钱,最多24两银子12吊钱。一等大丫头,鸳鸯、琥珀、金钏、玉钏、彩云等人,每月工资是1两银子。每年12两银子。二等大丫头,紫鹃、晴雯、麝月、秋纹、司棋、侍书、入画等人,每月工资是1吊钱,等于1000钱。每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