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命运不济的风水之谜

《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命运不济的风水之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中天易学 访问量:589 更新时间:2023/12/11 18:40:37

《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命运不济的风水之谜

  中天易张永红整理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被国际上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是中国明清时期的伟大作家。蒲松龄生于1640年明朝末期的古般阳城东七里的蒲家庄,即今山东淄川地区。1991年10月,首届国际聊斋学讨论会,在蒲松龄故乡的山东淄博召开。

  蒲松龄为什么一生坎坷,怀才不遇?目前,研究历史人物都是从社会制度和阶级斗争角度去分析根源,除此之外,是否也有山川地理、三元九运等,即风水问题呢?

蒲松龄故居,风水“形法”分析

 蒲松龄故居的山东淄川地区有两条河交汇,一是“孝妇河”,传说是为纪念一位孝顺媳妇而得名;二是“般水”,九曲十八弯与“孝妇河”汇合。然而,两水汇合后“匆匆北下”入海,形成南高北低的大地势格局。按中国风水学“形法”,属凶格。这种南高北低的地势,在淄川东南的开发区显而易见,柏油大道的路北的建筑物大多呈现出前仰后卧的态势,有的索性就建在凹处。按中国地理区位而论,风水山环的功能是:

西要有山,以遮挡西面而来的“刚风”;

西北要有山,以遮挡西北方而来的“折风”;

北要有山,以遮挡北面而来的“大刚风”;

东北要有山,以遮挡东北方而来的“凶风”。

 然而,淄川被文学家描述为“四面环山”。但是,按地理格局分析,西、东两侧有山,西北有湖,北、东北无山。没有形成聚气的“山环”形势。蒲松龄故居,坐北向南偏西,即癸山丁向。因大地势原因,形成了蒲松龄故居北低南高,东高西低,宅形格局。

 中国风水学有:“气遇风则散”。这种使气散的风便是折风、刚风、大刚风、凶风。可惜蒲松龄故居的地于是形势均未能挡住。中国风水学又有:“风为送气之媒。”这种聚气之风指的便是东方来的“婴儿风”、东南方来的“弱风”和南方来的“大弱风”。可惜,蒲松龄故居的东方“婴儿风”却被东山拒之门外。正是“有山无环不聚气,婴风受阻刚风劲”的风水所忌格局。中国风水学有:“前高后低,长幼昏迷;后低前高,一生奔逃”之忌。昏迷----并非病态,而是指执著而不明智的精神状态。奔逃----并非逃亡,而是指奔波劳禄,背井离乡。

 由蒲家庄东大门进入蒲家庄的成S形的曲径,按《水龙经》原理,这种曲水可以有效防止“直泄水”的散气。可见,蒲家先民还是注意运用了风水知识矫正地势。但不幸的是,当曲径经过松龄故居门前时,正赶上“反弓”水,而不聚气。可见,主人在世时家业已不景气。蒲家世代读书,但却与仕途无缘,人生坎坷与蒲家地势风水成对应关系,不能说是一种巧合。

 高祖蒲世广,虽才冠当时,终了只落个“廪生”;曾祖父蒲继芳,也是才华出众,终了只落个“庠生”;祖父蒲生,也不简单,却一生默默无闻;父亲蒲般,知识渊博,但终困童子业(似“教书匠”)。祖上几乎都是怀才不遇,终困场屋。唯一有一官半职的是其叔祖蒲生汶,虽然好不容易中了进士,选授玉田知县,后因听说母病,在衙内汤水不进,竟吐血而亡。

 到了松龄这代,又是重蹈覆辙。十九岁,县、府、道三选第一,考中秀才,后来又战屡屡败北。1659年二十多岁时,屡试不第,其原因是“与八股无缘”(注意:这种执著而不明智,即是风水所说的“昏迷”)。无奈,二十多岁时,就回乡设馆,为人“代笔歌哭”或当“刀笔师爷”,过着半饥半饱的日子。1670年三十岁,便南游谋生(注意,奔波劳禄,背井离乡,即风水所云“奔逃”开始)。归后乡试,又付之东流”;1687年,又满怀壮志去应乡试,还是依然如故;1690年五十一岁的松龄,再赴济南应试,这次一试通过,但二试不巧生病,又是石沉大海,至此松龄对天长叹:“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总之到1680年(康熙十八年),过了不惑之年,松龄才结束了漂泊不定的“奔逃”生活,最远的一次是到扬州府当“刀笔师爷”。其间,便贯穿着每年一度的屡试不第的乡试。松自叹“天之亡我”,其实他终于悟出了风水真谛。天即宇宙即客观,天文、地理,古称“堪舆”,即今之风水,是“风水不助我也!”此外,蒲宅坎(北)、艮(东北)低下,也对相对应的“中男”、“少男”产生了不利人丁的影响:其叔祖中年吐血而亡以及其晚年几个孙子突然“被天花夺去了性命”等等。至于因其“两个嫂子尖酸刻薄”而受气、分家,亦是因坎位不足,阴盛阳衰的结果。

蒲松龄故居,风水“理法”分析

 蒲松龄生在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他三岁时,明朝气数已尽,李自成高举义旗,吴三桂又引清兵入关,于是形成明王朝、清军和农民义军三股势力逐鹿中原的悲惨局面。他五岁时,是李自成的“永昌元年”,张献忠的“大西元年”,清朝的“顺治元年”,而明崇祯帝自缢煤山。一句话,是个改朝换代的动荡历史时期。

  风水的“三元九运”有云,生在“上元吉”,而生在“下元凶”。一查三元九运,果然这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基本处于下元!可叹松龄生不逢时。

 聊斋正房是癸山丁向即是坐北向南的三间北房,一明两暗,门开南离。其隔断并非砖墙,而是下有矮墙上有木框结构的所谓“落地罩”所分割,气流通畅,可以一大间房论。床在东南角巽位,大八仙桌摆在正北坎位,小桌偏东也接近坎位,符合风水八宅法,即床、桌处于好气场的吉位。似乎没有什么风水问题,但一摆出相应九星运盘,问题出来了。

  下面分析蒲松龄零岁~五十一岁聊斋正房的下元七运、八运、九运以及上元一运的运盘图。

  ①八运运盘:以八入中顺飞(运星不须论阳顺阴逆,一概顺飞)。

  ②山盘:坐方运盘为四绿,四绿是巽的洛书序,在二十四山方位图中统管辰巽巳三山,其天元龙巽属阳,故山星四入中后要顺飞。

  ③向盘:向方运盘为三碧,三碧是辰的洛书序,在二十四山方位图中统和甲卯乙三山,其天元龙卯的三元龙属阴,故向星三入中后要逆飞。

 先看八运运盘,八运艮(东北)方为“正神”,宜高,但低下,不吉。坤(西南)为方为“零神”,宜低见水为旺,即无水,不吉。这宅运不济的二十年间,恰是主人五~二十四岁风华正茂的好年华,却怀才不遇,屡试不第。

 宅运不济。床、桌也未赶上吉星高照。“1、4同宫发科举”是九宫飞星法的定律。然而床、桌及家具均未赶上。而且,后来的九运、一运运盘也均未见“1、4同宫发科举”的吉气场,焉能中举?

 作为癸山丁向的房屋,1、4同宫发科举的气场在七运运盘上有两处出现:即东南巽方和正西兑方。然而,七运的尾声,主人还是个不足五岁的婴幼儿,真乃生不逢时!

 九星中,2,5,3,7为凶星,请看床桌书房关键部位,毫无例外地全部赶上凶星,无论八运、九运还是一运,凶星伴随松龄一生!虽然座、向也曾赶上双八双九或双一到向到座,但也由于地势格局不济而无济于事。

  风水虽云上元吉,但上元一运正神在坎北,宜高,但低下,宅不当运。吉星双一到向又有何用?况且松龄在1690年即进入上元一运的第六年已是“五十知天命”的五十一岁高龄,应试已力不从心,终于发出长叹,“此天之亡我”。

 九星加临组合,很有奥妙。我们不妨重点看看青少年床位的3、4,年近花甲床位的5、6。3、4组合,3为凶星,4为巽木,不宜木生,故以凶论。主脾气急躁,事不遂心。而5、6组合,5为“五黄煞”凶星,属土,6为乾金,金被土生似应吉,但被凶星所生,以凶论。主头痛,口腔疾痛。

 床,在古代十分重要。它同时又是读书人读书写字的地方。我们参观北京故宫养心殿“三希堂”便可明了,三希堂是雍正皇帝读书的地方,原来古人是在床(北方为“炕”)上放一个小桌当“炕桌”,既可读书又可写文章。松龄老人最后“倚窗危坐而卒”的地方,便是本文所说的巽方床位。至于老人最后得的什么病,无从考证。但是,既然《聊斋志异》是一部借鬼狐来表达作者对现实社会不满、个人科举失意的悲哀和愤慨的著作,既然“抒孤愤”是作者的动机,那么,“事不遂心”、“头痛”等双星加临的效果算是应验了。据向蒲松龄故居馆馆长了解,当年松龄并不走现在的东南巽门,而是走正东的震门。震木,对应肝胆,经常吸纳东方木气,必助肝胆,而肝又主“七情”的“怒”,这也是助长主人脾气急躁的风水原因,山东方位,本主肝木,这就雪上加霜,更使人难以“事缓则圆”,而助长了主人耿直的品格。

 综上所述,中国风水学的两个流派“形神兼备”,形势法以静态的,有形的因素为主,因而易被人接受和理解;而理气法以动态的,无形的参数,涉及许多现代科学尚无法解释的相互逻辑关系,有“玄学”特色,常被忽视和诘难。

更多文章

  • 蒲松龄与叶生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西安交大黎荔标签:叶生,举人,书生,科举,清朝,蒲松龄,小说家,聊斋志异,中国古文献

    蒲松龄与叶生故事黎荔蒲松龄志怪小说《聊斋志异》卷一第三十一篇《叶生》,讲述了一个姓叶的书生怀才不遇,突遇知己丁公而生死相从的故事。小说情节千回百转,跌宕起伏,极富传奇色彩。这个故事是这样的——河南淮阳有一个姓叶的秀才,不知道他的名字。文章词赋,冠绝一时,但无奈每次考科举,却总是一再落榜,屡试不中。这

  • 周雁翔:莫言与蒲松龄之缘——浅析蒲松龄研究中的莫言现象

    历史解密编辑:时讯时播标签:莫言,蒲松龄研究,莫言与蒲松龄之缘,周雁翔,蒲松龄,小说

    编者按:提起《聊斋志异》,便会让我立马联想到《西游记》,这是我国两部以鬼怪喻人生的古今最著名的小说,也是两部给我童年留下印象最深的小说。确切地说给我印象较早的是电影《画皮》,因为它给我人生旅途中留下了体验“恐惧”最早最深的记忆。记得我还在读小学时,一天父亲带我到离我村也就八里之遥的周村电影院(现淄博

  • 《聊斋志异》的书生故事:是蒲松龄借小说,对自己进行的补偿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蒲松龄,聊斋志异,书生,娇娜,梅女

    第一,《聊斋志异》借艺术幻境,补偿在现实中失落的人生目标和尘世欲求1,《聊斋志异》中正面形象的书生赫然登第的圆满结局,和蒲松龄期望及第有关首先,《聊斋志异》中正面形象的书生赫然登第的圆满结局,和蒲松龄期望及第有关。一方面,这和儒家对于士子的理想人格规范有关。儒家的理想的人格,一来要"士志于道",说士

  • 蒲松龄和吴敬梓对科举考试的不同态度,原来和他们的人生经历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蒲松龄,吴敬梓,八股文,小说家,科举考试,地方官员,中国音乐家

    《聊斋志异》作为一部以志怪传奇为特征的文言小说。作品涉及到的内容丰富,虽多写鬼狐花妖,幽冥幻境的故事,但也不乏对八股科举这类题材的涉猎,这一类型的代表篇目如《司文郎》、《于去恶》、《三生》等。《儒林外史》更是描绘了一部与科举息息相关的士林群像,作品以范进、马二、匡超人等形形色色的人物为主要对象,旁及

  • 蒲松龄用这轻灵的小字,写下《聊斋》!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胡子,行书,科举,蒲松龄,鬼题材电视剧,中国传媒公司,仙女及妖精题材电视剧,聊斋(2005年电视剧)

    墨染一身黑,风吹胡子黄。但有一线路,不做孩子王。科举失意的蒲松龄一面无奈地当着私塾先生,一面写着他充满奇思妙想的鬼故事。他就是用这轻盈的小行书,写婴宁的纯真,小倩的可爱……蒲松龄 聊斋诗存(局部)放大一点——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商务合作请联系 QQ:954458

  • 《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曾是山东煎饼代言人,72岁参加省考落败!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档案馆5标签:蒲松龄,聊斋志异,山东煎饼,聊斋,举人

    01蒲松龄家里很穷,分家产时嫂子把好房抢走了,书中的20多个悍妇都以她为原型。02蒲松龄是山东煎饼代言人,有人想用鲍鱼换他的煎饼,蒲松龄转头就走。03蒲松龄写文质问穷神,为什么缠着他,还曾担忧灶神会不会因为敬品寒酸,在玉皇面前说坏话。04蒲松龄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县试府试都拿了第一,参加院试写了篇

  • 红楼梦, 贾府丫头收入如何! 其年薪, 让蒲松龄、槿汐姑姑望洋兴叹

    历史解密编辑:丸子讲体育标签:蒲松龄,贾府,袭人,红楼梦,晴雯

    《红楼梦》中,贾府的丫头每月领工资。工作内容不同,收入也不同。贾府丫头的收入,年收入最少6吊钱,最多24两银子12吊钱。一等大丫头,鸳鸯、琥珀、金钏、玉钏、彩云等人,每月工资是1两银子。每年12两银子。二等大丫头,紫鹃、晴雯、麝月、秋纹、司棋、侍书、入画等人,每月工资是1吊钱,等于1000钱。每年1

  • 蒲松龄书法,苍劲古朴、挥洒自如!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临池标签:书法,小楷,传世,清朝,蒲松龄,小说家,科学家,聊斋志异,中国古文献

    看来写字真是熟能生巧,清代著名小说作家蒲松龄精于书法,其书苍劲古朴,挥洒自如。青年时期学书即远追钟、王,小楷体式似钟繇,笔法如羲献之精熟,顺畅舒展;而能质朴厚重,气息高古。 蒲松龄墨迹《聊斋诗存》 行书用之信札,信手拈来,自然洒落。蒲松龄有聊斋手稿、文稿以及词稿等真迹传世,但都是小字。传世墨迹犹有

  • 《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真的穷吗?他朋友圈都是县长、省长、部长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蒲松龄,聊斋志异,小说,孔子,聊斋,手稿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要说起古代的文化读物,相信很多女性朋友都看过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在聊斋志异里面,有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男男女女,有痴情书生宁采臣和善良女鬼聂小倩的爱情故事。有莱阳生和公孙九娘两人相爱相杀,到最后的人鬼决绝。在这部小说里面有结局完美的爱情,也有两个人明明靠近,但是咫尺天涯的无奈。在《

  • 你猜蒲松龄究竟是干啥的?

    历史解密编辑:呼呼历史论标签:胡适,杜牧,山东,清朝,蒲松龄,科学家,小说家,日用俗字,聊斋志异,中国古文献

    蒲松龄写小说就是个兼职,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幕僚,也就是师爷。法律文书是幕僚案牍工作中经常撰写的一类公务文书,蒲松龄总结法律文书的要点就是写案情经过要简明扼要,写判案理由要确切适当(“审单中有审语、参语。审语,各序始末案也;参语,定其曲直断也。序事贵简而明,议罪确而当”)。如果这个案子是被上级批复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