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人来说,太平天国因为有了私欲膨胀的洪秀全等人,所以容易遭到钻牛角尖者、好事者诋毁。不过,虽然太平天国有瑕疵,但几乎没人抹黑翼王石达开,反倒把他当成太平天国中最完美的男人。
跟许多投身太平天国的人一样,石达开也是贫苦人家出身,大约在他六七岁时,父亲就因病早逝,母亲只得带着四个嗷嗷待哺的幼子四处讨生活。十四岁时,石达开已经长成翩翩少年,在家不仅种田种地,还经常做些贩卖鸡鸭牛等家禽生意,石达开做人做事,很讲义气,因此混迹江湖时,飞快地结识了很多朋友,其中就有当地的天地会首领罗大纲、张钊等人。
另外,据历史档案记载石达开颜值很高,是个美男子,有人说他是“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石达开十六岁时,正在广西酝酿起事的冯云山、洪秀全慕名(讲义气)登门拜访,邀请他共图大计,石达开本来就认识天地会的人,所以很快就答应了洪秀全等人的“入伙”邀请。三年后,当洪秀全等人在广西金田揭竿而起时,石达开依约加入,并且买尽了家当,带来了数千人的队伍,这一年他才十九岁。不久之后,石达开被封为“翼王”,取意为羽翼天朝。
在后来的作战中,石达开的确发挥了“羽翼天朝”的作用。1852年,西王萧朝贵攻打长沙时阵亡,太平军围城不成,反倒遭到了清兵里应外合的夹击,士气、粮草都陷入危急,甚至有一溃即散的风险。此时的石达开另辟蹊径,率军渡过湘军,不仅跳出了包围,还开辟了一块新地盘,并在水陆洲重挫清兵,大大地增加了太平军的士气。而后,在石达开的率领下,太平军士气高涨,夺岳阳,占武汉,一路高歌猛进,直下金陵(今南京),短短二十几天转战近1000公里,清兵自上而下尤其畏惧石达开,称他石敢当。后来,定都天京后,石达开又受命西征,在与曾国藩对峙过程中,多次逼得曾国藩跳河寻死。
由此可见,石达开是太平天国里战功尤为卓著的将领之一。然而,天京事变后,走了大半辈子上坡路的石达开,突然像是无头苍蝇一样,没了方向,短短几年内兵败遭受极刑,转变之大,不可不察。后人查阅太平天国遗留下来的档案,仔细研究,大多认为天京事变后的石达开这三个关键时刻走错了。
第一,天京事变之初,不应置身事外。东王杨秀清逼封千岁,本是不义之举,洪秀全密召勤王时,石达开、韦昌辉都在其中,然后石达开却不愿意兄弟相残,故意称病来迟,结果韦昌辉没了节制,一夜之间清洗东王府,寸草不留。如果石达开在,以他的声望、实力,韦昌辉必定不敢大开杀戒,或许天京事变不会一发不可收拾。
第二,领兵出走,却又“奉太平天国旗号,绝不另立”。石达开出走时,大多数人认为他带走了数以十万的兵力,而且大多数人十分效忠于他,希望在他的率领下,开辟新天地。然而,石达开却公开宣布“忠于天国,绝不另立”,这让追随者也迷失了方向。毕竟,一山二虎,哪有甘愿吃素一说。
第三,大渡河前,为庆祝儿子出生,全军原地狂欢三天,结果错失了渡河的最佳时机,这既是宿命,也是失策。总此三条,仁者见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