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石达开被处死后,剩下的太平军去哪了?大渡河边还有群人在感谢他

石达开被处死后,剩下的太平军去哪了?大渡河边还有群人在感谢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凌瑶读史 访问量:2108 更新时间:2023/12/29 1:36:15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历史上很多人,至今仍然活在人们心中,这其中就有一位人民英雄—石达开

加入洪氏集团

有钱人家的孩子,要接受良好的教育,没钱人家的孩子,要早早学会营生。儿童时代的石达开,这两种生活都经历了。石达开出生在贵州一个还算富裕的农民家庭,不用为一日三餐操心,乐乐呵呵的生活着。几年之后,父亲因病去世,一下子家道中落,寡母带着幼子,家里没了顶梁柱,农活干不了,头脑灵活的石达开,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开始做倒卖贩卖的小生意,勉强维持生计。

正是因为这段小小的创业经历,结交了很多的朋友,有了自己的小团队。同一时期,大清王朝因为各国列强的一系列侵略,签订了很多丧权辱国的协议,这其中一项是清政府要赔偿一大笔白银,国库囊中羞涩,于是增加税收,人民的日子更加难过,一时间民怨四起。

加之各国列强陆续在大清王朝的地盘,建立现代化工厂,进一步打击了本土手工业的发展。种地的收成不够交税,个体户创业干不过外来工厂,人民没法生活,这其中有个人想了个办法,如果把大家集合起来,自己开个公司,就能自己定制度。这个人就是洪秀全,这个公司就是洪氏集团,又名太平天国,这个制度就是田亩制度。

有个这个创业计划,就开始招兵买马,但是拉人入伙,得有个说法吧,于是洪秀全一拍脑袋,创立一个“拜上帝教”,自己担任传教士,自称上帝次子,在广西地区传教时,偶然听人说起石达开的小公司,于是带着合作的诚意,靠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最终石达开带着自己的小团队入伙。

为太平天国南征北战

有了石达开团队的加入,洪氏集团如虎添翼,集团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慢慢的形成了东南西北中五大势力团体,俗话说公司要做大,那就得上市,于是在1851年1月11日,洪老板带领下属2万余人在广西金田村正式宣布起义,集团正式更名为“太平天国”。

两年后,终于在今天的南京上市成功,将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同时石达开被封为翼王,另外的东西南北王,分别的是: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同时开了和清王朝的拉锯战。

石达开在太平天国开疆拓土的过程中,可谓是哪里需要哪里就有他,建国次年,西王在长沙战死,太平军遭围困,石达开带领下属救援,并在此大力搞生产,缓解部队缺粮的危机。同时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多次跳出包围圈,击退清军,为太平天国先后拿下岳阳、武汉、武昌、金陵等地,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人送外号“石敢当”。

相比较石达开一路西征,洪秀全和东王的享乐主义就显得尤为腐败。都说同甘共苦易,同享富贵难。1956年东王膨胀,想要踢掉洪秀全当一把手,原洪氏集团的主力干将西王、南王战死,翼王石达开西征,东王心思不正,洪秀全便联合北王杀了东王及其部属数万人。

石达开赶回来的时候,这场杀戮已经结束,石达开想起当年的创业经历,觉得杀戮太重,有些残忍,质问洪秀全,于是乎救了洪秀全的北王成了背锅侠,不久便被处死。至此,曾经的兄弟团只剩下石达开一人。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有了东王的前车之鉴,洪秀全杯弓蛇影,看石达开受到满朝文武的拥戴,丝毫没有劫后余生的喜悦,就又开始担心重蹈覆辙,为此任命自己的两个哥哥为王,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来牵制石达开。为了避免内讧,石达开率兵离京去往安庆。天京事变之后,天平天国实力受损,而这次石达开的离去,为太平天国的倒塌埋下了伏笔。

虽死犹生石敢当

洪秀全所在的天京城兵力空虚,周边屡遭清兵骚扰,洪秀全派特使手持“义王”金牌,邀请石达开回来保护天京,石达开拒绝了。但是派了手下几名大将回京增援,自己则率兵继续为天平天国尽忠,先是前往江西救援,接着进军浙江,打算拿下浙闽地区建立根据地,与天京形成守望之势。经过艰苦卓绝的战争,这个打通天京和浙江的计划,以失败告终,但是为太平军在其它地区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石达开与洪秀全最大的不同是,洪秀全安于东南一隅,石达开则希望开疆拓土。1961年9月,此时距离天平天国建国已达10年之久,石达开决定北上入川,继续扩大太平天国的版图,也就是这一决定,让石达开走了送命之路。

1963年,石达开率部队到达四川大渡河,这个时候河对岸清兵还没有赶到,如果石达开能顺利渡河,也许历史的轨迹会稍微不同。说起来,也是气运不济,在渡河的前一天晚上,天降大雨,河水暴涨,但战场局势瞬息万变,不容迟疑,于是石达开率兵开始抢渡大运河,多次尝试均以失败告终,同时损失了大部分粮草。

3日后,清军赶到,石达开军队身陷囹圄,弹尽粮绝。清军代表前来谈判,石达开清楚即便清兵什么都不做,兄弟们也会活活饿死,真可谓是“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接受谈判或许能有一线生机,最终的谈判结果是,石达开被凌迟处死,换兄弟们活命,这一年,石达开32岁。

没想到清军背信弃义,突然展开屠杀,石达开的部队奋起抵抗,最终只有一部分人幸存。这部分人一直感念石达开的救命之恩,将这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代代相传,至今仍然有他们的后代,定居在大渡河边,以这种形式来缅怀自己心目中的英雄。

有人说因为石达开的离开,才导致了太平天国的衰败,但谁又说的准呢?“功过三生石上刻,悲欢情债一笔消。世间凡事随烟灭,从头轮回再一遭”,功过是非不过是后人妄加的论断,历史没有如果,只有已发生的事实。无论如何,时代的车轮都已经走到了今天,但是石达开作为将领,没有临阵逃脱,舍己救人的精神,是值得肯定和铭记的。

更多文章

  • 天京事变后,石达开有上中下三策,若选择中策,曾国藩就危险了!

    历史解密编辑:直证大史官标签:清廷,诗人,清朝,曾国藩,石亚达,太平军,洪秀全,石达开,科学家,书法家,太平天国,天京事变

    在太平天国诸多英雄人物中,石达开最为传奇!16岁受访出山,19岁统帅千军万马,20岁获封翼王,28岁逼得曾国藩要自杀,32岁成都英勇就义!可以说,石达开一生轰轰烈烈,体恤百姓拒绝卖国,所以被认为是“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中最完美的形象”!正因为石达开形象过于完美,所以世人都叹息他的死!然而,如果在天京事变

  • 石达开最愧疚之事,相信了一个人,却让2000兄弟死不瞑目!

    历史解密编辑:古文人物坛标签:清军,骆俊,石亚达,曾国藩,洪秀全,石达开,太平天国

    大家都知道,石达开是太平天国中,最传奇的人物之一!16岁受访出山,19岁统帅千军,20岁获封翼王,24岁败曾国藩,32岁英勇就义!可以说,石达开一生轰轰烈烈,精彩无比,对百姓非常体恤,对西方拒绝卖国,所以被认为是“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中最完美的形象”。然而,鲜为人知的是,石达开有一件最愧疚的事情,就因为

  • 石达开带着5岁儿子与清军谈判,自己被凌迟,儿子的下场更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君山梵静标签:石亚达,太平天国,洪秀全,韦昌辉,清军,翼王,石达开

    鸦片战争后,面对巨额赔款,中国农民在更为残酷的压迫和剥削下走上了奋勇抗争的道路。1851年,农民洪秀全率领拜上帝教教众发动“金田起义”,定都南京,正式宣布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可以说,太平天国运动是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不仅在于它空前的规模,而是它具有以往的农民运动所不具有的新特点,属于

  • 血溅大渡河:翼王石达开的最后归宿,太平天国一代战神悲情落幕

    历史解密编辑:雪滿長安道标签:石亚达,太平天国,太平军,清军,洪秀全,骆俊

    科甲巷内,翼王从容赴刑1863年6月24日 成都 午时三刻烈日当空,无情地炙烤着大地,偶尔拂过有气无力的风,也不过搅动起空气中的燥热,却无法带来一丝清凉。逼仄而破败的科甲巷内,人头攒动,负责警戒的清军如临大敌,围观的百姓也不敢喧哗,可怕的静默中充满了令人窒息的死亡气息。此时,阴森而厚重的监牢大门缓缓

  • 石达开:太平天国的奇男子

    历史解密编辑:全世界 原全历史标签:石亚达,太平天国,太平军,清军,洪秀全,曾国藩

    1863年6月27日,太平天国的奠基者之一石达开在成都慷慨就义,年仅32岁。石达开一生文武双全,少年统军,是太平天国运动的中流砥柱。不仅他的同僚们喜欢他,即使是他的对手曾国藩、胡林翼等用兵为政的高手,也都对其评价颇高。不同于太平天国的其他封王杨秀清、韦昌辉等人,石达开对争权夺利之事毫不在意,迹近完人

  • 太平天国史, 石达开高估自己, 误判局势, 负气出走

    历史解密编辑:晓可说资讯标签:石亚达,太平军,洪秀全,李秀成,石达开,古装片,历史片,太平天国史,太平天国(2000年电视剧)

    石达开高估自己,又误判局势,认为自己是朱元璋,实则连陈友谅都不如。即便带走大部分精兵悍将,石达开也没啥战绩,最终兵败大渡河,受凌迟处死。研究太平天国史,有两个热点:太平军2万人北伐;石达开远征,其中缘由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石达开为何负气出走?带走几十万精兵吗?这问题非常有意思,笔者来谈谈个人看

  • 天京事变后,石达开率20万大军出走,为何最终兵败大渡河?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石亚达,清军,太平军,洪秀全,太平天国,骆俊

    1857年9月,石达开从安庆来到抚州,决心经略江西。应该说,此时的石达开确有割据之意,但绝无分裂太平天国的想法。他与洪秀全不辞而别,放弃中枢的宰辅地位,主动将自己下放到地方担任军区司令,其实是为了自保。洪秀全容不下他,而他又不想稀里糊涂遇害,也只能走出这一步棋了。至于为什么选定江西作为创业根据地,石

  • 揭秘石达开前后人生判若两人的根源,人这辈子最难的是认清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闲人观史标签:清军,清廷,石亚达,太平军,杨秀清,李秀成,石达开

    所向披靡智勇双全的石敢当,为何出走天京后一胜难求身陷绝地,这是石达开身上的最大谜团。人们常常感慨他命丧大渡河的悲情结局,却少有对其背后根源的思考。清廷号令的统一、湘军的崛起、太平军惨烈的内耗固然不可忽视,但石达开自身的原因才是关键。本文笔者就以翼王石达开的自我认知错位,来解构他判若两人的前后人生。翼

  • 石达开为什么失败?不是因为大渡河,而是这两个大问题没有处理好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石亚达,大渡河,太平军,曾国藩,骆俊,太平天国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的一位知名将领,在1856年以前,他打过很多胜仗,但在1857年以后,在指挥军事方面则失误较,多。1857年5月底,石达开离开天京。他带走多少人马呢?有人说有二十万;有人说有六、七万。六、七万应该没说多说。这是太平军的精锐。李秀成在《自述》中说:“那时朝中无将,国内无人,翼王将天王之

  • 石达开外出自立门户:天京事变后,翼王已没留下来的理由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石亚达,洪秀全,韦昌辉,太平天国,李秀成,事变

    1856年12月,石达开回京辅佐政务,挽救太平天国,深受欢迎。李秀成在《自述书》中说:“合朝同举提理政务,众心欢悦”,认为石达开众望所归,是中兴名臣。谁知,洪秀全、石达开之间矛盾日益激化,不可调和。1857年5月,石达开一言不合就外出单干,带走数万精兵,给洪秀全釜底抽薪,太平天国局势更加恶劣。石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