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石达开外出自立门户:天京事变后,翼王已没留下来的理由

石达开外出自立门户:天京事变后,翼王已没留下来的理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鉴史官 访问量:3527 更新时间:2024/2/12 12:06:57

1856年12月,石达开回京辅佐政务,挽救太平天国,深受欢迎。李秀成在《自述书》中说:“合朝同举提理政务,众心欢悦”,认为石达开众望所归,是中兴名臣。谁知,洪秀全、石达开之间矛盾日益激化,不可调和。1857年5月,石达开一言不合就外出单干,带走数万精兵,给洪秀全釜底抽薪,太平天国局势更加恶劣。石达开外出“自立门户”,原因众多,直接因素则是洪秀全猜忌,让两位草包兄长洪仁发、洪仁达掣肘他。当然,至于能否制衡石达开,则另当别论。那么,洪秀全为何不信任石达开呢?为何要让两位草包兄长掣肘翼王呢?其实,石达开外出自立门户:天京事变后,翼王已经没有留在朝中的理由。

01、韦昌辉、石达开联合,诛杀东王杨秀杨秀清手握教权、政权、军权,又有“天父传言”资格加持,是太平天国最强实力派,关键时刻地位高于“虚君”洪秀全。韦昌辉、石达开,手握重兵,若联手起来,直属武装力量强于杨秀清。如此,杨秀清为树立权威,动不动就表演“天父下凡”,公开羞辱韦昌辉、石达开,乃至洪秀全,在公众场合杖责他们。李秀成《自述书》所言:“东王威风张扬,不知忌讳,北王、翼王不服,密谋诛杀东王,及其兄弟仨,原清、辅清,其余皆不得多杀。”可知,为了自保,韦昌辉与石达开联手,一起对付杨秀清。洪秀全呢?是否参加“密谋”不得而知,但北王、翼王要诛杀东王,必须得到天王认可,否则就是大逆不道,承担不起责任。洪秀全手中没兵马,除掉杨秀清,只能靠韦昌辉、石达开。北王、翼王要诛杀“天父”,没有洪秀全点头,也承受不起风险。后来,洪秀全同时向韦、石发布“勤王诏令”,足以说明他们之间的默契。

02、班师回朝,攻灭天京,石达开第一次威胁天王1856年9月,天京事变爆发,韦昌辉率3000兵马首先赶回京师,诛杀东王杨秀清,随后事态扩大,数千人被杀。按照协议,“只杀东王兄弟仨,其余皆不得多杀”,韦昌辉明显违背协议规定,洪秀全、韦昌辉、石达开都要承担责任,毕竟北王也是被逼上绝路。接到密诏,石达开并未回京,等韦昌辉滥杀后,才“携带曾锦谦、张遂谋等,狼狈赶回京师,商议免杀之事”。结果大家都知道,韦昌辉对石达开不满,动了杀心。石达开提前获知消息,连夜出逃,秦日纲派兵追击,韦昌辉则带兵屠杀翼王府,石达一家老小被杀光。石达开逃离后,在武昌洪山聚集兵马,组建“靖难军团”开往天京。此时,石达开公开威胁洪秀全:“限期交出北王狗头,否则班师回朝,攻灭天京”,给天王施加军事压力,是赤裸裸的武装威慑。“攻灭天京”,岂是臣子所应该说呢?如此,石达开与杨秀清有何区别。

03、诛杀秦日纲、陈承瑢,朝中没制衡力量“班师回朝,攻灭天京”,石达开大有“以下犯上”之势,洪秀全无奈,只好下令处死韦昌辉,并将其首级送给石达开,阻止“靖难军团”入京。12月,洪秀全下诏,让石达开回京辅政,中兴太平天国。李秀成《自述书》中,石达开回京辅政,并非洪秀全本意,而是“合朝同举”,是朝中大臣施压,洪秀全不得已而为之。回京辅政,石达开第一个条件就是,诛杀地位仅次于自己的燕王秦日纲、佐天侯陈承瑢,否则带兵外出。秦日纲手握重兵,陈承瑢是文官领袖,且对洪秀全忠心耿耿,绝对拥戴天王。此时,石达开非要诛杀他们,洪秀全岂能安心,又岂能不畏惧石达开权势过重呢?杀了秦日纲、陈承瑢,朝中无人可以制衡石达开。要知道,东王杨秀清虽然嚣张跋扈,但北王、翼王、燕王都手握重兵,东王还不是一家独大。可以说,石达开已经超越杨秀清,构成对洪秀全最大威胁。

04、石达开威望高,君臣见面尴尬,翼王没有留下来之理由秦日纲、陈承瑢有罪,但只是天王洪秀全命令的执行者,而不是决策者。天京事变,没有洪、韦、石联手,也玩不起来。可以说,秦日纲、陈承瑢是替罪羊,给天京事变背锅,有苦说不出。洪秀全呢?向石达开求情,希望能网开一面,放了秦、陈一码,日后方便办事。当然,石达开不同意,秦、陈不但是政敌,还是仇人,岂能不诛杀呢?洪秀全求情,石达开拒绝,君臣关系再次蒙上一层阴影。之前,石达开扬言“攻灭天京”,威胁洪秀全;现在又诛杀秦、陈,除掉天王亲信,铲除异己,洪秀全岂能放心呢?如此,洪秀全、石达开之间相当微妙,彼此存在芥蒂,君臣见面不免尴尬。可以说,诛杀秦日纲、陈承瑢,是石达开犯下的第二大错误,也是他最终被迫外出单干之重要原因,翼王已经没有留下来的理由。

综上所述,天京事变直接目的,就是除掉威胁洪秀全、韦昌辉、石达开利益的劲敌东王杨秀清。天京事变爆发后,杨秀清、韦昌辉、秦日纲、陈承瑢等实力派先后死于内斗,太平天国权力格局发生了变化。此时,石达开是唯一存留下来的首义王爷,也是最大实力派。天京事变中,石达开“迟到”,没有勤王;威胁“班师回朝,攻灭天京”,不把洪秀全放在眼里;辅政前,又执意诛杀天王亲信秦日纲、陈承瑢,确保自己权势不动摇。在洪秀全看来,石达开比东王杨秀清威胁还大,必须想办法制衡才行,否则自己将一无所有。洪秀全、石达开都想大权独揽,彼此矛盾不断尖锐,翼王已经没有留下来之理由。参考书目:《太平天国史》

更多文章

  • 野史:石达开妻子被处死,行刑前大喊一个人名字,清军:此人已死

    历史解密编辑:混沌录标签:清军,天京,野史,石亚达,太平军,洪秀全,石达开,太平天国,左宗棠收复新疆

    公元1863年6月27日,彤云密布,天色阴沉。这天上午,位于四川成都锦江区督院街的四川总督衙门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极其森严。就在今天,清朝四川总督骆秉章要公开处决太平天国的翼王石达开、曾仕和、黄再忠等一批朝廷钦犯。随着一声令下,全身披枷带锁的石达开被押上了总督大堂。虽然遍体鳞伤,但石达开的脸庞上

  • 四川大渡河边,居住着太平军后裔,他们说:自己的命是石达开给的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石亚达,太平军,大渡河,洪秀全,韦昌辉,清军

    一场太平天国运动,涌现出了无数的革命英雄,比如石达开,农民领袖家洪秀全自封天王之后,为其立下汗马功劳的石达开也被封为翼王。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最终洪秀全作茧自缚,身边空无一人,石达开也索性带着部下脱离管辖,远走而去。在与清军作战途中,石达开步步紧逼,但奈何清军人数实在过多,最终洪秀全不得不选择屈

  • 27岁石达开兵败浙江:大格局有限,“战神”名不副实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石亚达,太平军,清军,水师,曾国藩

    1855年1月,石达开督师九江、湖口,成功把湘军水师分成两部分,而后吊打长江水师以及塔齐布陆师,曾国藩投水自尽未遂。湖口大捷后,江北太平军乘胜反攻湖北,三克武昌,一举扭转西征战局。1856年3月,石达开经略江西,在樟树镇击败湘军陆师主力,主将周凤山狼狈逃亡,曾国藩被围困在南昌孤城。此时,若非石达开回

  • 石达开受寸磔之刑时为啥一声不吭?不是他不想吭,是根本不能吭

    历史解密编辑:昕梦倾城标签:石亚达,洪秀全,太平天国,韦昌辉,曾国藩,清军

    自古以来,一个王朝统治到末期,都会遇上各种各样的问题,一般都是内患。好的情况下,能及时镇压住,但也只是饮鸩止渴,最后还是会走向亡国的结局。离我们现代社会很近的满清王朝就是如此,它如同千年前的秦朝一样,最后也遭遇了太平天国起义。但这场起义很快就被镇压下去,因为起义队伍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很多人在说

  •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忠王李秀成,谁的军事才能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石亚达,李秀成,太平天国,太平军,洪秀全,清军

    1851年9月太平军攻克广西永安(今蒙山)后,确定官制,天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封了五个王,分别是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所封诸王,皆受东王节制。这也就是著名的首义五王,其中,石达开的翼王,意为“羽翼天朝”,此时,石达开只有二十岁,二十岁就封王,可谓意气风发,自古英雄出

  • 大渡河之战:2位三流将领,追着“战神”石达开吊打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石亚达,大渡河,太平军,清军,骆俊

    1863年6月,曾经追着中兴名臣,号称“千古第一完人”曾国藩吊打的翼王五千岁石达开,在大渡河畔陷入绝境,无奈之下主动“请降”,受凌迟处死。翼王石达开,太平天国一代“战神”,居然落得如此悲惨下场,着实可悲、可惜、可叹。那么,大渡河之战,究竟是谁击败了石达开,他们可否是清朝名将呢?俗话说,“虎落平阳被犬

  • 石达开在太平天国前期,百战百胜,为何单飞之后,跌落神坛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石亚达,太平天国,太平军,李秀成,清军,曾国藩

    引言:石达开是太平天国诸多将帅当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位。是永安建制诸王当中,最年轻的王,被封为“翼王”,意思是“羽翼天朝”。太平军攻打长沙时,西王萧朝贵阵亡。石达开接过了西王的担子,带领太平军突破清军的包围圈,在湘江夺得了口粮。这是石达开的成名之战,之后石达开指挥太平军,一路凯歌,攻克武昌、占领南京

  • 石达开兵败大渡河是必然结果?率狐疑师处四战地,焉能不败?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清军,石亚达,大渡河,洪秀全,韦昌辉,石达开,太平天国

    石达开兵败大渡河,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这倒不是在事后诸葛亮,而是就当时他面临的局势,以及他一系列的操作,就已经注定他必败不可。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捋一捋从“天京事变”,到石达开抵达大渡河期间发生的事。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9月初,由于佐天侯陈承镕的告密,称东王杨秀清蓄意谋反,因此天王洪秀全密令

  • 石达开在大渡河全军覆没,真是因为给新生儿子庆生耽误了时间吗?

    历史解密编辑:啦啦萌小宠标签:石亚达,大渡河,清军,骆俊,太平军

    石达开过大渡河会全军覆没的原因,老百姓最喜欢和最记得的答案是:大军抵达大渡河的当晚,石达开的小妾生了个儿子。为了给儿子庆生,石达开下令原地休息三天,结果错过了渡河最佳时机。三天后,大渡河河水暴涨,清军也已在北岸布防完毕,石达开无路可遁,只好束手就擒。这个说法是有根据的,来自于许亮儒的《擒石野史》,其

  • 披露石达开众叛亲离的至暗时刻:坐视友军败亡引发的义军东返

    历史解密编辑:王嫂说事标签:大军,翼王,将领,石亚达,杨秀清,石达开,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兵败大渡河穷途末路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事实上他的悲剧命运早在翼殿大军未入四川前就已注定。由于种种原因举旗单干的石达开千里转战一胜难求,自宝庆会战主力尽丧后心灰意懒再无锐气。败入广西后翼王更是只图自保不顾大局,最终耗尽了部下将领的追随之心。本文笔者就以翼王石达开的视角,说说当年众望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