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秀成点评“首义五王”:除了南王,其他人都不是干大事的料!

李秀成点评“首义五王”:除了南王,其他人都不是干大事的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寻史录 访问量:3368 更新时间:2024/1/17 14:06:10

太平天国运动是晚清末期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在最巅峰时期,太平天国甚至攻下了大半个清廷。只不过到了后来因为“天京事变”的原因,太平天国的势力急剧下降,以至于最后被歼灭。

当然太平天国之所以会以悲剧收场,除了缺少完整且先进的理论体系之外,将帅们的腐败以及无能也是太平天国致命的因素之一。

当年在曾国藩率领湘军攻陷天京之后,他曾将太平天国首义六王中的忠王李秀成俘虏。因为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支柱,为此进行审讯也是曾国藩必不可少的任务之一。

在这次审讯当中,李秀成曾留下了将近万余字的口供。他点名了太平天国为何会失败,与此同时还对其他五王进行评价,并声称在这些人当中只有一个人能够称为王佐之才,其他都是些酒囊饭袋,那么李秀成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天京兵败被俘

咸丰元年由于朝廷昏聩,再加上连年的大旱以及列强的剥削,使得百姓民不聊生。在此内忧外患之际,洪秀全率先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至此太平天国运动正式拉开了序幕。

在这场起义的初期,由于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发使得人人有其田,为此很多农民都响应了这次起义活动,纷纷加入起义军中共同对抗朝廷。

太平军所到之处,犹如旋风一般点燃了熊熊烈火,再加上清朝部队久疏战阵,甚至官兵之间出现了集体吸大烟的事情。为此毫无战斗力的清军,立马就被农民军所打败。

随着太平军的势力蔓延整个江南地区,清政府算是彻底坐不住了,咸丰帝立马派出曾国藩、李鸿章等朝廷大员前往镇压。

有了他们的到来之后,总算是能够抑制住太平军前进的脚步,但是想要彻底剿灭太平军,却也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

因为朝廷部队南下的脚步屡受阻拦,而太平军又打不上去。为此他们在占领了南京之后,干脆将其改名为天京建元称帝,与朝廷分庭伉礼。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平天国内部出现了种种问题,而且将帅们也都开始懈怠于战争,享受起了身处天京的快乐生活。

因为这些原因使得太平军屡次战败,在多地的统治权受到威胁。尤其是在1856年的时候,他们领导集团的内部也出现了极大的问题,以洪秀全为首的集团和以杨秀清为首的集团展开了夺权之争,这让太平天国的实力急剧下降。

就这样在种种矛盾之下,朝廷瞅准时机围攻天京将其首都一举占领,随后南下彻底踏平了太平天国运动。

王佐之才冯云山

当忠王李秀成被俘虏之后,他最痛恨的便是天京事变两党相争。虽然他本人就是在这次事变当中逐渐被提拔出来的将领,但他仍然指出正是因为这场事变,间接性地导致了太平天国的灭亡。

当他阐述完太平天国为什么会灭亡之后,他又分别评论起了在太平天国当中其他五王的为人作风,其中给予南王冯云山的评价最高,称其为王佐之才。

冯云山虽然也出身于农民家庭,但他们家是富农。为此年幼时期的冯云山便读上了私塾,这为他后期进行传教运动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

在洪秀全起义之后,冯云山虽然还不认识他,但冯云山基本上都是在广西进行传教运动,也拉拢起了一批农民军。后来看到洪秀全的实力越来越大,为此便继续传教与此同时尊称他为教主。

洪秀全在看到冯云山颇有才能,为此便将他拉拢进部队当中,给予其高官厚禄。不过冯云山似乎一点儿都不在乎这些,而是兢兢业业为太平天国的未来出谋划策。

后来随着杨秀清以及萧朝贵的崛起,太平天国内部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大家似乎从最开始的为民请命变成了争权夺利。而在这些政治斗争当中,冯云山也是所有王当中唯一一个没有参加进去的,他依然为国家操劳而忽视这些问题,直到在战争中被清军的炮火击中身亡。

酒囊饭袋的诸王

除了冯云山之外,李秀成给予其他王爷的评价并不高。首先他对于天王洪秀全的评语便是冥顽不化、任人唯亲,甚至到了后期越发迷信。

在洪秀全刚起义的时候,他确实表现得非常有才能,也打了不少胜仗,是太平天国的奠基人。可随着洪秀全越做越大,他也摆起了帝王的架势,不但开始猜忌起了在外拥兵的将领,而且还将自己的手下全部升官任人唯亲。

除此之外洪秀全还是一位非常固执的人,凡是他下定的主意很难有所更改,就譬如在天京城被围的时候他仍命令部队坚守,这导致太平军损伤惨重。

其次他对于东王杨秀清以及西王萧朝贵的评价便是威风嚣张、大搞党争、缺乏谋略。他们二人其他本事没有,摆官架子、搞党争的本事倒是非常厉害,搞得百姓们敢怒而不敢言。

最后对于北王韦昌辉以及翼王石达开的评价则是目光狭、没有智慧。就譬如伟成会在天津事变如此危难关头,不仅不团结上下反而添一把火与石达开作对,甚至还将他一家满门抄斩,实在是目光太过狭窄。

而石达开虽然有一定的武力,但是他却没有什么大的智慧。当年他在天津事变期间,曾率领部队擅自出城来到了泸州,这种拍拍屁股走人的做法让李秀成非常不满,就连清朝将领都曾说他是“天朝十误”之一。

小结:

太平天国运动看似轰轰烈烈,实际上已经注定了其失败的结局。在飞速发展以及社会剧烈转型的近代史上,太平天国因循守旧与时代脱轨本就是致命的危机,再加上他们将相不和更加快了其灭亡的脚步。

至于说李秀成则是少数的清醒人,可即便他再怎么努力,也难以阻挡住历史前进的脚步,最终只能暗自神伤。

更多文章

  • 面对李秀成的救命良策,洪秀全为何断然拒绝,坚持死守天京?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李秀成,洪秀全,太平天国,清军,石亚达,太平军

    天京变乱之后的太平天国,已然是强弩之末。杨秀清、韦昌辉和秦日纲等元勋死后,翼王石达开也领精兵出走,使得洪秀全不得不提拔一批年轻将领。在洪仁玕主政的同时,军事行动主要由李秀成和陈玉成来主持。李秀成即便清王朝已经严重腐朽,却仍盘根错节,且依靠着曾国藩等人的地方团练来围剿天平天国。比起躲在天王府终日逍遥快

  • 湘潭惨败:太平军只损失2万人,为何李秀成说是“大误”?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秀成,太平军,曾国藩,太平天国,清军,林绍璋

    1864年7月,忠王李秀成被俘虏,在曾国藩授意下,李秀成以每天七千字的速度写下数万言《自述书》,对太平天国做了经验总结,史料价值非常高。对于太平天国灭亡,李秀成认为主要是十点因素,归纳为“十误”,其中前三大错误都跟北伐有关,第四大错误则是湘潭惨败,第五2大错误是“天京事变”。太平军北伐惨败,大伙都比

  • 为何李秀成供词60年代才公开! 专家称, 若早公布, 曾国藩恐遭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胡文说科技标签:清廷,诗人,清朝,李秀成,曾国藩,太平军,洪秀全,科学家,书法家,太平天国

    李秀成是“太平天国”的著名将领,也是在近代历史上极为有名的一位军事家,虽说出身贫苦,但是却凭借着自身的聪慧,在战场上一路摸爬滚打,凭借着一身的真本事,从一个无名的小卒成长为了一名率领众人的大将,有此真材实料,实属是令人钦佩!李秀成出生于公元1823年,是广西梧州府藤县宁风乡五十七都长恭里新旺村人,家

  • 浦口大捷:没石达开坐镇指挥,陈玉成、李秀成一样玩得转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陈玉成,李秀成,石亚达,太平军,清军,冯子材

    1856年9月,天京事变爆发,太平天国损失的不只是2万骨干,信仰崩溃则更致命。12月,翼王石达开回京辅政,“合朝同举,提理政务,众心欢悦”,这是李秀成在《自述书》中描述之景象。那么,石达开回京辅政,究竟带来哪些影响呢?外出单干后,太平天国又是如何应对危机呢?从军事角度而言,翼王五千岁石达开辅政期间,

  • 曾国藩不惜违背圣谕也要处死的李秀成,竟然是为了财宝杀人灭口!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曾国藩,李秀成,太平军,太平天国,曾国荃

    李秀成是谁也许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他中兴了太平天国,成为太平天国后期的著名将领、近代中国的军事家、政治家,被洪秀全封为“忠王”之称。李秀成幼年与父母行乞为生,在腐朽飘零的清政府统治下,艰辛的活着。金田起义之后,他参加太平军,因其作战勇猛很快便脱颖而出,成为了太平军内的核心人物。在天京变乱后,他与陈玉成

  • 为何李秀成的供词1963年才敢公布?若是早公布,曾国藩恐会灭门

    历史解密编辑:丹宝说文史标签:慈禧,诗人,清朝,李秀成,曾国藩,洪秀全,太平军,书法家,科学家,太平天国,左宗棠收复新疆

    晚清时期时局动荡不安,战乱不止,这主要是因为清政府的软弱无能,统治者的昏庸无道,在面对西方列强入侵时,清政府一再退让,不断的割地赔款,以此来维护短暂的统治,可是这样的做法最终受到危害的总是底层的老百姓,正因如此,晚清时期爆发了不少的农民起义,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也是规模最大的当属太平天国起义。而能够

  • 英王陈玉成有多少个老婆?陈玉成与李秀成关系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贱议你读史标签:陈玉成,李秀成,清军,太平天国,洪秀全

    1980年12月份一位名叫陈慎初的老人带着儿子、儿媳、孙子、孙媳以及孙女一家6口人从湖南省资兴县举家迁到了广西省藤县大黎镇,陈慎初老人全家在回到藤县受到了县里的热情迎接,并当选为藤县政协第一、二届委员。看完这些很多人都会有疑问,这位陈慎初老人是何人,为何他从外地迁来藤县会获得当地热情迎接,还能当选为

  • 忠王李秀成有多厉害?和石达开齐名,被俘后却露出投降曾国藩之意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秀成,曾国藩,石亚达,陈玉成,洪秀全,石达开,军事制度,艺术家,科学家,清朝

    李秀成(1823——1864),本名以文,亦称寿成。广西梧州府藤县人。清道光28年——29年(1848 ——1849)间,李秀成加入拜上帝会。咸丰元年(1851)9月,加入太平军团营团。太平军由广西北上两湖 、转战江南期间,李秀成只是军中一个普通士兵,默默无闻。1853年,太平军攻占金陵(今南京),

  • 同是太平军高级将领,为什么李秀成被处死,韦俊却能被清朝优待?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李秀成,韦俊,太平军,太平天国,清廷,石亚达

    太平天国降清,且得以善终的中高级将领(指投降后有明确封赏,是自然病故,或者不是因为曾经参加太平军而死),主要有这么几位。一,韦俊。北王韦昌辉之弟,投降前担任太平军右军主将。1858年,投降湘军。他是太平天国第一个投降的高级将领。投降后,起先被封为参将,后来官至总兵。1884年病死。二,李昭寿。原先为

  • 都知道李秀成和陈玉成双雄并立,却未必知李秀成将陈玉成迫害致死

    历史解密编辑:清风不解细语x标签:李秀成,陈玉成,清军,石亚达

    太平天国“天京事变”后,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身死,翼王石达开出走,再加上南王冯云山、西王萧朝贵早已阵亡,则首义六人之中,只剩下天王洪秀全一人了。而洪秀全身藏深宫之内,沉溺于妇人酒色之中,太平天国的局势,已岌岌可危。所幸沧海横流,又有英雄挺身而出,支撑着了危局,使太平天国出现了起死回生的迹象。这些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