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忠王李秀成有多厉害?和石达开齐名,被俘后却露出投降曾国藩之意

忠王李秀成有多厉害?和石达开齐名,被俘后却露出投降曾国藩之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鉴史官 访问量:2537 更新时间:2024/2/10 15:10:53

李秀成(1823——1864),本名以文,亦称寿成。广西梧州府藤县人。

清道光28年——29年(1848 ——1849)间,李秀成加入拜上帝会。咸丰元年(1851)9月,加入太平军团营团。太平军由广西北上两湖 、转战江南期间,李秀成只是军中一个普通士兵,默默无闻。

1853年,太平军攻占金陵(今南京),改名天京,并定都于此。李秀成因作战骁勇,且表现出机智沉稳的禀赋,立有战功,遂被东王杨秀清所赏识擢拔,推举他为右四军帅,旋即又升为后四监军,随翼王石达开开拓安徽战场, 攻克安庆后,李秀成负责保境安民,恢复秩序。

1854年春,东王杨秀清将李秀成调往庐州(今合肥)任守将,晋升为殿右二十指挥。没多久再升为地官副丞相、殿右二十二检点。

1856年2月,在东王杨秀清的亲自部署、指挥下,李秀成随燕王秦日纲开赴江苏镇江,以解镇江之围,全程参与了摧毁清军江南、江北大营之战役。

1856年9月,天京城内爆发了一场惊天变乱——“洪杨内讧” 。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奉天王密旨,率3000将士从江西战场昼夜兼程赶回天京,旋即展开了一场血腥屠杀,东王府被屠戮一空,杨秀清及眷属全部被杀 ,5000多东府将士也被斩尽杀绝。随后,又有两万多隶属东王的太平军两广老弟兄死于“自己人” 的屠刀下。洪杨为争权夺利而起内讧,韦昌辉为泄私愤而同室操戈,自相残杀,严重削弱了太平军的有生力量。

“天京事变” 引发了太平军将士的信仰危机,使天国内部人心涣散,军民离散之心与日俱增。曾经激励太平军官兵浴血奋战的精神支柱,也随着天国最高领导层争权夺利、互相残杀而受到极大地动摇。洪秀全煞费苦心塑造的“天父皇上帝” 这一土洋结合之西洋镜被彻底戳穿,拜上帝教理论也基本破产了。

眼见天京城里伏尸如麻,一大批久经考验的“老弟兄”惨死在这场令亲痛仇快的大变乱中,天国内部相当一部分人对未来丧失了信心,军中有人编广西彩调并暗中传唱道:“天父杀天兄,总归一场空,打起包袱回家转,还是做苦工” 。

随后又发生了翼王石达开遭天王猜忌、掣肘,愤而离京出走,随其一同离开的军民多达数十万众(此说有争议,各类文献说法不一:有7万、20万、40万之说 )。石达开离开天京,在外单独作战,带走了太平军几乎所有精锐,这点倒符合历史事实。

洪杨之变后,李秀成奉天王令率部移防安徽桐城,升地官正丞相,封爵合天侯。1857年春,击退围城清军,率军北上六安、霍丘,会合捻军,以联手作战。不久被擢拔为副掌率,封合天义,与另一位军中后起之秀陈玉成同掌天朝军政。

李秀成处事较公正,执法较严厉,爱护士卒,体恤百姓,深受军民拥戴。他奏请天王严法令、肃朝纲、明赏罚、(在天国统治区内)轻徭薄赋、与民生息、量材录用、罢黜洪秀全长兄、次兄福王洪仁达、安王洪仁发的王爵、设法召回石达开并予以重用等,惹怒了洪天王,被革除爵位,削夺军权,后经满朝文武力谏得以复职。

1857年12月,奉命率军救援镇江,击退清军,救出守军。1858年春,奉命出京到安徽调兵解困,旋即被升为后军主将。7月,著名的枞阳大会召开,议定与前军主将陈玉成部合兵共解天京之围。

当年9月,率军自安徽全椒抵滁州乌衣,与陈玉成部会师后大败清军,旋即进占浦口,再次攻破清军江北大营,乘势攻取扬州。11月,联合陈玉成部驰援安徽三河,协助守将吴定规团灭湘军李续宾部6000余人。次年春,浦口守将叛变降清,李秀成闻变后迅速率军夺回浦口 。12月,积功封忠王,旋即潜入被湘军围困的天京城与干王洪仁玕商议“围魏救赵” 之计,以破解天京之围。

1860年3月,忠王李秀成率部奇袭杭州,清军主力中计前往救援,见调虎离山之策奏效,他立即回师天京城外。5月, 会合李世贤、黄文金、陈坤书等数路大军再次摧毁江南大营,乘势攻取江苏丹阳、常州、无锡、苏州、太仓、松江,直逼洋人聚居的商贸重镇上海,但对列强心存幻想,没有继续进军,最终为转而支持清廷的列强派兵所阻。

10月,洪秀全定下“进北救南”之策,李秀成奉命西征,与陈玉成会攻武昌,以解天京困局,但李秀成贪恋苏福省既得利益,态度消极,执行不力,拖延至次年(1861)6月才率偏师抵达武昌外围的鄂城,致使与陈部会师武汉失期,贻误战机,影响严重。

后辗转开赴浙江, 于1861年年底一举攻克杭州,城破时,浙江巡抚王有龄悬梁自尽。同治元年(1862)春季,李秀成率军连克江苏奉贤(今属上海)、南汇、川沙等地,再次逼近上海,同淮军、戈登洋枪队(雇佣军)展开激战。

5月,自太仓发起反攻,获得胜利,不久进攻上海县和租界区时遭淮军和戈登雇佣军的顽强阻抗,进攻受挫,伤亡惨重。李秀成一心经营江、浙两省,无心回援天京。在洪秀全的一再严诏催促下,他才率20万大军回援被曾国荃围困重重、岌岌可危的天京城。

自1862年10月起,李秀成部与湘军曾国荃部血战40多天,令人诧异的是,兵力占绝对优势的忠王20万大军面对3万疲惫不堪的湘军竟无法取胜,后因缺乏冬衣军粮而主动撤军。

1863年3月,李秀成进军安徽巢县,随后围攻六安而不克,被迫折返寿州,旋即退兵而去。率军返回苏州后,对部将暗中策划投敌活动不闻不问,亦不加制止,为避祸还擅自弃苏州经丹阳回到天京。他建议洪秀全“让城别走”,择机卷土重来,遭洪秀全拒绝,只得留下来参与防守。他的妻舅宋永祺和部将陈德风(封松王)秘密通敌被抓获,他竟然用重金行贿天王左右为二人开脱。

同治三年(1864)7月,湘军轰塌天京城墙一角,杀入城内,李秀成、林绍璋等乘乱护送幼天王洪天贵福突围出城,准备到江西依附洪仁玕、李世贤,途中与大队失散被俘,在囚笼中亲笔写下供词数万字,述及天国历史与得失成败,有乞降之意。8月7日,被曾国藩下令凌迟处死。

《李秀成供状》亦称《李秀成自述》。1864年7月30日到8月7日,由李秀成在囚笼中亲笔写成,据说原文有6万字左右,经曾国藩篡改、删减后剩3、4万字。文中详细叙述了太平天国领导人的出身来由、年龄籍贯、广西拜上帝会的活动、金田首义、李秀成投军、占领永安(今广西蒙山)、挺进两湖、建都天京、一破江南江北大营、三河大捷、再破江南大营、攻克苏锡常、西征湖北、安庆陷落、进攻江浙、在上海附近与淮军、洋枪队鏖战、苏州、镇江等地陷落、天京保卫战、李秀成封王之由,招降十要、天朝十误(太平天国10个重大失误)等等,几乎贯穿整个太平天国历史,史料价值较高。

或许对洪秀全、石达开等人的行径有些失望,李秀成在文中恭称曾国藩、曾国荃为“中堂、中丞大人,恩德巍峨”,说太平天国运动是“违犯天命”,自称“罪将”,表示“楚肯容人,亦而死报”。据说他还说愿意为曾氏兄弟“收拾旧部,以恢复汉家江山”,怂恿曾国藩举兵造反, 他愿意为其招徕旧部(彼时太平天国虽亡,但侍王李世贤、康王汪海洋、遵王赖文光等太平军余部还有40余万兵力),充作先锋,共击满清 ..... 以理学名臣自居的曾国藩当时就看出一身冷汗,这要传出去可是杀头灭族之罪啊!遂将李秀成凌迟处决,将其供状删改后抄录上报朝廷。

【插图源自网络】

更多文章

  • 同是太平军高级将领,为什么李秀成被处死,韦俊却能被清朝优待?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李秀成,韦俊,太平军,太平天国,清廷,石亚达

    太平天国降清,且得以善终的中高级将领(指投降后有明确封赏,是自然病故,或者不是因为曾经参加太平军而死),主要有这么几位。一,韦俊。北王韦昌辉之弟,投降前担任太平军右军主将。1858年,投降湘军。他是太平天国第一个投降的高级将领。投降后,起先被封为参将,后来官至总兵。1884年病死。二,李昭寿。原先为

  • 都知道李秀成和陈玉成双雄并立,却未必知李秀成将陈玉成迫害致死

    历史解密编辑:清风不解细语x标签:李秀成,陈玉成,清军,石亚达

    太平天国“天京事变”后,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身死,翼王石达开出走,再加上南王冯云山、西王萧朝贵早已阵亡,则首义六人之中,只剩下天王洪秀全一人了。而洪秀全身藏深宫之内,沉溺于妇人酒色之中,太平天国的局势,已岌岌可危。所幸沧海横流,又有英雄挺身而出,支撑着了危局,使太平天国出现了起死回生的迹象。这些英

  • 曾国藩提审李秀成后,曾国荃说了12字,曾国藩大惊:立斩李秀成!

    历史解密编辑:水中月眼前人标签:曾国藩,李秀成,曾国荃,书法家,艺术家,清朝,军事制度

    曾国藩是晚晴一个比较有争议的人物,很多人都认可他的能力。曾国藩以一己之力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力量湘军,并且长期与太平天国对峙,最终还取得胜利,曾国藩的一生真可谓传奇。对于曾国藩这个人,有些人不解为何在他剿灭太平天国、位极人臣时,不起兵造反推翻满清政权。笔者对这个问题也十分好奇,笔者对此并没有深入的研究,

  • 李秀成为何会被曾国藩火速处决?看看他的供词中都说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啦啦萌小宠标签:李秀成,曾国藩,洪秀全,太平天国

    1864年可以说是太平军最为惨烈的一年,不仅战事节节败退,首都天京被清军包围了,就连天王洪秀全也在这一年病逝了,太平天国可以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大势已去了。但后太平天国时代太平军的中流砥柱李秀成偏偏就不信这个邪,他在办完洪秀全丧事之后,立马扶持洪秀全长子洪天贵福即位,即便是天京城中只剩下老弱病残,粮

  • 李秀成打苏州多威猛?连破三城,歼灭数万清军,四个清廷重臣毙命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李秀成,张国梁,清廷,苏州,陈玉成

    1860年2月,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按计划率大军从安徽南部进入浙江,在清军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昼伏夜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攻占浙江省会杭州,使清廷震恐不安。正在围困天京的清军江南大营,不得不分兵增援杭州。实际上,太平军的作战目标并非杭州。捣入浙江各地及省城杭州的太平军见分散清军力量的目的已经达到,

  • 每天了解一位历史名人——李秀成

    历史解密编辑:蜀南培培标签:李秀成,太平军,太平天国,洪秀全,石亚达

    李秀成(1823年—1864年8月7日),初名李以文、李寿成,汉族,生于广西梧州市藤县大黎里新旺村,太平天国后期著名将领,近代中国军事家、政治家。李秀成出身贫苦,幼时种地耕山,帮工就食,曾随舅父读书。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加入拜上帝会。辛开元年(1851年)参加太平军后,随太平军转战至天京,历任

  • 部将李昭寿降清,李秀成没追究责任,还将家属送给他?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秀成,李昭寿,太平军,太平天国,部将,石亚达

    如果部下叛变投降,你会如何处理呢?一般来说,都是追杀到底,出兵剿灭之同时,对其家人也不放过:要么直接杀掉,要么发配边疆、充军,或者是扣押为人质,逼迫叛将就范。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太平天天国悍将李昭寿投降,李秀成不但没追究责任,还将家属送给他。李秀成在《自述书》中说到:“自李昭寿在我部下,扰乱民间,与

  • 天京事变李秀成自述:说好只杀3人,结果杀2万人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李秀成,太平天国,事变,韦昌辉,杨秀清,洪秀全,石亚达,天京事变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在清朝时期,前期的发展是不错的,但是到了后期,清朝就出现了各种问题。晚清时期,出现了太平天国,正是因为太平天国的出现,差一点让清朝走向灭亡,假如没有曾国藩组建的湘军,恐怕清朝就走向灭亡了。曾国藩的湘军对太平天国的灭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湘军的战斗力肯定是毋庸置疑

  • 为何李秀成供词直到1963年才敢公开?他在隐瞒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李秀成,曾国藩,赵烈文,彭玉麟,太平天国

    曾国藩于1811年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他从小聪明好学,六岁就开始读书,八岁已经能背诵《四书》《五经》了,1833年考中进士来到翰林院学习,中国翻译深情简洁,曾国藩从不因为自己是朝廷官员而骄傲,他爱工作、爱百姓,在官场上取得了一定成就,曾国藩对整个清王朝的发展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963年,他在台湾

  • 李秀成部下失败后归隐,儿子成推翻清朝的领导人,后来成国军上将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李秀成,李烈钧,蒋介石,孙中山,唐继尧,袁世凯

    “二十年革命辛勤,排满倒袁,百战相依惟一李;四万万人民愿望,兴邦建国,千秋遗憾在三陈。”这是孙中山先生去世时,有人写的一副挽联,这赞颂了孙先生的革命历程,也吐露出些许心酸。不过从内容可知,除了孙先生外,送挽联的人对“一李”的评价也非常高,相当于一直追随孙先生的心腹臂膀。这“一李”就是著名的民主革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