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军围攻天京,洪秀全因何拒绝李秀成让城别走之建议而坐以待毙?

清军围攻天京,洪秀全因何拒绝李秀成让城别走之建议而坐以待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史坛典故 访问量:201 更新时间:2024/1/9 16:39:25

湘淮军连陷安庆、苏州、金坛、常州、丹阳、句容等太平军军事重镇后,开始围攻天京城

同治元年(1862),因镇压太平天国而渐获清廷赏识重用的曾国藩亲自指挥、部署湘、淮军向日趋弱小的太平军发动全面进攻。

曾国藩的战略部署是:由李鸿章率其麾下之淮军前去上海;左宗棠率楚军(湘军支系)从江西进击浙江;他自己则以安庆为大本营,指挥其嫡系湘军主力沿长江东下,直扑太平天国王都——天京。

自从安庆被湘军攻破后,天京以西再无太平军一兵一卒,西线(江西、安徽)尽为清军天下。从安庆败退回寿州的英王陈玉成,被为人反复无常的皖北地方割据势力首脑苗沛霖诱捕抓获,献给兵部侍郎胜保以邀功,不久惨遭胜宝杀害。陈玉成被杀后,太平军在西线战场的抵抗能力更为羸弱,湘军轻而易举地夺取了安徽及长江沿岸的苏、锡、常等一个个太平军军事据点。

1862年5月底,江苏布政使曾国荃所部吉字营约两万人进驻雨花台,兵部侍郎彭玉麟率湘军水师9000余人驱战船沿江东下,接连攻克头关、江心洲、蒲包洲,很快进抵并驻泊于护城河口。

短短60多天,湘军水陆师几乎不费力便轻易攻破了一座座关卡,直逼天京城下 ,曾国藩没想到这次用兵进展如此之快,意外之余大喜过望;天王洪秀全也感到十分突然,旋即惊恐不安。

湘军大举攻城,洪秀全惊惧不安,一日连发三道急诏催李秀成率大军回援天京,李秀成却另有打算......

6月8日,洪秀全命2000太平军出城作战,被曾国荃部击败,伤亡不小,余部退回城中。初战受挫,洪秀全更感惶恐,他见湘军即将开始围攻天京城,遂在1天内连下3道急诏,命令正率军在江苏南部与淮军、英国戈登雇佣军鏖战的忠王李秀成火速回援天京。遗憾的是,一心只想经营江南地区(苏福省)的李秀成等并未迅速做出响应。接到天王急诏后,李秀成在松江 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先将粮食、弹药等运往天京,以作持久打算,自己两年后再率大军与清军决战。

洪秀全却心急如焚,一再严诏催救,一直拖到8月,在洪秀全的严厉斥责下,李秀成才集结大军匆匆回援天京。

李秀成贪恋既得利益,不愿率军救援岌岌可危的天京,拖延两个月后才在洪天王的严厉斥责下率军入援天京

李秀成决定兵分三路:北路主力大军由他自己和屯驻浙西的堂弟李世贤(侍王)率领直接攻击围城清军;中路军由护王陈坤书等率领进攻安徽芜湖金柱关,以截断清军粮道;南路军由辅王杨辅清、堵王黄文金、天将(封爵羡天义)胡鼎文等率领进攻安徽宁国府(今宣城)以牵制敌援军。

9月,李秀成兄弟率大军自苏州西进,经宜兴、溧阳开至东坝,抵达天京外围后分头进攻屯驻在秣陵关、雨花台之敌。10月13日起,李秀成出动太平军精锐猛攻雨花台清营,重创围城湘军,有数千湘军官勇伤亡,曾国荃左脸颊被流弹击伤,险些丧命。远在安庆坐镇指挥的曾国藩闻讯,焦虑不安,忧心如焚。

洪秀全

雨花台战役,李秀成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竟不能打垮曾国荃吉字营

彼时曾国荃吉字营正闹瘟疫,染疫而死者众多,加上外援断绝,处境不利。形势对李秀成极为有利。他小试牛刀,太平军初战告捷,信心大增,遂开始向围城湘军展开了更为强大的攻势,拉开了雨花台战役的序幕。

雨花台战役共进行了46天,雨花台堪称天京屏障,这次残酷而激烈的战役是天京攻防战中至关重要的一战,事关天京能否守住之全局。彼时湘军吉字营不足3万将士,加上瘟疫流行,处境很不妙。而太平军拥有10倍于清军的兵力,武器装备也很精良,火力绝不亚于湘军,一举摧垮曾国荃吉字营、夺取最终胜利亦属情理之中的事。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李秀成用了1个半月的时间,期间共发动10余次攻击,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却未能打垮湘军,后来他还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诧的突然决定:撤围退入天京城内。

彼时围城湘军不足3万,且死的死,伤的伤,染疫的染疫,占比不多的能打仗者也是疲惫不堪,按理说,拥兵20多万的李秀成只需发起数次猛攻即可将湘军彻底打垮甚至全歼。令人不解的是,11月26日,李秀成以大军冬衣军粮缺乏为由,主动撤围,后缓缓退入天京城内。

雨花台之战失利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太平军整体战斗力严重下降,经过天京内讧和石达开出走事件,太平军素质变差,斗志不旺,军纪涣散,战斗力大不如前。

主帅李秀成对严峻的形势认识不足,行动迟缓,对雨花台战役成败的重要意义更是缺乏认知。所以才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功亏一篑。曾国荃以蛮勇坚韧著称,眼看南京城近在咫尺,多年苦战就要结出胜果,所以死战不退,居然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屡屡击退李秀成部的进攻,还大量杀伤太平军有生力量,也算创出了一个以寡击众的军事奇迹。

雨花台战役持续了46天,丝毫没有改变天京被重重围困的窘境。洪秀全更加焦灼不安,对李秀成的表现也很愤慨。洪秀全下诏革去李秀成的爵位。为了解救天京之危,洪秀全在无计可施的情形下苦思冥想,最终提出了一个“进北救南”的用兵计划。

用进北救南之计化解天京之危

洪秀全处分了作战不利的李秀成后,提出“进北救南”战略,从长江北岸进军安徽霍山、英山(今湖北黄冈市英山县)、武昌、襄阳、荆州等地,直捣清军后方,并联合远征西北的太平军和捻军东进解天京之围。

李秀成奉命率军出天京后自长江北岸进发,侍王李世贤、襄王刘官芳等率部从南岸推进,以为配合,相继攻取皖南、赣北。12月,章王林绍璋、对王洪春元(洪秀全同宗)率军先出浦口,先后攻占安徽含山、巣县、和州。次年2月,李秀成率主力渡江北进。5月,围攻安徽六安,却久攻不克,因军粮匮乏,遂折返寿州,旋即奉天王令率军东归,途中屡遭清军截击,死伤颇重。

大军经仪征、六合抵达江浦 ,聚集在长江边。李秀成率前锋南渡回到天京,大军则扎营于江北待渡。就在这时,早已埋伏在江浦两侧的清军突然发动攻击,枪炮齐鸣,经长途跋涉行军早已疲乏不堪的太平军猝不及防,血肉横飞,死伤惨重。据记载,清军在江北伏击太平军,李秀成麾下20万大军最后仅1.5万余人侥幸突围渡江返京,损失之巨大为天国历史上所仅见。 李世贤策应部队在长江南岸也屡受清军阻击,“进北救南”计划失败。

天京被攻破,太平天国覆亡

洪秀全派族弟洪仁玕出京赶赴江、浙催兵解围,并拒绝了李秀成“让城别走” 、待机卷土重来的建议,号称自己有天父、天兄庇护,天兵天将帮助,终能化险为夷,转败为胜。他不愿让城别走,但却消极应对,未能采取积极防御措施。1864年2月,天堡城被湘军攻破,吉字营旋即进至城东北的太平门和神策门,天京城被湘军团团合围,城中粮食已经耗尽。城中鼠雀被吃尽,洪秀全下令吃草团,名其名曰“甜露”。6月,营养不良的洪天王在惊恐中病死,幼主洪天贵福继位。7月3日,地保城又被攻陷,城外所有据点全被清军拔除,吉字营先锋逼近城根,乘夜掘地道埋地雷攻城。

7月19日,随着一声巨响,太平门城垣被地雷轰塌了20余丈的一道缺口,湘军前锋也被炸倒一大片,后续湘军士卒踏着同袍的尸体蜂拥而入,与守军展开血战。太平军守军将士高呼:“弗留半片烂布与妖享用”,同清军展开肉搏,街巷上血流漂杵,尸骸狼藉。天京沦陷后,李秀成、林绍璋等换上清军号衣,乘乱簇拥幼天王洪天贵福突围出走,后李秀成与大队走散,不幸被清军擒获,余众掩护幼主逃往江西欲投奔李世贤部......

历时15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正式落下帷幕。

【插图源自网络】

更多文章

  • 天京保卫战,曾国荃如何攻破天京?忠王李秀成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热爱这个世界标签:清军,水师,曾国荃,李秀成,太平军,洪秀全,天京保卫战,左宗棠收复新疆

    作者:若梦 【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天京保卫战是中国清朝同治元年(太平天国壬戌十二年,1862)至三年(1864年)间,太平军为保卫首都天京(今南京)所进行的防御战。战争以天京陷落而结束,天京保卫战的失败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正式结束。战役背景1853年3月,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的太平

  • 清朝最大骗局,曾国藩并没处死李秀成,洪秀全儿子84岁说出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明月踏清风x标签:曾国藩,李秀成,洪秀全,曾国荃,陈玉成,清朝,艺术家,科学家,书法家

    1864年6月,湘军攻占天京,李秀成被俘后在牢中写出数十万字的自述,追溯自身的亲身经历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事件。8月7日被曾国藩残害,年仅四十一岁。客观事实并不是这样,它是清代的大骗术,李秀成不仅没被处决,还被曾国藩秘密释放出来回家。于当年八月被清军名将曾国荃处决。他一生骁勇善战,爱民如子。他与陈玉

  • 太平天国中陈玉成和李秀成谁比较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兄弟标签:陈玉成,李秀成,太平军,杨辅清,洪秀全,历史片,古装片,太平天国(2000年电视剧)

    陈玉成、李秀成是太平天国末期的两名名将,在天京变乱之后,两人齐心协力,力挽狂澜,二破江北大营、三河大捷、江南大营二连破,稳定了战局,直至1864年。陈玉成和李秀成之间,到底是孰强孰弱?军事才能陈玉成与李秀成同属广西藤县,据《李秀成自述》记载,他们二人年纪虽相差十四岁,却因相隔不远而成为好友,后来在太

  • 太平天国的英王陈玉成有多少个老婆! 他与李秀成的关系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羽星说科技标签:陈玉成,李秀成,太平天国,清军,太平军,洪秀全

    作为一名优秀的军事将领,英王陈玉成一度率军攻陷清朝军队的江南、江北大本营,可谓风光无两。只可惜英雄易折,他在25岁之时被清军凌迟处死。陈玉成是广西藤县人,本名叫陈丕成。他自幼家贫,11岁时父母双亡,后来就跟随叔父陈承瑢加入太平军,参加了太平天国起义。由于年纪轻轻就作战英勇,洪秀全将他提拔为将军,并改

  • 李秀成两次攻打上海均不成功,是洋枪队太厉害?还是淮军太凶悍?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李秀成,太平军,淮军,清军,清廷

    李秀成创建苏福省1860年6月,忠王李秀成率太平军相继攻克丹阳、苏州、无锡、宜兴、江阴、太仓、青浦、松江等大片区域,其前锋已经逼近华洋杂居的新兴商贸重镇上海近郊,江苏南部的大局已定。东征江南的胜利,不仅使太平军将士兴奋不已,天王洪秀全更是踌躇满志,他采纳李秀成之建议,决定以苏州为首府,建立苏福省,以

  • 为何李秀成供词到1963年才敢公布?早公布,曾国藩恐遭灭门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李秀成,曾国藩,清廷,太平军,洪秀全,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得到了清朝很多民间百姓的支持。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压的老百姓喘不过气来。太平天国打出了人人平等的旗号,又借宗教之说,很快笼络了一大批人心,并飞速将势力扩张到了半个大清国。太平天国虽是农民起义,但也出了一些优秀的将才,他们出色的军事能力,让人才济济的满清朝廷,也充满忌惮。太平军最优秀

  • 曾国藩为什么一定要杀了李秀成?你看看李秀成都掌握多少信息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曾国藩,李秀成,洪秀全,李鸿章,左宗棠

    曾国藩为什么一定要杀了李秀成?在这篇文章,笔者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回顾曾国藩杀李秀成时的各种反常表现,我们就不难看出其中缘故了。不走程序,匆忙杀害从早期洪大全,到林凤祥、李开芳,再到陈玉成、石达开、洪仁玕、洪天贵福,所有的“匪酋”都是被擒后,地方都是要上报朝廷,由朝廷判决的。尽管李秀成被处决是没

  • 李秀成原版供词,为何到60年代才公开?若早公布,曾国藩恐遭灭门

    历史解密编辑:书经小课堂标签:慈禧,清朝,诗人,李秀成,曾国藩,洪秀全,书法家,科学家,太平天国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前言1864年7月,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落入了清军的手中。当他被反剪着双手送到曾国藩的帐前时,曾国藩不由得感慨万分。他们二人曾经是对手,而作为对手的他也不得不承认,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当中少有的人才。所

  • 太平天国中的陈玉成和李秀成是同乡,为何矛盾?陈玉成有几个老婆

    历史解密编辑:蓝风破晓标签:陈玉成,李秀成,太平天国,石亚达,清军

    曾国藩评价陈玉成:“自汉唐以来,未有如此贼之悍者。”这评价非常高,1862年2月,陈玉成被捕。6月4日,陈玉成被凌迟处死!说起陈玉成之死,和1个人有直接关系:这个人就是苗沛霖。另外,有间接关系的,李秀成算一个。陈玉成一死,三个老婆就成了寡妇了,一个聪明,早早跑了,另外两个被清军里的官员霸占了。接下来

  • 双面李秀成——缔造太平天国中兴的忠臣,还是变节贪生的叛徒?

    历史解密编辑:风尚论说标签:李秀成,太平天国,太平军,石亚达,洪秀全,曾国藩

    文|纵横四海提到李秀成这个名字,相信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从1856年在燕王秦日纲指挥下大破江南大营,到天京事变后与陈玉成携手歼灭湘军主力李续宾部,再到出奇兵占领杭州,瓦解第二次江南大营对天京的围困,李秀成可以说是太平天国后期毋庸置疑的中坚人物。不过,也恰恰是这样一个缔造天国中兴的能臣,却因其生命最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