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哥侃历史原创:太平天国系列第69篇,欢迎大家分享转发!
1863年,兵败大渡河的翼王石达开走向了他人生的终点,他为了保住手下2000多人的性命,毅然选择主动投降清军,被残忍的凌迟处死,太平天国的这位枭雄在历史的长河中画上了一个大大的句号。
翼王石达开在太平天国号称第一悍将,清军面对这条到手的“大鱼”自然不会放过,于是将太平天国的传奇人物凌迟处死,以此来威慑太平军。
那么,还有一位太平军悍将投降清军后,却被破格升为清军参将,多年以后老死在安徽,被朝廷追封为一品将军,此人是谁呢?他为何投降后能善始善终?
(反骨韦十二)
在广西桂平金田,至今还流传着“反骨韦十二”的传说,这位被称为反骨韦十二的人是谁呢?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北王韦昌辉的族弟韦志俊,大家可能对韦志俊这个人名不熟悉,此人跟随哥哥韦昌辉参加金田起义后,改名为韦俊。
韦俊作为太平天国的悍将实在是太出名了,不是打仗出名,而是这哥们儿有幸成为第一个投降清军的高级将领。
由于韦俊在老家韦氏家族排行十二,被家乡人唾骂为“反骨韦十二”,韦俊到死也没敢回老家落叶归根,原因是太丢人!
(韦俊为何投降清军)
关于韦俊为何投降清军的话题,已经被那些历史大咖们写爆了,其主要原因是被他哥哥北王韦昌辉给坑惨了!
1856年,太平天国内部发生大火拼,史称“天京事变”,在这场著名的火拼事件中,北王韦昌辉可谓是“杀神”般的存在,在“天京事变”中,出色的扮演了刽子手的角色,在天京城内大开杀戒,为此共造成2万多人丧命。
最后,天王洪秀全见韦昌辉越闹越大,将其拿下砍头示众,这才平息众怒!
然而,天京事变的影响力太大,不久就殃及到在外带兵打仗的韦昌辉之弟韦俊。
说实话,韦俊是一位太平军的悍将,当年也是太平军中高唱赞歌斩杀清妖的一员猛将,“天京事变”中,韦俊正指挥太平军死守武昌,将湘军一次次打退。
由此可见,“天京事变”时,韦俊正在为保卫太平天国的疆土而浴血奋战,他身上可没沾满太平军的鲜血,天京城内的火拼事件与韦俊没有一点关系。
可是,由于韦俊他哥韦昌辉在火拼中,表现的实在太辣眼,韦俊开始在夹缝中求生存了。
我们先来看看韦俊投降清军前夕,他在太平天国中的尴尬处境:
(一)、天王洪秀全不容他,在清军再次围攻武昌时,韦俊失去了一切援助断兵断粮,这背后肯定有天王洪秀全的操作。
(二)、英王陈玉成不容他,陈玉成以前跟着韦俊混,天京事变后被洪秀全拉拢重用,韦俊心里不平衡,他与陈玉成的矛盾越演越烈,甚至双方到了真刀真枪干仗的地步。
(三)、东王杨秀清之弟杨辅清不容他,天京事变中东王府被杀的血流成河,于是杨辅清与韦俊这两位“国宗”有不共戴天之仇。
结合以上原因,再加上韦俊在太平军内部也是名落千丈,不得已而为之投降了清军。
据我推断,韦俊之所以投降清军,是他被太平天国上下被逼的走投无路,于是心一横不跟你们玩了,他有幸成为太平军内部第一位投降清军的悍将!
(为何能善始善终?)
话说韦俊投降清军后,清军并没有亏待他,金钱美女赏赐不少,而且官至清军参将!
值得一提的是,太平天国后期,清军围攻安庆时,平时很低调的韦参将表现的格外抢眼,冲锋陷阵上阵杀敌的势头让许多清军将领目瞪口呆,可是他们哪里知道守城的陈玉成与韦俊是死对头。
韦俊屡立战功,让清政府十分满意,多年后韦俊在安徽病老告终(没脸回老家),清政府追封他为一品将军。
以上就是韦俊投降清军后的人生结局,回归主题,翼王石达开投降被凌迟处死,那么同样是悍将的韦俊为何能善始善终呢?
经过我反复推敲得出以下结论:
其一、韦俊是第一位投降清军的太平天国高级将领,再加上他的北王韦昌辉的弟弟,清军为了以后更加容易劝降其他太平军将领,将韦俊打造成标杆人物。
其二、韦俊与后期其他太平军将领投降的目的不一样,他是真的与太平天国有矛盾,否则他也不会如此拼命杀“长毛”!
其三、翼王石达开投降时,已经到了太平天国后期,此时大局已定,清军为了威慑残存的太平军势力,残忍的将石达开处以极刑。
由此可见,韦俊与石达开投降的目的不一样,投降的时间段也不一样,清军对待他们的目的也不一样,通过这“三个不一样”,这才有了截然不同的结局。
最后多说一句,投降是可耻的行为!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积极点评留言,敬请关注“滨哥侃历史”!
参考资料:《太平天国兴亡录》
《太平天国全史》
《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