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洪秀全两兄又蠢又贪, 却被封王参政,仗势逼走石达开后惨遭凌迟

洪秀全两兄又蠢又贪, 却被封王参政,仗势逼走石达开后惨遭凌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理想人物杂志 访问量:1969 更新时间:2024/2/12 12:10:21

安王洪仁发:

洪秀全长兄。广东花县(今广州花都)人。早年在家乡种田。未受过教育,不通文墨。

道光三十年(1850),在洪秀全的召唤下,全家从广东赴广西桂平参加金田团营。后参加太平天国起义。永安封王时,天王长兄洪仁发被封国宗(天王宗室贵戚)。

1856年(咸丰6年)因杨秀清、韦昌辉内讧,爆发了“天京事变”。韦昌辉奉命率部诛杀杨秀清,随后滥杀无辜,将两万多东府将士屠杀殆尽,激起公愤,被天王下诏剿灭。

杨韦事变后,洪秀全变得更加多疑,谁都不信,遂封大哥洪仁发为安王,同其弟洪仁达一起参与政事,以掣肘、牵制替代杨秀清执掌天国军政的翼王石达开

次年,饱受猜忌与刁难的石达开愤然离京出走,到安庆后又带走了20余万精兵强将,使天朝元气大伤。洪秀全为了召回石达开,削去了洪仁发王爵,改封天安。不久又封信王。

史载,洪仁发愚蠢贪婪,却仗着天王长兄之尊崇地位,擅权纳贿,卖官鬻爵,肆行无忌,口碑甚差。

1862年(同治元年),天京被湘军围困后,洪仁发不以国事为重,不替天王分忧,继续大肆搜刮钱财。

1864年7月,湘军攻破天京,太平天国灭亡,洪仁发被湘军生擒,8月5日被凌迟处死。

福王洪仁达:

洪秀全次兄(二哥)。农夫出身,耕种为业。1850年到广西参加金田团营及金田起义。封国宗。

1856年,杨韦事变后,封福王,同其兄、安王洪仁发参与政事,以监视、挟制石达开。

1857年,饱受倾轧的石达开离京出走,在外单独作战,洪天王为挽回他,削去二兄王爵,改封洪仁达为天福。不久复封永王。

据《太平天国史》记载,洪仁达不识字,又蠢又恶,骄横暴虐,贪得无厌,背靠洪秀全这棵大树,肆无忌惮地贪污索贿。

1861年12月,洪仁达、洪仁发曾率军往攻镇江,却无谋无勇,被太平军将士鄙夷,作战失利后即退兵返回天京。

1862年,天京被围后,他不顾军民死活,继续搜刮财物。1864年7月天京沦陷后被湘军萧孚泗部抓获。为求活命,他主动为曾国荃指认天国窖藏金银。8月5日被凌迟处死。

洪仁发、洪仁达被天京军民揶揄为“蠢王”,逼走石达开自毁长城:

杨韦事变后,洪秀全心有余悸,他虽把能文能武、威望卓著的翼王石达开请回天京主政,表面上对石十分信任与器重,但随着石达开功绩、权势、声望日益提高,天王害怕石达开成为第二个杨秀清,成了洪天王内心一块难以承受的心病。经反复权衡,他决定给石达开套上“紧箍咒”,即设置多重障碍,封大哥洪仁发为安王,二哥洪仁达为福王,以牵制石达开。

安、福二王本是乡下种田农夫,几乎是文盲,均为无德无能之辈,毫无安邦定国之才。他俩唯一能做的就是奉天王旨意,牵制翼王,对其横加干涉,不许过问军事,暗中监视他,不准他离开天京。

朝中文武以及天京军民对天王的决定很是抵触,对洪氏兄弟也非常不满,对两个王爷更是鄙视异常,他俩召集的会议更是无人问津,石达开召集的集会却高朋满座,应者云集。饱受冷遇的安、福二王对很受拥戴的翼王更是嫉妒,遂不择手段排挤、压制、打击,手法一天比一天过分,似有除之而后快之意。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中,石达开不走的话后果可想而知......安、福二王又蠢又贪,还依仗后台硬而胡作非为,被天朝文武、将士鄙夷,人称“蠢王”,最终落得个双双被活剐的可悲下场。

【插图源自网络】

更多文章

  • 1857年,石达开离开天京是负气出走吗?真的带走了几十万精兵?

    历史解密编辑:蓝风破晓标签:石达,天京,石亚达,洪秀全,韦昌辉,杨秀清,李秀成,陈玉成,太平天国

    石达开当然不是负气出走,而是看到了他人没看到的危险。当时的他,其实只有一条路,且只有一条路。1、天京之变,反映太平天国巨大矛盾洪秀全这个人,如果拿个人物做对比,他就是清朝版的陈胜。起初不错,后面变了。洪秀全出身耕读世家,虽然家里供他读书,可他连个秀才都考不上。第三次落第,得了一场重病。变得举止有些怪

  • 石达开短短一生征战无数,为何32岁时在大渡河全军覆没?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清兵,石亚达,大渡河,太平军,曾国藩,洪秀全,石达开

    在晚清历史上,除了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重臣外,太平天国的翼王石达开也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石达开能文能武,他写的诗,连当时的大文人曾国藩也十分欣赏。对石达开的军事才能,曾国藩尤为钦佩,认识此人未能为大清效力,是朝廷的一大损失。石达开少年得志,他16岁时,就因为喜欢结交江湖好汉而名声大噪,太平天国

  • 太平天国中,石达开才是最有魅力的战将,解密石达开败亡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石亚达,太平天国,洪秀全,太平军,清军,清廷

    咸丰元年(1851年)十二月,洪秀全在广西的金田镇发动了轰轰烈烈的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短短的几年时间,英勇的太平军就占据了武昌和安庆。之后,太平天国向清王朝在江南一带的军事重镇——南京发动了进攻。本来,洪秀全并不奢望攻下南京,因为,清廷在南京的防御十分稳固,太平军如果要硬来的话,结果只能是杀敌

  •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如果不从天京出走,那他还有什么更好的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啦啦萌小宠标签:石亚达,太平军,太平天国,洪秀全,天京

    “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运动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在这场事变中,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及燕王秦日纲先后被杀,一同丧生的共有二万人,包括以上三王的家属、翼王石达开的家属。事变平息后,石达开忍辱负重,回京辅政。但洪秀全忌恨石达开的威望,处处设防,从上层逐步夺去石达开权力,时有阴图戕害之意。石达开既不愿消极待毙

  • 石达开为何会遗恨大渡河?结局其实从出走天京这一刻起就注定了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石亚达,太平军,清军,洪秀全,韦昌辉,太平天国

    同治二年(1863年),一直被清军畏惧如虎石达开因在大渡河强抢渡不成,困于粮草用尽的绝境之中,最终石达开为保全全军性命,舍命投降,但清军背信弃义,除了三百余名老幼之外,其余的基本都被杀了,而石达开也以凌迟的酷刑结束了其征战的一生,时年32岁。翼王石达开作为太平天国运动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将领之一,石达开

  • 洪秀全做了啥致使石达开“负气出走”?石达开到底带走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洪秀全,石亚达,太平军,太平天国,李秀成,清军

    在太平天国史中,“天京事变”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话题。在这场事变中,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及燕王秦日纲先后被杀,一同丧生的共有二万人,包括以上三王的家属、翼王石达开的家属。该场事变是太平天国运动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事变平息后,洪秀全召石达开回天京辅政,封其为“电帅通军主将义王”(本意是“电帅全军主将

  • 天京之乱过后,石达开开始主持朝政,太平天国终于显现了中兴之象

    历史解密编辑:七彩铅笔标签:石亚达,太平天国,洪秀全,太平军,韦昌辉,曾国藩

    天京之乱过后,石达开开始主持朝政,太平天国终于显现了中兴之象。可这遭到了洪秀全的俩哥哥洪仁发、洪仁达的嫉妒,俩人一起跑到洪秀全跟前摆弄是非,“石达开善于收买人心,现在天京的臣民全都是他的人了!”洪秀全闻言,心中对石达开的不满愈加强烈起来。石达开是太平天国的肱股之臣,洪秀全为何不记其功反对其横生嫌隙呢

  • 揭秘晚清顶尖谋略型统帅的对决:翼王石达开不敌“今亮”左宗棠

    历史解密编辑:宅女看史标签:骆俊,清廷,巡抚,今亮,石亚达,石达开,左宗棠收复新疆

    朝代更迭之际旧秩序崩塌战乱不止,于黎民百姓是无边无际的兵祸,但于底层的豪杰志士却是冲破出身枷锁的良机。石达开与左宗棠分隔两省相差近二十岁,各自的命运却因一场太平天国运动产生连接。究竟是天朝头号名将技高一筹还是晚清中兴名臣略胜三分,本文笔者就以晚清名臣左宗棠的视角,说说他与翼王石达开之间的名将之争。影

  • 太平军大战上方桥:石达开哥哥找敌将单挑,因一时疏忽被反杀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石亚达,太平军,清军,张国梁,罗大纲

    1854年4月,号称千古第一完人的曾国藩率湘军攻击靖港,试图消灭长沙北面太平军,好在湖南官场、地主、士绅炫耀一番,为兴办湘军找理由。谁知,曾国藩首次“亲征”,却遇上了号称“铁公鸡”的石祥祯,结果惨遭失败。石祥祯,广西贵县人,翼王石达开哥哥,是国宗群体中仅次于韦俊的悍将。此时,曾国藩还没啥军事经验,况

  • “义王”石达开32岁英勇就义,留下3个儿子,现状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石亚达,清军,曾国藩,太平天国,洪秀全,太平军

    和平的岁月里人们总会缅怀过去先烈的英勇事迹,他们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永垂不朽。人的一生或轻于鸿毛,亦或是重于泰山。没有什么事情比得了英雄先烈的付出,若不是他们,就没有现在的和平盛世。有这样一位英雄,他叫石达开,是广西桂县人,生于1831年3月,卒于1863年6月27日。他是太平天国的主要将领之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