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石达开被俘虏前,真的把宝藏藏在大渡河附近吗?专家:有可能

石达开被俘虏前,真的把宝藏藏在大渡河附近吗?专家:有可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文古至尊宝 访问量:2609 更新时间:2024/1/2 17:44:40

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涂下了浓墨淡彩的一笔,这场由农民领导壮大的起义运动,极大冲击了盘踞中国土地上两百多年的清王朝,以及国外如狼似虎的侵略势力。

在太平天国的几位领导人中,石达开绝对是其中正面评价最多的。无论从军事政治贡献,以及品质和人格魅力上,石达开都远远比领袖洪秀全要好,甚至于老对手曾国藩都对他有着三分敬意。

图片:石达开在太平天国剧照

石达开的死更是令人敬佩不已,为了保全部下,他主动投降清军,最后在成都被执行凌迟。石达开的身躯最后被割了一千多刀,看者无不动容,人人都称他为“真英雄”,“奇男子”。

导致石达开战败无奈投降,并最后受刑而死的事件,就是著名的大渡河一役。因为身陷洪水和清军的包围,再加上饥饿和疾病的困扰,石达开的部队在大渡河附近被围困了整整一个月之久才被抓住。

据说,石达开在被困大渡河期间,曾把自己携带的金银财宝全部藏在了大渡河附近,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图片:大渡河剧照

一、石达开在大渡河全军覆没

石达开被困大渡河还要源于天京事变,在这场事变中,石达开得罪了洪秀全。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也为了向洪秀全表达自己的忠心,石达开决定出走。出走后石达开先进入江西,在江西吃了败仗后又转战南方各省,最后来到了大渡河岸边。

此时的石达开大约有三万多人,大部队在清军眼皮子底下悄无声息的准备渡河,为了躲过追捕,石达开选在紫打地渡河。他知道这个季节正是大渡河涨水的时期,但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河水上涨得非常快,大部队很难安全渡河。

图片:石达开率军准备渡河剧照

更令渡河雪上加霜的是,大渡河的对岸有清军唐友耕的部队在巡逻,不过石达开一心想要渡河,他计划派精锐登岸后迅速消灭唐友耕,然而正在石达开大举率军渡河的时候,河水上涨极为快速,水流非常湍急,石达开准备的船只难以抵抗如此迅猛的洪水,第一波渡河的士兵全部葬身河底。

第一次渡河让石达开失去了五千多人,事态开始变得严峻起来,石达开决定改变策略,带领部队前往松林小河,并在此地渡河。石达开本想花钱买通驻守松林小河的王应元,但无奈的是王应元并不答应。再加上松林小河都是积雪融水,水温非常寒冷,常人下水根本无法忍受,也没能顺利渡河。

在敌军穷追猛打、疾病、饥饿等因素并存的情况下,为了保全剩下的部下,石达开决定投降,最后死于凌迟。

图片:无法顺利渡河剧照

二、石达开在大渡河藏宝的真相

关于石达开在大渡河藏宝的流言一直存在,并且这也得到了民间和专家们的认可。石达开毕竟是太平天国的主要领导人,必定积累了大量金银财宝和文物古董,这些财富肯定会被石达开带在身上。

在大渡河被困期间的一个月里,石达开肯定不会轻易地把积累多年的财富拱手让给清军,极有可能就藏在大渡河附近。民间曾有这样一个说法,石达开在被困期间命人挖了一个大窖,将太平军重要的文书和自己的财富都掩藏在了这里。

这一说法也得到了很多专家们的支持,以石达开的性格,肯定不会一蹶不振,若他日有机会必定东山再起。而他费尽心思窖藏财富,就是为了给他日再起兵做准备。关于石达开窖藏财宝这一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这也得到了很多证实。

图片:窖藏财宝剧照

早年,很多大渡河附近的农民经常可以在河边捡到石达开当年遗留下来的物品。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位农民去河里淘金,竟然捡到了一块分量很足的银锭。一直到2000年,还有农民可以在周边捡到太平天国士兵所用的军刀,如此可见,石达开的宝藏很有可能藏在大渡河附近。

最令人信服的证实还是四十多年前,王云舍在他撰写的文章中披露的故事。王云舍是刘湘的幕僚,刘湘是当时的四川省官员,他对石达开藏宝一事深信不疑。在他看来,石达开离开洪秀全,带领整整三万人马出走,如果没有雄厚的资金肯定是不行的。因此刘湘打起了挖掘宝藏的主意,他成立了一个寻找宝藏的小分队,在大渡河一带探索。

图片来源于网络:大渡河一带

当刘湘来到紫打地,也就是石达开被俘虏的地方,他发现这里山势险峻,是一个藏宝物的好地方。果真,经过一番寻找,刘湘的小分队发现了三个奇怪的洞穴,洞口用坚固的石头紧紧封住,绝对是有人藏匿宝物的地方。

这三个洞穴非常坚固,刘湘的部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打开前两个洞穴,不过令人失望的是,前两个洞穴里面只有一些金银铜器、刀具、木刻等物品,并没有发现传说中的大量的金银财宝,刘湘把期望放在了最后一个洞穴里,遗憾的是,刘湘寻找宝藏的动作被蒋介石发现了。

蒋介石阻止了刘湘继续挖掘宝藏,因此最后一个洞穴幸免于重见天日。后来,抗日战争爆发,刘湘再也没有机会去打开第三个洞穴了。

图片:洞穴剧照

三、结语

毫无疑问,石达开是名副其实的太平军领袖,他的人格魅力和英勇善战让无数百姓敬佩。石达开的死令人感动不已,而他的藏宝传说也广泛流传于民间。除了紫打地藏宝的传说,关于石达开藏宝还有很多版本的流传,比如重庆山王坪藏宝等。

不过,民间比较令人信服的还是紫打地藏宝。新中国成立后,政府虽然没有组织人员前去挖掘,但是也展开了一系列调查,结果和王云舍所披露的情况非常相似,不过也有着种种疑点,比如刘湘派人挖掘的前两个洞穴非常工整,洞口严密隐蔽,洞内也做了许多防盗设施,倒不像是时间紧迫之下准备的洞穴。

如今,石达开藏宝的真相已经淹没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成为一个未解之谜。

文章作者:子皓君

整篇图文由子皓影视制作工作室原创制作!

更多文章

  • 石达开大渡河全军覆没,若杨秀清指挥,太平军能否逃出险境?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杨秀清,石亚达,太平军,大渡河,清军

    1855年1月,翼王石达开聚集重兵,在江西湖口、九江分割包围湘军,曾国藩战败,两次表演“投水自尽”,狼狈不堪。湖口、九江之战,翼王石达开名扬天下,号称太平天国“战神”,令湘军闻风丧胆。8年后,角色转过来,翼王石达开在大渡河畔陷入绝境,被湘军统帅,“中兴名臣”骆秉章合围,后“请降”失败,被凌迟处死,全

  • 石达开在宝庆会战中的大败亏输,告诫我们人要认清自己的实力

    历史解密编辑:少左史标签:大军,石亚达,左宗棠,石达开,太平天国,宝庆会战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石达开率军出走不久后便兵败大渡河。实际上,翼殿大军历经近征浙闽、南安决策、鏖战湖南、广西分裂后才进入四川。其中的湖南宝庆会战石达开以一己之力对阵左宗棠、李续宜、刘长佑、江忠义等湘军名将,结果一败涂地主力尽丧。本文笔者就以翼王石达开的视角,说说这场决定他本人命运和太平天国国运的大会

  • 石达开被包围前,谁都不想见,唯独派人跟他联络,果然英雄相惜

    历史解密编辑:菜就关起来标签:石亚达,洪秀全,韦昌辉,杨秀清,太平天国,清军,石达开

    天京事变时,在洪秀全的指使下,韦昌辉星夜突袭东王杨秀清府上,并在一夜之间清洗了杨秀清及其部下2万余人。领兵在外的石达开并没有直接参与此事,他甚至还孤身前往韦府,劝说韦昌辉以大局为重,不要滥杀无辜,可韦昌辉并不领情,反而怪罪石达开,在抓捕石达开不成的情况下,以同样的手段清洗了石达开的翼王府。失去亲人的

  • 刘湘发现石达开藏宝地,正要挖掘却被蒋介石阻止,后来下落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刘湘,戴笠,石达,二战,军衔,蒋介石,石亚达,拿破仑,希特勒,军事条约,军事同盟

    抗日战争时期,四川军阀刘湘派出一千多工兵,用炸药等现代化手段,凿穿峭壁,在石棉县高升店一处高山中挖出三个洞穴。这三个洞穴,门口都均匀地垒着石条,用三合土封得非常完好,看起来极其神秘。消息很快传到了蒋介石耳中,他立即派人赶到石棉县阻止刘湘挖掘。同时,还以“故宫考古保护委员会”名义,禁止任何个人和组织以

  • 翼王石达开之死, 被2位三流将领压着打, 11位夫人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小关说生活记标签:清军,翼王,将领,石亚达,太平军,李秀成,石达开

    1860年7月,石达开拒绝返回天京,彭大顺、童容海等70余位将领,带着沿途招收而来的20万杂牌军脱离翼王,率军北上回归太平天国,在江西境内汇入李秀成西征军团。20万大军北上天京,拉开了石达开败亡之序幕。但是,石达开并未放弃进军四川之打算,听闻李永和、蓝大顺起义之消息,他决定杀入四川,成就霸业。石达开

  • 石达开极善用兵,曾屡建奇功,后来率军单独作战却为何屡遭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石亚达,太平军,清军,水师,洪秀全,骆俊

    石达开,广西贵县(今贵港市)人。乳名亚达,绰号石敢当。客家人 ,地主出身,家境较为富裕。因土客矛盾,饱受当地土著豪绅排挤、欺辱,愤而参加拜上帝会,与在广西传教的广东花县人洪秀全、冯云山、桂平紫金山烧炭工杨秀清等结成异姓兄弟,称天父(即上帝)第七子。在太平天国早期的最高领导层中,洪秀全、冯云山、韦昌辉

  • 为何石达开受寸磔之刑时一声不吭?是无可奈何

    历史解密编辑:孤风婉史标签:清军,石达,寸磔,石亚达,洪秀全,曾国藩,韦昌辉,太平天国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本事的起义者,总能够带领自己的手下开创新的天地,满清王朝时代,石达开作为太平天国的创始人之一。他带领手下重创清军,虽然被加上一个谋反的罪名,但是他的英勇事迹却流传至今。英雄出少年石达开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随着政治的腐朽和官府的欺压,在父亲去世之后,家里的情况一天比一天糟糕,只剩下了

  • “天京之乱”不能明说的隐藏剧情: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石达开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石亚达,洪秀全,韦昌辉,杨秀清,翼王,天京

    在我们熟知的“天京之乱”故事中,东王跋扈、北王嗜杀、天王懦弱、翼王悲情。诚然角色的脸谱化受众面广便于传播,但这会消解人物的复杂性和历史事件的厚度。时隔多年“天京之乱”仍存种种疑点:东王势大却轰然倒台;北王发疯一样滥杀;天王闭门隐身;翼王两次出走天京。本文笔者将以翼王石达开的视角,来解构这场事变的暗线

  • 天京事变中,石达开连犯4错误,注定要被排挤出局

    历史解密编辑:小爱历史说说标签:石亚达,洪秀全,韦昌辉,事变,李秀成,萧朝贵

    1857年5月,翼王石达开外出巡视雨花台大营,而后悄悄离开天京,带着部队从铜井渡过长江,来到自己的大本营安庆。从天京来到安庆途中,石达开一路发布公告,诉说自己的无奈,号召广大将士前来效力。石达开所发布的告示,以“五言告示”最为著名:“依然守本分,照旧建功名。或随本主将,亦足标元勋,一统太平日,各邀天

  • 洪秀全两兄又蠢又贪, 却被封王参政,仗势逼走石达开后惨遭凌迟

    历史解密编辑:理想人物杂志标签:翼王,洪秀全,石亚达,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

    安王洪仁发:洪秀全长兄。广东花县(今广州花都)人。早年在家乡种田。未受过教育,不通文墨。道光三十年(1850),在洪秀全的召唤下,全家从广东赴广西桂平参加金田团营。后参加太平天国起义。永安封王时,天王长兄洪仁发被封国宗(天王宗室贵戚)。1856年(咸丰6年)因杨秀清、韦昌辉内讧,爆发了“天京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