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军情局上校一语道破真相:晁盖说错一句话、做错三件的后果很严重

军情局上校一语道破真相:晁盖说错一句话、做错三件的后果很严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 访问量:120 更新时间:2024/1/16 13:19:00

晁盖亲征曾头市,居然没有一位好汉主动站出来要跟他一同前往,憋了一肚子气的晁盖只好“请”了二十个头领,其中甚至不包括智多星吴用和入云龙公孙胜。

吴用是晁盖的同村发小,公孙胜曾对晁盖寄予厚望,但是他俩明知晁盖此去等于飞蛾扑火,必将有去无回,却并没有建议他多带些人马:十则围之五则攻之,戴宗已经侦查出曾头市“有五七千人马”,而且其中还有不少是金人(曾老头和曾家五虎都是),晁盖这五千原本分属各小山头的乌合之众,去了岂不是送人头?

晁盖智取生辰纲起事,杀了梁山首任寨主王伦而鸠占鹊巢,原有梁山人马跟他有“杀兄之仇”,后来上山的绝大多数好汉,也都是冲着宋江的面子归顺或被宋江打服的,跟晁盖并无多少感情。

晁盖带着五千喽啰要去攻打的曾头市有多厉害,水浒原著中有描述:“村中壮汉,出来的勇似金刚;田野小儿,生下的便如鬼子。僧道能抡棍棒,妇人惯使刀枪。果然是铁壁铜墙,端的尽人强马壮。交锋尽是哥儿将,上阵皆为子父兵。”

史文恭能二十回合击败霹雳火秦明,第四子曾魁能跟林冲大战二十回合,老大曾涂打小温侯吕方赛仁贵郭盛略占上风,老五曾升一箭撂倒了李逵,而最初晁盖带着去征讨曾头市的二十位梁山好汉,真心肯为晁盖出力,且有力可出的,只有豹子头林冲一人而已。

晁盖中箭落马,“却得三阮、刘唐、白胜五个头领死并将去,救得晁盖上马,杀出村中来。”

这一段直接把金圣叹看哭了:“ 十个人入去,却偏是五个初聚义人死救出来,生死患难之际,令人酸泪迸下。单写初聚义五人死救晁盖,便显出满山人无不心在宋江,而视晁盖如无也。”

晁盖结局如此悲凉,除了梁山“忠心者少,义气者稀”和宋江狡诈之外,晁盖本人的为人处世方式也有问题,我们细看水浒原著,就会发现他至少做错了三件事、说错了一句话,如果让武松来评价,就是这三件事一句话“冷了兄弟们的心”。

武松那句话是用来指责宋江招安的,但是用在晁盖身上也完全合适:如果不是被晁盖的言行冷了心,大家怎么会跑到宋江那边去?

晁盖豪气干云,但在笼络人心方面,显然远不及宋江,所以宋江刚一上梁山,就把众好汉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个团伙:已经上山多日的花荣、秦明、黄信、燕顺、王英、郑天寿忽然变成了“新头领”,让宋江在人数上有了三比一的优势。

公孙胜见势不妙,背上雌雄宝剑挂着棕笠,手中拿了把鳖壳扇就飘然而去——在宋江编造出“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谶语和“玄女天书”故事和晁盖昏招迭出之后,公孙胜便看出梁山必将易主,他逆天改命拯救黎民的大计划已然破产。

晁盖要是不做错那三件事,宋江就是想架空他而自己掌控实权,还真没那么容易。

晁盖做的第一件错事,就是任由宋江僭越,不但扫了晁盖的面子,还破坏了梁山好汉按功劳武功排座次的规矩。

宋江刚上梁山,就给晁盖来了个下马威:“休分功劳高下,梁山泊一行旧头领,去左边主位上坐。新到头领,去右边客位上坐。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时另行定夺。”

如果晁盖有枭雄心机,必然会否决宋江的建议(实际是命令),乾纲独断排座次,让大家知道谁才是梁山话事人。

东溪村村长晁盖变成了秦二世,郓城县押司宋江变成了指鹿为马的赵高,而花荣秦明等人老黄瓜刷绿漆装嫩,也是公开站队。

晁盖太阿倒持授人以柄,宋江借坡上驴掌握了梁山话语权,晁盖好不容易霸气了一把,却又做错了一件事,就是这件事,把自己大多数好汉都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

晁盖做错的这一件事就是要杀前来投奔的病关索杨雄和拼命三郎石秀:杨雄石秀不过是吃了时迁偷的一只鸡,而其他“好汉”杀人放火、抢男霸女的事情做了不计其数。杨雄石秀该杀,其他好汉岂不应该万剐凌迟?

晁盖没有当强盗的觉悟,已经占山为王了,居然还要“以忠义为主,全施仁德于民”,按照他的想法,众好汉根本就不可能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成套穿衣服,而是只能站在梁山之巅喝西北风。

跟晁盖相比,宋江显然更像一个盗魁,他说出的话匪气十足,连神行太保戴宗也敢站出来跟晁盖叫板:“宁可斩了小弟,不可绝了贤路。”

在梁山群盗眼里,“贤”与“匪”可以画等号,“忠”和“仁”一文不值,于是“众头领力劝,晁盖方才免了二人,叫去坐于杨林之下。”

除了放任宋江做大,要杀杨雄石秀,晁盖还做错了一件事,那就是把入云龙公孙胜排挤出了梁山决策三人团。

公孙胜是智取生辰纲的发起人之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跟晁盖吴用平起平坐,当初林冲的话说得很明白:“公孙先生名闻江湖,善能用兵,有鬼神不测之机,呼风唤雨之法,谁能及也?今番克敌制胜,谁人及得先生良法?正是鼎分三足,缺一不可。”

宋江上梁山,晁盖依然搞了三足鼎立,却一脚把公孙胜踹下高台,跟林冲花荣等人坐到了下面,这就是晁盖的胸襟和格局都不够大了:宋江在高台上应该有一席之地,但是公孙胜也不必降级,台上再摆两把椅子,留下入云龙,请上豹子头,晁盖还是可以居中而坐,有事五个人商量着来,宋江的话语权就会被摊薄,而林冲和公孙胜都会成为晁盖坚定的支持者。

在官场和职场混过的人才会理解公孙胜的感受,所以公孙胜在宋江坐上第二把交椅后,就看出了晁盖很不够意思,自己坐在下面也很尴尬,于是他拂袖而去,不请不回来,请了也不一定回来,最后干脆不辞而别——梁山军征方腊损兵折将,跟公孙胜的离开有很大关系。

晁盖之所以昏招迭出越混越水,跟他早期,也就是宋江刚上梁山时说过的一句话有关:“晁盖便请宋江为山寨之主,坐第一把交椅:‘当初若不是贤弟担那血海般干系,救得我等七人性命上山,如何有今日之众?你正是山寨之恩主。你不坐,谁坐?’”

晁盖这样说,就跟汉哀帝要让位于宠臣董贤一样不靠谱,此言一出,离散了心腹之心,让宋江一系看到希望。再加上他一连做错的三件事,即使不在曾头市中箭,头把交椅也会被宋江夺去,而这种事情之所以必然发生,我们用一个上校特务的一句话就能说清原因。

在电视剧《黎明之前》中,有一个很精明老练的军情八局上校情报处长齐佩林,当时行动处处长李伯涵与他争权争功,四个上校处长俨然分成了两派,电讯处处长孙大浦不相信总务处处长刘新杰会倒向李伯涵,齐佩林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大浦你今后一定要记住,任何人都是追随成功者,摒弃失败者的,这是人的本性!”

梁山第一次火并,包括摸着天杜迁云里金刚宋万在内的数百王伦部下,都转而追随了成功者晁盖,在宋江上了梁山之后,晁盖说错一句话、做错三件事之后,就成了被其他好汉摒弃的失败者:你自己都不想坐头把交椅了,我们为啥还跟着你瞎跑?

这个上校特务齐佩林看起来阅历极其丰富,他知道江湖(官场和梁山都是江湖,只不过官场水更深)中人的本性,就是强者为尊。从晁盖向宋江示弱那一刻起,他就已经不是梁山之主,至于他得罪的梁山好汉是七个还是八个已经不重要了——只要他足够强势,那些被他得罪的好汉也只能忍气吞声,一旦宋江表现得更强,晁盖的处境就危险了。

上校特务齐佩林的话,有一部分读者可能深有体会,笔者最后想请教大家的是另外三个问题:如果聚义厅高台上摆五把交椅,林冲和公孙胜有没有可能分到一把?如果这种情况出现,晁盖的头把交椅是不是更稳一些?除了本文所列的一句、三件,晁盖还说错了哪些话、做错了哪些事?

更多文章

  • 晁盖违背兵法以弱势兵力攻打曾头市,一言不发的宋江有啥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肥羊标签:吴用,戴宗,宋江,晁盖,宋朝,曾头市,史文恭,梁山好汉,中国古文献

    晁盖亲征曾头市,是他坐上梁山头把交椅之后的第一次指挥大规模作战,当然也是最后一次。在曾头市,晁盖脸上不明不白地中了一箭;抹了林冲提供的金疮药之后,不明不白地伤情加重了;被宋江亲子服侍灌(这个灌字是原著中写的)下汤药后,晁盖终于不明不白地死了。刻着史文恭字样的毒箭到底有没有毒,到底是不是史文恭射的,且

  • 射死晁盖的凶手就在梁山,晁盖临死前已经挑明,可惜无人敢动他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吴用,落草,王伦,晁盖,宋江

    《红楼梦》的爱恨情仇;《西游记》的寓教于乐;《三国演义》的明争暗斗;以及《水浒传》义字当头。每一本书展开了说都有说不尽的故事,讲不完的道理,经典之所以经典也就是因为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下,不同的角度出发都能读出不同的味道。今天就来说一说这个热血的《水浒传》,大家都知道《水浒传》有36天罡和72地煞,加在

  • 晁盖二十三字遗言有三层含义:宋江吴用林冲听懂了为啥还装糊涂?

    历史解密编辑:雪球啃史标签:吴用,宋江,晁盖,林冲,宋朝,史文恭,卢俊义,梁山好汉,中国古文献

    晁盖临终前,留下了二十三字遗言:“贤弟莫怪我说,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但宋江对梁山众好汉宣布的时候,却只剩下了十六个字,而且意思也全变了:“如有人捉得史文恭者,便立为梁山泊主。”别看晁盖临终遗言只有短短二十三个字,但却至少有三层含义,宋江吴用林冲都很聪明,当然也都听懂了,但是他们很

  • 林冲明白:晁盖的4个仇人全没动手,毒箭杀手就藏在20个头领中间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晁盖,林冲,宋江,史文恭,水浒传,王伦

    导语: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当中所讲述的内容大致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宋江一步一步将梁山农民起义事业推上顶峰,并且最终凑齐了108将,在经过排座次之后,彻底定下梁山的基本框架。第二个阶段就是宋江接受招安之后,梁山兵马成为了朝廷的一部分,帮助朝廷四处征战,并且最终损失惨重,导致梁山起义运动失

  • 晁盖其实从下山攻打曾头市时就明白了, 自己指挥不动梁山人马了

    历史解密编辑:吴辉食录标签:晁盖,宋江,曾头市,吴用

    水浒传中有无数的英雄好汉,虽然这只是编写的名著,但是也给我们留下了无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形象。今天要说的这位好汉就是在水浒中被称为托塔天王的晁盖,他的一生仗义疏财,并且是梁山泊的前任寨主,如此一个有能力的人为什么在曾头市的这一场战役中惨败,连自己的性命都搭进去了呢?实际上晁盖其实从下山攻打曾头市时,

  • 此人才是晁盖的死敌,不是宋江,难怪他上梁山后晁盖必死无疑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柴进,落草,王伦,晁盖,宋江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有江湖的地方,就存在着算计。所以在水浒传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这些好汉们的兄弟情谊,还有着他们之间互相算计。例如在开始的时候梁山上的一把手晁盖和宋江的争斗,所以大家都认为晁盖的死敌是宋江,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晁盖一出场就是忠义双全的性格,当时公孙胜也是敬佩他的人品,所以才和他们一起

  • 晁盖去世前想把位置传给谁?虽没明说,但吴用已经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李三脚标签:吴用,卢俊义,史文恭,晁盖,宋江

    前言:《水浒传》中晁盖可以说是一个悲剧人物了,作为梁山第二任寨主的他,从刚开始当寨主到死亡没有多久,因为征讨曾头市不幸中箭,最终在交代遗言的问题上,他说了谁帮他报仇,就把在这个位置传给谁。按理说当时宋江已经是第二把交椅了,理所应当应该传给宋江,但晁盖就没这么说,原因是他不想传宋江,与此同时又想看看谁

  • 高俅如何从苏轼的小吏,混成了执掌京城禁军的殿帅?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高俅,苏轼,蔡京,童贯,王诜,禁军,殿帅,宋徽宗,王安石,演奏家,中国传统音乐

    靖康元年(1126)五月十四日,高俅病卒于开封。而此前三月,被太学生陈东痛斥为“宣和六贼”的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彦已多被诛杀。和他们相比,高俅的下场还算不错。这让很多人不爽。《水浒传》中有四大贼臣,“蔡京、童贯、高俅、杨戬四个贼臣,变乱天下,坏国、坏家、坏民。”在《水浒传》中,高俅是远

  • 又不是亲儿子,高俅为何宠着高衙内?你看看高衙内干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画个圈圈吧标签:高俅,林冲,宋徽宗,水浒传,高太尉,鲁智深

    “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这是98年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一首歌唱不尽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的豪迈。水浒传的故事发生在北宋年间,其中讲述了水泊梁山聚义起事,到最后起义失败的故事。很多人印象最深的,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个篇章,堂堂八十万禁军的总教头,凄冷孤寂地躺在破败的山神庙中。门

  • 水浒传|高俅何以发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研究标签:高俅,无赖,皇帝,泼皮,历史片,小说改编片,中国古文献,水浒传(2011年电视剧)

    公众号ID:hlmyj001投稿:hlmyj001@163.com作者刘汉尧《水浒传》里的高俅,是东京开封“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后来居然官居太尉,成为泱泱大国主管军事的“国防部长”,真是哭死多少文人志士、英雄豪杰。我们对高俅的发迹史作一些文本梳理,也许“于国于民”有所裨益,对那些仰天长叹之徒,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