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英宗继承宋仁宗遗产,却又不认宋仁宗为爹,怎么还被认为孝子?

宋英宗继承宋仁宗遗产,却又不认宋仁宗为爹,怎么还被认为孝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蔷薇凋零 访问量:3306 更新时间:2023/12/11 1:10:36

宋英宗赵曙是宋仁宗的养子,他在位的短短四年间,主要干了两件事:第一件事跟嫡母皇太后曹氏母子失和,闹得不可开交;第二件事为了给生父濮王赵允让争一个名分,跟大臣们斗了十八个月,史称“濮议之争”。

按照古代礼法,赵曙被过继给宋仁宗为子,就应该跟生父赵允让割断了亲情。他与曹太后的失和,以及追认赵允让为“皇考”,都是违背礼法的“不孝”行为。有意思的是,后人对宋英宗的“不孝”相当宽容,甚至有人把这个责任算到了宋仁宗头上。

我们先从宋英宗与宋仁宗的关系说起。

宋太宗赵光义有九个儿子,其中第三子赵元侃(后改名赵恒),就是宋真宗,第四子赵元份被封商王。宋仁宗赵祯即宋真宗的独生子,赵允让是赵元份的次子,后被宋仁宗封濮王。

也就是说,宋英宗赵曙,是宋仁宗的堂兄弟赵允让的儿子。

老赵家因为遗传病的困扰,传宗接代是个大问题,要么不生,要么成活率极低。宋真宗生了六儿二女,最后只活下来一儿一女,所以宋仁宗成了独苗。

宋仁宗更倒霉,25岁了,膝下空空。对古人来说,这个年龄还不能当爸爸,基本被断定患了“不育症”。于是在大臣们的劝说下,把年仅3岁的赵曙接入宫中,交给曹皇后抚养。不过,那时候的赵曙,身份比较尴尬,他没有被正式立为皇子,仅仅是寄养宫中。

大概是赵曙的到来,给宋仁宗“冲喜”了,两年后,宋仁宗刹不住车,儿女接二连三地出生。第一个出生的是皇子赵昉,只可惜出生当天就夭折了。虽然如此,至少他摘掉了宋仁宗“不育”的帽子。

第二年,长公主福康出生,第三年,皇次子赵昕出生。小赵昕很健康,宋仁宗很欣慰。既然有了亲儿子,再将赵曙养在宫中就不合适了,于是,7岁的赵曙被送回濮王府中。

可惜小赵昕没福气,才两岁就夭折了。也就在当年,皇三子赵曦出生,与此同时,皇女一个接一个地出生,也算给了宋仁宗一丝安慰。

然而,赵曦跟赵昕一样,也在两岁那年夭折了,从此宋仁宗陷入无穷无尽的期盼中。宋仁宗一生有十三个女儿,只有这三个儿子,全部夭折。即便这十三个女儿,也夭折了八个。

可是宋仁宗不死心,在期盼中一直等待48岁。大臣们不干了,皇上,俺们不是怀疑你的能力,万一,俺说的是万一啊......宋仁宗脾气好,他憋红了脸,同意册立赵曙为皇子。

可就在此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濮王赵允让辞世,赵曙以给父亲守孝为名,坚决不肯入宫。宋仁宗顺水推舟:不是我不想立赵曙,人家给父亲守孝呢,你总不能逼人家马上脱了孝服穿红衣吧?

这一等,整整等了三年,赵曙守孝期也满了,宋仁宗也自觉凉快了,他同意了大臣们的意见,准备立赵曙为皇子。可是赵曙还是坚决不同意:皇帝年富力强,我不能这么做。

大臣们坚决请求赵曙做皇子,赵曙坚决不肯,宋仁宗三心二意,这场皇嗣“官司”,一扯扯了一年多。宋仁宗扒扒手指头,自己都52岁了,疾病隔三差五找上门,看来这辈子没福气抱儿子了。

终于,宋仁宗拿出最诚恳的态度,要求赵曙接受皇子的册封。嘉祐七年,赵曙经过十几遍的推辞,体会到了仁宗的真诚,点头答应了册封,移居清居殿,临行前特地叮嘱旧邸侍从:我的旧邸保持原样,等皇帝有了子嗣,我还要回来的。

从3岁到30岁,赵曙的皇子身份一波三折,他都被折磨“熟了”,既期盼又害怕。不过,这次的折磨没过太久,七个月后,宋仁宗驾崩了,赵曙继位登基。

然而,赵家精神病遗传史再次作妖,它缠上了赵曙。刚刚坐上龙椅一个月,宋英宗赵曙病倒了,时而清醒时而神志不清。曹太后被迫走向前台,垂帘听政。

麻烦的是,宋英宗的病不同于一般疾病,不发作的时候跟好人一样,发作起来就产生破坏力。他说的话办的事,你也搞不清楚,哪个是真心,哪个是不能作数的胡言乱语。

这样的主子很难伺候,宦官们开始讨厌宋英宗,他们不断在曹太后面前拨弄是非,慢慢地导致曹太后与赵曙,这对名义上的母子,矛盾重重。

历史上曹太后是有名的贤后,赵曙在蕃邸,也一直以仁孝著称,两个大好人,却不能共融。这其中除了日常鸡毛蒜皮的小事外,很可能暗含了权力之争。宋英宗神志不清的时候,只能由曹太后处理政务,稍一清醒,又去跟曹太后夺权。

曹太后的政治倾向,明显偏保守,年轻的宋英宗则想有所作为,改革仁宗朝留下的弊端,这恐怕也是二人矛盾的焦点。

最后大臣们都看不下去了,欧阳修韩琦两位宰相,不得不周旋于两宫之间,开导劝谏,协调母子二人的矛盾。这段历史,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

一年后,宋英宗康复,曹太后归政。不久,韩琦就向宋英宗提出,给濮王上尊号问题。所谓上尊号,就是要给赵允让追谥皇帝的身份,恢复赵允让与赵曙的父子关系。

类似的事件,历史上还发生过两次,一次是汉哀帝,一次是嘉靖帝。这两次大礼仪之争,都历经数年,在朝中掀起惊涛骇浪,无数官员罢官丟职,甚至被处死。宋朝的这次“濮议之争”,也经历了18个月,一批官员把罢职。

一个名分有这么麻烦吗?很麻烦!古代的宗法制就类似于今天的宪法,它涉及到法统的传承规则,是社会和政权稳定的基本保证,虽不近人情,但符合现实需求。

按照宗法制,赵曙既然继承了宋仁宗的政治遗产,那你就得尽义务。什么义务?给人家当儿子,逢年过节的时候给人家“送饭吃”。而赵允让跟你赵曙不再是父子,所以,你只能管他叫“皇伯”。

所以,赵曙想称赵允让为“皇父”,是违背宗法制的,皇家嫡系一脉,会因为这次行为,遭到破坏。传统儒学认为,嫡系遭到挑战,必然导致众多的庶系觊觎皇位,从而威胁国家安全。

与韩琦一起,力挺赵允让为“皇父”的,还有大名鼎鼎的欧阳修。韩琦和欧阳修,都是名儒,他们为何公然破坏宗法制呢?

一方面过继斩亲制度确实不近人情,尤其对赵曙这位大孝子来说,他都已经替赵允让守孝三年了,怎么让他斩得了亲情?明朝“大礼仪之争”时,有人就提出了“继统”与“继位”的差别,肯定了“继位”不“继统”的合法性。

另一方面,韩琦和欧阳修有奉迎宋英宗的嫌疑,以期望获得信任,打击政敌。北宋从宋真宗开始,党争就越来越激烈,到宋仁宗时期,因为“庆历新政”,党争白热化。

韩琦和欧阳修,都是庆历新政的骨干,宋仁宗时期新政的失败,让他们意识到,皇权支持对新政的重要性。所以,“濮议之争”表面上是替死人争面子,其实是大臣们之间的权力游戏。

没人能想到,“濮议之争”最后以戏剧性的方式画上了句号。

由于反对势力太强大,欧阳修灵机一动,这件事如果获得皇太后的点头,任何人都无话可说。可问题是,曹太后能同意赵允让,跟自己的丈夫平起平坐吗?

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居然真的做到了,曹太后在欧阳修起草的诏书中,画上了自己的签押。至于曹太后为何同意签押,是个历史之谜。有人说她是在酒后被骗,稀里糊涂画押,也有说是身边的太监说服了她。

重新认回亲爹,宋英宗这个“违法行为”,居然被后世当作“孝行”,不由让人感慨,舆论其实掌握在少数士大夫手中,舌头往那边歪,都是道理。王夫之替宋英宗辩解说:

“濮王之薨,英宗尝执三年之丧矣。未为天子而父之,已为天子而不父,则始末不相应。而前之哀戚,以大位而改其素,安能不耿耿焉。此则仁宗之过也。”

可怜宋仁宗的政治遗产被赵曙继承,义务却被他甩锅,责任还要自己背,实在太倒霉了!

最好玩的是,获得了“皇”身份的赵允让,最终却没有享受到“皇”的待遇,他既没有获得皇帝的谥号,更没有庙号。也就是说,他没有获得到祖庙吃祭祀的饭票。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濮议之争”刚刚结束,宋英宗还来不及处理后续事宜,就驾崩了,他抢在亲爹之前,跑到祭庙吃祭祀去了!

宋英宗赵曙的驾崩,让“濮议之争”的成果,变成了烂尾工程!

标签: 宋英宗宋仁宗赵恒韩琦欧阳修

更多文章

  • 宋英宗驾崩前被迫写遗诏,用尽力气写7字,宰相却说:不明确重写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遗诏,宰相,皇位,皇帝,韩琦,宋英宗,宋仁宗

    自古以来,每一个群体都会有一个身为领头羊的统领者。从一个部落选举出首领再到一个国家选出一位君主,这样的体制承袭了世世代代。那至高无上的宝座,是无数人所梦寐以求的。而可以登上那至尊之位的人,则以“天子”二字冠冕。何谓天子,是指居苍天之下,位居云端,众生之上的人。历朝历代,被无数人觊觎的皇位总是引起无休

  • 福康公主重生记(2):此十三哥非彼十三哥,更换宋英宗进行时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宋英宗,福康公主,西夏,曹皇后,仁宗

    重生的沂国公主、即福康公主赵予宁,最近都有些心烦。她心烦两件事,第一件是自从她和李玮退婚,爹爹仁宗和姐姐苗贤妃,就在物色新驸马的事上没消停过;第二件就是怎么让爹爹另外选宗室子过继,而不选英宗赵宗实。要解决这两件事,对学渣赵予宁来说,都是很不容易的,赵予宁看看身边的人,不管是亲信内侍梁怀吉、张承照,还

  • 宋英宗受尽仁宗冷眼,终成精神病患者,登基后就立生父为皇考

    历史解密编辑:陈味小厨标签:宋英宗,宋仁宗,韩琦,仁宗,宰相,司马光

    嘉祐元年春天,正在和文武百官商议国家大事的宋仁宗毫无征兆的吐了一口老血,随即开始浑身抽搐,经过太医鉴定,宋仁宗患病了,而且很严重,没有多少时间让他折腾了,大宋的文武百官们十分担心,倒不是考虑宋仁宗的身体,毕竟老赵家的皇帝向来不怎么长寿,宋仁宗活到这个年纪了,也应该知足了,他们担心的是,直到现在为止,

  • 备胎不能成为负义寡情的借口,宋英宗并不是宋仁宗赵祯唯一的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赵祯,皇帝,备胎,宋英宗,宋仁宗,中国传统音乐

    友情提醒:本文大约有三千五百字。老好人宋仁宗赵祯的三个儿子都夭折,没人继承皇位,就选择了堂侄子赵宗实为嗣子,来继承皇位。按照古代的宗法制度,过继子是不能再尊崇本生的,但是宋英宗在继位满两年后,不顾念嗣父仁宗对他的爱继之心,悍然不顾的发起濮议事件,为了追尊生父而大肆折腾直到他死亡之前。宗法制度下的小宗

  • 宋仁宗不慈,宋英宗不孝,曹太后软弱窝囊,赵曙虐待养母幼妹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赵曙,宋仁宗,宋英宗,曹太后,慈圣光献皇后,中国传统音乐

    在中国封建史上,从旁支入继大统的皇帝在即位后、尊崇亲爹闹得最厉害的,除了明世宗的“大礼议”,就是宋英宗的“濮议”。两起事件不管是在事发当时,还是在其后世,社会上的舆论,都是持批评讥讽的态度,特别是清朝,同样过继给伯父的光绪帝的亲爹醇亲王奕譞,就曾直接对两宫表明自己的态度:“将来如有以治平嘉靖之说进者

  • 宋英宗赵曙:对皇位并不感兴趣的我,将如何度过这意外的帝王生涯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宋英宗,赵曙,皇帝,赵祯,宋仁宗,太后

    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已是重病缠身的宋仁宗赵祯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皇位上,屋里光色有些偏暗,窗外的一缕阳光透过缝隙勉强照进来,照在皇帝的心里,让他陷入了沉思。(沉思中的宋仁宗赵祯)赵祯原来有三个儿子,很不幸都是早年夭折,而他自己也已经时日无多,选择一位皇子作为皇位继承人就成了赵祯的头号大事。因为自

  • 宋朝联姻:官家子娶皇后女,宋英宗和高滔滔恩爱一生,连生八子女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宋英宗,高滔滔,宋仁宗,英宗,皇帝,仁宗,曹皇后,宋朝联姻,宣仁圣烈皇后

    “天子娶媳,皇后嫁女”像宋英宗赵宗实和高滔滔这样的,“皇室强强联姻”着实是古今中外头一列,从小一起长大,15岁时被皇上钦定赐婚,这谁看了不羡慕?高滔滔可以称之为北宋最幸福的皇后,因为宋英宗真的在那个一夫多妻制的古代,对高滔滔做到了“一生一世一双人”,或许这听起来并没有什么惊奇,但是如果说婚后十年,宋

  • 从宋英宗久病不愈,废立之议渐起,看宋仁宗暴崩后的帝位风波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宋英宗,宋仁宗,曹皇后,太后,韩琦,英宗

    嘉佑八年(1063年)三月二十九日,在位四十二年的宋仁宗病逝。北宋的帝位传承向来都是不平静,宋太祖死后由“烛影斧声”,宋太宗死后有拥立赵元佐之事,宋真宗病逝前有政变密谋等。宋仁宗同样的,宋仁宗去世后,同样透着很多不寻常的气息。一、宋仁宗暴崩,英宗即位后追究医官责任《续资治通鉴》较为详细地记载了嘉佑八

  • 历史上真实的宋仁宗,死后留下个遗腹子,导致宋英宗差点崩溃

    历史解密编辑:Laosao呀标签:宋仁宗,宋英宗,李宸妃,赵祯,赵恒,曹皇后

    声明:本文素材来自《宋史》,作者原创,独家首发,转载必究,拒绝伪史,保证不涉时政。一部《清平乐》,让宋仁宗着实火了一把。据史料记载,此人真名叫赵祯,是宋真宗赵恒的第6个儿子,母亲是李宸妃。元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中首次出现了关于赵祯的故事。说当年刘妃与李宸妃一起生的孩子。但刘妃所生是个女孩,所以他

  • 宋英宗赵曙:幼年被宋仁宗收为养子,36岁时因体弱多病而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梦归秋辰标签:宋英宗,赵曙,宋仁宗,韩琦,宦官

    梦归陇原东,文史尽秋辰(梦归秋辰:第507期)公元1035年,宋仁宗再次生了一个女儿,如果放到现在,那就是一台台移动的彩礼取款机。但这时候是北宋,因此这也让宋仁宗非常头疼,于是年幼的赵曙被宋仁宗收为了养子。但赵曙还没高兴太久,宋仁宗就生出了皇子赵昕,宋仁宗对着列祖列宗叩谢感恩,但殊不知这是列祖列宗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