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福康公主重生记(2):此十三哥非彼十三哥,更换宋英宗进行时

福康公主重生记(2):此十三哥非彼十三哥,更换宋英宗进行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粒圈主 访问量:3339 更新时间:2024/1/26 1:40:11

重生的沂国公主、即福康公主赵予宁,最近都有些心烦。

她心烦两件事,第一件是自从她和李玮退婚,爹爹仁宗和姐姐苗贤妃,就在物色新驸马的事上没消停过;第二件就是怎么让爹爹另外选宗室子过继,而不选英宗赵宗实。

要解决这两件事,对学渣赵予宁来说,都是很不容易的,赵予宁看看身边的人,不管是亲信内侍梁怀吉、张承照,还是乳母昌黎郡君韩氏,都不具备给她出谋划策的能力,她觉得,她身边必须得有个脑子够用的人。

承认自己脑子不够用,总比饱受虐待而死强,赵予宁心想。

把仁宗身边宠信的内臣仔细扒拉一遍,赵予宁把目标锁定在入内副都知任守忠身上。

任守忠出身宦官世家,是个善于揣摩人心、八面玲珑的聪明人,他曾经游走在真宗、刘太后、仁宗、曹太后、英宗、高滔滔身边,几经起伏,左右逢源,文能宫斗,武能治军,是个能力卓越的人才。

最主要的是,嘉祐时期他很反感赵宗实,是赵宗实被过继的最大障碍,如果把任守忠拉到自己身边一起对付赵宗实,胜算会更大。

心动就行动,赵予宁很快找机会给任守忠递出橄榄枝。

任守忠是个不甘寂寞的聪明人,眼看皇帝日渐年迈却没有子嗣,作为一个心怀野望的人,不可避免要介入皇嗣之争,面对毫不掩饰对赵宗实不喜的唯一帝女赵予宁的招揽,他心领神会的成为公主的盟友。

冬至节的时候,仁宗在太清楼为宗室举办宫廷宴会,大宋的宗室们都有机会受召入宫,在官家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艺,有诗作、书法、易经、射箭等等诸多比赛项目。

赵予宁通过自己的观察,以及任守忠提供的信息,发现太宗皇帝的曾孙、魏恭宪王赵元佐孙子、平阳郡王赵允升的第十三子天水郡公赵宗辩,是个很有意思的人。

赵宗辩很有学问,还嗜好医术,对宗室子弟之间的争奇斗艳并不在意,他的淡泊性格很让仁宗欣赏,亲书八字“近亲才贤、好文博古”以赐之。

就是他的年龄略大一点,比赵宗实大十岁,已经三十五了,如果选择他,等爹爹驾崩时,都四十多了,好像他是死在熙宁元年,并没有比赵宗实多活几天,赵予宁努力地回想赵宗辩一家的信息。

赵宗辩的大儿子赵仲富早夭,排行老二的赵仲寻也快十七了,比赵仲针大七岁。赵予宁想,这个十三哥看上去比那个装模作样的十三哥强多了,而豁达开朗的赵仲寻,也比寡言少语的赵仲针更优秀。

在任守忠的运作下,赵予宁很快和赵仲寻父子熟悉起来,越发能感受到这对父子的纯良厚道和机敏明锐。

太宗皇帝的后裔中,尤以魏王元佐房和商王元份房子孙茂盛、枝繁叶茂,如果论血缘远近,又以魏王房子孙和真宗、仁宗父子的血缘最近,赵予宁觉得,要过继也应该过继魏王房,干嘛非选择疏离的商王房?

而狡黠的任守忠在为赵予宁奔走之际,也意识到这位退过婚的天之娇女,好像和以前大不一样了,居然知道关心外廷的事务,且切中要害、剑指皇嗣啊!

觑了个机会,任守忠悄悄问赵予宁:公主这是替官家看上天水郡公了?

赵予宁笑笑,很坦然地对盟友道:任伴伴,你不是知道爹爹相中商王房的十三哥嘛,但我不喜欢那个十三哥,我觉得魏王房的十三哥更好,也比燕王房的允初叔叔好。

任守忠闻言,心中大为惊骇,公主怎么知道自己想推燕王赵元俨的少子赵允初上位呢?

看到任守忠瞠目结舌的样子,赵予宁笑道:

任伴伴,我不愿意让爹爹苦心经营的大好河山,落在寡恩负义之人手中,也不愿意江山落在昏弱痴呆之人手中,任伴伴是历经几朝的老人,又备受爹爹信任,难道不愿意成为人人赞誉的第一贤德内臣吗?

任守忠满脸堆笑,心里却快速地盘算,推举赵允初那个痴儿的确难度太大,不论成功与否,自己恐怕都落不到什么好名声。

还不如联合公主,推举魏王房的赵宗辩,赵宗辩性格类官家,真要上位也是另一个嘉祐天子,外廷那些大臣们喜欢,自己也必然能获得想要的东西。

另外,有没有可能让公主成为大宋的镇国太平公主呢?尽管本朝禁止后妃公主干政,但一切都是事在人为不是?章献太后就是榜样啊!

思忖完,任守忠笑眯眯道:公主圣明,奴婢唯公主马首是瞻,愿为公主肝脑涂地。

仁宗最近也是满心忧虑,一来为自己还没生出儿子,二来为闺女的终身大事。

前者需要他努力在后宫耕耘,后者呢?他也把勋戚之家给扒拉个遍,可不管选谁,闺女都不愿意,眼看过了年都二十一了,天家之女有那么难嫁吗?

不提仁宗的焦虑,赵予宁对爹爹安排的各种相亲是真的忍无可忍,很不淑女地吼了一声:我不要驸马!我要出家修道!

赵予宁的话犹如石破天惊,把仁宗震得目瞪口呆,张口结舌:予宁,好端端的,怎···怎么···能···能去修道呢?

苗贤妃则是“嘤咛”一声哭出来,拉着赵予宁轻轻捶打:叫你胡说!叫你胡说!

赵予宁顺势就倒在姐姐怀里撒娇。心累的曹皇后在一旁忍不住扶额。

为了耳根清净,赵予宁带着梁怀吉和张承照,在任守忠的安排下,偷偷地微服出宫散心,在街上却遇到西夏使团里的人打架。

事情是这样的:

有个姑娘在街上摆摊,替人写信画像,生意看着还不错,但很快就引来祸端,一个富家子弟模样的年轻人把摊子给掀了。

掀摊子的理由极为简单粗暴,富家男说,女人没资格当街写字,那是抢男人的活计,女人就该老实回家相夫教子去。

就在富家男不怀好意和写字姑娘拉扯的时候,有个十二三岁的西夏少年跳出来,把富家男给揍了,富家男的一众随从自然不甘,于是下场一阵混战。

赵予宁听了来龙去脉很是羞愧,这丢脸都丢到国际上了,居然是西夏小孩出来为受害姑娘伸张正义,大宋的好儿郎们呢?

就在这时,又有一人加入混战,和西夏少年并肩迎战富家男的随从,眼尖的张承照惊道:公主,那是仲寻小郎君。

赵仲寻的武艺很不错,西夏少年也不含糊,两人很快就把富家男的随从打得七零八落。

富家男吓坏了,拼命叫嚣: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姑父可是李郡王!当今官家的亲舅舅,我表哥是官家的驸马,可不是你们这些下三滥能惹得起的!

西夏少年挑眉道:李郡王是谁?小爷不知道,不过,当街欺负女人,就是你们官家来了也不能不讲道理!谁规定女人不能写字?你们大宋号称礼仪之邦,就是这样轻贱女子吗?我白上大夏国是你们眼中的蛮夷,也没有这样荒唐的规定。

赵仲寻迫上前给富家男一个大嘴巴:什么烂人瘪三都敢攀附李郡王,人来,把他扭送开封府去!敢冒充郡王亲眷,必须严惩!

转头对西夏少年认真地道:小兄弟,我们大宋从来没有不许女子读书习字的规定,那只是欺凌弱女的恶少随便找的理由,那等宵小怎么有资格代表我大宋呢?

赵予宁也来到几人面前,大声称赞赵仲寻:阿寻说得太对了,那种烂人怎么能代表我天朝上邦?我们大宋读书习字的优秀女子多了去,像这位在街上写信画像贴补家用的姑娘,就是其中之一。

写信姑娘尽管惊魂未定,依然彬彬有礼地向几人道谢,赵仲寻看到赵予宁也慌忙向姑姑行礼。

骜不驯的西夏少年同行、一直在围观的青年女子,这才过来拉着西夏少年笑道:阿谅,宵小之徒哪里都有,不能以偏概全,大宋有太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了。

就这样,赵予宁和来自西夏的女官梁瑶、侍臣元谅结识了。

赵予宁最初以为梁瑶和元谅是姐弟,随着交往频繁才发现,两个已婚者居然是地下情人关系,面对毫不掩饰奸情的梁瑶,赵予宁觉得自己的三观都粉碎。

元谅虽然年少,但在西夏使团的地位很超然,据说他是西夏国内大酋子弟,就连西夏的无冕上皇没藏国相也要礼让三分。

赵予宁发现,尽管元谅曾出手惩治过欺凌弱女子的大宋恶少,但并不能掩盖他恶少年的本质,他冷酷又好色,甚至向赵予宁献过殷勤,他的眼神让赵予宁觉得自己像个猎物。

对元谅是能避则避,但对梁瑶,赵予宁在短暂的疏离后,却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以及钦佩。

梁瑶漂亮聪慧、冷静沉稳、英姿飒爽,眼中有掩饰不住的勃勃野心,赵予宁觉得梁瑶身上的某些特质正是她缺少的,她希望自己能像梁瑶那样坚韧不拔、不惧一切困难。

就在任守忠的刻意引导和梁瑶的影响下,福康公主赵予宁正在悄然的蜕变。

就是这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谢绝脱离人文环境的过度解读和阴谋论。更新佛系,关注需谨慎。

故事:福康公主重生记——与丑驸马李玮和离

猴格脑洞文:当金国小舜世宗完颜雍的贤惠嫡妻重生后

更多文章

  • 宋英宗受尽仁宗冷眼,终成精神病患者,登基后就立生父为皇考

    历史解密编辑:陈味小厨标签:宋英宗,宋仁宗,韩琦,仁宗,宰相,司马光

    嘉祐元年春天,正在和文武百官商议国家大事的宋仁宗毫无征兆的吐了一口老血,随即开始浑身抽搐,经过太医鉴定,宋仁宗患病了,而且很严重,没有多少时间让他折腾了,大宋的文武百官们十分担心,倒不是考虑宋仁宗的身体,毕竟老赵家的皇帝向来不怎么长寿,宋仁宗活到这个年纪了,也应该知足了,他们担心的是,直到现在为止,

  • 备胎不能成为负义寡情的借口,宋英宗并不是宋仁宗赵祯唯一的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赵祯,皇帝,备胎,宋英宗,宋仁宗,中国传统音乐

    友情提醒:本文大约有三千五百字。老好人宋仁宗赵祯的三个儿子都夭折,没人继承皇位,就选择了堂侄子赵宗实为嗣子,来继承皇位。按照古代的宗法制度,过继子是不能再尊崇本生的,但是宋英宗在继位满两年后,不顾念嗣父仁宗对他的爱继之心,悍然不顾的发起濮议事件,为了追尊生父而大肆折腾直到他死亡之前。宗法制度下的小宗

  • 宋仁宗不慈,宋英宗不孝,曹太后软弱窝囊,赵曙虐待养母幼妹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赵曙,宋仁宗,宋英宗,曹太后,慈圣光献皇后,中国传统音乐

    在中国封建史上,从旁支入继大统的皇帝在即位后、尊崇亲爹闹得最厉害的,除了明世宗的“大礼议”,就是宋英宗的“濮议”。两起事件不管是在事发当时,还是在其后世,社会上的舆论,都是持批评讥讽的态度,特别是清朝,同样过继给伯父的光绪帝的亲爹醇亲王奕譞,就曾直接对两宫表明自己的态度:“将来如有以治平嘉靖之说进者

  • 宋英宗赵曙:对皇位并不感兴趣的我,将如何度过这意外的帝王生涯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宋英宗,赵曙,皇帝,赵祯,宋仁宗,太后

    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已是重病缠身的宋仁宗赵祯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皇位上,屋里光色有些偏暗,窗外的一缕阳光透过缝隙勉强照进来,照在皇帝的心里,让他陷入了沉思。(沉思中的宋仁宗赵祯)赵祯原来有三个儿子,很不幸都是早年夭折,而他自己也已经时日无多,选择一位皇子作为皇位继承人就成了赵祯的头号大事。因为自

  • 宋朝联姻:官家子娶皇后女,宋英宗和高滔滔恩爱一生,连生八子女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宋英宗,高滔滔,宋仁宗,英宗,皇帝,仁宗,曹皇后,宋朝联姻,宣仁圣烈皇后

    “天子娶媳,皇后嫁女”像宋英宗赵宗实和高滔滔这样的,“皇室强强联姻”着实是古今中外头一列,从小一起长大,15岁时被皇上钦定赐婚,这谁看了不羡慕?高滔滔可以称之为北宋最幸福的皇后,因为宋英宗真的在那个一夫多妻制的古代,对高滔滔做到了“一生一世一双人”,或许这听起来并没有什么惊奇,但是如果说婚后十年,宋

  • 从宋英宗久病不愈,废立之议渐起,看宋仁宗暴崩后的帝位风波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宋英宗,宋仁宗,曹皇后,太后,韩琦,英宗

    嘉佑八年(1063年)三月二十九日,在位四十二年的宋仁宗病逝。北宋的帝位传承向来都是不平静,宋太祖死后由“烛影斧声”,宋太宗死后有拥立赵元佐之事,宋真宗病逝前有政变密谋等。宋仁宗同样的,宋仁宗去世后,同样透着很多不寻常的气息。一、宋仁宗暴崩,英宗即位后追究医官责任《续资治通鉴》较为详细地记载了嘉佑八

  • 历史上真实的宋仁宗,死后留下个遗腹子,导致宋英宗差点崩溃

    历史解密编辑:Laosao呀标签:宋仁宗,宋英宗,李宸妃,赵祯,赵恒,曹皇后

    声明:本文素材来自《宋史》,作者原创,独家首发,转载必究,拒绝伪史,保证不涉时政。一部《清平乐》,让宋仁宗着实火了一把。据史料记载,此人真名叫赵祯,是宋真宗赵恒的第6个儿子,母亲是李宸妃。元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中首次出现了关于赵祯的故事。说当年刘妃与李宸妃一起生的孩子。但刘妃所生是个女孩,所以他

  • 宋英宗赵曙:幼年被宋仁宗收为养子,36岁时因体弱多病而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梦归秋辰标签:宋英宗,赵曙,宋仁宗,韩琦,宦官

    梦归陇原东,文史尽秋辰(梦归秋辰:第507期)公元1035年,宋仁宗再次生了一个女儿,如果放到现在,那就是一台台移动的彩礼取款机。但这时候是北宋,因此这也让宋仁宗非常头疼,于是年幼的赵曙被宋仁宗收为了养子。但赵曙还没高兴太久,宋仁宗就生出了皇子赵昕,宋仁宗对着列祖列宗叩谢感恩,但殊不知这是列祖列宗在

  • 宋英宗铸造的治平钱,现在的市价是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周周说收藏标签:皇帝,皇位,宋英宗,宋仁宗,司马光,治平钱,官宦世家

    宋仁宗超长待机在位有42年,可是没能留下一个亲生的儿子,所以只能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养子,这就是宋朝第五位皇帝宋英宗赵曙,这个宋英宗是个养子一直都是备胎,小心翼翼的低调做人。宋仁宗立他为太子的时候,连续推辞了十几次才敢接受,结果刚登上皇位就生病了,接着做了4年皇帝就病死了,估计是当年太谨慎了坐下了病根,

  • 濮议—一场十八个月的朝臣争吵,宋英宗殚精竭虑却最终换来一场空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宋英宗,宋仁宗,韩琦,太后,仁宗,英宗

    嘉佑八年,宋仁宗暴崩,在曹太后和朝臣的主持之下,皇子赵曙被接入宫内,于灵柩前即位,是为宋英宗,宋仁宗本人没有亲儿子,因此养子赵曙这个皇位其实算是捡来的。 面对先皇龙驭上宾,按理来说,新皇继承皇位,对大行皇帝至少应该表示一下,掉几滴泪,意思意思。 然而,此时的宋英宗却非但没有丝毫的哀伤,他内心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