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延昭传奇」六郎的刀印

「杨延昭传奇」六郎的刀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陈意小可爱 访问量:1682 更新时间:2024/1/20 15:06:03

杨六郎。

杨延昭,《宋史》中的北宋抗辽名将,戍守边防二十余年,辽人(契丹人)十分畏惧他。辽人认为六郎星宿(将星)是他们的克星,而杨延昭的智勇善战宛如是六郎星下凡,故称之为“杨六郎”。

杨延昭和天波府杨家将保家卫国、一门忠义的改编故事,从元代起,各种版本在戏曲、小说和评书中流传甚广,深受普罗大众喜爱。

杨延昭威震三关的故事,在当地可谓家喻户晓,所谓三关,主要是指位于现今河北至山西一代的高阳关、瓦桥关及益津关。然而,除了这几个地方之外,传说他与辽军征战的地方曾一度远至幽燕地区,他与杨家将士们在这儿也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故事,其中在鹿皮关长城附近的山崖上留有一道深深的刀痕,历千年后仍清晰可见,那便是关于杨六郎刀印的传说。

这传说跨越了两个朝代,一直延续到《水浒传》中的杨志以及岳家军的猛将杨再兴……

六郎的刀印

话说当年辽国多次进犯中原,辽国大将韩昌多次与杨延昭对战,都吃了败仗,致使辽军一听到杨延昭的威名都闻风丧胆。然而长城绵延数千里,杨延昭难以兼顾,有时只得用计,让辽军猜不透他身在何处。

有次韩昌又兴兵来犯,准备挑一处隘口进行攻坚。杨延昭得知情报后,首先带兵到了鹿皮关,在这里他仅留下少量的士兵。

他对驻守的军士们说道:“你们瞧见韩昌大军来,尽管躲好,放心,他绝不敢攻来!”

士兵们一听,觉得元帅说得神奇,但也不敢过多质疑。之后只见杨延昭抽起腰间宝刀使劲一劈,将关口旁的山崖劈开了一道深痕,把刀留在崖上,就离开了。

接下来杨延昭又率军到了白马关,把自己的战马纵放在此,随后率着主力部队到古北口埋伏。

不久,韩昌果然带兵到了鹿皮关,他抬头一看关口:“啊!这刀,不正是杨六郎的刀吗?”他怕杨延昭埋伏于此,就带着兵离开,前往白马关。

结果,到了白马关,又看到杨延昭平时作战时座骑白马的身影,他想,杨延昭一定在此地驻防,所以又率军攻向古北口。

杨六郎。

辽军到了古北口,发现城墙上插满杨家将士的旗帜,韩昌想,这一路上发现宝刀、马、旗帜,真让人搞糊涂了!杨六郎毕竟只是个凡人,怎么可能分身多处?他料想杨延昭只能防守一关,定不在此处。

韩昌于是下令全员进攻,但大军才冲到城门前,杨延昭竟率领军士从旁边的小路杀来,辽兵遭城内外宋军夹击,只得硬着头皮拚命。这一战打得昏天暗地,战场上烟尘滚滚,一连打了许久,韩昌和辽军损失惨重,最后只得率残兵北逃而去。

战后,杨延昭又回到鹿皮关,取回了自己的佩刀。军士们见状,只得连声佩服元帅的神机妙算。千年之后,鹿皮关历经战乱,城墙隘口已多处残破,然而据当地人说,杨延昭当年留下的刀印仍清晰可见……

宝刀的下落

在乡野流传,杨家后代的记忆中,杨延昭离世后,那把宝刀历经杨宗保、穆桂英杨文广之手,到了北宋末年,辗转传到了后人杨志手中,这时杨家的后代多已隐居在太行山,不问世事。然而,杨志自幼耳闻先祖精忠报国的事迹,又练就一身家传武艺,便想投效沙场,闯一番事业。

“青面兽”杨志插画

杨志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的故事在小说《水浒传》中亦有详尽的描述,至于《水浒传》中有多少历史真实的部分,可能要留待时间与后人去验证,这里要提的是书里关于杨志卖刀的那一段。

杨志押送花石纲失败被撤职后身无分文,走投无路。只能面对现实,出售手上仅有的祖传宝刀。他深知宝刀的价值,在街上叫卖时,索价三千两白银。当时七品县令月薪约五十两,宝刀之价相当于地方官五年的薪资,能负担此价格的人可谓寥寥无几。可是祸不单行,遇上了泼皮无赖牛二纠缠闹事,在打斗中,杨志误杀了牛二。

在犯下命案后,杨志自动前往官府投案。因被杀的牛二是当地有名的恶霸,所以被从轻发配至北京充军,那口宝刀则遭到没收。

经过一番阴错阳差,杨志还是无奈地落草为寇,最后在梁山与宋江等一同接受朝廷招安。投效朝廷后,杨志随宋江南征北战,在征讨辽国中立下战功,又陆续平复王庆、田虎等流寇。由于在战场上英勇的表现,官府返还了他那把家传宝刀。原本要随军南征、讨伐方腊的杨志此时却身染重病,临终前,他将宝刀交与侄儿杨再兴后便病逝。

在南北宋交接的混乱时期,到处兵荒马乱、民不聊生,持有家传宝刀的杨再兴也曾一度迷失,投效在流寇曹成门下。不过日后,他受岳飞感召,成了其麾下岳家军的一员猛将,杨再兴凭着宝刀和家传武艺,随着岳飞南征北战,奋勇杀敌,立下无数汗马功劳。

岳家军抗金,气盖山河。

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岳飞率十万军渡过黄河,进行第四次北伐。在郾城大捷后,杨再兴率三百轻骑于郾城北小商桥和金兵十余万主力遭遇,这一战,杨再兴凭着宝刀力战群雄,杀敌二千余人后英勇战死。而这口杨延昭曾经随身的佩刀也随着杨再兴战死,而下落不明。

杨家宝刀的故事就终于此,而杨再兴虽死,但终于报答了岳飞的知遇之恩,也了却了叔父杨志沙场报国的心愿,不负其先祖杨延昭和杨家将忠义传家的精神。

更多文章

  • 杨延昭——历史上并非杨业的六子,而是长子

    历史解密编辑:议史纪标签:杨业,宋军,大军,宋朝,杨延昭,杨六郎,中国传统音乐

    杨延昭北宋时期的抗辽名将,出身将门世家满门忠烈,被后世属文所传颂。还塑造了多种的文学形象,为杨延昭的经历披上了传奇的色彩。杨延昭原名杨延朗,后来为避讳所谓的宋圣宗赵玄朗才改名为延昭。在演义小说中被叫做“杨六郎”,可他却是杨业的长子,这是为何?原来辽军认为天上的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星主镇幽燕北方是他们的

  • 探访静物摄影师杨延光——色彩与质感应是输出作品的重要表现

    历史解密编辑:摄影之友标签:摄影,影棚,杨延光,摄影师

    “对于拍摄的执着与色彩的敏感是每个摄影师应具备的素质。”每一次接触摄影师杨延光都会有这样相同的感受。他在北京从事静物摄影的工作已有20多年,在京城的商业静物摄影领域,杨延光的名字很多时候有着专业技术的保障与令人震撼的作品的双重意义。知名商业摄影师杨延光工作中的杨延光【杨延光商业摄影作品】不像很多摄影

  • 大话杨门(番外六)四郎杨延辉探母故事的原型,是辽国宰相韩延徽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杨延辉,韩延徽,杨业,萧太后,杨家将,宰相

    杨四郎杨延辉在杨家将中算是比较幸运的角色,他并没有像其它兄弟那样战死沙场,而是完整的过完了自己的一生。杨延辉在杨家将里面的故事不多,其中以"四郎探母"的段落最为著名,被改编成了评书、戏剧和影视剧等多种艺术形式。这出戏的出名并非因为杨延辉的武勇和英雄,而是作为儿子的孝道,因此受到崇尚仁孝的儒家学者的推

  • 大话杨门(九)杨延德出家原因,既非心灰意冷,也不是朝廷腐败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出家,杨业,杨延德,杨延昭,杨家将,宋太宗,潘仁美,大话杨门,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在北宋杨家将的故事中,杨五郎是一个特殊的人物。他作为杨家将的子弟,却没有加入宋军杀敌报国,而是在五台山出家当了和尚。可就算杨延德当和尚也不老实,不仅在庙里传授和尚们功夫,还隔三差五的被杨六郎请下山去当援兵,这就让人有些难以琢磨了。一般来讲出家之人都是看破红尘,清心寡欲的,但杨延德的欲望貌似比较多。他

  • 杨家将从大郎杨延平到八郎杨延顺,七郎八虎的枪法谁更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杨延平,杨延顺,杨延,杨家将,郎八虎,杨业

    九代杨家将以刚烈的金刀杨继业而闻名,大破天门阵与十二寡妇征西让杨家将故事名扬四海,真正把杨家将事迹带到引人入胜的高潮,那就要数杨家七郎八虎与千古传唱的杨家枪。杨继业七个亲生儿子与义子杨八郎,都是身怀绝技的高手,各有千秋的他们也留下了各种经典传奇。六郎的巧、七郎的猛、四郎的快、大郎的稳,八位杨家兄弟之

  • 中央纪委紧急通报:安徽省大老虎杨业峰被免职!

    历史解密编辑:Liul标签:廉洁,党风,廉政,杨业峰,安徽省,中央纪委,纪委监委纪律

    杨业峰,安徽省宣城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主任,身为长期主政一方的党员领导干部,却肆意妄为,官商勾结,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利益。他非法收受巨额贿赂,以权谋私,损害任职地区政治生态。杨业峰违反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受礼品和礼金,违反了廉洁从政的基本原则。他还违规为他人谋取人事利益,滥用职权进行不正当安排

  • 安徽宣城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杨业峰被“双开”

    历史解密编辑:新京报标签:纪委,主任,杨业峰,安徽省委,人大常委会

    新京报讯 据安徽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安徽省委批准,安徽省纪委监委对宣城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主任杨业峰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经查,杨业峰身为长期主政一方的党员领导干部,背弃初心使命,丧失理想信念,不知敬畏、肆意妄为,近于全面破纪;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在组织谈话函询时不如实说明问题

  • 大话杨门(十九)杨业撞死李陵碑,为何杨延辉效仿李陵投降异族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杨业,杨延辉,李陵,李陵碑,杨家将

    《李陵碑》一段不仅是小说故事的重要转折点,而且也暗示了杨家对于效忠宋朝的态度变化和复杂的决策过程。这段剧情中表面上是杨继业在陈家谷外力战被俘,不愿投降辽军而一头撞死在李陵碑上。然而与这段剧情对应的暗线却是幽州城突围战中为了掩护宋太宗赵光义逃跑而被俘的杨延辉以木易的化名投降了辽国,并娶萧燕燕的女儿铁镜

  • 杨业峰被双开,官方通报措辞罕见:【近于全面破纪】

    历史解密编辑:水母真探社标签:纪委,党籍,杨业峰,宣城市委,安徽省委,政协党组成员

    与当地黑恶分子沆瀣一气,公然为其站台撑腰、充当“保护伞”,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见利忘义、官商勾连,以服务企业之名行权钱交易之实,雁过拔毛、大捞特捞…… 据安徽省纪委监委17日消息,安徽省宣城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主任杨业峰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杨业峰 资料图 杨业峰出生于1962年12月

  • 新密市杨业祠亟待抢修

    历史解密编辑:老吴观察标签:文革,杨业祠,新密市

    新密市杨业祠亟待抢修杨业祠位于新密市(县级市)来集镇苏寨村,据相关资料记载,杨业在担任右领军卫大将军、郑州防御史兼刺史。是老百姓自发所建,始建于清代。近日,笔者一行在当地热心村干部和村民带领下,有幸目睹了这位宋代抗辽名将杨业祠的尊容。杨业祠位于来集镇苏寨村,2011年1月,被郑州市列为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