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治平杨延昭之 泼水筑冰城 羊山变杨山

治平杨延昭之 泼水筑冰城 羊山变杨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如汝侃娱乐 访问量:2284 更新时间:2023/12/12 8:38:12

杨延昭,本名杨延朗,后改为杨延昭,并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杨延昭是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的长子。

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太宗北伐。以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云、应路行营都部署,任西路军主将,杨业为副主将,西上阁门使、蔚州刺史王侁(后周名臣枢密使王朴之子)为监军。西路军连战连胜,但因东路曹彬失利,无奈撤军。

辽朝视杨业为大患,要求务必生擒杨业,令萧挞凛设下埋伏。等杨业领兵到来时,辽将耶律斜轸与之交战,佯装败退,然后伏兵四起,耶律斜轸再次进攻,杨业退至狼牙村。王侁听说杨业战败,立即带兵撤退。

杨业奋力交战,从中午到傍晚,来到陈家谷口。一看没有接应,悲恸,继续回身奋力作战,中箭,落马被俘。 他的二子杨延玉也战死。杨业绝食三天而死。耶律斜轸割下杨业的脑袋,献给辽廷。辽朝在密云古北口修建杨无敌庙,以祭奠杨业。

网络图片

杨业有八子,分别是杨延昭、杨延玉(与杨业一同战死)、杨延朗、杨延浦、板延训、杨延环、杨延贵、杨延彬,民间称杨业有七狼八虎,是有依据的。

杨延昭亦称杨六郎,关于“杨六郎”这个名字来历,有很多种说法,有说堂兄弟间大排行老六的、有说乳名的;还有说辽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主镇幽燕北方,是他们的克星,辽人就把杨延昭看做是天上的六郎星宿(将星)下凡,故称为杨六郎。《宋史》认可最后一种说法。

杨门虎将

杨延昭幼时沉默寡言,孩童时多喜欢做军阵之类的游戏。杨业曾经说:“这个儿子像我。”杨业每次出征,都让他跟随军中。

太平兴国中(公元979年),杨延昭被补选为供奉官。杨业领兵进攻应(今山西省应县)、朔(今山西省朔州)二州时,杨延昭担任该军的先锋,奋战于朔州城下,被箭射穿手臂,却越战越勇。朝廷派他以崇仪副使职外任景州(今河北省衡水市)知州。当时长江、淮河一带受灾歉收,朝廷任命他为江、淮南都巡检使。又改任崇仪使,知定远军(今河北省东光县),调任保州(今河北省保定市)缘边都巡检使,委以重任如同京师的使者。

守遂城

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冬,辽军骚扰边疆,杨延昭当时在遂城(今河北徐水县东)。城小而无准备,守军仅三千余众。辽军攻城很急,合围攻城数日。杨延昭派人向延州路都部署傅潜求救,傅潜拥八万步骑,却畏敌如虎,龟缩在中山一线屯兵不出。辽圣宗的母亲萧太后督促指挥作战,宋军人人自危,杨延昭召集城中的所有丁壮登上城上的矮墙,给予兵甲器械使之守护城墙。正好天气十分寒冷,杨延昭令取水泼洒城墙,天明,水全结成了冰,坚硬光滑,梯不能架、人不能爬。辽军于是瓦解退去,宋军缴获敌人丢下的兵器很多。捷报传来,但对于杨延昭等人的战绩,傅潜却又心存嫉妒,将其战功压下不予上报。

不久,辽军攻陷狼山寨,并向宁边军(今河北省蠡县)一带发动进攻。朝廷多次下令出战,将领范廷召、桑赞、秦翰等人也向傅潜请战,都遭到了傅潜的拒绝。对此,范廷召等人当面讥讽傅潜:“公恇怯乃不如一妪尔”。最终傅潜不得以,派出八千骑兵和二千步兵,交给范廷召出战,并承诺派人支援。但在战斗开始后,傅潜又违背诺言,拒不派兵,导致大将康保裔战死,一万将士伤亡惨重。

同样的事件不久后又发生在镇定之战期间。真宗亲自下诏,命傅潜与石保吉等部协同作战,而傅潜再一次按兵不动,导致战局逆转,宋军蒙受巨大伤亡。引发真宗震怒,终于将这位畏敌如虎的统帅逮捕。不少大臣建议将其诛杀以谢天下。

傅潜获罪,宋真宗召杨延昭前往皇上的行营处,他都能回答皇上询问的边疆要务,宋真宗十分高兴,指着他对诸王说:“杨延昭的父亲杨业是前朝的名将,杨延昭统率军队保护边塞,有他父亲的遗风,很值得嘉奖。”宋真宗丰厚地赏赐他,杨延昭因功授莫州(今河北省任丘市)刺史。

伏羊山

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冬,辽军南下入侵宋境,进兵至河北满城。宋朝在满城西南不远的北平寨驻扎着威虏军,辽军直奔威虏军而来。杨延昭、杨嗣等人接到消息后,迅速率军前往支援,同威虏军会师后,合力抗击辽军。辽军先锋率精锐骑兵发起冲锋,宋军主将魏能也不甘示弱发起反冲锋,在两翼的配合下成功抵御了辽军的进攻,还捎带击毙了辽军主帅和一干将领,辽兵向羊山方向败退。此时杨延昭之前在羊山设下的伏兵,从北面乘敌不备袭击辽军,前后夹击,辽军大败,辽军精锐铁林军几乎全军覆没,宋军用匣子装着敌将首级献上报功。当地居民为纪念这一胜利,因改羊山为杨山,或曰“藏兵山”。

杨延昭进升本州团练使,与保州杨嗣一起受命。宋真宗对宰相说:“杨嗣与杨延昭,一同在边关任职,以忠心勇猛亲身效命国家。朝廷中妒忌他们的人众多,我尽力为他们庇护,才至于此。”

网络图片

保州败

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辽军进攻保州(今河北省保定市),杨延昭与杨嗣率领宋军前往救援,宋军尚未摆成阵列,就被辽军袭击,宋军损失巨大,朝廷命李继宣、王汀代还,将要治他们的罪,有官员建议依法处死。此时殿前都指挥使、老臣高琼上奏:认为二杨战绩卓著,是北宋对抗辽国入侵不可缺少的良将。真宗表示:“杨嗣这些人向来以勇猛闻名,将来可获得他们的效力。”随即宽宥了他们。咸平六年(公元1003年)夏,辽军又进攻望都,李继宣逗留不敢上前,获罪被削去官职。朝廷又起用杨延昭任都巡检使。当时正谋划秋天御敌的策略,宋真宗诏令杨嗣和杨延昭分条列出利弊上奏,又调杨延昭任宁边军部署。

破古城

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宋真宗诏令增加杨延昭的军额达到一万人,如果辽国骑兵入侵,就屯军于静安军的东边。命令莫州部署石普屯军于马村西边用以保护屯田。切断黑卢口、万年桥敌人骑兵冲奔的道路,仍会集各路军队互为掎角追袭敌军,令魏能、张凝、田敏用奇兵牵制敌军。当时王超任都部署。杨延昭进言说:“契丹驻军澶渊,距北边境千里,人马都很疲乏,虽兵众但易被击败,凡是抢劫掠夺的物品,都放在马上。希望诫勉诸路军,扼守各自的险要道路,敌兵就可歼灭在此,那么幽、易数州就可袭击而夺取。”上奏皇帝而没答复。真宗厌兵,正在组织和谈。杨延昭于是率兵直抵辽境,攻破古城(今山西省广灵县),俘获敌人甚多。

独当一面

澶渊议和后,宋真宗选守卫边境各州的官员,亲笔录用给宰相看,任命杨延昭为保州知州兼缘边都巡检使。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追叙杨延昭守边御敌的功劳,升任他为保州防御使,不久调任高阳关(今河北省高阳县)副都部署。

杨延昭武将出身,在屯所九年,精通军事,但不晓吏事,军中的文书和诉状,常派亲信周正进行处理,深为周正所蒙骗。周正借机为奸作恶,中饱私囊。真宗得知此事,斥责周正,令回兵营,而后以此事告诫杨延昭。

杨延昭智勇善战,他把所得的赏赐都用来慰劳军队。他号令严明,能与士卒同甘共苦,遇到敌人必定身先士卒,作战获胜报捷,把功劳归于部下,所以人人愿意为他效力。他在边防二十余年,辽军畏惧。晋、冀民间流行小调《小放牛》有“杨六郎把守三关口”的词句,为杨延昭的口碑。

网络图片

鞠躬尽瘁

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杨延昭去世,终年五十七岁。真宗叹息、悼念延昭,派宦官护送灵柩回他的家乡,河朔一带人看到他的灵柩痛哭不已。朝廷录用他的三个儿子为官。对他的亲随、门客也都量材选择录用。人们称杨延昭守卫的遂城为“铁遂城”。真宗称赞他“治兵护塞有父风”。

杨延昭的儿子,杨文广,凭借门荫入仕,加入禁军。从平陕南张海叛乱,升任殿直,效力于陕西经略使范仲淹麾下。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跟随狄青讨伐侬智高,累迁左藏库使、带御器械。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在陕西经略使韩琦指导下,兴建通渭堡,打退西夏进攻,担任泾鄜二州知州;奉命驻防河北,防备契丹进攻,出任定州路副都总管、侍卫步军都虞候。杨文广不幸生在了一个只求和平不愿战争的年代;有幸又遇到范仲淹、狄青、韩琦等名臣的赏识,作为杨门之后,洗刷国仇家恨,一直是文广平生之愿。在晚年杨文广制订出了一整套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方略和对战阵图,将这些上报给朝廷,可是还没有等到朝廷答复,杨文广已病死在任上,享年75岁。

更多文章

  • 鏖战卧龙坡勇斗呼延赞的杨家将杨五郎,杨延昭大战呼家将高家将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杨延昭,呼延,杨家将,杨五郎,杨业,高怀德

    当北汉国又丢下了十多座大小城池之后,无奈之下又启用了刚直的杨继业,忠心护国的杨继业又带着他的七郎八虎,离开应州奔赴卧龙坡而去。杨家将与宋军中的高家将呼家将展开了一场实力较量,武学奇才杨五郎的斧法洒脱,杨六郎自创的枪法巧妙绝伦,高怀德的家传枪法稳健,梦中学艺的呼延赞刚猛豪气。最终技高一筹的杨家英雄将宋

  • 【杨延昭传奇】一亩泉三战恶龙

    历史解密编辑:牛锅巴小钒标签:杨延昭,战恶龙,一亩泉,杨家将,素缨

    杨延昭,《宋史》中的北宋抗辽名将,戍守边防二十余年,辽人(契丹人)十分畏惧他。辽人认为六郎星宿(将星)是他们的克星,而杨延昭的智勇善战宛如是六郎星下凡,故称之为“杨六郎”。杨延昭和天波府杨家将保家卫国、一门忠义的改编故事,从元代起,各种版本在戏曲、小说和评书中流传甚广,深受普罗大众喜爱。一亩泉原称为

  • 「杨延昭传奇」六郎的刀印

    历史解密编辑:陈意小可爱标签:杨延昭,杨六郎,杨再兴,杨志,六郎,岳飞,杨家将,杨延昭传奇

    杨六郎。杨延昭,《宋史》中的北宋抗辽名将,戍守边防二十余年,辽人(契丹人)十分畏惧他。辽人认为六郎星宿(将星)是他们的克星,而杨延昭的智勇善战宛如是六郎星下凡,故称之为“杨六郎”。杨延昭和天波府杨家将保家卫国、一门忠义的改编故事,从元代起,各种版本在戏曲、小说和评书中流传甚广,深受普罗大众喜爱。杨延

  • 杨延昭——历史上并非杨业的六子,而是长子

    历史解密编辑:议史纪标签:杨业,宋军,大军,宋朝,杨延昭,杨六郎,中国传统音乐

    杨延昭北宋时期的抗辽名将,出身将门世家满门忠烈,被后世属文所传颂。还塑造了多种的文学形象,为杨延昭的经历披上了传奇的色彩。杨延昭原名杨延朗,后来为避讳所谓的宋圣宗赵玄朗才改名为延昭。在演义小说中被叫做“杨六郎”,可他却是杨业的长子,这是为何?原来辽军认为天上的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星主镇幽燕北方是他们的

  • 探访静物摄影师杨延光——色彩与质感应是输出作品的重要表现

    历史解密编辑:摄影之友标签:摄影,影棚,杨延光,摄影师

    “对于拍摄的执着与色彩的敏感是每个摄影师应具备的素质。”每一次接触摄影师杨延光都会有这样相同的感受。他在北京从事静物摄影的工作已有20多年,在京城的商业静物摄影领域,杨延光的名字很多时候有着专业技术的保障与令人震撼的作品的双重意义。知名商业摄影师杨延光工作中的杨延光【杨延光商业摄影作品】不像很多摄影

  • 大话杨门(番外六)四郎杨延辉探母故事的原型,是辽国宰相韩延徽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杨延辉,韩延徽,杨业,萧太后,杨家将,宰相

    杨四郎杨延辉在杨家将中算是比较幸运的角色,他并没有像其它兄弟那样战死沙场,而是完整的过完了自己的一生。杨延辉在杨家将里面的故事不多,其中以"四郎探母"的段落最为著名,被改编成了评书、戏剧和影视剧等多种艺术形式。这出戏的出名并非因为杨延辉的武勇和英雄,而是作为儿子的孝道,因此受到崇尚仁孝的儒家学者的推

  • 大话杨门(九)杨延德出家原因,既非心灰意冷,也不是朝廷腐败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出家,杨业,杨延德,杨延昭,杨家将,宋太宗,潘仁美,大话杨门,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在北宋杨家将的故事中,杨五郎是一个特殊的人物。他作为杨家将的子弟,却没有加入宋军杀敌报国,而是在五台山出家当了和尚。可就算杨延德当和尚也不老实,不仅在庙里传授和尚们功夫,还隔三差五的被杨六郎请下山去当援兵,这就让人有些难以琢磨了。一般来讲出家之人都是看破红尘,清心寡欲的,但杨延德的欲望貌似比较多。他

  • 杨家将从大郎杨延平到八郎杨延顺,七郎八虎的枪法谁更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杨延平,杨延顺,杨延,杨家将,郎八虎,杨业

    九代杨家将以刚烈的金刀杨继业而闻名,大破天门阵与十二寡妇征西让杨家将故事名扬四海,真正把杨家将事迹带到引人入胜的高潮,那就要数杨家七郎八虎与千古传唱的杨家枪。杨继业七个亲生儿子与义子杨八郎,都是身怀绝技的高手,各有千秋的他们也留下了各种经典传奇。六郎的巧、七郎的猛、四郎的快、大郎的稳,八位杨家兄弟之

  • 中央纪委紧急通报:安徽省大老虎杨业峰被免职!

    历史解密编辑:Liul标签:廉洁,党风,廉政,杨业峰,安徽省,中央纪委,纪委监委纪律

    杨业峰,安徽省宣城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主任,身为长期主政一方的党员领导干部,却肆意妄为,官商勾结,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利益。他非法收受巨额贿赂,以权谋私,损害任职地区政治生态。杨业峰违反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受礼品和礼金,违反了廉洁从政的基本原则。他还违规为他人谋取人事利益,滥用职权进行不正当安排

  • 安徽宣城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杨业峰被“双开”

    历史解密编辑:新京报标签:纪委,主任,杨业峰,安徽省委,人大常委会

    新京报讯 据安徽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安徽省委批准,安徽省纪委监委对宣城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主任杨业峰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经查,杨业峰身为长期主政一方的党员领导干部,背弃初心使命,丧失理想信念,不知敬畏、肆意妄为,近于全面破纪;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在组织谈话函询时不如实说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