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182年,名妓严蕊被朱熹抓进大狱

1182年,名妓严蕊被朱熹抓进大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春秋娱评 访问量:4685 更新时间:2023/12/25 8:20:58

1182年,名妓严蕊朱熹抓进大狱,狱卒扒掉了她的衣服,强迫她趴在冰冷的地砖上,用藤条反复抽打身体。理学大师朱熹逼严蕊承认与太守之间的不正当关系,谁知严蕊却死不认罪!

宋朝初期文人风骨是有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奢靡的生活优渥的环境逐渐侵蚀了风气,这文人骨头开始软了起来。

反而在这市井当中在这教坊瓦舍,出现了不少风姿绰约豪烈胜男儿的名妓优伶,其中官妓严蕊的故事更是被众人所知晓。

而官妓严蕊的故事,要从理学大师朱熹与台州太守唐仲友之间的恩怨说起。

朱熹,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他与二程等思想家开辟的程朱理学i,对后世影响深远。到明清时期,朱熹的《四书集注》成为科场必备的“教科书”,他的思想被奉为官方哲学。

但朱熹在世的时候,他的学说只是宋代诸多学派中的其中一派,推崇的人很多,骂的人也不少,更多时候,朱熹只是一个忧国忧民的朝廷官员。

后来朱熹奉命去浙东赈灾,一路上,浙东灾情让朱熹触目惊心,地方官员的失职更是让他忍无可忍,他将炮火对准了台州知州唐仲友。

次年,朱熹连上六道奏折,弹劾唐仲友一系列不法行为,其中包括他与台州官妓严蕊的不正当关系。

前几道弹劾都没有成功,这让朱熹很是恼怒,于是为了能让唐仲友得到教训,朱熹决定从唐仲友与官妓严蕊的不正当关系入手。

从古至今,才子爱佳人的事情就不少,更何况是一些文人雅士流连与花楼之中那更是常有的事情,但是要知道在当时,官妓与普通的妓女并不一样。

当时宋朝的法律,官府举办酒宴,可以招官妓陪宴,却不能让她们留宿。就是陪酒可以,但是不能发生肉体关系,因为官妓是属于官家的财产,不能让任何人侵占了。

而且还明文规定了,官妓在 没有脱去贱籍的情况下,是不能离开居住地的,不然就会被判处“逃亡罪”。

就算是被太守带出去,也要被杖责,可是唐仲友公然带着严蕊出门,这一点,就让他们受到很多的猜测,他们是不是有私情。

于是朱熹命人将官妓严蕊抓进了大牢里,但严蕊有自己的骨气,不愿栽赃污蔑唐仲友,但是官府并没有怜惜她,为了得到她的口供,对她进行严刑拷打。

史书记载,严蕊被关押了两个月,遭遇毒打多次,差点就被打死了,即使这样,严蕊仍然咬死不松口,她说:“我死不足惜,岂能平白冤枉人呢?”

由此可见,严蕊虽然只是一介官妓,但是她的风骨一点都不比当代的文人墨客少,甚至有些自诩文人雅士的人都赶不上严蕊的一半。

严蕊不仅具有文人风骨,琴棋歌舞她样样精通,尤其是严蕊的词,更是被后世广为传颂。

见严蕊的坚持惊动了朝廷,为了审清此案,宋孝宗安排岳飞的儿子岳霖icon前往台州,作为钦差大臣前往审理此案。

岳霖见到严蕊时,严蕊已被拷打得不成人样,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愿,严蕊作了一首《如梦令》。

拿到严蕊所做的《如梦令》后岳霖也不禁为严蕊的才气所折服,严蕊的如梦令不仅写出了自己的冤屈。

还委婉的表达了自己如果自己能够安然离开,愿意成为山野间的普通人,不再过问凡尘世间的愿望。

好在岳霖是个正直的人,他不受任何派系斗争的影响,最后以证据不足icon为由放了严蕊,还恢复了严蕊的自由身。

朱熹弹劾唐仲友是有一定道理的,首先唐仲友治理的地方接连受灾,但是唐仲友此人不仅没有处理好民生问题,还沉迷于享乐,这自然让朱熹看不过眼。

其次就是,有传闻说朱熹和唐仲友因为分属于不同的派别,因此朱熹看唐仲友早就不顺眼了。

学术争端的缘由,影响了朝廷处理此事时的态度。

宰相王淮虽一手提拔朱熹提举浙东,但他与唐仲友是同乡,还有点亲戚关系,自然偏袒唐仲友。

在位的皇帝宋孝宗问他该怎么办,王淮轻描淡写地说:“此秀才争闲气耳。”

于是,宋孝宗委婉地告诉朱熹:“浙东之事,朕自知之。”

后来为了避免朱熹与唐仲友的矛盾加深,朝廷对唐仲友从宽处理,也将朱熹调离,让他换个地方当官。

标签: 朱熹严蕊名妓王淮宋朝唐仲友宋孝宗

更多文章

  • 朱熹最经典的一首哲理诗,人人都会背,但很少有人知道还有第二首

    历史解密编辑:林家清欢标签:朱熹,皇帝,宋朝,宋宁宗,宋光宗,哲理诗,四书集注,观书有感

    提到哲理诗,很多人都会想到朱熹的那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诗出自他《观书有感》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一首借景喻理、表达读书体会的名诗。朱熹以清澈的池塘作比喻,形象地描绘出了微妙的、难以用语言形容的读书感受。池塘之所以如明镜般清澈见

  • 谒朱熹墓

    历史解密编辑:鹭客社标签:朱熹,辛弃疾,孔子,理学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经过一片空阔且金黄的稻田,很快便来到了南平建阳黄坑镇大林谷的朱熹墓。此时,墓园空无一人。途见一汪清水,水至清。沿着墓道拾级而上,终见大墓。朱熹墓比想象中的简单,比想象中的清净。墓碑不言官职,只称朱子。墓前的两根石望柱,如如椽巨笔,已经闲置了800多年,纪念着昔日的主人——古

  • 赵梅阳:朱熹【9220】——理学宗师(2022年6月2日)

    历史解密编辑:大师之道标签:朱熹,赵梅阳,理学,宗师,四书章句集注

    《赵梅阳:朱熹【9220】——理学宗师》此文收录于赵梅阳《路遥知马力——开启感悟之门》总文集-第九十九子文集《登高壮观天地间》中。时间:2022年6月2日……以此送给我那遥遥无期的奋斗征程……理学宗师程朱道学理气论,格物致知动静巡。濂溪太极图说解,四书章句集注云。朱熹(1130-1200),字元晦,

  • 《朱子晚年定论》朱熹与王阳明:一枝两花并蒂莲

    历史解密编辑:进德修业标签:朱子晚年定论,周敦颐,孟子,圣学,朱熹

    朱子晚年定论《定论》首刻于南、赣。朱子病目静久,忽悟圣学之渊薮,乃大悔中年注述误己误人,遍告同志。师阅之,喜己学与晦翁同,手录一卷,门人刻行之。自是为朱子论异同者寡矣。师曰:「无意中得此一助!」隆庆壬申,虬峰谢君廷杰刻师《全书》,命刻《定论》附《语录》后,见师之学与朱子无相谬戾,则千古正学同一源矣。

  • 儒学大家朱熹的书法,笔墨精妙,萧散简远!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朱熹,萧散简,书法,儒学

    大儒—朱熹朱熹,儒学集大成者。理学家盛名掩盖了他的书法。朱熹善行、草,尤善大字,传世作品以行书简牍为主,大字墨迹很少。名重一时。明陶宗仪《书史会要》云:“朱子继续道统、优入圣域,而于翰墨亦工。善行草,尤善大字,下笔即沉着典雅,虽片缣寸楮,人争珍秘。” 朱学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精神支柱,它强化了

  • 朱熹问学生:为何叫“买东西”不是“买南北”?10岁小孩一语说破

    历史解密编辑:汉江忆史标签:朱熹,庄子,皇帝,宋明,宋朝,宋孝宗,艺术家,儒家思想

    生活里,人们多少都有些抬杠的意味存在,即便是千百年前的古人也不例外。昔日庄子与友游玩于桥上,忽见水下鱼群游玩嬉戏,不由的心中一阵宽心,于是对友人称;“水中的鱼玩的多欢乐啊!”友人故意逗他,于是笑称:“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闻言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说道:“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

  • 朱熹问学生:为何叫“买东西”不叫“买南北”?10岁小孩一语道破

    历史解密编辑:枕猫标签: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白鹿洞

    南宋时期有一位理学大师,他五岁时便通读《孝经》,甚至认为不读此书便不能成人。六岁时竟口出奇语,向父亲询问天地起源。他总是上下求索,求知若渴,十九岁那年他就考中了进士,后来通过不懈的努力也成为了一代理学大师。他就是著名的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哲学家、诗人——朱熹。由于他天赋出众,加上自身的勤勉,因此他对

  • 朱熹最经典的一首哲理诗,人人倒背如流,但很少有人知道还有第二首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诗人,春水,朱熹,江边,千古名句,观书有感,宋朝,唐诗,哲理诗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的这首《观书有感》想必大家都很熟悉,甚至可以说人人都会背这首诗。这首诗以池塘清澈的形象进行探索,得出“为有源头活水来”来的深刻哲理,暗喻我们要不断地补充新的知识,才能保证脑海中这片“池塘”的清澈,达到

  • 朱熹家训:317字26句,句句好家风

    历史解密编辑:济宁头条标签:朱熹,谢稚柳,孔子,理学家,经学

    朱熹(1130~1202),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教育家、文学家。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出生福建尤溪,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南平)崇安。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

  • 朱熹故里五夫镇:邹鲁渊源,中国最美乡村

    历史解密编辑:敬和悌奇闻谈标签:邹鲁,渊源,宋朝,紫阳楼,朱熹故里五夫镇

    说到朱曦这位赫赫有名的人物,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吧,在小学课本中甚至都有这个人物的出现,作为南宋时期一代大思想家,其所取得的成就非同一般。现如今这位人物已经逝世,但是他的思想却一直留存至今,并且永垂不朽,甚至收获了一波对其表示非常崇拜的信徒,对他的喜爱与敬佩之情更是溢于言表。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