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这首无名氏所作的宋词,被柳永奉为神品,宋徽宗也称其绝佳!

这首无名氏所作的宋词,被柳永奉为神品,宋徽宗也称其绝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读书狗子 访问量:3524 更新时间:2024/1/24 15:48:56

每天诗词猎奇

关注读书狗子

两宋是词最辉煌璀璨的巅峰时代。两宋有太多名家在宋词史上留下了佳作名句,大放光芒。譬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词人: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等,都是称绝当时的一代词宗。

这些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人推送了宋词的发展。但也有一些默默无闻甚至没有留下姓名的民间艺人和词人也曾留下佳作。譬如敦煌曲子词,以及两宋很多“无名氏”的词。虽说知名度不高,但其中也不乏佳作,甚至也有绝佳之作!

下面这首《眉峰碧》便是一位“无名氏”所作的宋词,曾在北宋冠绝当时,被柳永奉为神品,就连宋徽宗都称其绝佳:

眉峰碧

蹙破眉峰碧,

纤手还重执。

镇日相看未足时,

忍便使、鸳鸯只!

薄暮投村驿,

风雨愁通夕。

窗外芭蕉窗里人,

分明叶上心头滴。

这首宋词在北宋相当流行,可谓冠绝当时。据传柳永以这首词为师,题于墙壁,日夜琢磨其用语和写法,后来其《雨霖铃》便是效仿这首《眉峰碧》而作。就连到北宋末年宋徽宗都称这首词为“绝佳”,还令人考据此词作者。可见其影响深远!

这首词词牌名《眉峰碧》颇为陌生,实际上它的另外一个名字大家一定很熟悉:《卜算子》。词中所写的是市井平民羁旅行役之苦,离情别绪之愁。

上阕以分别写起,“蹙破眉峰碧,纤手还重执”描绘出分别之际,女子愁苦蹙眉,二人执手相看,依依不舍!离别本有千言万语,但仅仅以表情动作写来,却是语言简洁而情感深刻。柳永《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便是脱胎于此。

分别之后,主人公又发出“镇日相看未足时,忍便使、鸳鸯只”的感叹,看似朴素无华,却能品味出夫妻二人平日浓情蜜意,而突然分别,心中叹恨!

下阕转而写男子在羁旅途中情形。“薄暮投村驿,风雨愁通夕”,既写出旅途劳苦,又兼恶风恶雨一夜愁绪。所愁的正是“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叶上心头滴”,雨滴芭蕉叶,又仿佛滴在心头,苦涩伤痛之情,尽皆呈现。

这首无名氏所做的宋词语言朴素近俗,手法也简洁,但写情写景极为饱满有力,尤其善于把握细节特征,借以抒情。一句“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叶上心头滴”比之唐诗宋词中的名句,也不遑多让。

柳永词的风格手法与这首《眉峰碧》是极为相似的,虽说不能完全相信野史说的柳永以此词为师,但想来柳永必定也大量借鉴过民间文人艺人的作词手法,这首词盛行于北宋,想必柳永也是有所借鉴的。其《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便可窥见化用脱胎之痕迹!

读书狗子

每天一首古诗词

唐诗|宋词|古文|历史

更多文章

  • 追寻纯真爱情的词人:柳永

    历史解密编辑:晓玥说标签:柳永,韩愈,苏轼,诗人,宋朝,雨霖铃,李清照,辛弃疾,古典乐,追寻纯真爱情

    柳永是北宋文学家,与辛弃疾、苏轼、李清照并称为“宋词四大家”。他以创作优美清丽的词而闻名于世,深受后人喜爱。本文将从个人背景和家庭背景、教育和职业经历、成就和贡献、政治和社会环境、思想和文化、个人生活和家庭生活、情感经历、历史故事等多个方面来详细描绘柳永的一生。一、个人背景和家庭背景柳永的家世显赫,

  • 柳永很经典的5首代表词作,每一篇都水平很高,有名句传世

    历史解密编辑:沉醉古诗文标签:柳永,诗词,传世,词作,雨霖铃

    空青写人性一针见血,写生活真知灼见。将古诗词之美带给全世界。这一期,为大家带来我心目中柳永艺术造诣最高的5首词作。柳永是北宋很特别的一位词人,王国维评价李煜,将词从伶工词变为士大夫词,提高了词的档次与阶级。到柳永这里,一生开创出上百个长调,所填词作传唱于北宋的每一个勾栏井水处,将生于民间,生于男欢女

  • 满口荤段子,一生逛窑子: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为谁而写?

    历史解密编辑:小城故事君哥标签: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虫娘,风月

    你可知道,“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样绝妙的词句竟是柳永为一个青楼女子所写?得到一代才子的青睐,这位青楼女子感动不已,从此闭门谢客独守一人。并且在柳永死后为他披麻戴孝,两个月后竟然因为思念柳永,悲痛难当而去世。这位青楼女子就是北宋仁宗时的名伎谢玉英,艺名虫娘。女子的名字中有“虫”字,在现代人看来或许有些

  • 婉约宋词:“白衣卿相”柳永最美的十首词作_古诗词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如是青山文案馆标签:柳永,白衣卿相,雨霖铃,八声甘州,宋词,词作

    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宋真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柳永的词作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

  • 倘若人生太难,劝君读读柳永

    历史解密编辑:十点读书标签:柳永,鹤冲天,范仲淹,晏殊,歌女

    公元1054年,清明时节。润州城各大曲坊的歌女们倾城而出,她们不约而同地准备好祭品,到城外去祭奠逝者。只见她们或低头扫墓,或摆放祭品,或燃烧纸钱,更甚者且歌且泣,显然对逝者怀有深切的思念。这则故事被冯梦龙记录在《喻世明言》中,名叫“众名姬春风吊柳七”。这柳七,便是北宋初期的词坛大家:柳永。柳永,既没

  • 柳永科举落榜后,很不服气地写下一首狂妄之词,自称“才子词人”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故事上集标签:科举,风月,雅词,诗人,宋朝,宋仁宗,婉约派,柳永科,古典乐,千古名句

    柳永科举落榜后,很不服气地写下一首狂妄之词,自称“才子词人”古时候的人们,改变命运依靠的是“十年寒窗苦读”。普通百姓人家若是培养一个读书人,花费的金钱不是一般人家庭可以负担得起的,但是对于达官权贵来说,读书就是为了家族利益更加宽敞。柳永,出身于官宦世家。家中亲人多数都是能够舞文弄墨的文人,自小受到家

  • 因为这首词,柳永开始了坎坷的人生,也开启了非凡的名声

    历史解密编辑:落水的焱燚标签:柳永,晏殊,青楼,歌女,科举,诗人,宋朝,士大夫,古典乐,千古名句

    在北宋有一个词人,生前穷困潦倒,过世之后,居然是来自全国的歌姬去给他送葬,甚至还有一些人主动给他披麻戴孝,她们哭声震天,表达心中的悲哀。拥有如此待遇的并不是什么大官,只是一个挂着六品闲职的柳永,北宋婉约派词人。这样一个浑身才华的文人,为什么会在青楼中这么受欢迎?天才折戟科举公元984年,柳永出生于士

  • 柳永写了首《定风波》,晏殊嫌太俗气看不上,却流传至今成为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古今外史传标签:柳永,晏殊,秦观,苏轼,诗人,辛弃疾,华语音乐,千古名句,定风波(歌曲)

    宋代词坛高手如云,豪放派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有秦观、李清照等。但要说笔者个人最喜欢的宋代词人,那还要属柳永“柳三变”。他的传世名句“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即便是经过历史长河的代代流传,至今依旧为人们所称道。不过虽然柳永在后世

  • 众人只知柳永满口荤段子,喜爱逛窑子,却不知色情是他,纯情亦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柳永,苏轼,青楼,柳词,诗人,宋朝,柳三变,望海潮,古典乐

    别人把青楼当钟点房,只有他把青楼当成家。说起柳永,都知道他是宋词开创性的代表人物,留下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千古名句。甚至有人说“没有柳永,就没有后来的苏轼”。可是,就是这样一位词大家,在正史上却没有他的传。关于他的生平,能查到的资料也只是在一些地方志、

  • 柳永笔下最沧桑的一首词,满是寂寥与悲凉,读懂已是过来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风文史标签:柳永,仁宗,大宋,科举,宋朝,诗人,柳三变,少年游,古典乐

    天圣二年,也就是公元1024年,15岁的仁宗举办了一次科举。这一年柳永41岁。不对,当时他还是叫柳三变,世上并柳永这个名字。柳三变在真宗朝接连以“属辞浮靡”为由而三次落榜,虽说牢骚满腹,但还是为了青云路,重振旗鼓开始了人生的第四次科举,这一次他终于中第。可就在“临轩放榜”前,年轻的仁宗皇帝一时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