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水浒故事:时迁学艺

水浒故事:时迁学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画个圈圈吧 访问量:1845 更新时间:2024/2/13 11:01:32

话说山东高唐州,乃是沧州到汴梁的必经重镇,这里没有名山秀水,也缺少峻岭大川,却有一座雄伟壮观的寺院名唤琉璃寺。寺内大殿里供奉一尊燃灯古佛,佛前有八盏琉璃灯因而得名。寺的始建年代,无从考起,只知原来的寺院,殿房倒塌,香火衰败,蓬蒿杂生,狐兔出没。宋太祖赵国胤不得势之时,曾在这里栖身避难,面南登基之后,派人来重修庙宇,再装金身,琉璃寺一改旧观。

到了大宋元佑年间,这里已是殿阁重重,斗拱四起,墙壁彩绘,铁马叮冬。凡是到泰山降香,灵岩朝佛的来往僧人,都要到这里瞻仰膜拜。寺内僧人不下三五百人。年逾七旬的住持方丈灵公长老,十年前从江陵玉泉山云游到此。他身怀武林绝技,谙熟各派拳法,什么刀、枪、棍、棒、剑、戟、叉、弓、矛、锤等十八般兵刃,件件精通。老和尚还有个古怪脾气,就是不轻易收徒传艺。他常说:“人心叵测,善门难开。”可是,就在这一年,他却收了一个小徒弟。这个后生,进得寺院,一不学刀枪,二不学拳法,偏偏要学“偷”。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提起此人,大有名声,乃是梁山泊军中走报机密步军头领,人称“鼓上蚤”的时迁。这是后话。这时迁祖籍高唐州,城北关附近一里庄人氏。自幼丧母,父子二人耕种着二亩半薄田。这几年屡遭天灾,非虫即早,田地颗粒无收,年过花甲的爹爹,饿得槁形鹄立,摇摇欲倒。时迁天性至孝,见此情景,心疼得五内俱裂。时值宋哲宗赵煦在位,奸佞专权,贤臣退避,官吏贪赃枉法,豪强勒索敲榨,朝野上下,怨声载道。目睹国势家境,这位未出世的少年英雄再也忍耐不下去了。

“爹爹,儿有一言,可容禀告?”一天晚上,时迁用试探的口吻问道。

老爹道:“迁儿今天却怪,有话直说何妨。”

时迁道:“老天久旱不雨,田亩连年歉收,孩儿我上不能养活爹爹,下无力保全自身,活在世上,枉做一条男子汉。如此在家坐以待毙,不如去找条生路。”

老爹叹了口气道:“家无隔宿粮,手无半文铜,一个小本生意都做不成,不知你想做什么?”

时迁将座位向老爹挪了挪,道:“当今无道,官吏横行,大户人家花天酒地,肆意挥霍,穷苦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蜂起造反者,不乏其人。近来小儿唱道:风高放火,月黑杀人,无粮同饿,得肉均分。我想一不做二不休,索性聚拢几条汉子,抢劫些不义之财,回来也好养活爹爹。”

老爹见时迁贸然说出此等话来,只惊得心头乱跳,手足无措,连连摆手:“迁儿休恁地说,我们是本分人家,切不可造次!”

时迁见老爹惊惧万分,便不敢再讲。可是,心里思忖:若聚众抢劫,万一不测,就要祸及爹爹;单人翦径,自己体小力薄,身无技艺,恐难顺手;何不瞒着爹爹到大户人家去偷?对,偷!神不知鬼不觉,钱财到手,回来让爹爹吃顿饱饭。这正是:人穷志短,马瘦长。

离一里庄不远有一万户庄,庄上有一大户,户主万士良。此人吝啬,为人刻薄,家有千顷地,库藏万石粮,灾年荒月,乡亲们没受过他滴水之惠:反遭他百般盘剥。

当夜时迁待爹爹睡熟,撩腿摸到了万户庄。可是,上房房高,凿墙墙厚,费气巴力攀上了墙,忽见一条护家恶犬嗖地从墙下窜出,狂吠乱叫。时迁怕惊动了院里人,心急慌忙地跳下墙,逃了回来。一连几夜,都未偷成,时迁想到了琉璃寺灵公长老。

一里庄距琉璃寺虽有三二十里,时迁的孝顺在这一方是颇有名声的,灵公的卓绝武艺也为时迁所羡慕,并不断到寺院观看老和尚练武。这一天,时迁来到琉璃寺,谒见了灵公长老。“时迁,不在家下侍奉你父,又来寺院做甚?”灵公等时迁叩罢头,问道。“弟子有事,求见长老。”“何事?”时迁道:“佛家以善为本,百善孝字当先。弟子欲孝不能,特地求长老成全于我。”灵公听罢,哈哈大笑,说道:“时迁,老衲念你一片孝心,有何难处,就直说不妨,凡是我能办到的,定周济于你。”“谢长老!”时迁又急忙跪倒,额头触地,连连叩了儿下:“长老,我要跟你学偷!”灵公万没料到时迁会说出如此话来,不觉脸色一寒,慧目微睁:“时迁,你小小年纪,不可这样顽皮!”时迁向前爬了半

步:“长老,我是一片诚心。”“我不能收你为徒,更不会教你去偷。”时迁道:“长老刚才已然应允,佛家是不打诳语的。”“啊!”灵公被时迁说得一时语塞,不由轻轻叹了口气:“唉,前生缘分,人力不可挽回。老衲念你一片孝心,就收你为徒吧。可是,艺学成后,有这三不偷,你可知晓?”时迁道:“请长老指教。”灵公道:“一不偷贫苦血汗之钱,二不偷忠义孝悌之家,三不偷庵观寺院娼优之财,可曾记住?”时迁道:“谨遵师命!”“既然如此,”灵公道:“从今天起,我每月给你一斗米,拿回去供你爹爹食用,外人问起,就说是寺院给你的工钱。寺院正南五里,有一古井,井水甘甜清澈,你每天要从那里给我提几担无根水,供寺院沐浴使用。”时迁问道:“何谓无根水?”长老道:“把水从井里提上来,一口气提回寺院,倒在缸内,水桶不落地,就叫无根水。”时迁心想,一趟往返十余里,两桶水少说也有几十斤,中途不让水桶落地,这是有意变着法儿难为我,我要不答应,这个艺就学不成。老和尚可真厉害。不过,活人岂能让尿憋死?想到这里,说道:请长老放心,这个活我能干。”长老见时迁一口应承下来,便叫小和尚拿出两只水桶,放在时迁面前,时迁低头一看,顿时感到心惊肉跳,原来是一对尖底大木桶;放不稳,站不住,即便想中途偷懒也办不到。可是,时迁是个有志气的人,为了把本领学到手,一咬牙提起永楠,直奔古井。

话休絮烦,时迁往琉璃寺提水,眨眼过了一年。乍开始提水时,累得腿疼腰酸,两臂发麻,走起路来,气喘吁吁;半年过后,就觉得腿脚灵便;一年头上,提水快步如飞。第二年,长老在时迁腿上各绑上五斤重的沙袋,后来逐渐增添到十斤。第三年,灵公见时迁吃得苦耐得劳,心地纯正,便将审、蹦、翻、爬、躲、贴、靠、挤、滚、跌等穿房越脊的本领,一一传授给了时迁。

三年过后,灵公见时迁的本领很有长进,便想考考这个徒弟。一天夜里,鼓打二更,灵公从睡梦中把时迁唤醒,道:“今夜为师与你一起去偷,偷谁家的任你选择。”时迁一听可高兴了:“师傅,要偷,就偷万士良这个大财主家。”“为甚?”“师傅,万士良家趁万贯,为富不仁,乡亲们早就恨之入骨。再说,偷他个三百五百两银子,犹如九牛一毛!故而该偷!”“好!就依徒儿。”说着灵公拿出一套窄袖束腿、一抹青的夜行衣,扔给时迁。时迁连忙扎裹停当,顺手从床头下摸出一样东西揣在怀里,随师傅来到当院。只见灵公长老一挫身,说了声“走”,嗖地一下转眼不见,时迁连忙施展本领,拧腰、甩膀,也是嗖地一声,越墙而过。灵公长老在墙外等候,师徒二人一前一后,风不动脚不响霎时来到万户庄。“时迁,”长老在时迁耳朵边悄声说道,“这万家有一条恶犬,你可知道?”“知道。”“如何处置?”“师傅你看。”时迁从怀里掏出一个香油素馅大包子。原来,吃晚饭时,时迁剩下一个,来时特意带在身边。灵公见时迁如此机灵,心中暗暗高兴。二人上了墙头,那条恶犬果然又呼地窜了出来,时迁急忙用包子引开恶犬。二人飘下墙来,走到上房门口,长老用匕首拨开门闩,轻轻推开门扇。这是一明两暗的三间上房,听鼾声知道人在西间休息。长老摆了摆手,时迁随长老到了东间里,借着窗外的微弱月色,见屋内摆设整齐而满当,什么樟木箱子,描金大柜,立式衣橱,应有尽有。屋的东北角卧着一个半人高、四角包铜的红漆大柜,柜上挂着一把穿心元宝锁。长老掏出万宝钥匙,插到锁眼,轻轻一扭,锁便应手而开,然后掀开柜盖,让时迁纵身跳进柜内。“时迁,”长老轻声叫道,“我先走一步,在寺院等你。”说罢,把柜盖一盖,“咔嚓”一声,又锁上了。长老悄步出了上房,反手掩上门,纵身一跳,趴在房脊上察看动静。

时迁听柜外寂然无声,料想师傅已走,心中暗想:师傅今天演的是哪出戏?把我锁在柜里,他还说在寺院等我,只非这是在试探我的本领?不管怎样,我得想法出去。想到这里,用手摸了摸,柜里尽是丝绸衣物,底层有几包梆梆硬的东西,用手捏了捏,料想是银子,便揣到怀里两包。收拾停当,便顺手“咯吱”“咯吱”抠起柜壁来。

这天夜里,正巧老财主万士良出门讨账未归,一个贴身Y头秋菊在上房陪老夫人歇息。老年人睡觉清醒,听得东间“咯吱”“咯吱”响动,用手推了推丫环:“秋菊,老鼠咬东西,起来瞧瞧去。”秋菊闻声披衣而起,点上蜡烛向东间走来。时迁听柜外有人,又抠了抠柜壁。“死老鼠,甚时钻到柜里了l”丫环说着从西间取来钥匙开柜。时迁趁丫环掀柜盖的刹那间,从柜缝轻轻吹一口气,把蜡烛吹灭了。“啊!”

秋菊顿时觉得心里发毛,“却怪,哪来的风?”当丫环回去点上蜡烛,战战兢兢来到东间时,时迁早已象狸猫一样溜了出去。灵公在房上看见时迁已翻墙而出,便跟踪回到寺院。“师傅,多蒙你老苦心教诲,弟子今夜一没杀人,二没露痕迹,将银子偷回,请收下。”说着将银子双手奉上。长老道:“徒儿,你的本领已然学成,要赶快离开这里。这两封银子你拿回家去,买些米面,赡养老人。要记住,一块好材料,一定要磨炼成有用的器物。等你父百年之后,你要投奔一个忠义所在,切不可胡作非为。”时迁一一领受,叩头起来,恋恋不舍地出了琉璃寺。

这以后,时迁为了生计,怎样干了一些跳篱骗马、偷鸡摸狗的勾当,蓟洲府又如何吃官司,巧遇病关索杨雄搭救出监,这都是后话。正是:穿房越脊快如风,三年功夫苦练成。日后梁山创大业,全仗一身燕子功。

每天不断更新古今中外小故事,有喜欢此类文章的朋友可以点击关注或者点赞收藏;您还可以长按点赞,这样就可以强力推荐此文。

多谢观看,谢谢您的支持!

标签: 时迁灵公长老丫环和尚

更多文章

  • 90年代,李连杰与时迁扮演者孟耿成的照片,两人的关系不一般

    历史解密编辑:射手娱评标签:时迁,武艺,记者,李连杰,赵长军,武大郎,孟耿成

    90年代,这是李连杰与时迁的扮演者孟耿成,两人的关系不一般。老版《水浒传》中有真功夫的演员不在少数,其中的佼佼者要数武大郎的扮演者宋文华与时迁的扮演者孟耿成,宋文华的功夫已相当了得,但孟耿成的功夫比宋文华更胜一筹。孟耿成本就出身武术世家,武艺高超的父亲孟玉清将全部武艺传授给他后,又四处遍请名师教授他

  • 梁山倒数第一的好汉段景住,能力不强,为什么还能排上榜?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段景住,宋江,好汉,晁盖,卢俊义,方腊,梁山好汉

    《水浒传》中的段景住,绰号金毛犬,他原本是盗马的。他虽然武艺不高,能力不强,但还是在梁山有一席之地。虽然他排在最后一位,是第一百零八位,上应地狗星,但好歹是一个头领了。至于为什么梁山倒数第一的好汉段景住,业务能力不强,还能排上榜?首先,他都已经排在了最后一位,就已说明他业务能力不强的。他之所以能上榜

  • 老树 | 同道总难觅,相知有几许?遍地起狼烟,惟有花解语。

    历史解密编辑:老树画画标签:花解语,狼烟,残月

    盼望暑热过去,等着秋风吹来,也没什么目的,只是图个凉快。兄弟外号大嘴,常常口无遮拦。他说有话憋着,夜里容易失眠。抬头望云霓,俯首看江湖。小心应世事,前面多畏途。世事搞不懂,挣钱也不行。索性立枝头,跟你调调情。同道总难觅,相知有几许?遍地起狼烟,惟有花解语。有鸟退休矣,飘然入深山。回望红尘里,破事没个

  • 人间有四季,春有花解语

    历史解密编辑:坦腹斋标签:水墨,国画,王雪涛,春有花,花鸟画家,百花图卷,人间有四季

    这是花鸟画家们的季节,也许只有花鸟画家了解这人间四月芳菲,解花语,懂春心,留下这人间最美的季节!周之冕 《百花图卷》手卷 设色纸本32×1717 cm...........................................................................

  • 罗马赛英语采访:王曦雨谈与郑钦文的金花中国德比向对手学习

    历史解密编辑:壮乡大牛标签:郑钦文,王曦雨,国际女子职业网联,罗马赛,红土

    罗马公开赛——中国选手王曦雨在意大利国际国民劳动银行公开赛第三轮以 6-2、0-6、7-5 击败泰勒·汤森德后,晋级 WTA 1000 赛事的首轮 16 强。比赛开始时排名第75位,这位22岁的选手在最后一盘的绝境中翻盘,挽救了一个赛点,逆转了美国人并晋级。王将面对她的同胞21号种子郑钦文,争夺她职

  • 故事|废柴郡主:一不小心嫁亲王,笨蛋娘子还请多多指教(完结)

    历史解密编辑:岁月沉淀墨语标签:郡主,娘子,小侯爷,殿下,少将军

    这是个废柴郡主跟“爹不疼,娘不爱”臭小皮蛋的故事。1.初遇顾圣钧原来不叫这个名字,博州侯夫妇原本就叫他狗蛋,可毕竟他以后是要袭爵位的,这名字呈到陛下案前,老皇帝对自己亲外甥的随意也是扶额,大笔一挥才有了顾圣钧的名字。博州侯觉得,皇恩浩荡,如今叶城战事吃紧,吾儿理当对得起“圣钧”二字。于是,儿子丢去了

  • 她的美貌堪比柴郡主,实力不亚于马赛英,紫金刀勇斩韩昌的弟弟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马赛英,佘太君,杨门女将,杨六郎,杨家将,穆桂英,杜金娥,杨七郎,柴郡主,韩昌

    号称母天蓬的陈金定救下遇险的薛丁山,堪比罗刹女的马秀英多次救下丈夫呼延赞,这些其貌不扬的女将留下了众多精彩的故事。在那个巾帼不让须眉的演义时代,俊俏的刘金定力杀四门,千里寻夫的故事扬名四海,樊梨花与穆桂英两位美貌的女英雄,彰显着实力更强于相貌的英勇事迹。杨门女将中还有一位女将,论长相她就像九天仙女下

  •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柴郡主泪流成河,因为另一个少女霸占了杨六郎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杨六郎,柴郡主,杨家将,宋太宗,杨业,桑干河

    一、杨家将归宋前因公元979年5月,北宋太宗赵光义攻陷北汉,北汉皇帝刘继元投降。彼时的杨家将主将杨业,从951年就跟着刘继元的父亲,当时他扶保北汉已经28年,老将军选择誓死不降。当时他的儿子六郎杨延景,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投宋,一个是投辽,辽国有他的爱人,当时的萧皇后。然而杨家将此时,走到了一个历史

  • 杨门女将柴郡主真实身份?她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义女

    历史解密编辑:立春讲故事标签:唐朝,柴郡主,杨六郎,杨门女将,后周世宗,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杨家将又名杨门女将,是一部改写女性故事的力作。当杨家男子为国捐躯后,一群寡妇在老太君的带领下,为保家卫国演绎了一个忠义的英雄故事。其中杨门女将柴郡主身份不同寻常,一直视她为大家闺秀。其实这个人的身份非同一般,她的武功和智慧都是望尘莫及的。她就是杨六郎的妻子柴郡主,很多人只认为她是公主,学识渊博,却很

  • 为何正史中宋太宗和他侄女儿柴郡主,被宋朝群臣称为一对“疯狗”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宋太宗,柴郡主,宋太祖,郡主,宰相,吕蒙正

    公元978年阳春三月鹅一天晚上,疲惫不堪的宋太宗赵光义挥手屏退了周边服侍的人,一步一步的挪到了自己的书房,去年一年时间,全国各地虫灾水灾频发,这让赵光义几乎疲于奔命。这眼看夜已三更,他却依然毫无睡意。窗外传来一阵阵脚步声,有人不经通报就推开了房门,然后有四五个内侍端着温热的美酒和食物闯进来,赵光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