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高俅带着鲁智深林冲武松打梁山,哪三位好汉出战,能把他们击败?

高俅带着鲁智深林冲武松打梁山,哪三位好汉出战,能把他们击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私塾 访问量:994 更新时间:2024/1/16 20:12:14

在落草为寇前,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鲁智深是渭州兵马提辖,武松是阳谷县步兵都头,他们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不但衣食无忧,而且还有很广阔的升迁空间。

在征讨梁山的大军中,有林冲的同事丘岳和周昂,他们分别官带左义卫亲军指挥使兼护驾将军、右义卫亲军指挥使兼车骑将军,如果林冲不出事,他也是要作为高俅的嫡系参加征讨梁山之战的。

林冲在京城里穿着六品武官绿战袍,鲁智深在渭州穿的也是绿战袍,这说明他们的级别大致相当——古代官场等级森严,几品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是有严格规定的,如果不到三品官却穿了紫袍,那就是“僭越”。

如果老种经略相公或小种经略相公奉命征讨梁山,鲁智深作为六品兵马提辖,本身就肩负着练兵捕盗之责,那是一定要随同前往的。

行者武松虽然不是正规军官,但他也是阳谷县正式任命的刑警队长(按照古今职官对照表,县令是兼任公安局长、法院院长的),他平生的志愿,用宋江的话来说,就是“日后但是去边上,一枪一刀,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得一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

如果不是误杀镇关西、恶了高太尉、醉打蒋门神,鲁智深林冲武松是完全有可能出现在在征讨梁山的大军中的。如果这一提辖一教头一都头跟随大军打梁山,梁山众好汉就有麻烦了——我们盘点之下就会发现,能打过鲁智深林冲武松的人实在太少了,如果那些被迫投降的朝廷军官不出手,能打过这三人的,好像一个都没有。

好像没有,并不一定是真没有,梁山虽然坏人多好人少,但也不是一个能打的都没有,抛开那些软骨头军团不提,草莽出身的梁山好汉中,也有几个一流高手,让他们与鲁智深林冲武松单挑,也有获胜的希望。

豹子头林冲是很受太尉高俅器重的八十万禁军教头,如果不是为了给养子高衙内“治病”,他是不会舍得对林冲赶尽杀绝的,如果他肯降尊纡贵,收购一两个美女跟林冲交换,结婚好几年却没有一男半女的林冲,是有大概率会欣然接受的——林冲发配前写了一封休书,那就是在向高衙内示弱:现在那女人跟我没关系了,你爱咋弄就咋弄吧,她现在是无夫之人,谁都可以合情合理合法求婚。

如果高俅不欺人太甚,林冲是很愿意充当打手征讨梁山的,这对梁山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盘点非军官出身的梁山好汉,也只有卢俊义似乎能跟林冲抗衡,但是卢俊义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在水浒原著中,玉麒麟卢俊义并没有从军经历,他就是当铺(解库)大老板,他的名头,很可能是用钱砸出来的——他家里养的那些“教头”,估计大多是打虎将李忠一类的人物。

卢俊义上梁山前,实战经验几乎为零,连黑旋风李逵都能在他朴刀之下支撑三个回合并成功脱逃,说明卢俊义的武功,自保绰绰有余,杀人却有点力不从心。

玉麒麟卢俊义和没羽箭张清在上梁山前,都曾经被林冲带着铁甲骑兵撵下水——如果林冲还在高俅军中,那必然也是铁甲军统领,他带着千军万马轰隆隆地冲杀过来,卢俊义似乎也只能望风而逃。

豹子头林冲不好对付,花和尚鲁智深也不是善茬儿,他在马上能跟双鞭呼延灼打成平手,步斗也不输青面兽杨志。鲁智深已经饿得头晕眼花,九纹龙史进也打不赢他。所以要想在梁山找一位能跟倒拔垂杨柳的鲁智深抗衡的好汉,实在是太难了——只有托塔天王晁盖可以跟鲁智深一战。

托塔天王晁盖的力气,在梁山一百单八将中,排不进前三也能排进前五:青石雕成的镇妖宝塔,他托着走过大溪,比武松把三五百斤的石头抛起来接住,似乎还难一些。

托塔天王晁盖能否打赢花和尚鲁智深,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但这应该难不住读者诸君,晁盖与鲁智深谁更胜一筹,大家心中肯定都有明确的答案。

林冲难对付,鲁智深不好惹,都头武松跟他们相比,也是不差分毫,而武松的可怕之处,就是他出手从来不留活口。武松阵斩辽国御弟大王耶律得重、方腊三弟方貌,都是两招结束战斗——武松大开杀戒的时候,鲁智深就在旁边看着呢,比如那个三大王方貌,从鲁智深禅杖下逃生,却没躲过武松疾如闪电的雪花镔铁双戒刀:“小巷里撞出鲁智深,抡起铁禅杖打将来。方貌抵挡不住,独自跃马,再回府来。乌鹊桥下转出武松,赶上一刀,略断了马脚,方貌倒颠将下来,被武松再复一刀砍了。”

要凭武功生死搏杀,梁山好汉可能都不是武松的对手,但是我们不要忘了,在晁盖身边,还有一个入云龙公孙胜,他的个头不比武松矮,打起架来也很厉害:“只见那个先生,身长八尺,道貌堂堂,威风凛凛,生得古怪。正在庄门外绿槐树下,打那众庄客。”

公孙胜武功不弱,法术更是厉害,金剑先生李助能把卢俊义杀得没有还手之力,但是在公孙胜面前,却连一招都接不住:“那李助有剑术,一把剑如掣电般舞将来。卢俊义正在抵挡不住,却得宋江中军兵到,右手下入云龙公孙胜,口中念念有词,喝声道:‘疾!’李助那口剑,托地离了手,落在地上。”

李助能击败卢俊义,公孙胜能秒败李助,如果武松遇到公孙胜,其结局也很可能像李助一样凄惨。

这样盘点下来,我们就会发现梁山果然卧虎藏龙,即使是林冲鲁智深武松跟着高俅去征剿,也可能是有去无回。

上面这个结论,只是笔者一家之言,可能有很多人不服气,所以最后还是要提请读者诸君讨论:玉麒麟卢俊义有几成把握击败豹子头林冲?花和尚鲁智深与托塔天王晁盖公平对决,最后谁将胜出?如果给予公孙胜足够的时间空间,他能不能击败、击伤甚至击杀行者武松?

这三场对决胜负难料,梁山除了公孙胜晁盖卢俊义,还有不少能打的好汉,所以笔者认为,即使高俅肯带着鲁智深林冲武松讨伐梁山,获胜的概率也几乎为零,但不知读者诸君以为然否?

更多文章

  • 荡寇志这段描写比水浒传好:林教头惨烹高衙内,朱仝雷横怒斩高俅

    历史解密编辑:轻私塾标签:高俅,雷横,林冲,高衙内,朱仝雷,梁山好汉,中国古文献,荡寇志(1975年电影),水浒传(1973年电视剧)

    俞万春历时二十二年、三易其稿写成的《荡寇志》并没有赢得一片喝彩之声——他把所有的梁山好汉都写死了:宋江李逵被凌迟处死固然大快人心,让鲁智深疯掉、武松累死,这就犯了众怒。也许在俞万春看来,鲁智深的“疯魔”是一种顿悟,武松力竭身亡仍正襟危坐貌若天神,已经对这两位好汉给予了足够的尊重,但是读者才不管那些,

  • 音译?笔误?死后还能与孟珙作战,被史书张冠李戴的忒木泬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孟珙,元史,金史,史书,张冠,成吉思汗,蒙古骑兵

    读金元史的时候,最大的问题就是怕遇到音译不同,这本书这样写,那本书那样写,名字、部落,随便拉出来一个都能写一段备注,比如知名度很高的木华黎,常见的就是木华黎,还有不常见的木合黎、木花里、谋合理、摩喉罗等等;再比如铁木真的女婿兼妻侄赤古驸马,又译赤窟、赤苦、赤渠、赤驹、赤曲、申窟、赤乞、失窟等等,不熟

  • 南宋的曼斯坦因-被埋没的一代名将、机动防御大师孟珙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孟珙,宋军,金人,蒙军,南宋的曼斯坦因

    (本文大概8500余字,阅读可能需要12分钟左右)熟悉二战史的朋友想必都对埃里希·冯·曼施坦因这个名字不陌生,作为与隆美尔和古德里安齐名的二战德国三大名将之一,因主导对法作战的“曼斯坦因计划”而驰名遐迩。相比本子,二战时期德国的军事将领起码在技术层面值得我们尊敬曼斯坦因具有极高的战略天赋,善于将现代

  • 南宋孟珙有多牛?战术领先世界700年,被称为比肩曼斯坦因

    历史解密编辑:野草的春天标签:孟珙,宋军,宋理宗,蒙古军

    南宋孟珙有多牛?战术领先世界700年,被苏联专家称比肩曼斯坦因苏联时代,有一个军事史作家德·安·沃尔科戈诺夫在翻阅世界军事史资料的时候,被一个中世纪中国人的战绩给深深吸引。这个人就是南宋抗蒙悍将孟珙。在通读了孟珙的战绩之后,这位苏联专家不无感叹地说:这是一个比肩曼斯坦因的帅才,一个13世纪的“机动防

  • 孟珙:在他手上将金人灭国,完成了岳飞的夙愿,为何现在不为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孟珙,岳飞,夙愿,宋军,金人,金国

    赤胆强国祚,黯色一枝菲他,灭金抗蒙,以一人之力统御南宋三分之二战线上的战事,他是南宋著名的军事家,民族英雄,他完成了岳飞等人多年的夙愿,一雪靖康之耻,他是南宋王朝最后一根擎天柱,他就是被后世称为“机动防御大师”的南宋名将孟珙。孟珙,字璞玉,湖北枣阳人。出身将门,曾祖孟安和祖父孟林是岳飞部属,其父孟宗

  • 孟珙在这2年成为救火队长,挫败蒙军计划,助南宋暂时逃离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陌生的他呀标签:孟珙,宋军,蒙军,蒙古军

    南宋理宗端平元年,即1234年,在金国被宋蒙两国灭国后,蒙古军队撤出了河南之地,南宋为了争取更多的战略空间,以及为了收复故土,同年发动了收复三京的计划,也就是收复原北宋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和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但这随即引起了蒙古人的大举南下,次年1235年,窝阔台

  • 鄂东梁子湖畔的涂镇:七百多年前的南宋中兴名将孟珙墓在这里

    历史解密编辑:楚天视野标签:孟珙,岳飞,梁子湖畔,金国

    从武汉光谷到鄂州梁子湖,车程也就半小时左右。武汉、鄂州两市乡村交界处,有一村湾常常被人俗称“孟家大垅”,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梧桐湖新区的核心区,在这里定居的孟氏人家约有千余人,其人口数量应为大垅全村各姓氏之首,故民间多以“孟家大垅”直呼其村名。而从孟家大垅越六十口、过长港河、上鄂咸高速往咸宁方向,约一

  • 南宋孟珙有多厉害?挖坑对峙让蒙古人吃大亏,机动防御成战场奇观

    历史解密编辑:野草的春天标签:孟珙,蒙古人,宋军,宋理宗,金哀宗,金国

    南宋孟珙有多牛?战术领先世界700年,被苏联专家称比肩曼斯坦因苏联时代,有一个军事史作家德·安·沃尔科戈诺夫在翻阅世界军事史资料的时候,被一个中世纪中国人的战绩给深深吸引。这个人就是南宋抗蒙悍将孟珙。在通读了孟珙的战绩之后,这位苏联专家不无感叹地说:这是一个比肩曼斯坦因的帅才,一个13世纪的“机动防

  • 全史人物评鉴-孟珙 字璞玉

    历史解密编辑:空城遇梦标签:孟珙,宋军,金国,武仙,宋廷,璞玉,金哀宗,人物评鉴

    孟珙字璞玉孟珙(1195年—1246年10月13日),字璞玉,号无庵居士。原籍绛州(今山西新绛)。孟珙生于将门世家,曾祖孟安是岳飞部将,曾立过军功。祖父孟林也是岳飞部属。其父孟宗政在开禧二年(1206年)的宋金战事中崭露头角,授京西兵马钤辖,镇守襄阳。孟珙是孟宗政的第四个儿子,由冀国夫人马氏所生。从

  • 武仙,聚众20万被金哀宗视为救命稻草,孟珙成为其幻想毁灭者

    历史解密编辑:三分钟的温度呀标签:武仙,金哀宗,孟珙,宋军,金人

    南宋理宗绍定六年(1233年),曾经占据中原之地的金国被崛起的蒙古追着打,金哀宗两次迁都,从今天的开封一路跑到了汝南县,而自从蒙金三峰山之战后,金国最后一波所谓的精锐部队被打垮,亡国在即,按理说金国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对付蒙古人身上,但是在这一年,宋金双方的地方部队发生了大规模战争,割据今南阳一带的武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