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别人,不值得。但是高俅值得。这是价值观的问题。
高俅是一个靠踢球而发达的市井混混。他既没有道义观念,也不懂国家大事。在他看他,自己的干儿子高衙内就是最重要的。不是这个重要,关键是高衙内代表着社会对自己的认同——高衙内本来是高俅的叔伯弟兄,却给他做了干儿子。这对于一向落魄、没有亲戚往来、“不曾有亲儿,无人帮助”的高俅来说,是多么扬眉吐气的事!
可以这么说,高衙内不是高俅的儿子,却比儿子更重要。因为大部分人都会有儿子,而像高俅这样横空出世、天降富贵,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他需要社会对他的认同,以获得心灵的满足。而这个自愿降一辈给他做儿子的叔伯兄弟,就是社会对他认同的最明显的标志。维护高衙内,就是维护他的现在,维护他的权威,也就是维护他自己。
当然,像高俅这样的人,不那么讲究节操,如果让他为维护权威而断头流血,他大概也不会去做的。但是如果是一些小的代价,他还是可以承受的。
来看看林冲,及林冲之前的王进,这些“得罪”过高俅父子的人,都是些什么人吧。
林冲和王进,都是禁军教头。注意,教头不是武官,不是将领,而是教授武艺的人,属于军队中的技术人员,武人中的秀才。他们都是国家栋梁,有用之才——但是,国家栋梁,跟高俅有什么关系?
在高俅这种人的眼里,国家,朝廷,不过是他满足私欲的工具。对国家有用的,如果不能为他所用,就等于没用——他的逻辑就是这么简单。
林冲、王进,就是这样“没用”的东西。他们又得罪了高俅(得罪高衙内,也等于得罪高俅。而没有主动得罪,却被高衙内惦记着老婆、以至于相思成疾,也等于得罪了高衙内)。
得罪了自己,又对自己“无用”,这样的人,不除何为?
只有爱国之人,或者有野心的人(宋江之流),才会知道人才的重要性。高俅,可不是那样的人。
至于说到“陷害”,这样拙劣而无耻的手段,别人或许不屑为之,高俅可没有这样的精神顾虑。他根本就不知羞耻,只逐利益,哪里会像正人君子那样“有所不为”?
不管用什么手段,除掉王进、林冲、以及像他们这些“无用”之人,来维护自己的权威,在高俅看来,这不仅是“值得”,而且是天经地义、一本万利。
什么?你说林冲造反、损害国家和朝廷?损害国家,又不是损害高俅,他才不管那么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