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高俅是个当官的料?两个条件,少了一个都当不了官

为什么说高俅是个当官的料?两个条件,少了一个都当不了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多角镜头 访问量:2488 更新时间:2023/12/18 23:36:39

《水浒传》中当宋江因为浔阳楼上一首反诗,被铁链团团锁住后,宋江内心是崩溃的:我这么一个热心肠的人,怎么处处不得意,一心向着朝廷反而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当时的宋江崩溃到向李逵询问生命的意义。

其实宋江这样的内心os,现在的很多人也都有感触,比如作为打工人:我已经很努力工作了,为什么老板上司看不到我的努力?为什么为一个公司耗费这么多年的青春,最终还只是一文不值?

兴许是因为大家都是谜中人,没有看清自己在整个局势中的地位与价值。

要说宋江是个屡屡不得志的人,那高俅就是一个小人得志的典范。可是为何小人就能那么容易得志呢?小人真的更容易受到青睐吗?大家可别被高俅这个例子误导。不过这却不妨碍我们向高俅学习一番。

一起来了解下高俅这个人,和他的发迹史。

原著中是这样介绍高俅的。东京开封府汴梁宣武军,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姓高,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业,只好刺枪使棒,最是踢得一脚好球。京师人口顺,不叫高二,却都叫他做高球。高二这个名字已经够随意够不好听的了,人们又叫他高俅,高俅再混也知道这个名字上不了台面,就自己将气球那字去了"毛傍",添作"立人",改作姓高,名俅。

高太尉高俅的名字就这样诞生了。只是改个名字并改不了他在东京城里的名声,高俅这人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都会,还胡乱学了些诗书词赋;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一点不会。像高俅这样一个流氓无赖,不出意外一辈子估计只能靠坑蒙拐骗、欺男霸女、敲诈勒索混口饭吃,最终兴许不是打死人就是被人打死,总之绝无好下场。

看98版《水浒传》电视剧就能在高俅被屡次拒绝后的表情上看出尴尬。高俅在宋哲宗大赦天下后,重新回到东京在董将仕的药铺里帮忙,高俅是会耐心当药童的人吗?高俅药童当的不痛快,经常约着狐朋狗友在街上踢球玩,踢球还不痛快,见自己的粉丝被一个耍棍棒的吸引走了,就前去找茬,结果被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进教训了一顿,高俅就这样带着伤回要点干活了,董记老板一看这不行呀,高俅这样的小混混,我这家里可装不下,不要恩情没有得到,反而把自家的孩子带坏了,所以就写了一封书信要把高俅介绍给小苏学士那儿去,说实话就是将高俅当球踢到了别处,至于别处怎么处理就管不着了。

高俅自然知道这是遭人嫌弃了,不过高俅这脸皮子练的够厚,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高俅还真拿着信去了苏府,并且为了在这里落脚还在苏学士跟前露了一手,借着介绍自己名字的时候,写了一个还挺漂亮的毛笔字。只可惜高俅这浪荡名声早就传开了,苏学士心里也是想着自己一个文人估计遮不住这人,就又把高俅踢到了小王都太尉府中,高俅这经常踢球的人,接连被嫌弃被人踢,心里的怒火已经在燃烧了。不过表面工作还是要做好,即使被小王都太尉当做了空气,也要安静地等着,这里就要划重点了,咱们别笑高俅脸皮厚,脸皮厚可是一个好技能,看了高俅这一路被踢的过程,也能看出来高俅这个小混混比想象的要能忍,一般在街上混惯了的人,心气都比较高,不爱让自己受气,可高俅就忍下来了,如果他从药铺或者苏府出来后撂挑子不干,直接走人就会错过遇见端王这个机会。到此高俅这件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在生活给我们创造困难的时候,要学会隐忍,不放过任何一个有利条件,为自己创造新的机会。

高俅在小王都太尉府里没做多久,就在给端王送东西的时候,抓住展露才华的机会。踢球技术好是高俅的本命绝技,而且好久不踢球也心痒难耐了,在端王府看见端王在踢球就眼红的多看了几眼,端王看见高俅眼馋就拉他下场踢两脚,端王不愧是一个艺术家,这脾气就是好,结果还是被高俅一个“鸳鸯拐”给惊着了,高俅这球技放在现在估计连世界级球星C罗也要甘拜下风吧,幸好古代没有全球性的足球比赛,否则他会成为甲A、亚洲杯、世界杯的大热门。这里就又要说另一个道理了,俗话说:家财万贯,不如一技傍身。高俅凭借蝴蝶穿花、百步穿杨般的神奇球技俘获了端王这么一个高级粉丝,这前途可不是一片光明。所以不要总是怪自己遇不到好机遇,刻苦磨炼,先修炼出一套自身过硬的本领,机会会自己嗅着气味贴上来的。

自古知音难觅,端王好不容易碰到一个能在球场上踢的痛快的队友,怎么肯把高俅放回去,于是屈尊请小王都太尉吃饭讨要高俅,想让高俅做自己的亲随,看高俅这得意的表情,终于是扬眉吐气了。

碰到这么大一个机遇,高俅可以说已经敲开了上流社会的大门,以后的人际关系都是王公贵族,不过当端王还只是一个端王的时候,即使高俅平时能碰到很多王公贵族,也不过是一个听使唤的下人,而当端王当上皇帝后,就一切都不一样了,因为端王也就是宋徽宗生性爱玩,喜欢过有声有色的舒服日子,又爱花钱,所以像高俅这样蹴鞠高手就成了重用对象,因为高俅不仅踢球好,还会些花拳细腿,就被提升为殿帅府太尉了,这可是相当于国防部长的职位。宋徽宗这样的决定,别说那些大臣会反对,就是我们看到了也觉得不可思议,一个国家的国防怎么能交给一个曾经的小混混,可怎么说呢,高俅就是这么一个适合当时朝代的做官人,当皇帝昏庸的时候,皇帝喜欢的并不是整日里建议来建议去的忠臣,还是能让他开心的人,所以高俅在缺少仁义礼智信行忠良这些优良品质后,却更适合在当时的官场里混。

更多文章

  • 高俅是大奸臣吗,如今他的后人住在江苏句容,多以这个行当为生

    历史解密编辑:粤姐说电影标签:高俅,林冲,王诜,苏轼,奸臣,宋徽宗,高太尉,水浒传,句容市,江苏省,江苏句容,中国古文献

    “说走咱就走哇,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一声声激昂地呼喊,一个个鲜活的英雄。一九九八年元旦前后,四十三集的电视连续剧《水浒传》,驱散了阴冷,点燃了那个冬天。虽然是小说创造,但是《水浒传》刻画的人物深入人心,“大反派”高俅也被世人唾弃,但真实历史上,高俅是什么样的人呢?他的后人又在做什么呢?接下来让我为

  • 《水浒传》:谈高俅发迹后为什么和故交划清界限

    历史解密编辑:茅塞盾开本尊标签:高俅,水浒传,苏轼,梁山好汉,朱元璋,宋徽宗,水浒传(2011年电视剧),小说剧,古装剧,中国古文献

    不久前,一位老师邀请我解析一下《水浒传》中的一个片段:高俅发迹后,为什么会将昔日里和他混迹在一起的狐朋狗友统统暴打一顿,从此和他们断绝来往。关于我国的古典名著《水浒传》,我只是很早之前看过央视版电视剧,随后又粗略把原著看了一遍,对这部著作的很多细节了解并不多。在得到这位老师的邀请后,我从原著中着手,

  • 高俅:《水浒传》的最大反派,历史上的真实面目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高俅,王诜,奸臣,童贯,宋徽宗,古装片,小说改编片,中国古文献,水浒传(2011年电视剧)

    作者:阿赖耶识《水浒传》中有四人高俅、童贯、蔡京、杨戬,被称为四大奸臣。高俅在文中逼走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陷害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毒杀梁山好汉宋江,扬名江湖的一百单八将,那份情意毁在高俅的手中。可是脱离情义私心的《水浒传》,历史中的高俅,是什么样的形象?高俅家世不显,出身低微,最开始的时候因为字写得

  • 真实历史中,北宋两大奸臣蔡京、高俅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蓝风破晓标签:蔡京,高俅,宋徽宗,宋钦宗,奸臣

    高俅的下场,会让你怀疑“恶有恶报”这个词有问题。相对来说,蔡京的下场要比高俅惨那么一点点。1、高俅这个恶人,一生都在走狗屎运(1)高俅的崛起看水浒传,高俅此人擅长踢“足球”,也擅长琴棋书画;擅长拍马屁,也擅长落井下石、鱼肉百姓、欺负属下。是高俅和他儿子高衙内,毁了大英雄林冲的一生。实际上,林冲此人纯

  • 种师道知道:八十万禁军只是账面数字,高俅和林冲吃了多少空饷?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高俅,林冲,种师道,禁军,杨志,蔡京

    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高俅是殿帅府太尉,跟这两个人有关的,读者诸君也比较感兴趣的,是宋朝有没有八十万禁军?禁军八十万,再加上地方部队厢军,那岂不是要有百万大军?有百万大军却打不过辽国,也打不过金国,连地瘠民贫的西夏也打不过,真不知道宋朝是怎么苟延残喘三百一十九年的。这个问题问昏君赵佶肯定是得不到明确

  • 如果等待嫖娼也算嫖娼并推广,高俅就没必要白虎节堂坑林冲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代文嚎标签:林冲,高俅,嫖娼,杀人,白虎节,高太尉,中国古文献

    近日,一个“等待嫖娼”的案件火爆网络。在案件中,一位张先生在没给钱,也没实施嫖娼行为,甚至连酒店房间都没找到的情况下,就在酒店的走廊被民警抓获,被认定属于嫖娼违法行为,行拘5日。此案争议较大,一部分网友表示这个判罚很“合理”,张先生的行为确实应该被处罚。这个判罚是否“合理”我不知道,但绝对合法,根据

  • 招安之后,除了宋江鲁智深,还有哪些梁山好汉有希望变成高俅?

    历史解密编辑:直证大史官标签:高俅,书生,蔡京,宋江,宋朝,鲁智深,卢俊义,梁山好汉,中国古文献

    宋江是想变成高俅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在当时的环境下,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很多人的终极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们可以不择手段。咱们今天的话题,就是招安之后,除了宋江鲁智深之外,还有哪些梁山好汉有希望变成高俅?之所以把宋江和鲁智深先提出来,是因为这两个人做事风格截然不同,虽然他们都曾经负案在逃,但

  • 高俅带着鲁智深林冲武松打梁山,哪三位好汉出战,能把他们击败?

    历史解密编辑:轻私塾标签:高俅,林冲,武松,鲁智深,卢俊义,公孙胜,梁山好汉,中国古文献

    在落草为寇前,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鲁智深是渭州兵马提辖,武松是阳谷县步兵都头,他们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不但衣食无忧,而且还有很广阔的升迁空间。在征讨梁山的大军中,有林冲的同事丘岳和周昂,他们分别官带左义卫亲军指挥使兼护驾将军、右义卫亲军指挥使兼车骑将军,如果林冲不出事,他也是要作为高俅的嫡系参加征

  • 荡寇志这段描写比水浒传好:林教头惨烹高衙内,朱仝雷横怒斩高俅

    历史解密编辑:轻私塾标签:高俅,雷横,林冲,高衙内,朱仝雷,梁山好汉,中国古文献,荡寇志(1975年电影),水浒传(1973年电视剧)

    俞万春历时二十二年、三易其稿写成的《荡寇志》并没有赢得一片喝彩之声——他把所有的梁山好汉都写死了:宋江李逵被凌迟处死固然大快人心,让鲁智深疯掉、武松累死,这就犯了众怒。也许在俞万春看来,鲁智深的“疯魔”是一种顿悟,武松力竭身亡仍正襟危坐貌若天神,已经对这两位好汉给予了足够的尊重,但是读者才不管那些,

  • 音译?笔误?死后还能与孟珙作战,被史书张冠李戴的忒木泬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孟珙,元史,金史,史书,张冠,成吉思汗,蒙古骑兵

    读金元史的时候,最大的问题就是怕遇到音译不同,这本书这样写,那本书那样写,名字、部落,随便拉出来一个都能写一段备注,比如知名度很高的木华黎,常见的就是木华黎,还有不常见的木合黎、木花里、谋合理、摩喉罗等等;再比如铁木真的女婿兼妻侄赤古驸马,又译赤窟、赤苦、赤渠、赤驹、赤曲、申窟、赤乞、失窟等等,不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