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武侠小说不仅天马行空、妙趣横生,还有迹可循,原来金庸绝大部分的著作都沿用了真实的历史事件,在这种亦假亦真的相互辉映之下,读者们仿佛能置身于历史的画卷之中。而各个朝代的历史人物,也频频被金庸写进了书中,成了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
张三丰作为武当派的开山鼻祖,他自创的太极拳剑以及养生之法流传至今。在金庸的《射雕三部曲》里,也有关于张三丰的精彩故事。
一、神雕末世
在《神雕侠侣》的末尾,杨过用黯然销魂掌击败金轮法王,救出了被挟持的郭襄。随后,杨过甩出三粒飞石击毙了大汗蒙哥。蒙哥一死,蒙古兵马群龙无首之下被郭靖率领的兵马一路冲杀。
数日后,杨过带着小龙女和群雄作揖告别,二人历经了太多的磨难,需要找一个清静之地恩恩爱爱地度过余生。就在杨过、小龙女准备下山之际,少年张三丰跟着师父觉远大师追着尹克西、潇湘子上了华山。
为了拿回被盗的《楞伽经》,张三丰和尹克西动起了手。此时的张三丰毫无实战经验,竟被尹克西揍得鲜血直流。
杨过见状,当下传授了张三丰三招。这三招实战性极强,一下子打开了张三丰的武学天地。如果说觉远大师是张三丰少林寺的师父,那么杨过就是张三丰武学之道的启蒙老师。
然而金庸并不打算继续讲述少年张三丰的故事,随着杨过、小龙女缓缓走下华山,金庸以哭泣的郭襄作为“片尾曲”,匆匆地为《神雕侠侣》落下了剧终的帷幕。不过,细心的读者还是注意到了,在郭襄为情所困、潸然泪下之时,一旁的张三丰也心有所动。在金庸的勾勒之下,少年张三丰似乎对郭襄颇有好感,但金庸也只是点到为止。
二、倚天时代
随着倚天时代的到来,19岁的郭襄再次和张三丰相遇。时隔3年,这一对年纪相仿的少男少女更是一起经历了不少变故和磨难。
从原文留下来的蛛丝马迹来看,少年张三丰的确对郭襄心生爱意,但或许是因为自卑、或许是因为自己一无所有,张三丰并没有对郭襄吐露心事。看得出来,张三丰还是有很多话要对郭襄说,但又不知道怎么说出口。
此时的郭襄依旧沉迷杨过无法自拔,她对张三丰留下一句“后会有期”,就骑着青驴绝尘而去,留下张三丰在其身后默默垂泪。
谁能想到,郭襄的那一句“后会有期”变成了“后会无期”,此后的张三丰再也没有和郭襄发生任何交集。原来,金庸跃过了近百年的时间,让笔下的江湖世界一下子跳到了元朝末年。此时的郭襄早已离世多年,当年一脸稚气的张三丰也成了一位须发皆白的武学宗师。
看到这里不禁想问,金庸为何跳过近百年的时间?他为何不编撰少年张三丰的故事?要知道的是,若以少年张三丰为主题,还是有很多素材可写的。
首先,金庸可以花费大量的笔墨描写张三丰如何邂逅奇遇、如何练成神功、如何闯荡江湖行侠仗义。
其次,金庸还可以架构一段三角恋情,讲述郭襄如何寻找杨过,却被张三丰苦苦追求的爱情故事。
金庸甚至还可以让玄冥神掌的创始人百损道人登场,讲述他如何危害武林,如何被张三丰奋力击杀。
令人奇怪的是,金庸似乎不愿过多提及少年张三丰的故事,他这样写道:张三丰直至七十岁后,武功大成,方收弟子,因之他自己虽已九十高龄,但七个弟子中年纪最大的宋远桥,也是四十岁未满,最小的莫声谷更只十余岁。
不难看出,金庸用这几句话终结了张三丰的少年期和青年期,让他快速步入了老年期。金庸为何不愿写张三丰的少年故事?我们先听一听郭襄说过什么。
三、郭襄的说法
那时觉远大师因为力竭而死,无依无靠的张三丰还被少林寺追杀。
善良的郭襄对张三丰说道:“张兄弟,你年纪小,又无江湖上的阅历。少林寺的僧众正在四处追捕于你,这样吧。”从腕上褪下一只金丝镯儿,递了给他,道:“你拿这镯儿到襄阳去见我爹爹妈妈,他们必能善待于你。只要在我爹妈跟前,少林寺的僧众再狠,也不能来难为你。”
郭襄的建议的确很有道理,只要张三丰拿着她的手镯去投奔襄阳城的郭靖,凭借郭靖侠之大者的威名,少林寺哪敢继续耀武扬威?而且张三丰还是一个天赋极高的少年英雄,郭靖见了必是满心欢喜地收他为徒。
不过在郭襄走后,张三丰却反悔了。他认为,男子汉大丈夫岂能寄人篱下,还要看郭芙的脸色?张三丰言念及此,心意已决,当下挑了铁桶,便上武当山去,找了一个岩穴,渴饮山泉,饥餐野果,孜孜不歇地修习觉远所授的《九阳真经》。
到了张三丰70岁以后,他终于神功大成,从此开山立派,创建了武当一脉。
综上来看,张三丰本可以和郭靖发生交集,但却被金庸制止了。金庸为何要这么做?答案很简单。
首先,忽必烈踏平襄阳城是真实发生过的历史事件,郭靖武功再高、兵法再熟,终究无法改变历史。倘若张三丰拜了郭靖为师,岂不是要跟着郭靖一起战死沙场?
即使张三丰逃出了襄阳城,他依旧会背负一个贪生怕死的罪名。
其次,张三丰若真的拜了郭靖为师,为何有精力开山立派、广收门徒,却不接过郭靖驱逐鞑虏的战旗继续同蒙古鞑子浴血奋战?
金庸左右为难之下想到了一个好点子,他让张三丰上了武当山,在密林里摘野果、饮涧泉。由于几十年不闻窗外之事,张三丰压根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
如此一来,张三丰不仅保存了性命,还和襄阳城大战“撇清了关系”。
各位大侠,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