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名相-丁谓,从治世能臣到祸国奸臣,上有所好,下必趋之

北宋名相-丁谓,从治世能臣到祸国奸臣,上有所好,下必趋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八卦爱豆秀 访问量:4703 更新时间:2024/1/27 2:24:37

丁谓

一、江南才子

公元966年,丁谓出生在江苏省苏州市的一个普通家庭。

他相貌不佳,体态消瘦,酷似猿猴,但天资聪颖,过目不忘。

数千字的文章,他只读一遍,就能背诵。

丁谓

所学驳杂,经史典籍、天象占卜、琴棋书画、诗词音律,无不精通。

为人骄傲自负且心胸狭窄。

丁谓

二、全国第四

公元992年,26岁的丁谓参加科举考试,取得了全国第四的好成绩。

若换作他人,早就喜不自胜。

但他却口出怨言,耻居人下。

丁谓

宋太宗赵光义知道了这件事,调侃他道:“甲乙丙丁,丁本来就是第四,你丁谓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宋太宗赵光义

三、孤胆英雄

川陕地区王均自立为王,起兵反叛。

附近的蛮族出兵相助王均,接连击败宋军。

丁谓孤身深入蛮地,拜会蛮族酋长。

丁谓

最终,蛮族酋长被丁谓说服,不但拒绝相助王均,而且帮助宋朝剿灭了王均的叛乱。

之后,丁谓定下规矩:允许蛮族用多余的粮食,换取汉地的食盐。

这是蛮族世代的梦想。

自此,川陕地区的蛮族忠心拥护宋朝,并为丁谓立下石柱,上面刻着丁谓的功绩。

石柱

四、三司使

公元1004年,宰相寇准向宋真宗举荐丁谓。

38岁的丁谓被任命为三司使。

三司使,又称计相,是宋朝管理财政的最高官员。

丁谓

三司数据众多,艰涩难懂,而丁谓只看了一遍,就将各类数据牢记于心,信手拈来,条分缕析,惊艳四座。

五、宋真宗

宋朝和辽国签订“澶渊之盟”后,宋朝国泰民安,四海升平。

宋真宗想要彰显自己的功绩。

宋真宗赵恒

大臣王钦若建议举行“封禅大典”。

百官反对,宋真宗面露犹豫。

王钦若

六、迅速转变

一日,宋真宗单独召见丁谓,询问道:“举行封禅大典,国库的钱够花吗?”

丁谓轻松从容地答道:“国库的钱,不但够花,而且绰绰有余。”

宋真宗大喜,遂决定前往泰山,举行封禅大典。

宋真宗

宋真宗举行封禅大典,是场劳民伤财的荒唐之举,发端于王钦若,决定于丁谓。

这是丁谓逢迎宋真宗的开始,也是丁谓受到宋真宗信任重用的开始。

丁谓由一位治世能臣,迅速向祸国奸臣转变。

封禅大典

七、神鬼之道

封禅泰山后,宋真宗沉溺于神鬼之道难以自拔。

公元1009年,宋真宗单独召见丁谓道:“朕打算修建一座供奉玉皇大帝的玉清昭应宫,爱卿觉得如何?”

丁谓回答道:“陛下拥有天下之富,修一座供奉玉皇大帝的宫观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丁谓

八、玉清昭应宫

为了让宋真宗尽快看到玉清昭应宫,丁谓下令加班加点,不分昼夜地赶工,在整整六年时间里,整个开封城西北城边都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公元1014年,“自盘古开天地以来,从未有之”、“冠古今之壮丽”的超级宫殿——玉清昭应宫终于建成!

玉清昭应宫

为了保证玉清昭应宫的美轮美奂,丁谓在建造时穷奢极侈,只要稍微有一点点的不完美处,就会把整座已经建好的宫殿全部拆毁重建。

九、寇准

寇准多次向宰相李沆举荐丁谓。

寇准

李沆深知丁谓的为人,对寇准说道:“你真的希望重用丁谓,他这个人人品可是不好。”

寇准笑道:“我知道丁谓人品不好,但是他十分有才能,你总不能一直压着他,不给他升官吧?凭借他的才能,他肯定是要位居高位的。既然如此,该重用就重用吧。”

李沆看了寇准片刻,微笑道:“以后你不后悔就好!”

李沆

丁谓是寇准亲手提拔起来的。

丁谓对寇准也是感恩戴德,毕恭毕敬。

十、溜须拍马

寇准看不惯丁谓为了迎合宋真宗,大兴土木,役使百姓,劳民伤财。

寇准

一次宴会,寇准的胡须沾上了菜汤。

丁谓立马起身为寇准擦拭胡须。

丁谓

寇准笑着对众人说道:“丁大人,你一直都是这样为你的上司溜须拍马吗?”

寇准希望以这种开玩笑的方式,点醒丁谓。

然而心胸狭窄的丁谓却感到极大的羞辱。

丁谓

对寇准的尊敬感恩,瞬间消失。

史载,此事之后,丁谓恼羞成怒,欲置寇准于死地。

之后每天,丁谓照旧上班,笑脸迎人,对寇准毕恭毕敬,就当那件事情没有发生,可是暗地里他却加紧活动,力求一击必中,扳倒寇准。

丁谓

十一、扳倒寇准

公元1018年,宋真宗得了中风,脑子经常犯糊涂。

宋真宗赵恒

太子年幼,朝廷事务,都由皇后刘娥代为决断。

刘娥信任丁谓,对丁谓言听计从。

丁谓趁机扳倒寇准,逼迫寇准离开开封。

太后刘娥

史载,在寇准离开那天,开封民众自发送行,人群簇拥,连马都走不动。

这时,寇准突然挥鞭抽马道:“皇命在此,我都不敢逗留,你还敢不走?”

围观者一片叹息。

既感叹寇准忠心一片,谨遵皇命,又痛惜这样的忠臣无故被贬,被撵出开封。

寇准

寇准流泪,对送行的同僚说道:“你们有空替我问问丁谓,我寇准哪里亏负了他,他竟然如此害我?”

不久,丁谓担任宰相。

因为皇后刘娥的信任,丁谓权倾朝野,原先和寇准关系亲密的官员全被贬黜。

刘娥和丁谓

十二、鹤相

公元1022年初,宋真宗突然恢复了清醒,依旧沉迷于神鬼之道。

丁谓每次奏对,口必称祥瑞,言必称仙鹤。

百官都嘲讽他为:“鹤相”。

丁谓

寇准在流放期间,某天看到一群乌鸦飞过,便对身边人说道:“若让丁谓看见,一定会说天上飞过了一群黑鹤!”

寇准

十三、罢免流放

3月24日,回光返照的宋真宗病逝。

丁谓联合太监总管雷允恭,篡改遗诏,意图架空太后刘娥,把持朝政。

太监总管雷允恭

刘娥先让雷允恭离开开封,为宋真宗修建陵墓。

然后,以修建陵墓不利,对先帝不恭,将雷允恭赐死。

最后,刘娥联合百官将丁谓罢免流放。

太后刘娥

十四、流放途中

流放途中,丁谓碰到了流放多年的寇准。

丁谓请求拜见。

寇准拒绝相见。

寇准

寇准心中恨透了丁谓。

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亲信,自己对他一直信赖有加,最终却被他扳倒,搞得身败名裂。

寇准

之后,丁谓一家遭到了山贼的劫掠,财富珠宝被抢劫一空。

朝野闻之,无不拍手称快。

丁谓

十五、是非功过

流放十五年后,丁谓获准在河南省潢川县定居。

公元1037年,丁谓病逝,享年71岁。

丁谓

纵观丁谓一生,年少时以江南才子享誉文坛,入仕后以干练务实获得治世能臣的美名,最终却走上了投机逢迎,弄权祸国之路,从而对国家社稷造成了消极影响。

然而,丁谓所作所为及悲惨结局都是与宋真宗沉溺鬼神之道密不可分的。

宋真宗赵恒

为了权力地位,他以私害公,一味逢迎,最终以奸邪恶名,载于史册!

《宋史》评价他:“然而党恶丑正,几败国家,(丁)谓其尤者哉!”

标签: 丁谓能臣寇准宰相王钦若赵恒

更多文章

  • 寇准极力向此人推荐丁谓,此人:他要上去,你就惨了,后果如其言

    历史解密编辑:有料史艾米标签:寇准,丁谓,赵恒,侍郎,宋朝,宋太宗,古典乐,官宦世家,中国传统音乐

    寇准是北宋名相,也是宋朝有名的大忠臣,他有一个徒弟叫做丁谓,虽然很有才干,但是确实一个喜欢谄媚上级的小人。但是寇准没有看出来,他极力的向此人推荐,而此人眼光很准,一眼看出寇准的这个徒弟心术不正,就屡次拒绝。寇准比较奇怪,此人说:你以后后悔的时候,一定会想起我的话。后来丁谓上台后,果然多次陷害寇准,将

  • 此人本被皇帝任命为宰相,丁谓私改圣旨将他调往别地,此人竟认了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丁谓,皇帝,宰相,王钦若,赵恒

    丁谓与王钦若同为宋真宗朝的“五鬼”之一,但二人并非铁板一块,而是恨不得你吃我,我吃你。天禧三年(1019年),宋真宗因患中风,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常常忘了自己说过什么和做过什么。六月,丁谓趁机搞鬼,将曾与皇帝很铁的宰相王钦若排挤出中央,发落到杭州去任职。王钦若可不是任人乱捏的软柿子,虽然权力小了很多,

  • 丁谓:他被称为“溜须宰相”,主编第一部以“会计”命名的专著

    历史解密编辑:飞飞酱故事标签:丁谓,寇准,皇帝,宰相,真宗,溜须

    丁谓:其才堪为相,小人无肚量很早就知道这个丁谓,他被后人称为“溜须宰相”,从字面上一看就知道是个奸佞小人,靠着溜须拍马上位的小人,而我不喜欢他的理由当初却很是简单,因为忠臣寇准是被他整下去的。其实现在想想,说他“溜须”,必是那些看他青云直上而眼热之人的忿忿之言,其中带着讥讽自不必说,但反过来想想,大

  • 古代名人智慧:丁谓统筹规划修皇宫

    历史解密编辑:闲读与苦读标签:丁谓,皇宫,宫殿,皇帝,赵恒,皇上,宋朝,国防部门,古代名人智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公元1008——1016年),京都汴梁(今河南封)突遭大火。皇宫人员及御林军士赶来救火,哪知天意不佑,突然又刮起了大风。风助火势,火舌舔了一座宫殿又一座宫殿,直把后官房屋全部引燃。风刮了一夜,那火也蔓延了一夜,直把皇帝后宫烧了个片屋无全,满地焦黑。天亮上朝

  • 是奸臣,也是能吏,从几则故事看宋人笔记中的丁谓形象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丁谓,奸臣,王钦若,赵恒,欧阳修

    丁谓,宋真宗、仁宗时期著名的大臣,在当时和后世都被视为“奸臣”。北宋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文人士大夫留下了堪称海量的文人笔记,像丁谓这样的人自然是文人士大夫乐于载入笔记中的。然而即便是在当时,也没有人否定他的才华与能力。我们来看宋人笔下的丁谓。欧阳修《归田录》的记载真宗朝,岁岁尝花钓鱼,群臣应制。尝一

  • 是奸臣,也是能吏,从宋人的几则故事看大臣丁谓

    历史解密编辑:空城遇梦标签:丁谓,奸臣,赵恒,宋人,宋朝,王钦若,李林甫,国防部门

    丁谓,宋真宗、仁宗时期著名的大臣,在当时和后世都被视为“奸臣”。北宋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文人士大夫留下了堪称海量的文人笔记,像丁谓这样的人自然是文人士大夫乐于载入笔记中的。然而即便是在当时,也没有人否定他的才华与能力。我们来看宋人笔下的丁谓。真宗朝,岁岁尝花钓鱼,群臣应制。尝一岁临池久之,而御钓不食

  • 大宋宫词:宋朝五鬼之二丁谓是治国贤才,还是奸佞小人?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丁谓,寇准,宰相,赵恒,宋仁宗,王旦

    作者:许云辉(丁谓)丁谓在《大宋宫词》第七集中高调亮相:他出类拔萃的科考文论令皇太子眼前一亮,殿试答辩时气定神闲侃侃而谈,句句打动皇太子之心:“我大宋之国土,可成为子民栖居之家园,亦可成为杀人之修罗场!”他认为:“唯有让战求和,方能休养生息!”皇太子正中下怀:“丁谓此言甚合我意,此次新科状元非你莫属

  • 大争之宋(七章)丁谓帮助刘娥将寇准流放,为何事后首先被驱逐?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丁谓,刘娥,寇准,赵恒,赵祯

    天禧党争是宋真宗晚年的重要政治事件,引发了政治风波,造成了朝廷的动荡,对当时社会影响也非常重大。天禧党争以宋真宗皇后刘娥的胜利而结束,她先在丁谓的帮助下将北党领袖寇准罢相,然后又流放出京,最远达到了雷州半岛。于是朝中北党势力受到沉重打击,李迪等北党人物也陆续被丁谓等人清扫出汴梁,使得刘娥在南党的协助

  • 一路追杀,宋朝奸臣丁谓玩心理战,寇准、李迪能否躲过陷阱?

    历史解密编辑:去闻历史标签:丁谓,寇准,宦官,宰相,宋朝,古典乐,官宦世家,李迪(北宋),中国传统音乐

    宋真宗晚期,疾病缠身,神思混乱。只是在妻子刘皇后的帮助下,勉强处理国事。但如此一来,权力逐渐向皇后过渡,这是传统士大夫们不愿意看到的。寇准、王旦等元老试图用太子监国的办法化解这一局面,而刘皇后则与大臣丁谓结成了联盟。在争斗的关键时刻,寇准做事不密,走漏了消息,被刘皇后抢先下手,反遭罢相。"准密令翰林

  • 梦华录:顾千帆的亲爹萧钦言,原型居然是北宋大奸臣丁谓

    历史解密编辑:白羽居士标签:丁谓,梦华录,寇准,刘娥,宰相,赵恒

    这几天由刘亦菲、陈晓主演的电视剧《梦华录》终于出现了可以判断年代的具体事件。通过这一重要线索,就可以轻松推算出顾千帆的亲爹萧钦言,真实的原型居然是著名的北宋大奸臣丁谓。顾千帆从一开始苦苦追查的《夜宴图》,也将牵扯出一件波云诡谲的宫廷政变。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丁谓、雷司公的结局如何?一起跟白羽了解一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