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百岁的张三丰参与华山论剑,是否强于五绝?他可能不如30岁的郭靖

百岁的张三丰参与华山论剑,是否强于五绝?他可能不如30岁的郭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耳东文史 访问量:3199 更新时间:2024/1/23 16:32:55

《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以及《倚天屠龙记》的剧情关联紧密,因此读者也将它们合称为“射雕三部曲”。

毋庸置疑,三部曲的世界观是一致的,其中还明确提到了一些传承关系,比如《倚天屠龙记》的剧情就是围绕当年郭靖夫妇熔铸的那对刀剑展开,也正因为如此,读者也常会将《倚天屠龙记》中登场的高手拿来与“双雕”时代的高手对比。

尤其是那被视为武林至尊的张三丰,他可以说是代表着倚天时代的武林天花板,这位高人若穿越到射雕时代,参与华山论剑,他是否能力压五绝,夺得“天下第一”的头衔呢?

一、各显神通的五绝

五绝高手在双雕时代的统治力是毋庸置疑的,尽管书中没有明确各个角色的实力数值,但通过五绝高手对阵其他高手的表现也能够看出他们的确是做到了降维打击。

(黄药师剧照)

比如江南七怪常被视为搞笑角色,就因为他们登场就难免挨打,但他们能做到以“江南”地区为名,可见他们也算是称雄一方的强者,即便如此,他们七人合力也仅仅只是与丘处机打了个两败俱伤。

不过你可别以为丘处机是这个时代的绝顶高手,事实上丘处机联合自己的几位师兄弟一同对付那“东邪”黄药师也显得极为吃力,这就是“五绝”之名的含金量。

而且周伯通说过,当年的第一次华山论剑时,五绝高手的实力都是在伯仲之间的,原著道:“那时是在寒冬岁尽,华山绝顶,大雪封山。他们五人口中谈论,手上比武,在大雪之中直比了七天七夜,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四个人终于拜服我师哥重阳的武功是天下第一。”

你看,黄药师还不是五绝之中最强的,至少在那场长达七天的对决中,笑到最后的是“中神通”王重阳,且不知当年的重阳真人到底有多强,只知道强如黄药师,也曾感叹“自重阳真人死后,世间再无天下第一”。

(张三丰剧照)

当然,五绝虽强,却不影响张三丰也同样是绝顶高手,他也是倚天时代的天花板。

二、百年功力张真人

说来遗憾,张三丰在《倚天屠龙记》开篇与郭襄有过一次邂逅,当时初读此书时,笔者一度认为张真人才是主角,奈金庸在原著第三回中就将舞台搬到了数十年之后,张真人已老,甚至都没多少展现实力的机会。

但后世武者却给了张三丰极高的评价,《侠客行》中的武林后辈谈论起前辈高人时,只提到了两位强者,一是达摩,二是张三丰。

他们是这么说的:“听说武当派创派祖师张三丰武术通神,所创的内家拳掌尤在少林派之上。依小人之见,达摩祖师乃是胡人,殊不足道,张三丰祖师才算得是古往今来武林中的第一人。’”

(达摩剧照)

可见在武林后辈心中,张三丰甚至不仅仅是强于五绝,而是达到了“古往今来第一人”的高度。

不过他们说的话可信吗?

至少笔者是不认可的,正如他们的说辞一般,他们只是拿张三丰和达摩比较,同时也没给出有力的证据证明二者孰强孰弱,反倒只是凭借“达摩是胡人”来断定他的实力不如张三丰,这是典型的偏见,因此这段描述不能当作“张三丰是古往今来第一人”的证词。

相反,张三丰在原著中主动提到了自己与五绝级别高手的差距。

当初他被刚相偷袭致重伤,张无忌替他运气疗伤时,他心中就有这么一番感慨:“张三丰于刹那之间,只觉掌心中传来的这股力道雄强无比,虽因自己练功数十载,积力深厚,来力尚不及自己内力的精纯醇正,但汩汩然、绵绵然,其势无止无歇,无穷无尽……生平所遇人物,只本师觉远大师、大侠郭靖、神雕侠杨过等寥寥数人,才有这等修为。”

你看,这可是百岁的张三丰,在他看来,自己百年功力,也不过是与当年的五绝高手们持平而已。

(张真人剧照)

不过他说自己堪比五绝,还真不一定,因为书中还有更直观的证据能证明他并非“天赋型选手”,他的强大,是因为他足够努力,是因为他有百年功力。

三、三十岁的郭靖

张三丰习武百年最大的成就是什么?或者换句话说,习武百年的他到底达到了何种境界?

答案是“随心所欲”,而他最拿手的武功是什么?答案是“太极”。

这一点在原著第二十四回中就提到过:“张三丰武功之深,虽已到了从心所欲、无不如意的最高境界。”

还有这段:“贫道近年来创了一套拳术,叫做‘太极拳’,自觉和一般武学颇有不同之处。”

也正因为如此,张三丰的境界不可能超过五绝,因为他在百岁时达到的境界,郭靖在三十岁左右就已经达到了。

首先看武功,张三丰引以为傲的太极,郭靖自然没学过,但郭靖学的空明拳里就有太极的理念,比如周伯通使出过这招:“原来他使的是股‘太极劲’,如太极图一般周而复始,连绵不断,若在空旷处掷出盘子,那盘就会绕身兜圈。这股劲力使发也并不甚难,颇多善变幻术之人均擅此技,所难者是劲力拿捏恰到好处,刚巧飞席上一撞,牛肉盘停住,而将另一盘食物送到他手中。”

(郭靖剧照)

你看,张三丰想了一辈子的东西,郭靖三十岁之前已经学会。

再看境界,《神雕侠侣》开篇,郭靖带着杨过去全真教拜师时,书中旁白就提到过他的境界:“此时郭靖的武功真所谓随心所欲,不论举手抬足无不恰到好处,他右手双指微微一沉,那剑倒竖立起,剑柄向上反弹。”

正如张三丰自己的那番评价一般,百岁的他,也只是堪比五绝而已,哪怕是百岁的他去参加当年的华山论剑,也未必能够赢下五绝,最多也就是让“五绝”变成“六绝”,做到与五绝齐名而已。

更多文章

  • 黄药师的武功,在《倚天屠龙记》是什么水平?张三丰给出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向青易说奇闻标签:郭靖,杨过,张三丰,张无忌,周芷若,黄药师,武侠片,冒险片,金庸笔下,倚天屠龙记(1984年电视剧)

    连载版《倚天屠龙记》的武学高度不在《神雕侠侣》之下,书中有这样一段内容:江湖间奇人异士,所在都有,比之宋末郭靖、黄蓉、杨过、小龙女之世,武功固更见精进,而惊心动魄,可歌可泣之事,也是书之不尽。结合后来新修版作品内容来看,《倚天屠龙记》这一时代的武学境界的确相当高。一、《倚天屠龙记》时代的武学高度首先

  • 金庸为何写死郭襄?你看她在西川学了什么绝技,十招内可杀张三丰

    历史解密编辑:耳东文史标签:郭襄,杨过,郭靖,编剧,张三丰,金庸笔下,西川(诗人)

    如果有人问你“金庸笔下最让人意难平的角色是谁”,你会说出哪个名字?尽管萧峰、郭靖这些大侠之死足够让人意难平,但他们的故事已经十分完整,所以对于这个问题,笔者的回答或许会是“郭襄”。郭襄让人意难平的原因倒不是她没能与杨过走到一起,而是她这样一位身披“主角光环”的小妮子,居然在《倚天屠龙记》第三回中就已

  • 金庸武侠十大高手排名,扫地僧上榜,张三丰仅排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史书凌轩阁标签:虚竹,段誉,郭靖,乔峰,编剧,张三丰,鸠摩智,小说家,民国作家,金庸笔下

    金庸武侠,十大高手排名。1、扫地僧扫地僧的武功可以说登峰造极,是金庸笔下的第一高手。扫地僧的主要武功是《易筋经》,这本经书对他的帮助太大了。扫地僧刚出场,就一招将萧远山、慕容博打得昏迷不醒,不省人事。扫地僧的武功可以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连乔峰都感到惧怕。鸠摩智的武功够厉害了吧,他用无相劫指偷袭扫

  • 杨志与杨再兴、杨铁心

    历史解密编辑:进击的阿木君呦标签:杨志,杨再兴,杨铁心,岳飞,杨家将,穆桂英

    中国人喜欢续家谱,也喜欢给名人续家谱,他们往往能够排出很多忠臣良将,尽管不是一个朝代的人物,尽量往一起凑,看看是不是一个老祖先的。比如关胜关玲是不是关羽的后人,比如岳飞与岳珂、岳钟琪,比如颜回、颜良、颜之推、颜真卿,有时虽然是风马牛不相及,但他们推理得不亦乐乎。今天就看看杨志与杨再兴、杨过。作为大宋

  • 《射雕英雄传》中杨铁心的父亲杨再兴,是杨家将哪位英雄的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茗人堂史标签:杨业,宋朝,杨再兴,杨家将,杨延昭,杨宗保,杨文广,杨铁心,小说家,射雕英雄传

    我来大致梳理一下。传说中的杨家将,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不过故事大半是虚构,而人物也文学化了许多。一干女眷,基本都是移植;男丁之中,杨继业是杨业的化名,杨延昭实有其人,也确是杨业之子,但没有证据表明他是第六个儿子。杨延昭的儿子也是北宋时边关将领,名字叫杨文广。没错,杨文广是杨延昭的儿子。而杨宗保呢,历

  • 北宋名相-丁谓,从治世能臣到祸国奸臣,上有所好,下必趋之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丁谓,能臣,寇准,宰相,王钦若,赵恒

    丁谓一、江南才子公元966年,丁谓出生在江苏省苏州市的一个普通家庭。他相貌不佳,体态消瘦,酷似猿猴,但天资聪颖,过目不忘。数千字的文章,他只读一遍,就能背诵。丁谓所学驳杂,经史典籍、天象占卜、琴棋书画、诗词音律,无不精通。为人骄傲自负且心胸狭窄。丁谓二、全国第四公元992年,26岁的丁谓参加科举考试

  • 寇准极力向此人推荐丁谓,此人:他要上去,你就惨了,后果如其言

    历史解密编辑:有料史艾米标签:寇准,丁谓,赵恒,侍郎,宋朝,宋太宗,古典乐,官宦世家,中国传统音乐

    寇准是北宋名相,也是宋朝有名的大忠臣,他有一个徒弟叫做丁谓,虽然很有才干,但是确实一个喜欢谄媚上级的小人。但是寇准没有看出来,他极力的向此人推荐,而此人眼光很准,一眼看出寇准的这个徒弟心术不正,就屡次拒绝。寇准比较奇怪,此人说:你以后后悔的时候,一定会想起我的话。后来丁谓上台后,果然多次陷害寇准,将

  • 此人本被皇帝任命为宰相,丁谓私改圣旨将他调往别地,此人竟认了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丁谓,皇帝,宰相,王钦若,赵恒

    丁谓与王钦若同为宋真宗朝的“五鬼”之一,但二人并非铁板一块,而是恨不得你吃我,我吃你。天禧三年(1019年),宋真宗因患中风,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常常忘了自己说过什么和做过什么。六月,丁谓趁机搞鬼,将曾与皇帝很铁的宰相王钦若排挤出中央,发落到杭州去任职。王钦若可不是任人乱捏的软柿子,虽然权力小了很多,

  • 丁谓:他被称为“溜须宰相”,主编第一部以“会计”命名的专著

    历史解密编辑:飞飞酱故事标签:丁谓,寇准,皇帝,宰相,真宗,溜须

    丁谓:其才堪为相,小人无肚量很早就知道这个丁谓,他被后人称为“溜须宰相”,从字面上一看就知道是个奸佞小人,靠着溜须拍马上位的小人,而我不喜欢他的理由当初却很是简单,因为忠臣寇准是被他整下去的。其实现在想想,说他“溜须”,必是那些看他青云直上而眼热之人的忿忿之言,其中带着讥讽自不必说,但反过来想想,大

  • 古代名人智慧:丁谓统筹规划修皇宫

    历史解密编辑:闲读与苦读标签:丁谓,皇宫,宫殿,皇帝,赵恒,皇上,宋朝,国防部门,古代名人智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公元1008——1016年),京都汴梁(今河南封)突遭大火。皇宫人员及御林军士赶来救火,哪知天意不佑,突然又刮起了大风。风助火势,火舌舔了一座宫殿又一座宫殿,直把后官房屋全部引燃。风刮了一夜,那火也蔓延了一夜,直把皇帝后宫烧了个片屋无全,满地焦黑。天亮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