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丁谓:他被称为“溜须宰相”,主编第一部以“会计”命名的专著

丁谓:他被称为“溜须宰相”,主编第一部以“会计”命名的专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飞飞酱故事 访问量:2053 更新时间:2023/12/28 19:19:23

丁谓:其才堪为相,小人无肚量

很早就知道这个丁谓,他被后人称为“溜须宰相”,从字面上一看就知道是个奸佞小人,靠着溜须拍马上位的小人,而我不喜欢他的理由当初却很是简单,因为忠臣寇准是被他整下去的。

其实现在想想,说他“溜须”,必是那些看他青云直上而眼热之人的忿忿之言,其中带着讥讽自不必说,但反过来想想,大家一起吃工作餐,边上好朋友的胡须上沾个饭粒,顺手给摘下而已,就如同现在男人看见女朋友头上落有一片花瓣,顺手给拿将下来一样,不值得那么酸溜假醋地当个事来说吧。倘若那寇大人微微地一笑而过,或者很受用,那中华词库将没有这“溜须”一词了吧。

丁谓,字谓之,苏州长洲人,宋淳化年进士,累官至宰相,封晋国公。后徙雷州,最后是死于河南潢川。

丁谓的名声可谓是很臭的,我见不少人说他是毁誉参半,其实他却一直是以负面立世的,至少是毁多誉少吧,而这誉真是少有人之知,更多的是知道他名列“五鬼”之一,当然,这是相对于熟悉历史的人而言的。

丁谓有才的,可以说是个全才,他于诗于画,于音律于博弈,天象占卜,凡是当世谓之艺事,他是无一不通,无一不精,更为难得的是,他还是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当然,这其中的“德”大概是弱项。

他少年便以才闻世,并受到当时以文名满天下的文学大家王禹偁的看重,对这个名字,学文学史的都是熟知的吧。史载:“少与孙何友善,同袖文谒王禹偁,禹偁大惊重之,以为自唐韩愈柳宗元后,二百年始有此作。世谓之‘丁孙’”。

王禹偁此论肯定是有过誉之嫌,且不说这二人在文学上替韓柳提鞋都不配,而这孙何是何方神圣,至少我是一头雾水。但毕竟这赞誉来自一文学泰斗级的人物,时人对这丁谓自是要高看一眼滴。

丁谓有一项特殊功能,过目不忘,这大概是旧时文人的基本功吧,但背是背了,能随时拿出来用于事,应于时者,怕没几人。在我印象中,可能那三国中献西川图的张松算一个。而这丁谓不仅眼似扫描仪,看完即可背诵,而且还可随取随用。

一次真宗皇帝突发奇想,让人去市面买酒同众大臣共饮,中途突然问道:“爱卿们谁知道唐朝的酒价是多少啊”,自然是无人知道,但就是这丁谓却答道:“30文”,皇帝问“有何依据呢?”答曰:“杜甫有诗云:速须相聚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结果当然是皇帝高兴惨了。

还有一次皇帝与爱妃钓鱼,半天也没钓上一条,很是不爽,众大臣皆不知道如何是好,唯有这丁谓上前说道:“莺惊凤辇穿花去,鱼畏龙颜上钩迟”,于是这皇帝又高兴惨了。心中郁闷,一句了之。

可真不要以为这马屁拍得到位,丁谓就是个谄媚小人。让皇帝开心可不是件容易之事,如同开玩笑和幽默不是一个层次一样,在文人天堂的有宋一朝,这不同的奉承之话在皇帝的心中感觉是大不同的,同那些只知道说“皇上圣明”的庸才来说,这丁谓不能不说是将其胸中的文采,发挥到了极致,这也反映出他的博学和多才在当时是无人能比的。

要是你认为丁谓的这些只是雕虫小技,那你可真就错了,丁谓之才是大才,是实用之才。皇宫失火,楼台榭亭变为一片瓦砾,丁谓奉命重修。他采取了“挖沟取土,解决土源;引水入沟,运输建材;废土建沟,处理垃圾”的方案,据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不仅“省费以亿方计”,还大大缩短了工期。很符合现代项目管理的宗旨吧。由此我们又多了一条成语叫“一举三得”。

他虽为文臣,却可行武举,不惜亲身涉险,以一已之力平川陕叛乱,西南得安;契丹南下,民抢渡黄河避难,他设计杀死囚,镇船夫,民皆平安以渡。

他还是一位经济专家,对粮赋税收混乱的局面,制定相应政策以施,利国利民,功劳卓著。并且还组织编写很多财政专著,成为研究宋代经济的重要文献。特别是他主编的《景德会计录》,是中国第一部以“会计”冠名的会计学专著。

以上只是他正能量的点滴,但点滴中也能看出他是一个工作能力很强之人,倘若他能够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与时俱进,忠心为国,那定能成为一代之名臣。

可惜,其才堪为相,小人无肚量。宋史专家王瑞来教授就曾借用“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来评价他,这是很合适,很正确的。

他凭着才高却工于心计,越是身居高位,越是以谄媚为事,做事一味以“多希合上旨”为已任,对同僚排除异己,一派小人嘴脸,其奸邪手段无不用其极,终至成为一代佞臣,为天下所不耻。

他同寇准的关系一直很好,他也受寇大人的知遇之恩,但也许是那“溜须”太伤他的面子,抑或是想那宰相之位。于是他便勾结太监,罗织罪名,又擅改诏书,将皇帝归天这泼天大罪安在寇准头上,最后是直将这寇准客死贬所,而朝中同寇准关系好的大臣,也被他全部清除。

他一手遮天,陷害忠良;他装神弄鬼,迷惑皇上。他投真宗之好,大兴土木,耗尽民力,将这真宗朝后期的政治搞得是乌烟瘴气。不仅财政状况急转直下,整个社会也因他擅权乱政而渐失民心。以至于当时天下有民谣云:“欲得天下宁,当拔眼中钉”。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这话对丁谓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丁谓也没落个好下场,就在寇准遭贬海南不久,他也被罢相,也被贬去了海南同寇准作邻居去了。抄没家产时,搜出很多的家财,史载八个字:“四方赂遗,不可胜纪”。

丁谓真是个奇葩之人,被贬后的他迅速调整心态,他千秋功罪任凭说,淡泊晚年不顾它,《宋史》记载他:“流落贬窜十五年,须鬓无斑白者,人服其量”。他以平和的心态应对不如意,他日赋一诗,号《知命集》,所著诗文亦数万言,其中就包括《天香传》。

他的诗近西昆派,在宋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席,其中有两句最为令人叹绝:“草解忘忧忧底事,花能含笑笑何人”,他还在闲暇之时当起了业余老师,“教人读书为文”,为开海南的文化教育事业,也算是尽了他的一已之力。

他飘零在外十五年,终未能等到复出的圣旨,直到71岁时客死他乡。后世对他的评价,名相也罢,佞臣也好,有两点是被后世所公认的,一是有才,二是无量,但不管后人如何评说,这丁谓也是听不见的了。

标签: 丁谓寇准皇帝宰相真宗溜须

更多文章

  • 古代名人智慧:丁谓统筹规划修皇宫

    历史解密编辑:闲读与苦读标签:丁谓,皇宫,宫殿,皇帝,赵恒,皇上,宋朝,国防部门,古代名人智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公元1008——1016年),京都汴梁(今河南封)突遭大火。皇宫人员及御林军士赶来救火,哪知天意不佑,突然又刮起了大风。风助火势,火舌舔了一座宫殿又一座宫殿,直把后官房屋全部引燃。风刮了一夜,那火也蔓延了一夜,直把皇帝后宫烧了个片屋无全,满地焦黑。天亮上朝

  • 是奸臣,也是能吏,从几则故事看宋人笔记中的丁谓形象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丁谓,奸臣,王钦若,赵恒,欧阳修

    丁谓,宋真宗、仁宗时期著名的大臣,在当时和后世都被视为“奸臣”。北宋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文人士大夫留下了堪称海量的文人笔记,像丁谓这样的人自然是文人士大夫乐于载入笔记中的。然而即便是在当时,也没有人否定他的才华与能力。我们来看宋人笔下的丁谓。欧阳修《归田录》的记载真宗朝,岁岁尝花钓鱼,群臣应制。尝一

  • 是奸臣,也是能吏,从宋人的几则故事看大臣丁谓

    历史解密编辑:空城遇梦标签:丁谓,奸臣,赵恒,宋人,宋朝,王钦若,李林甫,国防部门

    丁谓,宋真宗、仁宗时期著名的大臣,在当时和后世都被视为“奸臣”。北宋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文人士大夫留下了堪称海量的文人笔记,像丁谓这样的人自然是文人士大夫乐于载入笔记中的。然而即便是在当时,也没有人否定他的才华与能力。我们来看宋人笔下的丁谓。真宗朝,岁岁尝花钓鱼,群臣应制。尝一岁临池久之,而御钓不食

  • 大宋宫词:宋朝五鬼之二丁谓是治国贤才,还是奸佞小人?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丁谓,寇准,宰相,赵恒,宋仁宗,王旦

    作者:许云辉(丁谓)丁谓在《大宋宫词》第七集中高调亮相:他出类拔萃的科考文论令皇太子眼前一亮,殿试答辩时气定神闲侃侃而谈,句句打动皇太子之心:“我大宋之国土,可成为子民栖居之家园,亦可成为杀人之修罗场!”他认为:“唯有让战求和,方能休养生息!”皇太子正中下怀:“丁谓此言甚合我意,此次新科状元非你莫属

  • 大争之宋(七章)丁谓帮助刘娥将寇准流放,为何事后首先被驱逐?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丁谓,刘娥,寇准,赵恒,赵祯

    天禧党争是宋真宗晚年的重要政治事件,引发了政治风波,造成了朝廷的动荡,对当时社会影响也非常重大。天禧党争以宋真宗皇后刘娥的胜利而结束,她先在丁谓的帮助下将北党领袖寇准罢相,然后又流放出京,最远达到了雷州半岛。于是朝中北党势力受到沉重打击,李迪等北党人物也陆续被丁谓等人清扫出汴梁,使得刘娥在南党的协助

  • 一路追杀,宋朝奸臣丁谓玩心理战,寇准、李迪能否躲过陷阱?

    历史解密编辑:去闻历史标签:丁谓,寇准,宦官,宰相,宋朝,古典乐,官宦世家,李迪(北宋),中国传统音乐

    宋真宗晚期,疾病缠身,神思混乱。只是在妻子刘皇后的帮助下,勉强处理国事。但如此一来,权力逐渐向皇后过渡,这是传统士大夫们不愿意看到的。寇准、王旦等元老试图用太子监国的办法化解这一局面,而刘皇后则与大臣丁谓结成了联盟。在争斗的关键时刻,寇准做事不密,走漏了消息,被刘皇后抢先下手,反遭罢相。"准密令翰林

  • 梦华录:顾千帆的亲爹萧钦言,原型居然是北宋大奸臣丁谓

    历史解密编辑:白羽居士标签:丁谓,梦华录,寇准,刘娥,宰相,赵恒

    这几天由刘亦菲、陈晓主演的电视剧《梦华录》终于出现了可以判断年代的具体事件。通过这一重要线索,就可以轻松推算出顾千帆的亲爹萧钦言,真实的原型居然是著名的北宋大奸臣丁谓。顾千帆从一开始苦苦追查的《夜宴图》,也将牵扯出一件波云诡谲的宫廷政变。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丁谓、雷司公的结局如何?一起跟白羽了解一下一

  • 梦华录顾千帆父亲原型 北宋丁谓才高八斗后世褒贬不一

    历史解密编辑:十目影娱标签:丁谓,梦华录,顾千帆,寇准,奸臣,丞相

    《梦华录》顾千帆父亲萧丞相不是虚构的角色,而是有历史原型。这个原型是谁,下文会详细介绍,记得关注十目影娱哦。对了,先小小爆个料,此人的后世评价有坏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和一般意义上的奸臣还是不太一样的。《梦华录》顾千帆父亲原型是丁谓。有了他当坐标,另外几个大人物的原型是谁还不容易定位吗。电视剧里,萧

  • 曲端:南宋名将,屡次击败完颜娄室,受酷刑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萌萌哒标签:曲端,完颜娄,张浚,宋军,吴玠,完颜宗弼

    曲端,南宋名将,“西军”主帅,屡次击败完颜娄室,威震西北。1131年,曲端被押送到重庆,受酷刑而死,麾下将士纷纷投奔金国,南宋自毁长城。1126年,6万金兵分两路南下,完颜宗翰攻打太原,完颜宗望攻打开封,北宋岌岌可危。与此同时,西夏在陕甘行动,攻打北宋,围困柏林堡垒。“西军”主力内调,边防空虚,西夏

  • 西安交通大学柳永宁:十余载超细晶钢的固态相变与力学性能研究

    历史解密编辑:科学出版社标签:晶粒,柳永宁,马氏体,珠光体,奥氏体,西安交通大学,超细晶钢的固态相变与力学性能

    细化晶粒是同时提高金属材料强度和韧性的唯一有效方法,多年来人们关注了细化晶粒本身对强度的影响和贡献,但是细化晶粒对金属材料固态相变有什么影响知道甚少。20 世纪 90 年代,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在世界范围掀起了研究热潮,纳米效应在材料的各个领域都展现出了奇特效应。在固态相变领域,纳米效应是不是也会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