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范仲淹10首好诗词

范仲淹10首好诗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最爱故事 访问量:1352 更新时间:2024/1/24 20:11:06

范仲淹存世诗歌305首,因为个人经历丰富,足迹曾经遍布祖国各地,所以他的诗歌内容非常广泛,有的是在山水间游历时所作,歌颂壮丽的大好河山;或者是在贬谪之时所作,借诗言志抒怀,抒发胸中的政治抱负和志向;或关注民生,抒发爱国忧民情怀;或咏物寄兴,展现自己的人格操守。诗意淳真朴质,艺术手法多样,语句清丽优美。谪守睦州作重父必重母,正邦先正家。一心回主意,十口向天涯。铜虎思犹厚,鲈鱼味复佳。圣明何以报,殁齿愿无邪。

1033年范仲淹因为劝阻宋仁宗废后而被贬睦州,离京之时有朋友为他送别,范仲淹心里对这次被贬难免有些不平,于是写了这首诗,表达自己仍然希望皇上能够“正邦先正家”,丝毫没有后悔自己的进谏之举。 出守桐庐道中十绝素心爱云水,此日东南行。笑解尘缨处,沧浪无限清。沧浪清可爱,白鸟鉴中飞。不信有京洛,风尘化客衣。

这首诗是范仲淹离开京师赶赴睦州就任时在路上所作。桐庐道临近富春江,风景很美,范仲淹在这里写了十首五绝诗,这是其中的第八、九首。诗人在被贬途中突然看到了澄澈的江水,心中十分高兴,于是笑着解下满是征尘的帽子,一边在江水中清洗着,一边欣赏周围的风景。诗歌借“无限清”的江水比喻自己心怀坦荡、志向高洁,一片“素心”虽遭贬谪却不会有丝毫改变。出守桐庐道中十绝君恩泰山重,尔命鸿毛轻。一意惧千古,敢怀妻子荣。

这首诗也是十绝之一,在这首诗里诗人已经不再描写景物,而是纯以抒怀为主,表达的是一心以国事为重,丝毫不担忧自己个人及家庭命运的思想。答梅圣俞灵乌赋危言迁谪向江湖,放意云山道岂孤。忠信平生心自许,吉凶何卹赋灵乌。

梅圣俞就是梅臣,他和范仲淹是多年好友,因为看到范仲淹多次因为谏言而被贬官,他就写了一首《啄木》诗和一篇《灵乌赋》文,在《灵乌赋》中劝范仲淹“宁自保其坚躯”,以后要管住自己的嘴,少说话、少管闲事。范仲淹回了一篇文章《灵乌赋》,强调自己“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同时还写了这首诗,表明自己不畏惧被贬谪,将继续保持忠心为国为民的作法。明月谣明月在天西,初如玉钩微。一夕增一分,堂堂有馀辉。不掩五星耀,不碍浮云飞。徘徊河汉间,秀色若可餐。清风起丛桂,白露生阶兰。高楼望君时,为君拂金徽。秦以尧舜音,此音天与稀。明月或可闻,顾我亦依依。月有万古光,人有万古心。此心良可歌,凭月为知音。

这首诗节奏明快,是范仲淹少有的五言佳作。在诗中他以月作为申述对象,表达了自己“人有万古心”的情怀,希望能有明月一样的人来“顾我亦依依”,既以月作喻,又以月亮作为自己的知音。斋中偶书狂愚多苦口,幽远独甘心。言路有馀责,权门无去音。忘忧曾扣易,思古即援琴。此意谁相和,寥寥鹤在阴。

在现实中范仲淹常常因言获罪,所以即使是好朋友也常常劝他管住自己的嘴少说话,可是天生禀性如此,范仲淹一定觉得不吐不快,所以他以诗言志,借诗抒怀,在诗中自评“狂愚”,总是苦口婆心地希望被劝谏的对方能够领会自己的一片好心,可惜自己承担了谏言的责任,被劝说的一方却常常毫无回音,诗人难免忧闷抚琴,感叹无人应和,世上知音少见。送石曼卿河光岳色过秦关,英气飘飘酒满颜。贾谊书成动西汉,谢安人笑起东山。亨途去觉云天近,旧隐回思水石闲。此道圣朝如不坠,疏封宜在立谭间。

石曼卿即石延年,北宋的文学家和书法家,当时有人把石延年与欧阳修、杜默三人誉为“三豪”,这是范仲淹在送别石延年奔赴边疆时所作。前两句范仲淹夸赞石延年英姿飒爽,春风满面,接下来将他比作西汉的贾谊和东晋的谢安,祝愿他此去功成名就,早日得胜归来。范仲淹现存词作有5首,除了流传很广的《苏幕遮·怀旧》和《渔家傲·秋思》外,还有《御街行·秋日怀旧》、《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三首:御街行·秋日怀旧纷纷堕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这是一首以描写秋景抒发心中愁思的词,上阙描写秋叶堆积、皓月当空的夜晚景象,借悲凉之景抒发心中寂寥之情。下阙抒写心中离愁别绪,末句用白描手法写出浓重的愁苦滋味。语句凄婉,情感表达淋漓尽致,是一首情景交融的佳作。剔银灯 与欧阳公席上分题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老成尪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这首词是范仲淹在庆历新政失败后被贬出京之前所作,当时欧阳修也在被贬之列,两个人平时交情不错,在送别酒席上拟题分韵作此词。全词近乎口语化,略带诙谐笔调,实际却是在表达心中的苦闷。词的上阕从三国时人物着笔,逐一评价当时的历史人物,并以嘲笑口吻说出自己的评价。下阙直接说出自己对人生与功名的看法,意气消沉,很有颓然气息。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映芦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莺解新声蝶解舞。天赋与。争教我悲无欢绪。

这是庆历六年(1046年)范仲淹被贬后到邓州任职时所作,“穰下营百花洲”,穰即穰县,在河南邓县外城东南,百花洲也在此地。范仲淹到达邓州后营建百花洲,设立花洲书院,邓州由此文运大振,此词即为应制之作。词的上阕描写满城人身着罗绮,在百花洲中寻花赏春的情景,表达了词人此时看到百姓安居乐业,自己与民同乐的思想。词的下阕表达了对功名得失有时,不用太过于挂怀的旷达思想。

标签: 范仲淹欧阳修灵乌赋谢安贾谊

更多文章

  • 北宋第一人物范仲淹1

    历史解密编辑:静颖讲故事标签:进士,晏殊,仁宗,皇帝,北宋,宋朝,诗人,范仲淹,拨弦乐器,官宦世家

    北宋第一人物范仲淹1——宋史札记之二十七我楚狂人南宋著名学者吕中说:“先儒论宋朝人物,以范仲淹为第一。”这是一个高的有点吓人的评价。把一个人物定评为一个时代的冠冕,叫人匪夷所思。但是细看范文正公的一生经历,觉得这个评价并不为过。(一)艰难的成长之路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

  • “全才”范仲淹:50岁娶15岁雏妓为妻,没被骂反而被传为一时佳话

    历史解密编辑:孤影潇湘标签:范仲淹,宋仁宗,宰相,为官

    一篇文采斐然的《岳阳楼记》使得他成为了北宋一介文学大家,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他成为了宋朝的一代名臣,率兵戎边西北、令西夏军队闻风丧胆而获得“小范老子”之称的他彰显了自己出色的军事才能……这样一位能文能武、文采卓越又为政清廉的忠仕贤臣不是别人,正是北宋的“全才型”官员范仲淹。有人曾

  • 酒词赏析: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历史解密编辑:叶赫那拉菲菲标签:诗词,酒词,范仲淹,王安石,古典乐,岳阳楼记,民族乐器,苏幕遮•怀旧,中国传统音乐

    大家好!我是菲菲,热爱中国酒和中国酒文化。本文为原创作品,欢迎转载分享。本文包含:中国诗词与酒词/范仲淹其人/主要作品/原文及赏析中国诗词与酒词酒是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学艺术发展的酵酶。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诗经》305 篇中有40 多篇与酒文化相关,为后世诗词创作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和艺术底蕴。我国诗词

  • 范仲淹:托人办事时,记住要用这个方法

    历史解密编辑:甬说标签:宰相,富贵,为官,范仲淹,孙秀才,弦乐器,民族音乐,官宦世家,中国传统音乐

    范仲淹是一位富有人格魅力的宋代英杰,他这一生,所求盛世太平,文才修身,不求富贵私欲,不求身外财宝。在他读书时,他求学问不求饱食,求知识不求银财;在为官期间,他求贤才不求重宝,求真情不求虚名。君子之道,有所求,有所不受。范仲淹的一生,无论是为己求人,还是受人所求,都秉持自己的“文正”之道。一片赤诚求学

  • 范仲淹7句话,最好背下来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世界标签:范仲淹,宰相,朱熹,读书

    胸藏文墨怀如谷,腹有诗书气自华作者: 樱桃来源:儒风大家(ID:rufengdajia)造福苍生,宁鸣而死《宋史》说他是:“一代名世之臣。”理学家朱熹评价他是:“天地间第一流人物。”他就是北宋大儒范仲淹,无数文人的精神领袖。其志向之高,毅力之坚,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诗词君精选范文正公7句经典名言,读

  • 范仲淹:一首《苏幕遮》写尽乡愁,文人风骨名垂青史

    历史解密编辑:邓弘图娱乐标签:范仲淹,仁宗,苏幕遮,司马光,宰相,韩琦,齐特琴类,民族乐器,拨弦乐器

    一朵女子,风轻云淡欢迎关注槐序,这里有最美古诗词- 范文正公 · 文人楷模 -在《水浒传》第一回中,讲述了宋仁宗嘉祐三年,京师出现瘟疫,于是范仲淹上书奏请朝廷派人去龙虎山请张真人驱疫,后太尉洪信被委以重任前往。可就在洪信不听劝阻,打开上清宫“伏魔之殿”时,放走了殿内镇压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也就

  • 范仲淹97字楷书遗作,被黄庭坚称赞有魏晋风度,当年值110两黄金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小楷,魏晋,范仲淹,黄庭坚,道服赞,张伯驹,上阳台帖,楷书遗作,拨弦乐器,千古名句

    在历史上有很多能书者,书法水平不凡,但因为传世作品少,或者是在其他领域太过闪耀,让人们忽视了他们的书法才能,名声不显。比如“诗仙”李白就是如此。杜甫盛赞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唯一的传世墨迹《上阳台帖》现在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当中。在北京故宫当中,还有一件孤本真迹,范仲淹的小楷《道服赞》,

  • 范仲淹:心怀社稷,眼望苍生,承天地之重,方成就三百年间第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雪滿長安道标签:宰相,富弼,晏殊,诗人,范仲淹,吕夷简,宋仁宗,弦乐器,民族乐器,官宦世家,中国传统音乐

    暮色暗沉、四野静谧,茫茫远山勾勒着天际的轮廓,落日余晖将水天相接处晕染成一片朦胧的橘黄。夕阳西下,北雁匆匆南飞,边塞的黄昏,雄浑高远却又一如既往的萧瑟荒凉。秋风过处,吹起满地寒霜,更将男子的双鬓染得斑白,孤城上渐渐燃尽的烽烟,旷野中悠悠响起的号角,将每一个夜幕降临的傍晚都装点得无比漫长。苍穹远阔,却

  • 《岳阳楼记》,范仲淹和他的骈文

    历史解密编辑:一老沈一标签: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宋仁宗,滕王阁序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流芳千古。《古文观止》中,便收录了他这篇大作。其文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范仲淹:从小格局到大格局,人必经的四个阶段

    历史解密编辑:洞见标签:范仲淹,吕夷简,宰相,曾国藩,苏轼

    作者:洞见ciyu闯入生命中的人,最终构建出我们的人生格局。皇佑四年,一生忧国忧民的范仲淹与世长辞。宋仁宗嗟叹哀悼许久,赐谥号“文正”。经天纬地,化成天下曰文;内外宾服,守道不移为正。这无不彰显着一个人的格局。起于青萍之末,最终盛名于世,范仲淹能达到如此境界,是因为他经历了这四个阶段。01读万卷书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