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的东林党到底是伪君子还是真小人?

明朝的东林党到底是伪君子还是真小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664 更新时间:2024/1/17 1:46:29

没有一个帝国和贵族会主动放弃皇权的,这才是明朝灭亡的真正的原因,不是吗?

君主立宪和资本主义都是在江山风雨飘摇中经过反复斗争和生死抉择后被逼出来的,唐宋元明清都不例外。只要是帝制时代,都是打不醒的,能够治愈他们贪权的唯一方法就是死亡。

以前在读书时受传统历史影响超崇拜东林党,总认为他们是一群君子之交淡如水,将国家和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士大夫。

当成年后再次来到无锡看到东林书院门前的那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实关心”之后,为何很多人如同吃了苍蝇一样感到恶心呢?

·东林党到底是真小人还是伪君子

在古代社会中,分了很多人类型的人,作者总结后发现了如下几类:

1、真小人:像陈友谅和朱元璋,都是要么不做,要么做绝的人;

2、伪君子:一边高举着道德的大旗指点江山,一边酒色财气;

3、有用的坏人:像喜欢屠城的常遇春和名声极臭的魏忠贤;

4、没用的好人:像沽名钓誉而内心又极为变态的海瑞;

5、又奸又忠的能臣:像于谦和张居正这样的国之栋梁;

6、又贪又狠,怎么做都有自己道理的文人:那就是东林党;

其实,东林党就是文官集团的一个党派,他们和朱元璋家族和太监们一样,都是一群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不择一切手段的人。

在贪婪这方面,朱元璋、魏忠贤、于谦、张居正、刘大夏、严嵩等人都属于一类人。在古代的权力的游戏中,有一个所谓的“好人”吗?好人也坐不到那个位置。

如果非要说魏忠贤是真小人的话,那么东林党就是一群伪君子。

·东林党到底做了什么能够那么令人厌恶

到了明朝中后期,无论是在航海、火炮、医疗、数学、天文、地理等方面明朝早已远远落后于欧洲了(“明吹”眼里除外)。

当徐光从老师利玛窦那里了解到了明朝和欧洲在科技和军事上的巨大差距之后,徐光启多次上书朝廷,要开展明朝的“洋务运动”。

如果徐光启全面学习欧洲的措施能够实施,以明朝的人才储备绝对能快速吸收欧洲的精髓。如果明朝拥有了欧洲先进的冶金和造炮技术,明朝还会灭亡吗?

但这严重影响到了代表着大地主、大官僚、大走私集团和明朝大金融集团的东林党们的利益,他们就横加阻拦,最终明朝错过了一次又一次融入世界的大好机会。不仅如此,在帝国最紧张的时刻,看这些人都做了什么!

1、是谁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朝廷死活,将军械和粮食卖给敌人的?

2、是谁因为舍不得京城的财产而绑架朝廷,极力反对太子和部分皇室迁都南京而被人一锅端的?

3、是谁为了一己之私,勾结倭寇,大肆在沿海乱搞武装走私的?

4、是谁以劳民伤财为借口,将皇帝害死,盗取了郑和下西洋的所有航海资料,自己家却变成了最大的走私家族的?

5、是谁一边疯狂地兼并土地,一边阻止朝廷征税,将原本大地主该出的税负平摊到本就穷亏的底层身上去的?

6、是谁在明朝还没亡之际,就因为“头皮痒、水太凉”而投靠到外族人军前去的呢?

7、又是谁将明朝圈养的60万大军活活逼到敌人阵营中去的呢?

8、又是谁谋害了先皇,斩了新皇是手脚,将整个帝国瓜分了的呢?

如果号称正人君子的东林党没有干这些事,为何后世之人会一桩桩给他们记录在案的呢?

如果说“明史”是因为清朝的人写的而不可信,那么,有一部历史不是后人书写的,又不被人篡改的吗?

明朝所贪婪的仅仅是东林党自己吗?明朝皇室不一样贪婪成性吗?

如果说东林党是外人,明朝这家公司倒闭后还有其他公司可去的话,那么明末30多位富可敌国的藩王(例如福王)为什么也不去拯救自己的家族呢?

其实,无论是李世民、朱元璋、秦始皇杨广和爱新觉罗·弘历,他们只要是皇帝,他们都是大地主和“东林党”,不是吗?

标签: 东林党

更多文章

  • 黄巢起义失败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黄巢起义

    公元884年的一个秋天,唐僖宗李儇高高地坐在大玄楼上,他的神色有些惆怅,又有些得意。过了一会,武甯节度使时溥端着一个盒子走了进来,跟在他身后的还有二三十个美貌妇人。他手中盒子里装的便是黄巢的人头,身后的妇人尽是黄巢的妻妾。唐僖宗看着那几十名瑟瑟发抖的妇人们,质问道:“你们看上去也都曾经是

  • 五胡十六国和五代十国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五胡十六国

    了解历史的小伙伴都知道,五胡十六国和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上两个最著名的国家大分裂时期,其中尤以五胡十六国持续的时间最长,造成的破坏最为巨大,造成的影响也是史无前例。这种动荡我们几乎可以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开始算起,期间只经历了西晋这一短暂的统一时期,一直到隋朝建立,各地的割据政权才真正意义上的消失。下

  • 魏晋时期为何盛行“清谈玄学”之风?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玄学

    魏晋时期社会上盛行“清谈玄学”之风。“清谈”是相对于俗事之谈而言。士族名流相遇,不谈国事,不言民生,谁要谈如何强兵裕民,何人政绩显著等,就被贬讥为专谈俗事,遭到讽刺。因此,不谈俗事,专谈老庄、周易,被称为“清言”。那么,产生这种

  • 古代御驾亲征失败的皇帝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代

    君王御驾亲征无疑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就能让军队士气大涨,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顺风可扬国威,逆风则可绝地求生一转攻势;但若没用好所导致的后果也是相当严重的,轻则国家威严扫地脸面无存,重则君王被俘动摇国本,所以很少有皇帝会选择御驾亲征,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御驾亲征失败的皇帝和战役吧。一,汉高祖刘邦亲征匈奴,

  • 汉朝前期实行“无为而治”国策的原因及内容及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朝

    "无为而治"这一概念最先起源于《道德经》中,作为道家治国理念而存在。到了汉朝汉文帝掌权之后被用于治理国家。但这一制度并非字面意思上所说的"不作为",而是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只要遵循客观规律,不去干涉百姓们的创造力,以此为基础可以做任何事。通过这一方法来达到经济和生产力等方面的快速提升。而之所以当时汉文

  • 刘邦称帝后一共分封了哪八个异姓诸侯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邦

    公元前202年,刘邦于定陶氾水之阳即皇帝位,建立汉王朝,史称汉高祖。刘邦立国之初一共分封了八个异姓诸侯王,他们分别是:楚王韩信、燕王臧荼、赵王张耳、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长沙王吴芮、燕王卢绾。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然而这八个异姓王下场却让人唏嘘不已,在剪除这些异姓

  • 清朝铁帽子王的的爵位真的铁吗?铁帽子王的权限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铁帽子王

    清朝最初的八位铁帽子王就是清朝的八旗旗主,最初的这些铁帽子王权力还是非常大的,八旗旗主的地位在清朝的地位原本就非常的高,所以铁帽子王还是非常有权力的,虽然铁帽子王都是王爷。清朝对宗室诸王的管理非常严格,即使是铁帽子王也有错必惩,动辄获咎,亲王、郡王的名号犹如铁帽子可以世袭罔替,但戴铁帽子的人可以随时

  • 李悝变法包括哪些内容?李悝最后为何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悝

    我们一提起中国历史上的变法,就会不约而同的想起商鞅变法。其实在商鞅变法之前,李悝在魏国也进行了变法。李悝是我国历史上变法的第一人。李悝(约公元前450年一公元前390年),又称李克,战国时期魏国人,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法家的始祖。据说他是孔子弟子子夏的学生。春秋末年,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国的

  • 古代宫廷雅乐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雅乐

    雅乐,顾名思义就是典雅纯正的音乐,是中国古代的传统宫廷音乐,一般主要用于帝王祭祀和典礼的音乐。武德年间,李唐初创,在当政者孜孜不倦的治理下,被起义活动重创的经济、军事等逐渐复苏,唯独礼乐停滞不前,只能沿用旧制。然唐高祖李渊,不满足于此,常发出喟叹“礼乐之作,盖圣人缘物设教,以为撙节,治之

  • 南明三大案之大悲案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大悲案

    明朝在朱元璋时期曾经有骇人听闻的洪武四大案,朱元璋借助这四个案子清除掉了很多功臣,稳定了明朝的统治。在将近三百年后,朱家南渡,南明成立之后也发生了三件大案,史称“南渡三大案”但是这三个案子看似简单,但是却隐藏着很深的秘密。1644年,崇祯皇帝在北京自尽身亡,宣告延续了27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