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大太监刘瑾掌权后对明朝政治方面做了哪些变革?

明朝大太监刘瑾掌权后对明朝政治方面做了哪些变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068 更新时间:2023/12/23 16:45:27

刘瑾并非无能之辈,也未曾将国事当作儿戏。史载,刘瑾将奏章带回私第后都与他的妹婿礼部司务孙聪及华亭人张文冕商量参决,再由大学士焦芳润色,内阁李东阳审核之后颁发,还是颇为慎重的。用事期间,他针对时弊,对政治制度作了不少改动,推行过一些新法。即所谓“刘瑾变法”。据《明通鉴武宗》记载:“辛丑,兵科给事中屈拴,请颁行刘谨所定《见行事例》,按六部为序,编集成书,颁布中外,以昭法守。诏'‘下廷臣议行。”据《明史列传》记载:“廷臣奏瑾所变法,吏部二十四事,户部三十余事,兵部十八事,工部十三事,诏悉厘正如旧制。”如此看来,刘瑾的变法并非小打小闹的改动,而是涉及六部中的四部,包括人事、民事、军事方面共85项措施。刘谨的改革措施还包括降赋税,减轻农民负担。刘谨组织编纂了《通鉴纂要》,此外,调整过各省的科举录取名额,增加西部地区陕西、河南、山西等地录取人数,降低了江西录取人数。

不过,对于专权太监,正史从不可能有丝毫正面评价,所以其《见行事例》所拟的改革措施及成效如何,史料基本不载。我们只能从一些其他的资料才能有所了解。如刘瑾设立内厂钳制东西厂的权力,把“八虎”中的七虎都得罪了,不容于同行;他设立“罚米例”,对失职官吏以罚米为单位的俸禄为手段,打击官员失职和贪污腐败,却把官僚系统都得罪了;他降低赋税,减轻农民负担,却把地主阶级得罪了;在边防方面,他“设文职大臣总制三达,镇、巡以下皆受节制”,这又得罪了武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身为太监的他,却禁止太监干政,限制宦官权力。他的亲信,全是内阁学士焦芳、刘宇、曹元,尚书毕亨、朱恩等,并无一个宦官,这为他的倒台埋下祸根。

刘瑾掌权,发起一系列税收改革增加国家收入。正德五年(1510年)3月,大理少卿周东等一批官员被派到宁夏度田、实行刘瑾新设的军队税,因周东谄媚刘瑾,敛财很多,竟将五十顷当作一亩计算。驻宁夏的士兵愤恨于有关惩罚逃税者的命令。安化王朱寘鐇(zhìfán)见有机可乘,开始与不满的军官谋反,武将们多愿意追随朱寘鐇。朱寘鐇又令人结交平虏城戍将及素日所厚待的千户徐钦等人。1510年5月12日夜,朱寘鐇邀请来宁夏的官员们赴宴,周东、安惟学推辞没到。酒酣,何锦、周昂率牙兵入内,仪宾韩廷璋等率伏兵杀出,在座上杀赴宴的太监李增、少监邓广等人,擒住姜汉,姜汉奋起怒骂不屈,也被杀。朱寘鐇自此开始作乱。

四月,武宗派都御史杨一清和八虎之一太监张永去平定安化王的叛乱。杨一清出生于广东高州府化州,年少时被誉为神童,十四岁便参加乡试,并且被推荐为翰林秀才。成化八年(1472年)壬辰科进士,授中书舍人。多年以后,杨一清升任山西按察使司佥事,改陕西副使督学,在陕西任职八年,平时空闲时考察边疆战事。此后入朝,任太常寺少卿,进南京太常寺卿。弘治十五年(1502年),因刘大夏举荐,升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担任陕西巡抚,负责督理陕西马政,期间平定边疆进犯、弹劾贪庸总兵武安侯郑宏,并裁减镇守中官费用,使得军纪严明。杨一清在任期间因修建边疆防御,明武宗很是赞赏并发帑金数十万使其完成防御工事。太监刘瑾因杨一清不依附自己,而弹劾杨一清,他被迫借病辞职。之后刘瑾诬陷其冒领浪费边疆费用,而被逮捕入诏狱。大学士李东阳、王鏊极力救护方才救出。张永原来是刘瑾的党羽,后来不满刘瑾的所作所为,有了矛盾。刘瑾亦发觉张永越来越不归附自己,于是在武宗面前挑唆,要把张永赶到南京,而且要连夜起程,不准再入宫。张永知道后,对武宗诉说刘瑾陷害自己,武宗召他们二人对质。争辩中,张永拳击刘瑾。武宗命谷大用摆酒为他们调解,这样,由于皇帝的干预,一场风波算是过去了,但两人的矛盾实际上在加速发展。

安化王朱寘鐇谋反,明武宗诏令起用杨一清,总制军务,与总兵官神英平叛,并命中官张永担任督军。大军未抵达,杨一清以前的部将仇钺已经平叛并逮捕朱寘鐇。杨一清驰马抵达镇县,并宣布皇帝的恩德。张永随后赶到,两人相谈甚欢。杨一清知道张永与刘瑾有矛盾,并趁机握着张永胳膊称:“此次平叛有赖于阁下的力量。然而此事易除,但国家内患怎么办呢?”张永问:“指的是什么呢?”杨一清于是在手掌上写一个“瑾”字。张永则称刘瑾的党羽耳目已经布及各地。杨一清慷慨激昂地称,希望张永借此平定而上疏揭发刘瑾的诸多恶事。张永问如果不可行怎么办。杨一清于是出计称:“此话必须从您口中说就成。万一皇上不信,你就顿首在地上痛哭,并请求死在皇上面前,剖心以证明此事不为妄论,皇上必然为您的所做而感动。请必须从速而做。”张永听后勃然而起,立刻做了决定。此后竟然如杨一清计,除掉刘瑾。

叛乱平定之后,太监张永利用献俘之机,向武宗揭露了刘瑾的罪状,揭发了刘瑾的十七条大罪。武宗不禁大吃一惊,命令将刘瑾抓捕审问。在李东阳的帮助下,明武宗最终动了杀心。第二天,武宗亲自出马,去抄刘瑾的家。从其家中查出金银数百万两,并有伪玺、玉带等违禁物。在刘瑾经常拿着的扇子中也发现了两把匕首,武宗见了大怒,终于相信了刘瑾谋反的事实。经会审,刘瑾被判以凌迟。同年八月,刘瑾伏诛,结束了其罪恶的一生。行刑完毕,割下的小肉块被受过其害的人家抢着买下吃掉,一文钱一块肉。

标签: 刘瑾

更多文章

  • 匈奴人是白种人吗?匈奴人是什么人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匈奴

    说起匈奴族,这是我国历史上首个同意了大漠的游牧民族,而且还建立了十分强大的帝国。对于匈奴字,在历史上存在着很多争议,关于这个民族的种族就颇为争议。很多人都认为,匈奴人和中亚、东欧的游牧民族接近,因而是白种人,另一部分人认为匈奴和突厥、蒙古一脉相承,是属于黄种人。那么到底匈奴是黄种人还是白种人呢?首先

  • 宋朝寒门出贵子的现象为何非常多?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寒门

    科举制虽在唐代基本定型,但并不是成绩决定一切。一个人能否高中,不仅与他的家庭出身、社会关系、风评、外貌、口才等密切相关,更为关键的是“行卷”与“公荐”。所谓“行卷”,就是考生在考前将自己写的诗文送给达官显贵,以求他们推荐自己;而

  • 刘邦称帝后擒拿韩信后为何封刘肥为齐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邦

    韩信,是西汉开国大将,他平定三秦,消灭赵魏,兵不血刃灭亡齐国,并在垓下逼杀西楚霸王项羽。可以说,汉家天下一多半都是韩信打下的。汉朝建立后,韩信被刘邦封为楚王。然而在刘邦心目中,韩信乃是自己的心腹之患。早在楚汉战争时,韩信已表露出不臣之心。如今韩信不在自己掌握中,实在令人寝食难安。于是汉六年,人有上书

  • 三国时期街亭对于蜀汉有多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街亭

    从公元228年到公元234年,仅六年时间里诸葛亮共主持五次北伐。从表面上看,第三次北伐是最成功的。毕竟蜀军已经攻占了阴平郡和武都郡。然而,最令人感到惋惜和遗憾的,却是第一次北伐的失利。如果街亭不丢失,诸葛亮就能指挥蜀军,歼灭困守天水的郭淮部以及马遵部。到时几路蜀军顺利会师,诸葛亮便能很轻松的拿下陇右

  • 秦国士兵为什么战斗力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国

    说起战功时期秦国人的战斗力,那是赫赫有名的,几千年过去了,人们依然认同这个观点。水淹郢都、长平之战、平定蜀地、远征东方六国等等,无不一是秦国战斗力的体现,是秦军将士用血肉之躯打出来的,正是有了这虎狼之师,秦才可以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那么是什么导致了秦军战斗力如此强悍呢?首先,战斗力的强弱和

  • 为何明朝会出现宦官干政?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中,共出现了九个大统一的朝代,分别是秦、汉、西晋、隋、唐、北宋、元、明、清。在这九大朝代中,明朝是太监干政最为显著的朝代,尤其是到了明思宗朱由检时期,太监的地位更是达到了顶峰。可说明朝几乎是等于亡与太监之手。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收

  • 张献忠建立的大西政权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大西政权

    1644年11月,农民军领袖张献忠于成都称帝,国号大西。当时清军主力正在山东、陕西与李自成大顺军作战;后又进军东南,与南明弘光政权作战,无暇西顾。大西军在四川,主要与故明残军及官绅武装作战。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645年11,清廷以驻防西安内大臣何洛会为定西大将军,会同

  • 元朝国号的历史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元朝

    元世祖忽必烈(12151294),元朝的创建者。拖雷正妻唆鲁禾贴尼的第二子。忽必烈为藩王时,便热心于学习汉文化。1251年,长兄蒙哥即大汗位,忽必烈以皇弟之亲,受任总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南驻爪忽都之地。他先后任汉人儒士整饬邢州吏治,立经略司于汴梁,整顿河南军政,并屯田唐、邓,收到积极效果。1253年

  • 清朝晚期的军队朝廷为何指挥不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

    大清虽然活着的时候没有陷入到四分五裂、军阀割据的局面,但是大家要知道民国的一大乱局其实也是从大清的时候就开始埋下了伏笔。到清末,地方割据势力已经形成,大清朝廷也几乎成了一个形式上的存在而已。西太后统治下的大清(1)八旗溃散后的地方团练当初满清入关之时,八旗军队几乎所向披靡,一路势如破竹。但是到了太平

  • 宋朝300年是怎么限制武将的权力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朝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宋朝与士大夫共天下,重文轻武之根源,朝堂如何限制武将权力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拥兵自重,这一切都是因安禄山带了个坏头,才会有藩镇割据,才会有五代没完没了的中下层军官裹挟上级造反,才会有五代那道德沦丧的社会之乱。赵匡胤是有情怀和理想的,正是他执着于人伦正道的推演,匡扶最基本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