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术为何在诸侯争霸中失败?

“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术为何在诸侯争霸中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762 更新时间:2024/1/10 23:49:51

提起三国袁术,第一个映入脑海的词,恐怕就是奇葩。

他祖上是“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他哥哥是十八路诸侯“盟主”袁绍,他自己却是个像“愣头青”一样的长不大的孩子,毛病很多,奢侈、多疑、狭隘、脆弱,还心中没数、过早称帝,被别人打到满地找牙。

可是他最大的缺点和软肋,或者说一切问题的根源还不在于此。

那袁术真正的致命伤是什么呢?

一次,十八镇诸侯讨伐董卓,数名大将斗战华雄不过,眼看无人能敌,关羽自告奋勇欲要杀敌。其他众将或无言、或不语,都默然处之、静观其成。

袁术却不知哪一根筋突然“大跳”,很“不爽”、很不痛快地大声身喝道“你一个小小的弓马手,也敢插话,快快给我滚粗!”

意图很直接、很粗暴:当今天下,是我们“大人”的事,哪有你们小辈的份。

你看,《三国演义》中,袁术出场不少、说话却超不过“五句”。但这仅有的几句发言,却充分展现出他心中挥之不去的高贵、自尊、优越和高人一等。

他认为自己很“牛逼”,却永远在别人那里证明不了,这才是他最大的病根。

一、别人都是“游侠”“健侠”,他却是“气侠”

袁术自我感觉过度良好的毛病,早在少年时就有所展现。

东汉末年,朝纲衰微、中宫堕落,宦官横行无忌。很多仁人志士拍案而起、挺身而出,或参军、或救民,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行侠仗义,留下众多“侠名”。

如少时董卓,纵横西北、彪悍豪迈,时称“健侠”;早年吕布,一路厮杀、独步天下,人称“飞侠”;早期甘宁,腰悬铜铃、叱咤江湖,尤好“游侠”。

同样身处侠义横行的三国早期,袁术却被史书评为“气侠”。

《魏志》载“袁术自公路,为长水校尉,好奢淫,骑盛车马,以气高人”。《何进传》《袁术传》也记载袁术“尚气侠”“以侠气闻”。

同样是“侠”,一个“气”字却勾勒出袁术的与众不同。

好的方面,他气概不凡、道气长存、士气如虹,在十常侍之乱群龙无首之际,率先突围、冲入皇宫,“振危急、赴险厄”,一举铲除了宦官势力。

可更多的时候,这个“气”字体现在他意气用事、傲气凌人、盛气逼人等坏的方面。

“气侠”袁术,的确也是一个很会“气人”的人。

二、自视甚高、气跑“战友”、众叛亲离

袁术的很多毛病,都是从这个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病根上来。

比如刘备趁乱占据徐州时,袁术闻知,第一反应竟是没来由地侮辱对手:“术生年以来,不闻天下有刘备。”

刘备少说也是当年与袁术一起讨伐董卓的一路“援军”,更兼之多年来征战沙场,就连曹操都为之侧目。

袁术眼中却根本没有这号人物。

你可以说这是因为他傲慢自负、无知偏见、有复仇心态。但根本原因还是他内心疯狂的自我优越感作祟。

昔日一无所有的刘备,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一方诸侯”,和他平起平坐。所以他迫切地像找到自己身上有、刘备身上没有的优势。我是“名人”,你是“凡人”,比来比去,还是我“袁高贵”比你优秀。

又比如,在曹操攻打兖州时,他一意孤行认为此战的战略重心在封丘,多次不听谋士建议和劝阻,最后被打的“流离迸走,几至灭亡”,成为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

这场失败完全是袁术不知审时度势、自视甚高的鲁莽行动。遭此惨败,固然是因为他“勇而无断”的“气侠”性格,但根子上还是因为他急迫地想表现出自己的优秀。

一个想表现的比谋士更有“谋”、比武将更尚“武”的统帅,必然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

袁术三番五次的骄横轻人、自视甚高,久而久之,自然人才不归附。

不得人心的袁术,最终也会被人心抛弃。

三、“诤言”变“恭维”,等待他的只有“深渊”

侍奉这么一位喜怒无常、固执己见的“主子”,人丁兴旺的袁术阵营内部,难道就没有人能敲打和警告他,让袁术认清自己吗?几乎没有。

三国战场上,很多英雄豪杰都清醒的看到袁术的缺点和软肋,知道他不行。

曹操煮酒论英雄,说他是“冢中枯骨”,早晚必擒之;反复无常的吕布,认为他“喜为大言以诬天下”,比自己还不靠谱;谋士陈登一针见血地评价他“公路骄豪,非治乱之主”。

你看,敌军阵营,大家都清醒的看到袁术其实并不怎么优秀,不怎么会打仗,只是有副“空架子”而已。可是,自己阵营内部,却少有人却提醒他。

因为,提醒他也没有用。当局者迷,这种脾气比本事大的人,身上有一种执念,你的“善意”与“诤言”,在他那里就会变成“忤逆”和“冒犯”。“直言”者受罚,与其发言,不如选择沉默。

更可怕的是,随着时间推移,沉默与虚伪就会变成恭维与奉承。袁术小有所成后,到处听到的都是:真牛!你比你哥牛!你比曹操牛!天下你最牛!

长期被恭维环绕的袁术,决定玩一把大的,来证明自己真正的优秀和与众不同。

一切都是那么顺水推舟、自然而然。拿到传国玉玺后的袁术,自我感觉良好的本心再次轰轰来袭:我本来就很优秀,如今天命又所归,若是我不先称帝,你们谁能知我牛。

果不其然,袁术第一个称帝了。可没想到的是,这次迎接他的不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口水与硬拳。

一夜之间,袁术在强敌如林的环境过早称帝,成为众矢之的,变成了“出头鸟”“先烂椽”,加速了走向灭亡“深渊”的步伐。

明明有资本、有机会,却非要当赌徒、争风光。袁术所成所就因名声而塑,所做所为也因名声所累。

《三国志》陈寿定评袁术:奢淫放肆,荣不终己,自取之也。

三国征战中,成败乃兵家常事,输有输的胸襟、败有败的气度,很多时候,非因人谋,势所定也。而袁术,不分青红咋白,始终觉得自己根正苗红,咎由自取、自作自受,最终没人认账、眼高手低,沦为小丑,让人觉得他不但无谋,更是无德。

极尽讽刺的是,袁术临死前,身陷绝境,弹尽粮绝、饥渴难耐之下,第一反应竟是向下人索要“蜜水”解渴。此时,门外饿殍遍地、前途生死未卜,连服侍袁术厨子都看不下去,狠狠地回了句“止有血水,安有蜜水!”

一生听惯了恭维与“捧杀”的袁术,听此言语,或羞愧、或自责、或遗恨,在床上大叫一声而吐血身亡。

他再也过不上别人眼中的“牛逼”生活,更永远无法证明自己的优秀。

“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标签: 袁术

更多文章

  • 江西商帮的兴衰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江西商帮

    有个好词叫做"钟灵毓秀",寓意山川秀美,人才辈出。而这词拿来形容江西,尤其是明清以后的江西,便是极为合适的。论自然风光,江西有秀美的庐山、奇崛的三清山……论人文风光,江西也有无可比拟的滕王阁、满是书卷气的江湾……而在建设江西上,有一群人自明清以

  • 五代十国时期南吴政权的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南吴

    一、时代背景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短暂的分裂时期,起于公元907年唐朝灭亡,五代结束于公元960年宋朝建立,而十国则直到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北宋统一全国才正式宣告结束。在这动乱的几十年,中原更迭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实力较为强大的政权,其他地方则先后出现了前蜀、后蜀、吴、

  • 南宋和南明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南宋

    历史上,我国的北宋和明朝,都是因女真人的入侵而亡国的,但女真人并没有一次性灭掉这两个王朝,而是他们遭到入侵后,都选择了南渡,在南方偏安一隅,苦撑了一段时间后,才被对手消灭。北宋在金人入侵后,选择南渡,在南方建立了南明,直到152年后,才被蒙古所灭,而明朝在崇祯去世后,忠于大明的臣子在南方建立了南明,

  • 春秋时期墨家是怎么消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墨家

    墨儒两家同为先秦时期的显学,缘何步入秦汉之后,墨家渐渐地消声觅迹,而儒家则取代法家成百家的魁首。其实,这问题在战国末也有端倪。墨家虽然是战国的显学,但是在战国后期,墨家已经式微了。而墨家的式微分为两个因素:一是墨家的巨子制度太江湖了,对诸侯王来说是隐患。举例来说,孟胜作为巨子,竟然为了替朋友阳城君守

  • 女皇帝武则天为何大量启用寒门子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武则天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舞台上,曾经出现过很多极具政治手腕的皇帝,在他们的带领下,逐渐带整个国家走上了正轨。在这众多的杰出帝王中,仅仅出现过一位女性皇帝--武则天。在古代,女性的身份地位都是极低的,再加上古代的条条框框,将女子圈在了一方小天地里,连出行的自由都没有,更遑论政治的话语权了。但是武则天却不一样

  • 战国七雄的国祚分别是多少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战国七雄

    秦国:563年秦国虽然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朝,但是并不是存在时间最长的。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时期就是镇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颇受商朝重视,为商朝贵族并遂为诸侯。周孝王时,秦先祖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天子封为附庸。说白了是周王室的家臣,并不是诸侯。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这

  • 夏朝少康中兴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少康中兴

    古语有云“得天下易,守江山难”,极言帝王守成不易,然而比之于存亡继绝、兴复故国的帝王来讲,毕竟还是要轻松一些。那些矢志复国的帝王,不知要经历多少艰辛磨难,才得以恢复祖宗基业,重振故国荣耀。如果在这些复国帝王中找出一位最艰辛者,则非夏王少康莫属。少康姓姒,是夏朝建立者大禹的玄孙

  • 旧中国的租界到底是什么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租界

    “租界”这个词,我们经常可以在很多民国时期的影视剧里面听到这个词,而大家对于租界的认识,最主要的应该就是“安全”。因为在影视剧中,很多人为了避难,都会选择进入租界,似乎只要进了租界,就可以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这是真的吗?为什么租界会那么安全,历史上租界

  • 张骞出使的大月氏是现在哪里?大月氏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大月氏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很多人都问了,这个张骞出使西域期间经过了大月氏,那么这个大月氏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呢?这个大月氏又有什么样的历史呢?这个问题也非常的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的情况吧!大月氏其实范围很广很广了,大月氏曾经居于祁连山与天山之间,即今甘肃西部至新疆东部

  • 清朝捐官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捐官

    都知道,贿赂和贪腐总是沆瀣一气。看清朝出了一个如此大的贪官和珅,可见这个王朝的官僚体系,处处都有着贿赂的影子。“捐官”又称捐纳,是封建社会时期为弥补财政困难,允许士民向国家捐纳钱物以取得爵位官职的一种方式。在清朝,捐官是一个很重要的制度,它和科举制度互相补充,一部分人通过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