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七雄的国祚分别是多少年?

战国七雄的国祚分别是多少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058 更新时间:2024/1/14 22:22:07

秦国:563年

秦国虽然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朝,但是并不是存在时间最长的。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时期就是镇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颇受商朝重视,为商朝贵族并遂为诸侯。周孝王时,秦先祖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天子封为附庸。说白了是周王室的家臣,并不是诸侯。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这个时候秦国才开始正式建国。公元前221年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公元前207年被刘邦灭亡。

楚国:892年

楚国是战国七雄里面存在时间最长的,一共892年。楚国的祖先在商朝的时候就开始崛起了,不过一直受到商朝压迫,所以不断地南迁。周文王、周武王时期楚国的祖先帮助周朝灭商。公元前1115年,周成王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公元前223年,秦军攻破楚都寿春,楚国灭亡。楚国是秦灭六国里面最难灭的。

齐国:823年

齐国存在了823年,时间也非常长。但是齐国有点特殊,分为姜齐和吕齐。姜齐就是姜子牙建立的齐国,不过公元前386年姜齐的最后一位君主被流放,出现了田氏代齐。后面的齐国都是田齐。公元前221年被秦国灭亡。齐国的灭亡是最活该的,秦灭其他国家齐国一直袖手旁观。最后是不战而降。

燕国:822年

燕国是周王室的宗亲。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姬奭于燕地,是为燕召公。公元前7世纪,燕国向冀北、辽西一带扩张,吞并蓟国后,建都蓟,也就是现在的北京。燕国之所以能够存在这么久主要是因为自己在最北面,而且有齐国的帮助。公元前222年,秦王嬴政派王贲率军进攻辽东,虏燕王喜,燕国灭亡。

韩国:173年

韩国是战国七雄里面存在最晚的了。韩国是战国的时候才开始出现,公元前453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灭智伯荀瑶,瓜分晋地,是为晋阳之战。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大夫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韩国开始正式建国。秦灭六国的时候韩国是最先被灭亡的。公元前230年被灭亡。可以说秦国没有费劲就灭了韩国。

赵国:181年

赵国和韩国一样,也是三家分晋之后建立的。公元前403年赵国建国。公元前229年,秦攻赵国,赵幽缪王派李牧、司马尚率军抵抗。秦将使用反间计使幽缪王杀李牧、司马尚。秦将王翦于是率大军攻赵,突破井陉口,攻陷邯郸,俘虏了赵幽缪王。剩余残部在公元前222年被彻底灭亡。

魏国:178年

魏国也是三家分晋的产物,公元前403年建国。战国初期魏国一度称霸近百年。魏惠王的时候魏国开始衰落。公元前225年被秦国将军王贲以水淹之计攻破大梁,魏王假降,魏国灭亡。

标签: 战国七雄

更多文章

  • 夏朝少康中兴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少康中兴

    古语有云“得天下易,守江山难”,极言帝王守成不易,然而比之于存亡继绝、兴复故国的帝王来讲,毕竟还是要轻松一些。那些矢志复国的帝王,不知要经历多少艰辛磨难,才得以恢复祖宗基业,重振故国荣耀。如果在这些复国帝王中找出一位最艰辛者,则非夏王少康莫属。少康姓姒,是夏朝建立者大禹的玄孙

  • 旧中国的租界到底是什么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租界

    “租界”这个词,我们经常可以在很多民国时期的影视剧里面听到这个词,而大家对于租界的认识,最主要的应该就是“安全”。因为在影视剧中,很多人为了避难,都会选择进入租界,似乎只要进了租界,就可以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这是真的吗?为什么租界会那么安全,历史上租界

  • 张骞出使的大月氏是现在哪里?大月氏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大月氏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很多人都问了,这个张骞出使西域期间经过了大月氏,那么这个大月氏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呢?这个大月氏又有什么样的历史呢?这个问题也非常的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的情况吧!大月氏其实范围很广很广了,大月氏曾经居于祁连山与天山之间,即今甘肃西部至新疆东部

  • 清朝捐官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捐官

    都知道,贿赂和贪腐总是沆瀣一气。看清朝出了一个如此大的贪官和珅,可见这个王朝的官僚体系,处处都有着贿赂的影子。“捐官”又称捐纳,是封建社会时期为弥补财政困难,允许士民向国家捐纳钱物以取得爵位官职的一种方式。在清朝,捐官是一个很重要的制度,它和科举制度互相补充,一部分人通过科举

  • 陈霸先为什么会选择用自己的姓做国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陈霸先

    国号的确立,往往被视为一个朝代或政权开始的标志。古人认为国号的选择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国运兴衰,在它的选择上,都是慎之又慎。如汉代,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后击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就以"汉"作为国号;而元代,"元"的命名出自《易经》中"大哉乾元"一句,有广阔辽大之意。如此看来,大多数皇帝对国号的选择都是经过深

  • 五国伐齐后齐国实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五国伐齐

    五国伐齐,也被称之为乐毅伐齐,是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燕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84),拜乐毅为上将军,联合秦、韩、赵、魏四国共同伐齐。五国大军和齐国大军激战于济西,大败齐军。乐毅率燕军乘胜攻克齐72城,直入都城临淄。当时齐国仅剩莒、即墨仍在坚守。虽然在五国伐齐后,田单成功恢复了齐国。但是,不管怎样,在

  • 南明政权为何不能长久?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南明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现象,北方的中原王朝一旦面临外敌入侵,通常会向南方战略逃跑,只要跨过了长江,往往就能延续百年国运,比如衣冠南渡之后的东晋,靖康之后的南宋。但是这个历史上多次出现的场景,到了南明身上就失效了,这是为什么呢?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一、相比南宋或东晋朝廷,南

  • 西南古国夜郎国是怎么消失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夜郎国

    中国的成语都有典故出处的,如“夜郎自大”。虽然,后来指某个人不自量力,但它的出现却和一个国家有关,即:夜郎国。不过,“夜郎自大”出现在史籍中的时间并不长,最初是在战国时期。后来,汉朝的皇帝派人出使夜郎国,司马迁如实记录,便有了《史记·西南

  • 清朝文官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的官吏制度延续和发展了数千年。而在整个官吏制度中,文官制度是特别重要的环节。“武威克敌,文教治世”,历史上很多时间段,朝廷都奉行“重文轻武”的传统。这样一种制度安排,既有来自理性的积淀,也有来自那些靠武力实现改朝换代

  • 三家归晋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家归晋

    说起三国的历史,大家多是耳熟能详,魏蜀吴三国。里面的人物和事件大家用的都比较熟悉,很多人随口都能说出几件。不过对于三国最终的解决却很少有人知道。我们只知道是三家归晋,不过是怎样归晋的,大家并不清楚。我们今天看那一下三国是怎样归晋的。三国最终都归西晋了,可并不是都是西晋灭亡的。确切地说,三国中有两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