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匈奴历史介绍 匈奴是怎么消亡的?

匈奴历史介绍 匈奴是怎么消亡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737 更新时间:2024/1/22 0:32:41

在中原地区正统朝的史官的笔下,匈奴最终的衰落似乎是跟汉王朝对其的军事打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若是我们摘下了有色眼镜再去观察,其实真实的情况根本不是这样,匈奴的最终消失,追究其原因,还是要怪他们自己。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吧。

一、华夏认同与华夷之分的形成

以长城为标志,划分了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分界线,也划分了传统意义上华夏与蛮族的边界。

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华北地区的农业聚落得到巨大的发展与增长,使得其不得不外进行扩展,到农业条件相对较差的黄土高原边缘以及西辽河地区。这时,并没有明显的农耕与游牧的分界,甚至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游牧”。

好景不长,公元前1500年左右,全球气候由湿润走向干旱。华北的湿润期随之结束,这对处在农耕边缘区的人群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大约在商早期,这些地区的人们渐渐放弃了纯农耕的生活,开始农牧兼营,定居化程度也相应降低。青铜武器这时也渐渐在这些地区普及,生活环境较为恶劣,对资源的武力争夺愈发激烈。

到了西周中期,关中平原的“宗周”地区受到北方戎狄部族的威胁。周穆王西游,周孝王封秦人的祖先抵御西戎,周宣王伐猃狁,可能都是出于保护领土的无奈之举。但这,也阻挡不了西周被犬戎灭亡的命运。周成王东迁,自此再也没有回到渭河流域,可见戎狄侵入之深。

伴随着戎狄入侵的逐步深入,东方诸侯之间的认同也渐渐加深,产生了“内诸夏而外夷狄”的思想,“攘夷”也被提升到与“尊王”相同的高度。这就是华夏认同的萌芽。此时的戎狄也不是纯游牧人群,但游牧在经济中的比重已经较此前大大提高。

考古资料显示,春秋末期到汉初,北方草原民族定居遗迹完全消失,随葬品全部变为小物件,需要定居畜养的猪等动物消失,只剩下可供游牧的羊、马、牛。农耕的成分完全消失,专业化的游牧终于在此时兴起。中国北方草原上的第一个游牧民族匈奴,就是在此时悄然崛起的。

战国时期,北方边国秦、赵、燕等国都广筑长城,抵御胡人,化认同上的华夷终于实质化为阻隔两者的长城。此时也不再有春秋早期中原国家与戎狄通婚的场景,游牧与农耕的对立自此完成。

二、匈奴内部开始出问题

匈奴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迁徙,无城郭常居耕田之业。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游牧族群必须充分利用不同季节与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其实,这是躲避风险的无奈之举,毕竟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潮,就会使牧群损失惨重。所以,夏秋两季让牛羊长距离迁徙,以此健体养膘,春冬两季则躲到背风山下的草场,度过寒冷的时节。

但移动使得游牧族群结构极其不稳定,很难像农耕民族一样,建立稳定的政权与秩序。匈奴社会就十分典型,在不同的游牧地区,有不同的王,左贤王、右贤王、浑邪王、休屠王等等,其实,他们就是不同部落的首领。

另一方面,游牧是一种难以自给自足的经济生态,需要各种辅助性的生业,如贸易、掠夺、狩猎。对匈奴来说,塞北环境恶劣,狩猎、农耕的产出太少,如果部落间互相掠夺,则内耗太大,甚至两败俱伤。而长城以南富庶的农耕地区深深吸引着北方游牧人群南下掠夺,极大地填补了游牧自身的不足。于是,一种为了突破边界、获取资源而组成的“游牧国家”应运而生。游牧国家不同于一般的游牧部落联盟,而具有相对复杂的政治组织,甚至有常备军。

在汉帝国无力反击时,游牧国家还能维持,但一旦展开反击,这样的游牧国家,便会土崩瓦解。

三、汉帝国反击下的崩溃

匈奴对汉帝国的掠夺一年四季不消停,这表明,这种掠夺是战略性的掠夺,而并非仅仅保证生存。这也说明,匈奴可以动员一支四季常备的军队,但这恰恰违反了游牧民族季节性的移动,造成游牧活动本身的困难。

汉初,天下初定,国家疲敝衰弱,白登之围更对匈奴产生了恐惧心理,只得与其进行和亲与贡赐贸易,但仍不能阻止匈奴对边地的掠夺。经过汉初70多年的休养生息,又恰逢汉武帝的雄才大略,一改对匈奴和亲的姿态,而是进行战略性的反击。在这种反击之下,匈奴顷刻就显露出自己的弊端。

汉军很了解匈奴的特性,匈奴出击的时间大多选在春季。刚刚度过寒冷的冬季,初春时节正是游牧族群最困难的时侯,而这时进攻匈奴正好命中其要害,所以对匈奴的缴获动辄成千上万的牛羊。这说明为了战争,匈奴各部落聚合在一起组成军队,但游牧人手不够,只能一边放牧一边战争。战败后,匈奴人可骑着马逃走,但他们的牧群则没有这样的移动性,只能拱手送给敌军。

牧群是游牧民族的根本,这样的损失其实比人的损失还要惨痛。游牧民族的军事优势机动性,在匈奴“游牧国家”的结构下,面对汉帝国的反击,反而变成了劣势。

此外,国家结构也使得匈奴丧失了各牧团分散移动,以应对季节性灾害的能力。其中最典型的便是对乌孙的战争,“其冬,单于自将万骑击乌孙,颇得老弱,欲还。会天大雨雪,一日深丈,人民畜产冻死,还者不能什一”。冬季本来是游牧族群少有的安定日子,应当在背风的山下休养,但匈奴冬天出击,让他们正好遭遇灾害,损失惨重。

自武帝的漠北决战后,匈奴内部便产生了一定的分裂,而宣帝时期的西域之战更是给匈奴以重创。匈奴的衰落分裂在汉帝国的打击下,势成必然。最终经历了五位单于并立相争,呼韩邪单于率部归附汉帝国,漠南漠北匈奴彻底分裂。漠南匈奴用和平的方式逐步突破长城的封锁,并最终突破华夷界限与华夏融为一体。漠北匈奴在南匈奴与汉帝国的联合打击下,不得已西迁,引发了亚欧游牧带上其他民族的历史变迁。

结语

除了匈奴之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西羌、东胡等也逐步突破以长城为主的封锁线,不断融入华夏之中。游牧民族突破华夷边界,以中原王朝为代表的“华夏文明”,也在不断丰富着自己的内涵。

标签: 匈奴

更多文章

  • “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术为何在诸侯争霸中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袁术

    提起三国袁术,第一个映入脑海的词,恐怕就是奇葩。他祖上是“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他哥哥是十八路诸侯“盟主”袁绍,他自己却是个像“愣头青”一样的长不大的孩子,毛病很多,奢侈、多疑、狭隘、脆弱,还心中没数、过早称帝,被别人打到满地找

  • 江西商帮的兴衰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江西商帮

    有个好词叫做"钟灵毓秀",寓意山川秀美,人才辈出。而这词拿来形容江西,尤其是明清以后的江西,便是极为合适的。论自然风光,江西有秀美的庐山、奇崛的三清山……论人文风光,江西也有无可比拟的滕王阁、满是书卷气的江湾……而在建设江西上,有一群人自明清以

  • 五代十国时期南吴政权的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南吴

    一、时代背景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短暂的分裂时期,起于公元907年唐朝灭亡,五代结束于公元960年宋朝建立,而十国则直到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北宋统一全国才正式宣告结束。在这动乱的几十年,中原更迭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实力较为强大的政权,其他地方则先后出现了前蜀、后蜀、吴、

  • 南宋和南明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南宋

    历史上,我国的北宋和明朝,都是因女真人的入侵而亡国的,但女真人并没有一次性灭掉这两个王朝,而是他们遭到入侵后,都选择了南渡,在南方偏安一隅,苦撑了一段时间后,才被对手消灭。北宋在金人入侵后,选择南渡,在南方建立了南明,直到152年后,才被蒙古所灭,而明朝在崇祯去世后,忠于大明的臣子在南方建立了南明,

  • 春秋时期墨家是怎么消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墨家

    墨儒两家同为先秦时期的显学,缘何步入秦汉之后,墨家渐渐地消声觅迹,而儒家则取代法家成百家的魁首。其实,这问题在战国末也有端倪。墨家虽然是战国的显学,但是在战国后期,墨家已经式微了。而墨家的式微分为两个因素:一是墨家的巨子制度太江湖了,对诸侯王来说是隐患。举例来说,孟胜作为巨子,竟然为了替朋友阳城君守

  • 女皇帝武则天为何大量启用寒门子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武则天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舞台上,曾经出现过很多极具政治手腕的皇帝,在他们的带领下,逐渐带整个国家走上了正轨。在这众多的杰出帝王中,仅仅出现过一位女性皇帝--武则天。在古代,女性的身份地位都是极低的,再加上古代的条条框框,将女子圈在了一方小天地里,连出行的自由都没有,更遑论政治的话语权了。但是武则天却不一样

  • 战国七雄的国祚分别是多少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战国七雄

    秦国:563年秦国虽然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朝,但是并不是存在时间最长的。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时期就是镇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颇受商朝重视,为商朝贵族并遂为诸侯。周孝王时,秦先祖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天子封为附庸。说白了是周王室的家臣,并不是诸侯。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这

  • 夏朝少康中兴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少康中兴

    古语有云“得天下易,守江山难”,极言帝王守成不易,然而比之于存亡继绝、兴复故国的帝王来讲,毕竟还是要轻松一些。那些矢志复国的帝王,不知要经历多少艰辛磨难,才得以恢复祖宗基业,重振故国荣耀。如果在这些复国帝王中找出一位最艰辛者,则非夏王少康莫属。少康姓姒,是夏朝建立者大禹的玄孙

  • 旧中国的租界到底是什么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租界

    “租界”这个词,我们经常可以在很多民国时期的影视剧里面听到这个词,而大家对于租界的认识,最主要的应该就是“安全”。因为在影视剧中,很多人为了避难,都会选择进入租界,似乎只要进了租界,就可以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这是真的吗?为什么租界会那么安全,历史上租界

  • 张骞出使的大月氏是现在哪里?大月氏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大月氏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很多人都问了,这个张骞出使西域期间经过了大月氏,那么这个大月氏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呢?这个大月氏又有什么样的历史呢?这个问题也非常的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的情况吧!大月氏其实范围很广很广了,大月氏曾经居于祁连山与天山之间,即今甘肃西部至新疆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