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推恩令有什么独特性

推恩令有什么独特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550 更新时间:2024/2/13 0:09:42

推恩令是汉朝汉武帝时期推行的一个旨在减少诸侯的封地,削弱诸侯势力范围的一项重要法令。主要内容是将过去由诸侯王只能把封地爵位传给嫡长子的情况,要求诸侯王把封地分为几部分,用来传给自己的几个儿子,形成直属于中央政权的侯国。

与削藩的区别

推恩令是汉朝皇帝为了打击藩王制定的法令,目的就是为了加强中央的总体权力,削藩也是皇帝一种打击藩王的手段,目的同样是为了收权,那么推恩令和削藩有什么区别吗?

推恩令和削藩的主要区别就在于,一个是间接委婉,最终使整个藩国被层层削弱,另一个则是强制执行,不给藩王任机会。首先是推恩令,推恩令指的是将原本只能由嫡长子继承的藩王土地,改成藩王的儿子们都能继承各自的封地,只是几个字的改变,实际内容却变了非多,原本一个人掌控的土地不断被分成几个人所有,这样一来每个人分到的就都是原本藩国的一小部分了。

这种办法虽然会遭到嫡长子的反对,但是原本应该分不到封地的其他人却都会感谢皇帝,因为按照之前的法令,他们在嫡长子们继承土地之后,是什么都没有的。这样一来,这条法令对他们是非常有益的。推恩令这种手段虽然比较委婉,但确实是非常有效的,而且对皇帝自己的名声也很有利。

而削藩,说白了就是皇帝下令强制性的将藩王们原本享有的权力、土地都收回来,也就相当于直接就把藩王们废除了,那么可想而知,已经在自己的封地上待惯了的藩王当然不会同意,不仅不会同意,惹急了还有可能直接造反,就会对政权产生一定的影响。

推恩令和削藩虽然是两种手段,但是这两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收复藩王手中控制的大片土地,好让这些被分出去的地域重新被皇帝自己掌控,但是相比较起来,推恩令和削藩的区别就在于,推恩令要比削藩明智、有效很多。

与分封制的区别

推恩令与分封制都是历史上曾经实行过的重要政策,分封制出现的时间要早许多,据说在时期就已经实行了分封制度,一直到周朝时期才有所改变。而推恩令则是在西汉时期才开始实行的政策,这两个政策都是根据血缘关系作为主要的枢纽,但是推恩令和分封制的区别还是非常大的,那么推恩令与分封制的区别是什么呢?

推恩令与分封制的区别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分封制指的是一种封建的制度,也就是说皇帝一类的统治者,将领土分封给王室宗族或者有功之臣的一种政策。这是一种逐级进行分封的制度,天子占有重要的领导地位,将权力分别赏赐给诸侯或者藩王,主要是为了将统治的范围扩大。

而推恩令可以说是前者得到一种延续,可是在目的上却发生了一些的变化,诸侯或者藩王的权力加强之后,对统治者也造成了一定的威胁,所以要用推恩令来削弱他们的力量,所以说两者的目的是不同的。

另外推恩令与分封制的区别还体现在赏赐的方式上,分封制是统治者将领土分封给诸侯和藩王,之后在他们去世或者权力进行交替之后,他们原封不动的将领土和权力交给下一任诸侯或藩王,可以说在这个过程中权力和领土都没有什么变化。

而汉朝之后开始实行的推恩令则不同,推恩令规定每个藩王或者诸侯的儿子都有继承权利的资格,也就是说在进行权力交替的时候,推恩令是让诸侯将权力和领土分为几个等份,之后再分别发给几个儿子,在这个过程中权力和领土都变得更小更弱,从而瓦解诸侯国的权利。

标签: 推恩令

更多文章

  • 推恩令的推行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推恩令

    推恩令,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诸侯国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西汉自文、景两代起,如何限制和削弱日益膨胀的诸侯王势力,一直是皇帝面临的严重问题。文帝时,贾谊鉴于淮南王、济北王的谋逆,曾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文帝在一定程度

  • 三家分晋为何韩国最弱?三家分晋为什么分配不均?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作为春秋战国历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分界点,一直以来也被看做是开启了战国时代的重要历史事件。而三家分晋是韩赵魏三国,但是在后期的发展来看,战国七雄虽然这三个国家都在内,但实力总是有高低的,韩国就是实力最弱的,而且不只是在这三国中,而是在七国当中,而且韩国也是一直都是最弱,并且最终也是第一个被灭

  • 明朝时期的“南倭北虏”分别指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南倭北虏

    南倭北虏又称北虏南倭,即东南沿海一带倭寇的侵扰和北部边境蒙古骑兵的袭扰,是长期困扰明朝廷、危及大明江山社稷的两大问题。嘉靖年间,明王朝面临空前的边疆危机。北方的蒙古各部落统一后,势力强大。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俺答称汗,遣使议和,求通贡市,世宗不许,屡请屡拒。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六月,俺

  • 明朝“大礼议”历史事件介绍“大礼议”事件对明朝造成了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大礼议

    大礼议是指发生在正德十六年(1521年)到嘉靖三年(1524年)间的一场皇统问题上的政治争论,原因是明世宗以地方藩王入主皇位,为其改换父母的问题所引起,是明朝历史第二次小宗入大宗的事件。明世宗登基不久便与杨廷和、毛澄为首的明武宗旧臣们之间关于以谁为世宗皇考(即宗法意义上的父考),以及世宗生父尊号的问

  • 开禧北伐的背景 开禧北伐原因 开禧北伐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开禧北伐

    南宋宁宗朝时首相韩侂胄主持的北伐金朝的战争。宋宁宗时,韩侂胄渐掌大权,力主抗金,得到著名的抗战派辛弃疾、陆游、叶适等人的支持。宋宁宗对南宋的屈辱地位不满,也支持韩侂胄的抗金政策。开禧二年(1206年),身任平章军国事的韩侂胄未作充分准备,便贸然发动北伐。宋军纷纷出击,山东京东招抚使郭倪派兵攻宿州(今

  • 开禧北伐失败的原因 开禧北伐的战争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开禧北伐

    南宋宁宗朝时首相韩侂胄主持的北伐金朝的战争。“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的诗道尽了对收复中原的渴望与对朝廷屈辱求和的愤懑之情。在诗人八十岁那年,宋王朝终于再次出兵,北伐中原,但由于朝中宰相非贤,将帅多庸,战事难如人意。一宋宁宗赵扩即位后,奸臣韩侂胄专权,迫害贤臣,

  • 北宋农业发展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北宋

    北宋初期大面积开荒,土地不抑兼并,农田规模扩大,为提高耕种效率,注重兴修水利,改进农具,改良品种,农业发展迅速。许多新形田地在宋朝出现,例如梯田(在山区出现)、淤田(利用河水冲刷形成的淤泥所利用的田地)、沙田(海边的沙淤地)、架田(在湖上做木排,上面铺泥成地)等。这大幅增加宋朝的耕地面积,到宋神宗元

  • 汉朝人口变化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朝

    我国解放的时候是四万万人口,但是在古代我国的人口可不是这么多的。连年的战乱,外加自然灾害,那就是医疗条件落后,这些都可能导致人口大量减少,所以在我国许多朝代,人口都处于不足的一种状态,而朝廷也会颁发一些法令,鼓励生育的法令。秦末汉初,由于长期战乱导致人口锐减,刘邦建立了大汉朝,在当时就是在世界上,大

  • 北宋四京分别是现在的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北宋

    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定都开封,称为“东京”。既然有东京,那自然就有西京,其实还不止东西二京。北宋实行的是四京制,共有四京,即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和南京应天府。初沿五代晋、汉、周旧制,以开封府为东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为西京。宋真宗景德

  • 北宋赋税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北宋

    赋税是中国古代国家宏观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是统治者为维护国家机器运转而强制征收的。赋税制度是随土地制度或状况的变化而变化的。中国封建社会的赋税制度含义很广泛,一般包括: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即丁税;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即田租;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和兵役;其它苛捐杂税。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