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域都护府历史介绍

西域都护府历史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80 更新时间:2024/1/21 4:25:41

西域都护府是汉朝时期在西域(今新疆轮台)设置的管辖机构。是汉代西域官阶最高的官职。

“都护”是汉西域地方最高长官,“秩比二千石”,相当于内地的“郡都尉”。“郡都尉”是一郡首脑太守的副职,掌管军事。西域因地位特殊,故设“都护”,实际上与郡级区划相等。

其主要职责在于守境安土,协调西域各国间的矛盾和纠纷,制止外来势力的侵扰,维护西域地方的社会秩序,确保丝绸之路的畅通。“都护”统管着大宛以东、乌孙以南的三十多个国家,各国“自译长、域长、君、监、吏、大禄、百长、千长、都尉、且渠、当户、将、相至侯王,皆佩汉印绶”,确认是汉的官员。

历史沿革

滥觞

汉武帝对匈奴发动了一系列战争。三次大胜后,匈奴右部王的活动中心已迁至天山东部一带。

前138年和前119年张骞的两次通使西域,其主要目的是联系西域的一些势力抗击匈奴。虽然其目的没有达到,但却一方面使汉朝对西域的了解更为深入,另一方面扩大了汉朝在西域各地的影响,从而为汉朝击败匈奴在西域的势力,并最终统一西域奠定了基础。

汉朝势力最初进入西域后,虽然也没有足够的实力来掌控西域,但由于汉朝政府有着较为成熟的统治理念。在统治方式上,注重政权机构的建设,将内地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等,变通地实施于边疆地区,打破了西域地区“无所统一”政治格局,从而把西域诸国有机地纳入汉王朝的政治统治体系之内。

同时,汉朝发达的经济,也对西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内地与西域经济的互补与交流,最终导致西域的经济与内地的经济形成了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因此,汉朝在西域的统治一旦确立,就相对比匈奴在西域的统治更为稳固。

张骞通西域之后,汉王朝派往西域各地的使者和西域各国派往汉朝的使者络绎不绝,各族商人也频繁地往来于内地和西域之间。在当时人烟稀少、道路艰险的情况下,为了保障这条沟通东西方的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汉朝政府于公元前101年设置使者校尉,率士卒数百人在轮台、渠犁一带屯田积谷,以供应出使西域的使者。使者校尉是汉朝政府派驻西域的第一个官员。

演变

中国汉代西域最高军政长官,始设置于公元前1世纪。西汉时都护为加于其他官号上职称,多以骑都尉领其职、秩比二千石;东汉时期为单任官职。时期西汉时,都护治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北年),和渠犁田官相近,屯田都尉属都护,都护开幕府。都护职在统领大宛(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及以东城郭诸国兼督察乌孙(伊犁河流域)、康居(今锡尔河中游地带)等国,颁行朝廷号令;诸国有乱、得发兵征讨。

到新莽末年(公元23年左右年),西域乱、都护李崇没于龟兹、遂罢都护。

东汉光武帝建武21年(公元45年)、西域18国请复置都护、光武帝不许。

明帝永平17年(公元74年),始以陈睦当都护。次年,焉耆、龟兹叛,共攻杀陈睦,遂罢都护。

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年),将兵长史班超平定西域,遂以班超为都护,驻龟兹境它乾城(今新疆库车附近,其址未详)。14年,班超还洛阳,继任者有任尚和段禧。

安帝永初元年(107),西域乱、征禧还、自此不复置都护。至延光2年(123)、以班勇为西域长史、复平西域、遂以长史行都护之职。

置废

匈奴的势力伸展到西域,征服了这些国家。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天山南北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联为一体,中原和西域以至更远地区之间,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汉宣帝时,始设西域都护,为西域最高军政长官。王莽时期,西域分割为55个小国,其中北道诸国,复受制于匈奴,汉遂罢都护。

明帝时,东汉开始发动对匈奴的战争。又遣班超出使西域,西域遂平。后以西域长史行都护职。建安年间,凉州大乱,西域始与中原暂时断绝联系。西域虽然几度因政局波动暂与汉廷中断联系,但商业往来并未受很大影响。隋朝统辖的煌郡以西、唐朝统辖的沙州(天宝、至德时沙州更名为煌郡)以西的疆域,称为西域。

更始元年(23年)王莽被杀,李崇与内地失去联系。匈奴乘虚而入,“略有西域”,“敛税重刻,诸国不堪命”,纷纷要求东汉王朝恢复“都护”管辖。南道上的莎车组织力量抗拒匈奴,保护着居留在西域的“故都护吏士妻子千余口”。不久,汉立莎车王为汉“西域大都尉”,五十余国都属于莎车统领。尔后莎车、鄯善、车师、焉耆等国又派人到洛阳“请立都护”,东汉光武帝刘秀因“天下初定”,“匈奴未服”而没有允诺。

于是鄯善、车师、龟兹“复附匈奴”,莎车、于阗又互相争雄,兵事不息。永平十六年(73)汉明帝命窦固北征匈奴,取伊吾卢(今新疆哈密东)地,置宜禾都尉,于阗诸国派人到洛阳,翌年设都护,与内地断绝了五十年的西域复通。但汉都护设置仅二年,到章帝继位即罢,又弃伊吾屯田,地入匈奴。永元元年(89年),大将军窦宪破北匈奴,第二年夺回伊吾地,班超定西域。

汉遂以班超为西域都护,驻龟兹,并在车师前部的高昌壁再度设置戊己校尉,于车师后部增设戊部侯,完全恢复了汉在西域的管辖。这时,远至条支(阿拉伯国家)诸国,都来与东汉建立关系。班超还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行抵条支,为风浪所阻,“临西海而还”,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班超在任十一年,因老病离开西域。继任都护的不甚称职,引起“西域背畔”。

永初元年(107)“诏罢都护”。匈奴又乘机“收属诸国”,一时间西北边患闹得很凶。

延光二年(123年),敦煌太守张珰、尚书陈忠建议重开西域,以“震怖匈奴”。朝廷接纳了他们的意见,派班超子班勇为“西域长史”,屯驻“柳中”(高昌壁东南)。龟兹、疏勒、于阗、莎车诸国随即来归附,东汉与西域中断了的统辖关系得以恢复,从此,西域一直是东汉的一部分,但乌孙和葱岭以西的大宛便不再属于汉了。

标签: 西域都护府

更多文章

  • 汉四郡经历了哪些历史变革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四郡,经历,哪些,历史,变革,四郡,公元前,108年,公元,

    汉四郡(公元前108年~公元313年)汉武帝在公元前109年至公元前108年间剿灭卫满朝鲜后在朝鲜半岛北部和中部设立的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四个郡的总称,汉四郡对朝鲜半岛北部有很大的影响力。公元前82年,汉朝将临屯、真番二郡并入乐浪、玄菟二郡。乐浪郡治所仍在今朝鲜平壤;玄菟郡治所则初在夫租(

  • 卫满朝鲜的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卫满

    卫氏朝鲜存在时间是公元前194年~前107年。于中国西汉初年时,由燕国人卫满(姬姓卫氏,卫国宗室后裔)率千余人进入朝鲜,推翻箕子朝鲜自立,是朝鲜半岛历史中最早得到考古及文献证明的国家。卫满即位后,积极建立国家,使国家愈来愈强盛。汉武帝有感卫满朝鲜对汉朝的威胁愈来愈大,决定在公元前109年起兵远征朝鲜

  • 南越国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南越国

    南越国,亦称南粤国,是秦末至西汉时期位于中国岭南地区的一个政权。从开国君主赵佗至亡国君主赵建德,一共历经五任国王,享国九十三年(公元前204年至公元前112年)。秦末,南海郡尉赵佗乘秦亡之际,封关、绝道,兼并岭南的桂林郡、象郡;公元前204年正式建立南越国(南粤国),自号“南越武王&rd

  • 闽越国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闽越国

    闽越国,属古百越部落的一支,位于今中国福建省(包括广东潮汕、梅州)。该国是战国时期被楚国所灭的越人在逃到该地时,与当地的百越原住民所共同建立的一个国家,存在的时间大致在公元前334年至公元前111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202年之后的六七十年之间,闽越国国力达到鼎盛。闽越王城始建于西元前202年,系闽越

  • 滇国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滇国

    滇国(前278年前109年),是中国西南边疆古代少数民族的部落,疆域主要在以滇池中心的云南中部及东部地区,历史学家惯称为滇族。公元前278年,楚国遣楚将庄硚率领一支队伍到达滇池地区,征服当地人后,后因归路被秦国所断,就留在滇池地区,建立滇国,都城在今昆明市晋宁区晋城镇。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滇国在云

  • 夜郎国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夜郎国

    夜郎囯,是中国在西南地区由少数民族的先民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夏商时属百濮地,《国语·郑语》云:“楚鼢冒始启濮”,又《史记正义》载:"濮在楚西南"。夜郎成名问世,大约是在战国时期,楚襄王(公元前298年一前262年)派“将军庄跃溯沉水,出且兰(今贵州福泉

  • 盐铁官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盐铁官营

    盐铁专卖亦称“盐铁官营”。旧时政府为限制工商发展,增加财政收入而实行的对盐和铁的垄断经营。相传最早始于春秋齐国,《管子》一书中说的“官山海”,即由官府垄断经营山海之产。当时山海之产主要是铁和盐,官府经营盐铁,寓税于价,使人民既避免不了征课,又感觉不到征

  • 推恩令有什么独特性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推恩令

    推恩令是汉朝汉武帝时期推行的一个旨在减少诸侯的封地,削弱诸侯王势力范围的一项重要法令。主要内容是将过去由诸侯王只能把封地和爵位传给嫡长子的情况,要求诸侯王把封地分为几部分,用来传给自己的几个儿子,形成直属于中央政权的侯国。与削藩的区别推恩令是汉朝皇帝为了打击藩王制定的法令,目的就是为了加强中央的总体

  • 推恩令的推行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推恩令

    推恩令,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诸侯国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西汉自文、景两代起,如何限制和削弱日益膨胀的诸侯王势力,一直是皇帝面临的严重问题。文帝时,贾谊鉴于淮南王、济北王的谋逆,曾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文帝在一定程度

  • 三家分晋为何韩国最弱?三家分晋为什么分配不均?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作为春秋战国历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分界点,一直以来也被看做是开启了战国时代的重要历史事件。而三家分晋是韩赵魏三国,但是在后期的发展来看,战国七雄虽然这三个国家都在内,但实力总是有高低的,韩国就是实力最弱的,而且不只是在这三国中,而是在七国当中,而且韩国也是一直都是最弱,并且最终也是第一个被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