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越国历史介绍

南越国历史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431 更新时间:2024/1/24 9:49:41

南越国,亦称南粤国,是秦末至西汉时期位于中国岭南地区的一个政权。从开国君主赵佗至亡国君主赵建德,一共历经五任国王,享国九十三年(公元前204年至公元前112年)。

秦末,南海郡尉赵佗乘秦亡之际,封关、绝道,兼并岭南的桂林郡、象郡;公元前204年正式建立南越国(南粤国),自号“南越武王”,国都定于番禺。南越国全盛时疆域包括当今中国广东、广西(大部分地区)、福建(一小部分地区)、海南、香港、澳门和越南(北部、中部的大部分地区)。南越国是汉朝藩属国。公元前112年夏季,汉武帝刘彻出兵10万发动对南越国的战争,并于同年冬季灭亡南越国。

史籍中岭南称烟瘴南蛮之地,岭南文明史始于秦平定岭南,赵佗实施“和辑百越”政策,引入中原农耕技术与先进文化,使岭南地区迅速从刀耕火种的氏族社会平稳进入农耕文明时代,同时又将异域文化和海洋文化带进岭南,开了岭南文明千年辉煌。

南越国时期对外出口漆器、丝织品、陶器和青铜器,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汉代,广州成为中国与古罗马帝国的海上贸易中心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成为中原商贾缔造财富传奇的地方。

历史

先秦时期

商与西周时代,广东地区便与中原有经济文化往来。春秋战国时代,岭南与吴、越、楚国关系密切,交往频繁。历史上楚庭、南武城的传说,反映出这一时期岭南与楚、越的关系。《国语·楚语上》也有“抚征南海”的记载,可见当时岭南与楚国有军事、政治关系。约在战国前后时期,在广西大部分地区,广东的部分地区出现了西瓯、骆越两大方国,这是岭南地区方国的鼎盛时期。

秦至建国前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屠睢率50万大军分五路,平均一路10万,一路攻取东瓯和闽越(浙江、福建),两路攻南越(广东),其余两路攻西瓯(广西)。第一阶段就很快打下广东地区,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大的阻力。而在广西则打了六年之久,并且是以“伏尸流血数十万”的代价才能统一广西及越南地区。

据《淮南子·人闲训》记载:“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馀干之水。三年不解甲驰弩,使临禄无以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杀西瓯君译吁宋。而越人皆入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相置骏以为将,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杀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乃发谪戍以备之。”

前214年,秦始皇任命任嚣为主将和赵佗继续进攻广西地区的西瓯、骆越各部落,同年完成平定岭南的大业,整个岭南由此划入了秦朝的版图。

南越武王时期

前204年,赵佗正式建立南越国,自号“南越武王”。

赵佗在位时为保全自己这片独立王国,极力体现与中原的异同。他在给汉文帝的上书中强调自己是“蛮夷大长老”,更以“椎髻箕坐”的面目会见汉朝使臣,以示与中原华夏不为一类,谋图使汉朝放弃兼并南越。

南越术阳王时期

赵建德即位不久,汉朝与南越国已处于战争状态。这年,汉武帝在得知韩千秋兵败及吕嘉弑君叛汉的消息后,决定遣兵十万南伐南越国。同年秋季,汉武帝所遣的十万大军分四路进攻南越国,一路由伏波将军路博德率领,从桂阳溯耒水而上,跨越骑田岭入连江;

一路由楼船将军杨仆率领,溯赣江而上,跨越大庾岭入浈江;一路由戈船将军郑严及下厉将军田甲率领,由零陵出发后,沿漓江而下至苍梧;一路由驰义侯何遗发巴蜀兵及夜郎国兵,沿北盘江而下。计划最终四路大军在南越国首都番禺会师。

公元前112年冬季,路博德一军与杨仆一军先行会合,两军一同围攻番禺,后番禺降于伏波将军路博德,术阳侯及吕嘉出海西逃时被路博德捕获,南越国灭亡,时为汉武帝元鼎六年,整个南越国历五王,凡九十三年。

标签: 南越国

更多文章

  • 闽越国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闽越国

    闽越国,属古百越部落的一支,位于今中国福建省(包括广东潮汕、梅州)。该国是战国时期被楚国所灭的越人在逃到该地时,与当地的百越原住民所共同建立的一个国家,存在的时间大致在公元前334年至公元前111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202年之后的六七十年之间,闽越国国力达到鼎盛。闽越王城始建于西元前202年,系闽越

  • 滇国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滇国

    滇国(前278年前109年),是中国西南边疆古代少数民族的部落,疆域主要在以滇池中心的云南中部及东部地区,历史学家惯称为滇族。公元前278年,楚国遣楚将庄硚率领一支队伍到达滇池地区,征服当地人后,后因归路被秦国所断,就留在滇池地区,建立滇国,都城在今昆明市晋宁区晋城镇。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滇国在云

  • 夜郎国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夜郎国

    夜郎囯,是中国在西南地区由少数民族的先民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夏商时属百濮地,《国语·郑语》云:“楚鼢冒始启濮”,又《史记正义》载:"濮在楚西南"。夜郎成名问世,大约是在战国时期,楚襄王(公元前298年一前262年)派“将军庄跃溯沉水,出且兰(今贵州福泉

  • 盐铁官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盐铁官营

    盐铁专卖亦称“盐铁官营”。旧时政府为限制工商发展,增加财政收入而实行的对盐和铁的垄断经营。相传最早始于春秋齐国,《管子》一书中说的“官山海”,即由官府垄断经营山海之产。当时山海之产主要是铁和盐,官府经营盐铁,寓税于价,使人民既避免不了征课,又感觉不到征

  • 推恩令有什么独特性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推恩令

    推恩令是汉朝汉武帝时期推行的一个旨在减少诸侯的封地,削弱诸侯王势力范围的一项重要法令。主要内容是将过去由诸侯王只能把封地和爵位传给嫡长子的情况,要求诸侯王把封地分为几部分,用来传给自己的几个儿子,形成直属于中央政权的侯国。与削藩的区别推恩令是汉朝皇帝为了打击藩王制定的法令,目的就是为了加强中央的总体

  • 推恩令的推行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推恩令

    推恩令,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诸侯国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西汉自文、景两代起,如何限制和削弱日益膨胀的诸侯王势力,一直是皇帝面临的严重问题。文帝时,贾谊鉴于淮南王、济北王的谋逆,曾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文帝在一定程度

  • 三家分晋为何韩国最弱?三家分晋为什么分配不均?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作为春秋战国历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分界点,一直以来也被看做是开启了战国时代的重要历史事件。而三家分晋是韩赵魏三国,但是在后期的发展来看,战国七雄虽然这三个国家都在内,但实力总是有高低的,韩国就是实力最弱的,而且不只是在这三国中,而是在七国当中,而且韩国也是一直都是最弱,并且最终也是第一个被灭

  • 明朝时期的“南倭北虏”分别指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南倭北虏

    南倭北虏又称北虏南倭,即东南沿海一带倭寇的侵扰和北部边境蒙古骑兵的袭扰,是长期困扰明朝廷、危及大明江山社稷的两大问题。嘉靖年间,明王朝面临空前的边疆危机。北方的蒙古各部落统一后,势力强大。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俺答称汗,遣使议和,求通贡市,世宗不许,屡请屡拒。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六月,俺

  • 明朝“大礼议”历史事件介绍“大礼议”事件对明朝造成了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大礼议

    大礼议是指发生在正德十六年(1521年)到嘉靖三年(1524年)间的一场皇统问题上的政治争论,原因是明世宗以地方藩王入主皇位,为其改换父母的问题所引起,是明朝历史第二次小宗入大宗的事件。明世宗登基不久便与杨廷和、毛澄为首的明武宗旧臣们之间关于以谁为世宗皇考(即宗法意义上的父考),以及世宗生父尊号的问

  • 开禧北伐的背景 开禧北伐原因 开禧北伐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开禧北伐

    南宋宁宗朝时首相韩侂胄主持的北伐金朝的战争。宋宁宗时,韩侂胄渐掌大权,力主抗金,得到著名的抗战派辛弃疾、陆游、叶适等人的支持。宋宁宗对南宋的屈辱地位不满,也支持韩侂胄的抗金政策。开禧二年(1206年),身任平章军国事的韩侂胄未作充分准备,便贸然发动北伐。宋军纷纷出击,山东京东招抚使郭倪派兵攻宿州(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