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枕头山事件经过 枕头山事件影响有哪些?

枕头山事件经过 枕头山事件影响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134 更新时间:2023/12/18 3:23:53

枕头山事件简介

一百年前,台湾原住民泰雅族为捍卫土地及民族,发起抗日的枕头山事件。泰雅族人与清兵、日军先后在枕头山爆发惨烈的战役,以争夺这座攸关部落生存的山头。

枕头山事件背景

枕头山形势险要,过去为兵家必争之地的制高点,山顶有一平台,是炮台阵地遗迹,此地先后发生泰雅族原住民与铭传之战役,及泰雅族原住民抗日之战役。

一、由日据殖民政府台湾总督府西元1907年1月6日「决定蕃地经营大政方针」,年度预算增列蕃地经营经费五十万圆,该方针之大纲第一条「蕃地经营以盛产樟脑、木材及矿物之北部地区为主,南部地区为副」。当时大嵙崁山地现今复兴乡即为丰富樟树林与最佳品质樟脑产地,时值日本殖民政府尚未统治。

二、大溪前山群及大豹群〈三峡〉已先后分别深坑、桃园两厅归顺,「日本政府为开发山地利源,令其同意设隘勇线采伐樟树等」,因此於四月以不侵犯其居住地及不改变其生活状态,并加以保护抚育为条件。提供日警部队前进安全走廊。

三、蕃政重要决策者:佐久间总督左马太、蕃地事务课长大津麟平

四、台湾樟脑为昔日重要化工原料,可谓当代世界独占宝藏,用途包罗万象「医药、光学、塑造、防虫、除臭、熏香及火药等」,樟脑且是当时赛璐珞Chlluloid工业蓬勃发展原动力,亦为军事上要材。

五、占领枕头山高地,系为求有效掌握角板山地区,作为理蕃事业五年计画,重要进入门户。

枕头山事件经过

枕头山之役,角板山社的劫难.明治三十九年(1906)强硬派的左久间总督,为了徵用复兴山区的木材、樟脑等珍贵资源,派遣1200名武装军警进入枕头山讨番,大举发动征伐。其中战事最惨烈的就是角板山社旁的枕头山。

从「理蕃志稿」中得知,1907年日军警为「扩插天山方面之隘勇线」,分由深坑厅的茂岸(福山)、桃园厅的姆坪各派兵东西合进,向插天山方面前进。

路经枕头山时,遭遇大科崁前山群及大豹群原住民激烈抵抗,日军两队被困於枕头山下,双方挖战壕相战,日军之枪抱无法产生作用,以手榴弹攻击亦不见效果,激战40馀日,日警为攻下枕头山高地,阵亡117人,在进攻角板山社时17名警员被戮。

最后日警以强大的炮火压制住大嵙崁溪一带的蕃社、角板山社众,后由台中、南投军厅警察千人增援,花费3个月才登上插天山,总共动员军警隘勇等2000馀人,而使枕头山最后终於失守。

日军在5月底占领了枕头山,7月登上插天山,8月隘勇线才完成,至此日方死亡已达200馀人。而原大嵙崁溪一带的蕃社、角板山社众,不是被歼灭就是逃入深山,以至於角板山一地,日后都成了汉人的聚落。

枕头山原为泰雅族活动的猎场,由於汉人与日据政府的垦殖侵占,两度沦为血肉横飞的战场,血泪斑斑,草木含悲,登临其上,凭吊怀古,令人怆然。

日方隘勇线前进执行单位与兵力:

一、桃园厅700兵力〈驻地大嵙崁〉、深坑厅450兵力〈驻地三角涌〉。

二、后续桃园厅队接获台中及南投厅支援兵力为1000人。

三、兵器:十三年式步枪、十八年式村田步枪、手榴弹、机关枪、火抱等等。

枕头山事件影响

枕头山事件原住民主事头目「拉-诺干hola-nokan」所率领泰雅族勇士,虽终究落败;但泰雅勇士们以落伍武器,加上凭藉赤手空拳勇气,抵抗日本现代化武力火网,尚给日警部队重重一击,悲惨战场过程一时无法言语,如与中外皆知「雾社事件」相比较,复兴乡「枕头山事件」有过之无不及。

标签: 枕头山事件

更多文章

  • 五七指示全文内容 如何评价五七指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五七指示

    五七指示是什么意思?1966年5月7日,毛泽东给林彪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后来被称为“五七指示”。在这个指示中,毛泽东要求全国各行各业都要办成一个大学校,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与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同时也要批判资产

  • 高昌国是现在的哪里?高昌国是如何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高昌国

    在1500年前,吐鲁番盆地曾诞生一个以佛教为主的国家,名为高昌国。高昌国在《新唐书·高昌传》中有着比较明确的记载,也是古代新疆各方面的中心地区。如今,高昌国的遗址是在吐鲁番高昌区,其实这个地方先后诞生了四个王国,只不过在唐朝时,被唐所灭。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高昌国,可能听说过这个国家

  • 明朝万历年间的一条鞭法的内容及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简介“一条鞭法”是明代嘉靖时期确立的赋税及徭役制度,由桂萼在嘉靖十年(1530)提出,之后张居正于万历九年(1581)推广到全国。新法规定: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

  • 北宋雍熙北伐失败原因 雍熙北伐影响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雍熙北伐

    雍熙北伐简介雍熙北伐是指,986年(雍熙三年)为收复后晋石敬瑭割让给辽的燕云十六州,宋太宗派遣二十万大军分兵三路伐辽的历史事件。雍熙三年(986)宋太宗乘辽朝新君初立之机,派三路大军北伐。最初,三路大军进军顺利,收复了不少失地。但随着西北路军米信部新城会战失利及东路军曹彬在岐沟关(今河北涿州市西南)

  • 明朝历史之隆庆开关介绍 隆庆开关的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隆庆开关

    隆庆开关简介隆庆开关指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隆庆帝(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从此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东南沿海各地的民间海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明朝出现一个全面的开放局面。从1567年到1644年这段时间,海外流入大明朝的白银总数大约为

  • 唐朝历史之长庆会盟历史介绍 长庆会盟碑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长庆会盟

    长庆会盟简介长庆会盟,公元821年唐穆宗时期,与吐蕃会盟于长安西郊,双方谈判基本成功,唐朝和吐蕃分别在长安和逻些建碑,双方重申“和同为一家”的舅甥亲谊。此次会盟在客观上使吐蕃社会得到了暂时的安定,史称“长庆会盟”,亦称“甥舅和盟&rdquo

  • 唐朝两税法的内容及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两税法

    唐朝两税法简介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宰相杨炎建议颁行“两税法”。两税法是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而制定的新税法。由于分夏、秋两季征收,所以称为“两税法”。两税法是对当时赋役制度较全面的改革。大历十四年(779年)五月,唐德宗即位,宰相

  • 南诏国历史介绍 南诏国历代帝王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南诏国

    南诏国简介南诏国(738年-902年),古代国名,是八世纪崛起于云贵高原的古代王国,由蒙舍部落首领皮罗阁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建立。天复二年(902年)汉人权臣郑买嗣灭亡南诏,自立为王,建立“大长和”国。隋末唐初洱海地区小国林立,互不役属,其中有六个实力较强的小国,分别

  • 周朝历史之国人暴动介绍 国人暴动的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国人暴动

    历史上公元前841年发生了什么是事?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来看看。国人暴动周厉王任用荣夷公为卿士,实行专利政策,又命令卫巫监谤,禁止国人谈论国事,违者杀戮。当时国人有参与议论国事的权利,甚至对国君废立、贵族争端仲裁等有相当权利,同时有服役和纳军赋的义务。国人在高压政策下,「道路以

  • 西域都护府的设立及其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西域都护府

    西域都护府简介西域都护府是汉朝时期在西域(今新疆轮台)设置的管辖机构。是汉代西域官阶最高的官职。“都护”是汉西域地方最高长官,“秩比二千石”,相当于内地的“郡都尉”。“郡都尉”是一郡首脑太守的副职,掌管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