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是怎样削弱朝鲜的战略攻击性?

明朝是怎样削弱朝鲜的战略攻击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838 更新时间:2023/12/17 1:15:41

1231年至1273年,蒙元前后九次征伐高丽。到了忽必烈时代,高丽国王王?向元朝投降,高丽王国从此成为元朝的藩属国。

蒙古进军高丽图(台湾中国文化大学1980版《中国历史地图》)

前往中国为质的高丽王子王倎使出浑身解数成为了忽必烈的宠臣,后来更是被忽必烈立为高丽国王。1274年,忽必烈又将女儿下嫁给高丽世子王谌。高丽此后的历代国王,都要迎娶蒙古公主为妻,做大元朝的驸马。

为了进一步拉拢元朝,高丽国王主动下令将国内的原先类似汉人的服装和礼仪改成蒙古制式,并强令全国推广。另外,高丽军事方面也受到蒙古极深的影响,曾做过元朝斡东千户所千户兼达鲁花赤的高丽武将李成桂就以游牧民族擅长的骑射闻名于当地。

李成桂在韩国历史剧中的形象

以游牧起家的元朝,十分重视畜牧业。虽然朝鲜半岛多山地,原本并不大量出产马匹,但蒙古人很快就发现济州岛拥有极为适宜建立牧场的自然条件,元朝将此地划为直辖并建立国营牧场。在这里,蒙古人将蒙古马和在他地方搜罗的良种马匹与韩国当地马种配种,选育良马。

图元代国营马场分布图

因为有不少马场工作人员是高丽人,王氏高丽自然也极大的提升了马政水平,并借此组建了一直规模和实力都不容小视的骑兵部队。到了明朝初期,高丽的骑兵数量最高占到其总兵力的五分之一,高丽成为了一个随时可以动员数万骑兵的东北亚强国。

高丽骑兵复原模型(韩国大成洞博物馆)

随着蒙元势力和女真势力被明朝压制,高丽趁明朝在辽东立足未稳之际,将元朝辽东部分领土占据,一个领土并未达到鸭绿江的国家,最终一直拓展至豆满江。高丽武将李成桂就是在一次高丽对辽东的进攻行动中起兵谋反,回军推翻王氏高丽,建立了李氏朝鲜的。明朝当时为避免被北元、朝鲜夹击,被迫承认了李氏朝鲜对这些故元属地的侵占。朱元璋在给驻辽东将领的信件中恨恨地写道:

“高丽地界辽左,其国君畏威而不怀德,此以诚抚,彼以诈应,此以仁义待之,彼以诡诈来从……此夷不出则已,使其一出,必有十万之众。定辽境土与之相接,宜阴戒斥堠已防其诈,凡事有备,庶不失机。其慎之哉。”

《明太祖实录》

李氏朝鲜这么不安分,明朝自然要暗暗打压。因为骑兵进攻性极强,明朝初期的朱元璋和朱棣这两位雄主便有意识的削减朝鲜的马匹数量。

“上上马绢八匹,布十二匹,上马绢四匹、布六匹“(《明太宗实录》卷40)这是明朝政府在辽东马市制定的马匹收购价。从洪武到永乐年的二十年间,明朝以宗主国的身份,将对朝鲜的马匹收购价格强压到上述价格的三分之一以下,以低价从朝鲜掠夺性的购买了累计近十万的马匹。

成祖朱棣

永乐七年(1409年)朱棣派大将丘福率军北伐鞑靼。结果丘福轻敌冒进而中伏战死,以致全军覆没,此役大明折损军马一万。朝鲜的史书《李朝实录》记载,朱棣为了亲征复仇,要求第二年全国准备三万匹军马,其中要求朝鲜征发一万匹上好的军马,朝鲜方面百般推诿,交了一半马匹后派使臣到北京求情,说国内军马已经尽数上交大明,国内只剩担粪的马,实在交不出来了,求大明高抬贵手。

图朝鲜史书《李朝实录》

明朝政府对李氏朝鲜的长期系统性的马匹掠夺策略卓有成效。早年在接受元朝运入济州岛的大宛马(阿哈尔捷金马,即汗血宝马)后,李朝能提供的最好战马是肩高约为150厘米,较好的战马肩高在128厘米左右。在明朝连续大肆购马之后,李朝战马因种群数量不足和管理不善而迅速退化。到了李朝中后期,济州马已经退化至平均身高仅为100厘米至110厘米,无法再继续作为优良骑乘马而使用了(《朝鮮濟州島馬の研究》,日本,植村卷太郎)。

到了朝鲜成宗元年(1469年),朝鲜政府统计全国的牛马数量,发现马匹数量仅为1万3千余匹,无论是从马匹质量还是从数量来说,李朝再也无法拥有大规模的骑兵部队。(《李朝实录》)

大宛马(阿哈尔捷金马,即汗血宝马)

在部分军事物资方面,明朝对李氏朝鲜长期实施禁运。朝鲜长期自以本国步弓手善射而自豪,射箭也至今是韩国的奥运会重点夺金项目。朝鲜步弓手只有使用牛筋和牛角制成的复合弓才能最大化发挥战力,但朝鲜半岛并不出产水牛角,明朝就对制造筋角复合弓的关键材料水牛角对李氏朝鲜进行禁运。

《明实录》记载,直到成化十三年(1477年),明朝才开始对朝鲜解禁水牛角出口,然而一年只允许输朝五十副,至成化十七年(1481年)增至一百五十副,到弘治十七年(1504年)增至二百副为止。当然了,李氏朝鲜还是能从辽东胆大包天的的走私商人手里高价买到水牛角的。

再来说火药武器,除了明初朱元璋为了争取高丽主动归附大明,向其输入了高丽一直未从元朝学会的火器制造技术外,最关键的硝石提炼技术和火药颗粒化技术却一直对朝鲜严防死守,只教了简化版。

据《李朝实录》记载,李氏朝鲜用的火药曾经因为自身硝石产量低纯度差,需要大量靠明朝政府调拨。直到十七世纪,朝鲜译官金指南在旅行中国,于辽阳的女真人村落得到了新的制硝工艺,李氏朝鲜的硝石提炼才达到大明的水准。根据金指南所著的《新传煮硝方》同中国17世纪早期成书的《神器谱》、《武备志》、《天工开物》中的提硝法对比,硝石的提炼过程和原理大都相似。火药的颗粒化技术则是靠着俘获了日本工匠才获得的。

除此之外,明朝只教了李氏朝鲜如何制造铜制火器,但是古代朝鲜又是个极度缺铜的国家。在朝鲜,铜碗贵重到被人叫做“金碗”并被当作传家宝代代流传。因为缺少铜料,李朝的火器发展也就陷入停顿,至于被不少韩国人吹的震天响的所谓水底龙王炮、混江龙等水雷及地雷等爆炸性火器并无实际使用过的史料记载。

图神机箭

最终明朝通过商业掠夺、禁运、技术封锁等方式,极大的限制了李氏朝鲜的军事能力,让朝鲜由李朝初期的一个颇具进攻能力的国家,变成了自保有余而扩展无力的势力,从客观上使得李朝不得不打消长期以来对辽东土地的觊觎。

标签: 明朝

更多文章

  • 宋朝刑不上大夫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宋朝

    宋朝建立后,尤其是赵匡胤死后,北汉灭亡,这个时候也算是实现了统一。随着统一的来临,保持国内平和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所以宋朝建立之初,就实行了文人治国这一原则。这条治国策略的实施,在那个时候,有它必须执行的原因,但是随着王朝发展,文人越来越大,全国上下热衷于文治,这是好事,但同时也是弊病,因为在选择文

  • 金朝面对蒙古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金朝

    1234年正月,金国末代皇帝完颜守绪、完颜承麟死守蔡州城,在宋军、蒙古军的围攻下力尽身亡,国祚120年的大金国就此亡于宋军、蒙古军之手。金国不自量力,妄想从南宋身上弥补损失,终于落了个四面受敌,国家覆亡的下场。但假使南宋不同意与蒙古人夹击金国,那么历史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呢?13世纪的蒙古军队是东亚首屈

  • 建炎南渡的历史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建炎南渡

    建炎南渡,是发生在两宋交替之际康王赵构为了躲避北边异族女真人的侵略追击,而南逃至江南的事件。靖康二年(1127年),赵构从河北南下到陪都南京应天府(河南商丘)鸿庆宫祭祀赵宋祖庙,在宫殿内即位为宋高宗,改元建炎,南宋(1127年1279年)建立。之后,宋高宗一路从淮河、长江到杭州,绍兴元年(1131年

  • 南宋钟相杨么起义的历史原因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钟相杨么起义

    南宋王朝一面对金朝屈辱求和,一面加紧对人民剥削,加重税捐,使老百姓遭到重重灾难。公元1130年,金兵攻占了潭州,抢掠了一阵走了。接着,有一个被金兵打败的宋朝团练使孔彦舟,带着一批败兵残卒在那里趁火打劫,催粮逼租。当地百姓忍无可忍,在钟相带领下举行了起义。钟相是鼎州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在金兵南下的时

  • 西楚霸王项羽为何要分封众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项羽

    项羽在巨鹿之战后,势力逐渐壮大,自立“西楚霸王”后,他却把大部分地盘封给别人而不是建立全国政权。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最好的办法是把自己分在包括河南、河北、山东的中原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其次把自己分在原秦国老家,关中巴蜀一带。但是项羽只把自己分封在原春秋吴国和越国旧地,无

  • 井冈山会师经过 井冈山会师的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井冈山会师

    井冈山会师简介井冈山会师,是指1928年4月28日(三月初九)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和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在井冈山(原宁冈县龙市镇)的胜利会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井冈山会师后根据中共湘南特委决定,两军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壮大了井冈山的革命武装

  • 淞沪停战协定主要内容 淞沪停战协定表明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淞沪停战协定

    淞沪停战协定简介1932年1月28日,日本侵略军进攻上海,驻上海一带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等在全国人民抗日运动高潮的推动下,奋起抗战。但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假意应付事态,不仅不给十九路军以任何援助,还拒绝调江北部队去支援抗战。派代表和日本谈判,于五月五日签订停战协定,划上海为非武装区,中国

  • 清朝为何到清仁宗嘉庆帝登基后就衰弱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仁宗

    嘉庆皇帝是清朝第七位皇帝,在位25年时间。虽然乾隆皇帝当时是主动禅位让嘉庆继位,但真正的掌权人依然是乾隆,直到乾隆去世后嘉庆才拿回了朝政大权。不过清朝却在嘉庆的带领下逐渐走衰,没能继续将康乾盛世给延续下去,嘉庆也并非一位懒惰的皇帝,而且十分痛恨贪官,曾下令肃清吏治,为什么清朝还会走向衰败呢?只能说老

  • 枕头山事件经过 枕头山事件影响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枕头山事件

    枕头山事件简介一百年前,台湾原住民泰雅族为捍卫土地及民族,发起抗日的枕头山事件。泰雅族人与清兵、日军先后在枕头山爆发惨烈的战役,以争夺这座攸关部落生存的山头。枕头山事件背景枕头山形势险要,过去为兵家必争之地的制高点,山顶有一平台,是炮台阵地遗迹,此地先后发生泰雅族原住民与刘铭传之战役,及泰雅族原住民

  • 五七指示全文内容 如何评价五七指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五七指示

    五七指示是什么意思?1966年5月7日,毛泽东给林彪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后来被称为“五七指示”。在这个指示中,毛泽东要求全国各行各业都要办成一个大学校,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与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同时也要批判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