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金朝面对蒙古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金朝面对蒙古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898 更新时间:2024/1/24 2:13:56

1234年正月,金国末代皇帝完颜守绪、完颜承麟死守蔡州城,在宋军、蒙古军的围攻下力尽身亡,国祚120年的大金国就此亡于宋军、蒙古军之手。金国不自量力,妄想从南宋身上弥补损失,终于落了个四面受敌,国家覆亡的下场。但假使南宋不同意与蒙古人夹击金国,那么历史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呢?

13世纪的蒙古军队是东亚首屈一指的力量

主力尽丧,门户大开

公元1206年,生活在漠北草原上的蒙古各部在成吉思汗的努力下终于一统,逐渐强盛起来。在降服了侧翼的西夏、汪古部的威胁之后,和金国素有仇怨的蒙古人很快将矛头指向了金国。1211年2月,成吉思汗经过五年的准备,开始大举南下,两路蒙古大军很快向中都(今北京)、西京(今大同)方向推进,一路攻城拔寨,连克桓、昌、抚三州。8月,蒙古军与金军在野狐岭展开了决定性的会战,金军精锐尽丧,再也无力抵挡蒙古军的攻势。金军不断后撤,蒙古军趁势很快占领了宣德州,并以诱敌出击的伎俩突破了居庸关,“金人守御严,二将佯退,诱敌去关来逐,至鸡鸣山北,者别回战,大败之,乘胜遂取居庸”。攻克居庸关后,蒙古军包围中都不克,北退休整。但昌平、怀来、密云以及山西大同在蒙古军的扫荡下已荡然无存,金国北面的屏障尽失,中原腹地已直接暴露在蒙古军的兵峰面前。

对金国的虚弱成吉思汗了然于胸

接下来的几年里,蒙古军大举进攻中原,河北、山西、山东三省多地均遭到蒙古军的掳掠,“时山东、河北诸郡失守,惟真定、清、沃、大名、东平、徐、邳、海数城仅存而已,河东州县亦多残毁”。1215年中都也被蒙古军攻占,金国的富庶之地在蒙古军的扫荡下,财富、人口不断被掳掠,大批金国官员和地方豪强选择了向蒙古归降。至此金国已精兵尽失,丧失了回旋的余地,实力被严重削弱。

在蒙古军不断进攻下,金国只剩下数州之地

至宋金战争爆发之前,金国已丧失辽东、山东、河北大部分地区的掌控能力,仅剩下河南数州之地,民生艰苦,回旋余地狭小,势力已经非常衰败。

奸佞横行,政局混乱

就在外有蒙古人大兵压境,局势危如累卵的同时,金廷内部也并不太平。金章宗去世后由懦弱无能的卫绍王继承了皇位,眼见蒙古军节节进逼,昏庸的卫绍王竟用了纥石烈执中这个无能之辈。纥石烈执中在蒙古军进犯山西时“出师无律,不战先退”,逃到蔚州后向来“贪残专肆,不奉法令”,然而卫绍王不以为意,仍任命他为右副元帅,负责保卫中都城。纥石烈执中受命之后并没有把守城的重任放在心上,而是打猎游玩到处寻欢作乐。卫绍王听说后十分着急,派出使者前去责问纥石烈执中,谁知正在把玩鹞鹰的纥石烈执中一怒之下竟将鹞鹰扔向使者,当场杀死了卫绍王的使者。意识到大事不妙的纥石烈执中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杀进皇宫宰了卫绍王。卫绍王在位仅四年多就被奸臣所害横死宫中,开启了金国末世的混乱之始。

纥石烈执中杀死卫绍王之后,自知无力篡夺皇位,于是拥立金世宗的孙子完颜珣为帝,是为金宣宗。金宣宗继位后,大权尽归纥石烈执中之手。金宣宗明知纥石烈执中作恶多端,但因拥立之功,仍封其为太师、尚书令、都元帅,监修国史,封泽王。宣宗继位不久,蒙古军再次进犯,进逼紫荆关,离中都只有200里。纥石烈执中命令部将术虎高琪出战,这术虎高琪也是个外战外行的货色,面对蒙古人的进攻连吃败仗,其表现并没有比其他金军将领好到哪里去。纥石烈执中见状仍命令术虎高琪出战,并说“汝连败矣,若再不胜,当以军法从事”。之后,术虎高琪毫无悬念地再次惨败于蒙古军之手,害怕被纥石烈执中加罪而丢脑袋的他也有样学样,先下手为强率兵先杀死了纥石烈执中。

当年吃苦耐劳、坚韧顽强的女真勇士,早已不复存在

宰了纥石烈执中之后,术虎高琪控制了金廷的大权。此人同纥石烈执中乃一丘之貉,残害忠良,结党营私,横行不法样样俱全,金宣宗从纥石烈执中的傀儡变成了术虎高琪的傀儡,由于害怕遭到杀身之祸,只得言听计从。金廷中正直之士自此无人敢言,国势江河日下,直到1219年金宣宗才找到机会将术虎高琪诛杀,然而已于事无补了。金国内部在大敌当前之时仍纷争不断,政局混乱不堪,已有亡国之相。

叛乱四起,领地大减

契丹人虽被金国征服,但亡国之恨并未淡忘。眼见金国连战连败,已有衰落之势,契丹人随即蠢蠢欲动起来。为此,金国开始严密监视契丹人的活动,以防其作乱,“下令辽民一户以两女真户夹居之”,在金国的高压统治之下,契丹人却掀起了更加激烈的反抗。

在辽东发动叛乱的契丹人耶律留哥原为金北边千户,1212年耶律留哥逃至吉林地区,在短时间内就纠集了大批民众造反,“岁壬申遁至隆安、韩州,纠壮士剽掠其地。州发卒追捕,留哥皆击走之。因与耶的合势募兵,数月众至十余万,推留哥为都元帅,耶的副之,营帐百里,威震辽东”。金军主将完颜承裕怯敌畏战,狼狈而逃,使金国的上京路很快失去了控制。为了抗衡金军的镇压,耶律留哥立刻向大腿最粗的蒙古人求援。在蒙古人的支持下,契丹人的信心大增,在蒙古军的支援下将前来镇压的金军击溃。

金军的败退使契丹人重新燃起了建国的希望,耶律留哥称辽王,建辽国,“推留哥为王,立妻姚里氏为妃……国号辽”。耶律留哥在辽东称王建署,金廷自然不能善罢,多次派兵遣使意图征讨和降服耶律留哥,但均以失败告终,极大地动摇了金国对辽东地区的控制。

除了耶律留哥的叛乱之外,金国派往辽东讨伐耶律留哥的蒲鲜万奴也叛金自立。蒲鲜万奴原为金国在辽东的宣抚使,负责协助完颜承裕镇压耶律留哥之叛乱,然而金军士气低落,缺乏战斗力,加上金军将帅失和,互相猜疑,战时无法互相协同,蒲鲜万奴在镇压耶律留哥的过程中屡战屡败,还因擅自杀害了完颜铁哥而受到弹劾,因为害怕遭到皇帝的惩处,索性叛金自立。“辽东贼蒲鲜万奴僭号,改元天泰”。金国屡战屡败,威势日减,留守在辽东的猛安谋克纷纷归附于蒲鲜万奴建立的大真国。

建国后不久,蒲鲜万奴被耶律留哥掳去了家眷,接着又因败于金军之手,只得东窜占据了曷懒路(今朝鲜咸镜北道吉州),金国上京守将的归附使万奴将金国肇造时的根据地据为己有,东北的女真故地均成了他的地盘,实力不断壮大。为了生存蒲鲜万奴反复无常,先降伏于蒙古,后又叛去,见势不妙则再次降附,终于在1233年被蒙古军所俘而身死国灭。因为耶律留哥和蒲鲜万奴的叛乱,金国彻底丧失了对东北的控制权。

除了辽东爆发叛乱之外,山东、河北地区也爆发了红袄军叛乱。在蒙古军的烧杀抢掠下,山东、河北残破不堪,金国的统治机构已被摧毁,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除了一部分金国官吏仍能控制当地治安之外,到处都是打家劫舍的土匪,财源匮乏的金廷不顾民生的凋敝,继续征收赋税,引发了山东声势浩大的红袄军叛乱。

趁着金国无力控制山东的时机,红袄军迅速壮大了起来,很快发展到数十万之众。带着近百年来被女真人统治的国仇家恨,红袄军肆意杀戮俘虏的女真人,即便老弱妇孺亦不得免。各路大大小小的红袄军武装中,实力较强的主要有刘二祖、李全、杨安儿三家。为了平定山东的大乱,金廷派出数名安抚使前往山东,其中山东路统军安抚使仆散安贞相继消灭了杨安儿、刘二祖两股势力,但按下葫芦起了瓢,杨安儿的妹妹杨妙真收拢残部和李全结为夫妇,双方合流后再次形成了一支不容小觑的势力。为了躲避金军的追击,李全率领部众在山东沿海的岛屿出没,金军屡次进剿都未能将其消灭。除了李全之外,其余小股红袄军仍在继续活动,在山东四处剽掠,金军剿不胜剿。由于战火的荼毒,山东赤地千里,破败不堪,邳州城只剩下人口800户,海州只剩下100余户,就连驻防海州的金军也不得不以野菜为食。仗打到这个份上,就算金军能恢复山东全境也已毫无作为。

与南宋交恶

综合这些因素来看,即便金国不与南宋交恶,其态势也已十分恶劣,亡国之兆已非常明显。在与南宋交恶前,金国外有蒙古军大兵压境,还要应付西夏的骚扰,内部又政局动荡,叛乱四起,民穷财尽,龟缩在河南一隅之地的金国已灭亡可期,即便与南宋交好也不过多拖延些时日而已,已无法逆转其灭亡的命运。不过其与南宋的交恶,确实是让其彻底陷入了四方楚歌的局面(北方蒙古,西北西夏被蒙古占据,西部吐蕃臣服蒙古,东北契丹自立,中部和东部沿海红袄军,南部南宋北伐即将开始。)

在面对蒙古南征的兵锋时,金朝的表现实在是不如南宋。

标签: 金朝

更多文章

  • 建炎南渡的历史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建炎南渡

    建炎南渡,是发生在两宋交替之际康王赵构为了躲避北边异族女真人的侵略追击,而南逃至江南的事件。靖康二年(1127年),赵构从河北南下到陪都南京应天府(河南商丘)鸿庆宫祭祀赵宋祖庙,在宫殿内即位为宋高宗,改元建炎,南宋(1127年1279年)建立。之后,宋高宗一路从淮河、长江到杭州,绍兴元年(1131年

  • 南宋钟相杨么起义的历史原因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钟相杨么起义

    南宋王朝一面对金朝屈辱求和,一面加紧对人民剥削,加重税捐,使老百姓遭到重重灾难。公元1130年,金兵攻占了潭州,抢掠了一阵走了。接着,有一个被金兵打败的宋朝团练使孔彦舟,带着一批败兵残卒在那里趁火打劫,催粮逼租。当地百姓忍无可忍,在钟相带领下举行了起义。钟相是鼎州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在金兵南下的时

  • 西楚霸王项羽为何要分封众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项羽

    项羽在巨鹿之战后,势力逐渐壮大,自立“西楚霸王”后,他却把大部分地盘封给别人而不是建立全国政权。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最好的办法是把自己分在包括河南、河北、山东的中原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其次把自己分在原秦国老家,关中巴蜀一带。但是项羽只把自己分封在原春秋吴国和越国旧地,无

  • 井冈山会师经过 井冈山会师的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井冈山会师

    井冈山会师简介井冈山会师,是指1928年4月28日(三月初九)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和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在井冈山(原宁冈县龙市镇)的胜利会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井冈山会师后根据中共湘南特委决定,两军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壮大了井冈山的革命武装

  • 淞沪停战协定主要内容 淞沪停战协定表明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淞沪停战协定

    淞沪停战协定简介1932年1月28日,日本侵略军进攻上海,驻上海一带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等在全国人民抗日运动高潮的推动下,奋起抗战。但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假意应付事态,不仅不给十九路军以任何援助,还拒绝调江北部队去支援抗战。派代表和日本谈判,于五月五日签订停战协定,划上海为非武装区,中国

  • 清朝为何到清仁宗嘉庆帝登基后就衰弱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仁宗

    嘉庆皇帝是清朝第七位皇帝,在位25年时间。虽然乾隆皇帝当时是主动禅位让嘉庆继位,但真正的掌权人依然是乾隆,直到乾隆去世后嘉庆才拿回了朝政大权。不过清朝却在嘉庆的带领下逐渐走衰,没能继续将康乾盛世给延续下去,嘉庆也并非一位懒惰的皇帝,而且十分痛恨贪官,曾下令肃清吏治,为什么清朝还会走向衰败呢?只能说老

  • 枕头山事件经过 枕头山事件影响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枕头山事件

    枕头山事件简介一百年前,台湾原住民泰雅族为捍卫土地及民族,发起抗日的枕头山事件。泰雅族人与清兵、日军先后在枕头山爆发惨烈的战役,以争夺这座攸关部落生存的山头。枕头山事件背景枕头山形势险要,过去为兵家必争之地的制高点,山顶有一平台,是炮台阵地遗迹,此地先后发生泰雅族原住民与刘铭传之战役,及泰雅族原住民

  • 五七指示全文内容 如何评价五七指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五七指示

    五七指示是什么意思?1966年5月7日,毛泽东给林彪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后来被称为“五七指示”。在这个指示中,毛泽东要求全国各行各业都要办成一个大学校,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与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同时也要批判资产

  • 高昌国是现在的哪里?高昌国是如何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高昌国

    在1500年前,吐鲁番盆地曾诞生一个以佛教为主的国家,名为高昌国。高昌国在《新唐书·高昌传》中有着比较明确的记载,也是古代新疆各方面的中心地区。如今,高昌国的遗址是在吐鲁番高昌区,其实这个地方先后诞生了四个王国,只不过在唐朝时,被唐所灭。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高昌国,可能听说过这个国家

  • 明朝万历年间的一条鞭法的内容及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简介“一条鞭法”是明代嘉靖时期确立的赋税及徭役制度,由桂萼在嘉靖十年(1530)提出,之后张居正于万历九年(1581)推广到全国。新法规定: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