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刑不上大夫的由来

宋朝刑不上大夫的由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368 更新时间:2024/1/10 10:21:35

宋朝建立后,尤其是赵匡胤死后,北汉灭亡,这个时候也算是实现了统一。随着统一的来临,保持国内平和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所以宋朝建立之初,就实行了人治国这一原则。这条治国策略的实施,在那个时候,有它必须执行的原因,但是随着朝发展,文人越来越大,全国上下热衷于文治,这是好事,但同时也是弊病,因为在选择文人治国的时候,文人的弊病不仅仅会影响百姓,还会影响帝王。

宋朝建立之前,五代战乱,其实从唐朝末年就开始了军阀混战,这个历史阶段持续了很长时间,只要是手握兵权,就想着获取权利,武人当道,文人在这个时期并没有什么地位。那个时期,当一个军事王朝建立后,不仅仅受到外部混乱的影响,在其内部也有众多的不和谐声音,争权夺利事情太多。而且在这个事情,出现了太多了背信弃义之事,而且越来越多的人没有办法忠于一个主子,面对危机,人们选择卖主,似乎已经成为了常态。

在常年的战乱时期,人们面对困境的第一反应,已经不是什么忠孝两全,而是活下去,所以这个时期,如果用忠孝来要求众人,似乎都有些说不过去。五代十国时期,有个非常著名的人物,不倒宰相冯道。冯道在当时就被很多人唾骂,认为他是个没有节操的人,因为他做的事情,看起来就是没有什么节操。冯道经历了四个王朝变更,辅佐了十个皇帝,在这所有的帝王更迭当中,冯道看起来没有为任一个帝王尽忠,这就是不忠!

战乱频发的年代,作为一个帝王,想要获得一个有能力的人的忠诚,这需要极大的自身魅力。但是以武人上位的众位皇帝,不能带来稳定环境的帝王,不能确保百姓安稳的帝王,想要获得一个有能者的忠心,非常之难。冯道是个非常有能力的人,如果单纯认为他是因为不断的求荣而获得至高权位,那就太过小看他了。冯道此人,有自己的道,也有自己的忠诚,那就是百姓。冯道是个务实的人,做着务实的事情,但是在帝王眼里,冯道并非忠臣。

怎么让冯道这类人忠于自己,赵匡胤建立宋朝后,这应该是需要马上解决的问题,因为战乱还没有平定,自己也可能成为冯道这类人所辅佐的帝王中的一个,怎么让自己成为他们辅佐的最后一个,让自己的王朝成为他们终身辅佐的对象,就需要建立相应的政策来打动这些文人,那么以文治国在当时成为了最好的选择。在宋朝灭亡的时候,曾经在太庙中发现了赵匡胤立的"三誓碑",其中一条就是不杀士大夫。

宋朝建立之初,已经没有什么普世的思想价值了,所以建立一种新的普世价值,让人们从思想到生活行为都安定下来,是宋朝建立后,需要紧急解决的事情。而且宋朝那个时候面对的敌人都很强大,保持国内的平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最重要的是建立新的君臣规则,儒家就这样被提上了历史舞台,因为儒家的核心思想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君臣。

其实不杀士大夫这条,应该是被大家美化了,赵匡胤不是不杀士大夫,而是不让士大夫因言获罪,这样就不会让士大夫们因为言语、观念的不同而被杀,同时可使得他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政治和国事讨论当中,由此开了整个宋朝文化的繁荣。但是,宋朝后期的皇帝们,连犯了必杀之罪的士大夫都不杀,赵匡胤知道他们这么手软后,不知道是否后悔当时话没有说明白,应该在石碑上面多刻点字。

标签: 宋朝

更多文章

  • 金朝面对蒙古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金朝

    1234年正月,金国末代皇帝完颜守绪、完颜承麟死守蔡州城,在宋军、蒙古军的围攻下力尽身亡,国祚120年的大金国就此亡于宋军、蒙古军之手。金国不自量力,妄想从南宋身上弥补损失,终于落了个四面受敌,国家覆亡的下场。但假使南宋不同意与蒙古人夹击金国,那么历史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呢?13世纪的蒙古军队是东亚首屈

  • 建炎南渡的历史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建炎南渡

    建炎南渡,是发生在两宋交替之际康王赵构为了躲避北边异族女真人的侵略追击,而南逃至江南的事件。靖康二年(1127年),赵构从河北南下到陪都南京应天府(河南商丘)鸿庆宫祭祀赵宋祖庙,在宫殿内即位为宋高宗,改元建炎,南宋(1127年1279年)建立。之后,宋高宗一路从淮河、长江到杭州,绍兴元年(1131年

  • 南宋钟相杨么起义的历史原因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钟相杨么起义

    南宋王朝一面对金朝屈辱求和,一面加紧对人民剥削,加重税捐,使老百姓遭到重重灾难。公元1130年,金兵攻占了潭州,抢掠了一阵走了。接着,有一个被金兵打败的宋朝团练使孔彦舟,带着一批败兵残卒在那里趁火打劫,催粮逼租。当地百姓忍无可忍,在钟相带领下举行了起义。钟相是鼎州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在金兵南下的时

  • 西楚霸王项羽为何要分封众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项羽

    项羽在巨鹿之战后,势力逐渐壮大,自立“西楚霸王”后,他却把大部分地盘封给别人而不是建立全国政权。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最好的办法是把自己分在包括河南、河北、山东的中原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其次把自己分在原秦国老家,关中巴蜀一带。但是项羽只把自己分封在原春秋吴国和越国旧地,无

  • 井冈山会师经过 井冈山会师的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井冈山会师

    井冈山会师简介井冈山会师,是指1928年4月28日(三月初九)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和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在井冈山(原宁冈县龙市镇)的胜利会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井冈山会师后根据中共湘南特委决定,两军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壮大了井冈山的革命武装

  • 淞沪停战协定主要内容 淞沪停战协定表明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淞沪停战协定

    淞沪停战协定简介1932年1月28日,日本侵略军进攻上海,驻上海一带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等在全国人民抗日运动高潮的推动下,奋起抗战。但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假意应付事态,不仅不给十九路军以任何援助,还拒绝调江北部队去支援抗战。派代表和日本谈判,于五月五日签订停战协定,划上海为非武装区,中国

  • 清朝为何到清仁宗嘉庆帝登基后就衰弱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仁宗

    嘉庆皇帝是清朝第七位皇帝,在位25年时间。虽然乾隆皇帝当时是主动禅位让嘉庆继位,但真正的掌权人依然是乾隆,直到乾隆去世后嘉庆才拿回了朝政大权。不过清朝却在嘉庆的带领下逐渐走衰,没能继续将康乾盛世给延续下去,嘉庆也并非一位懒惰的皇帝,而且十分痛恨贪官,曾下令肃清吏治,为什么清朝还会走向衰败呢?只能说老

  • 枕头山事件经过 枕头山事件影响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枕头山事件

    枕头山事件简介一百年前,台湾原住民泰雅族为捍卫土地及民族,发起抗日的枕头山事件。泰雅族人与清兵、日军先后在枕头山爆发惨烈的战役,以争夺这座攸关部落生存的山头。枕头山事件背景枕头山形势险要,过去为兵家必争之地的制高点,山顶有一平台,是炮台阵地遗迹,此地先后发生泰雅族原住民与刘铭传之战役,及泰雅族原住民

  • 五七指示全文内容 如何评价五七指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五七指示

    五七指示是什么意思?1966年5月7日,毛泽东给林彪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后来被称为“五七指示”。在这个指示中,毛泽东要求全国各行各业都要办成一个大学校,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与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同时也要批判资产

  • 高昌国是现在的哪里?高昌国是如何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高昌国

    在1500年前,吐鲁番盆地曾诞生一个以佛教为主的国家,名为高昌国。高昌国在《新唐书·高昌传》中有着比较明确的记载,也是古代新疆各方面的中心地区。如今,高昌国的遗址是在吐鲁番高昌区,其实这个地方先后诞生了四个王国,只不过在唐朝时,被唐所灭。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高昌国,可能听说过这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