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历史介绍

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历史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662 更新时间:2024/1/8 2:48:36

后梁(907~923年),即梁朝,五代十国之一,是五代的第一个朝代。907年,梁王朱温篡唐称帝,国号大梁,建都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期间909-913年建都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史称后梁,唐朝正式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梁王朝自梁太祖朱温开国之前就长期与后唐前身即河东的晋国争霸直至亡国,共历三帝,前后17年。因为皇帝姓朱,为与南北朝时的南梁相区别,故又称朱梁。

朱全忠原为黄巢大将,原名朱温。降唐后赐名全忠,任宣武军节度使,据汴州(今开封),渐渐成为唐末最强大的藩镇,并受封为梁王。天佑元年(904年)闰四月,自西京长安劫持唐昭宗李晔至东都洛阳,又于八月加害,并另立其年仅13岁的儿子李柷为帝,即唐哀帝

唐天佑四年四月十八日(907年6月1日),朱全忠改国号大梁,建元开平,史称朱梁,是为梁太祖。梁朝疆土是中原五个王朝中最小的一个,辖地仅今河南、山东两省,陕西、湖北大部,河北、宁夏、山西、江苏、安徽等省的一部。

朱温篡唐后,原唐河东镇李克用、西川镇王建、淮南镇杨渥、凤翔李茂贞等北方强镇均不承认梁朝,仍用唐天复、天佑之号。同年(907年),蜀王王建也称帝,建立了前蜀。当时南方割据势力多表示归顺梁,朱温遂晋封割据湖南的马殷为楚王,占据两浙的钱镠为吴越王,据有广东一带的刘隐为大彭王,占有福建的王审知为闽王。并封河北三镇的镇州王镕为赵王,定州王处直为北平王,909年又封幽州的刘守光为燕王,后刘守光称帝,史称燕。加上淮南的吴国,凤翔的岐国,河东的晋国,连同后梁,十多个割据势力并存。

由于在唐末以来梁王朱温便与晋王李克用有旧怨,所以自建国起,梁与晋王李克用、李存勖父子持续战斗,直至亡国。梁朝建立后发兵8万,打算收复被李克用占据的潞州,但围攻半年不下。次年(908年)初李克用病死,李存勖继为晋王,亲率晋军为潞州解围,大获全胜。

梁太祖疑功臣,迫使镇州(今河北正定)的赵王王镕和定州(今属河北)北平王王处直,于开平四年(910年)起兵反梁,与晋国结盟,并向晋王求援。乾化元年(911年)初,李存勖率晋军以及镇、定联军击梁军于柏乡(今属河北),经过一日激战后,梁军大败。晋军追击150余里,直至邢州(今河北邢台),又连克澶州(今濮阳)、新乡(今新乡)等地。梁太祖亦亲自率军前往洛阳设防。柏乡之战梁军主力受损,梁处于劣势。

次年(912年),梁太祖趁晋攻燕,带病亲率军北上,号称50万大军。昼夜兼行,至下博(今河北深州),率军5万转攻蓨县(今景县)。其时晋军主力北攻幽州,南方空虚,晋在赵州(今河北赵县)的驻守军以小部队骚扰梁军,又派数百骑兵伪装梁军,趁夜袭了梁太祖营寨,外加被晋军释放的梁军士兵,归来后传言晋王李存勖亲率大军来攻,梁太祖惊惶失措,遂烧营夜遁。

乾化二年(912年)五月,梁太祖退至洛阳,病入膏肓,同年六月,为第三子朱友圭所杀。次年,友圭又被其四弟友贞联合禁军讨灭,友贞继位,是为梁末帝。大将杨师厚率军与晋、赵周旋于河北。

贞明元年(915年)春,杨师厚死,梁朝廷密谋把杨师厚的领地一分为二,魏州(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军士叛降于晋,晋王李存勖乃亲征出兵太行黄泽岭(今山西左权东南),又袭德州(今属山东)、澶州,梁军连战皆败。次年春,梁末帝命王檀率军3万北上,直奔太原,企图袭取晋军基地,但为守城军击败。

贞明四年(918年)八月,晋王李存勖从魏州举兵南下,想要灭梁,与梁军相持于濮州一带。十二月下旬,晋军至胡柳陂(今濮阳西南),贺瑰率梁军跟踪而至,两军激战,梁军骑军王彦章败,西逃时冲散了晋军的西线部队,晋名将周德威战死。晋将李嗣昭、王建及率骑兵冲击梁步兵,梁军惨败,伤亡近3万。但晋军也因此战元气大伤,梁晋战争沉寂了一段时期。

龙德元年(921年)春,晋王李存勖正拟称帝之际,镇州王镕为部下张文礼所杀。张文礼勾结后梁与契丹。晋军进围镇州时,梁军袭击晋军,却反为晋军所败,死伤2万多人。

龙德三年(923年),晋王李存勖称帝,国号大唐,是为庄宗,史称后唐。后梁开始处于劣势,梁龙德三年、唐同光元年(923年)闰四月末,唐军乘梁军西攻泽州(今山西晋城),派大将李嗣源率骑5000袭郓州(今山东东平),次日清晨占之。后梁用王彦章为帅,段凝为副帅,调集精兵10万北讨后唐。唐庄宗亲自率军与梁军苦战于杨刘(今东阿)。后王彦章兵败中都县(今山东汶上)被俘斩。923年11月19日唐军达开封城下,开封随即降唐,梁亡。梁末帝自杀。

标签: 后梁

更多文章

  • 克烈部是怎么退出历史舞台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克烈部

    塔塔儿族从此受到了金朝皇帝的器重。但是,这器重并没有给塔塔儿部族带来好处,只是作战的时候常常调他们的士兵去配合。时间一长,塔塔儿人觉得附属于金朝很不合算,于是跟金朝翻了脸,在一次作战后,塔塔儿人在金兵回师的时候,抢掠了金兵的不少财物。金朝的皇帝非常愤怒,派大将完颜襄兴兵问罪。这完颜襄老谋深算,他知道

  • 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宗社党?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宗社党

    随着时间的久远,宗社党一词已经不被人们所熟悉。今天我们来回顾下它的历史。清朝快完蛋的时候,一群不甘心失败的清朝遗老遗少,妄想维护清朝统治,以维持宗庙社稷为宗旨,组织“君主立宪维持会”,俗谓“宗社党”。其实,宗社党在历史上出现两次:、第一次出现于1912

  • 绿林军和赤眉军农民起义军为什么都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绿林军

    王匡、王凤领导绿林军艰苦奋斗,直接推翻了王莽的复古反动政权,沉重地打击了豪强地主的腐朽势力,使大批奴隶、农民得到解放,缓和了土地高度集中和大批农民沦为奴隶的社会矛盾,为历史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王匡、王凤对于混进革命队伍内部的地主阶级野心家的斗争不够坚决,不够得力,使刘玄、刘

  • 西域古国莎车国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莎车国

    汉朝时期的中国跟现在不同,是非常有国际影响力的。是的,我们在汉朝时期就已经非常厉害了,隋唐只不过是历史记载比较多而已。当时很多外国人来中国做生意,很多从西域慕名而来,也很多以西域为出发点走向世界各地。走着走着,就形成一条路丝绸之路。这也是汉朝统治者开辟的,丝绸之路途径很多西域国家,是一条重要的通商之

  • 莎车国为什么不愿意臣服汉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莎车国

    就在历史上汉朝的时候,当时的西域地区也存在着一些小国家,比如楼兰国,西兰国等。但是因为他们这些国家的人口比较有限,所以他们的经济文化水平都是不高的。很难和那会强大的汉朝相比。但是这些小国家,他们也有不小的野心,想要统一西域,甚至想要与汉朝来抗衡。但是他们不过是痴人说梦罢了。当时的汉武帝是有一个雄心大

  • 嫡长子继承制的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嫡长子继承制

    自古以来,王公贵族的爵位财产结为一体,且由于实行一夫多妻制,子女众多,为了解决死后爵位财产继承问题,维护社会的秩序稳定,建立行之有效的继承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大禹把王位传给儿子启,开创了“父传子,家天下”的传统,自此:夏朝实行父死子继的继承方式,到了商朝,制度有所变化,前期实行

  • 周朝诸侯国之莒国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莒国

    莒国,周朝诸侯国,国君为己姓,建国于公元前1046年,建国君主是己兹舆期,是山东东夷中最强的国家,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叙述:"莒虽小国,东夷之雄者也。其为患不减于荆、吴"。齐桓公为公子时,曾到莒国避难,留下"勿忘在莒"的典故。公元前431年莒国为楚国所灭,但是莒国的全境后来为齐国占领。《汉书&mid

  • 周朝诸侯国之莒国的疆域与都邑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莒国

    西周、春秋至战国三个时期,莒国疆域不断发生变化。西周时,莒国受周王室与诸侯制约最宽松,势力范围不断扩大。春秋早中期,莒国逐步扩张,鼎立齐鲁,疆域最大。北至现在的安丘、高密,南至赣榆、兰陵,西至沂源、蒙阴、费县,东至黄海,都曾属莒国疆域。春秋后期到战国,莒国内生纷乱,外受侵扰,城邑沦陷,疆域日小。战国

  • 周朝诸侯国之山东东夷中最强的国家:莒国实力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莒国

    莒国,周朝诸侯国,国君为己姓。建国于公元前1046年,建国君主是己兹舆期。是山东东夷中最强的国家。莒始自原始社会东夷民族的莒部落。夏为莒部落,商属姑幕国,周为莒子国。西周到春秋初期,莒国疆域相当辽阔,拥有介根、夷维、牟娄、诸、琅琊、郓、密、向、余丘、纪障等31个城邑。大体相当于今东临黄海,北到山东省

  • 战国时期赵国灭亡中山国过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山国

    战国历史上的赵国灭掉了“心头大患”中山国,究竟是怎么做到的?说起中山国的话,这个国家的战国历史上面斗劲不凡,这个国家号称千乘之国,其他战国七雄号称万乘之国,也就是说这个国家的实实力仅次于战国七雄,是战国时代其他那些弱小的诸侯里面实力是排第一的。这个国家除了实力上比其他国家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