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二七惨案的历史背景

二七惨案的历史背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509 更新时间:2024/1/22 10:49:00

“二七”大罢工是在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残酷统治,中国工人运动从要求改良生活的经济斗争转争取自由的政治斗争的情况下发生的。

从全国来看,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大罢工为起点,到1923年2月“二七”大罢工,出现了历时13个月的全国罢工高潮,有100多次罢工,30多万工人参加。当时全国有组织的工人已达27万。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计划,先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再成立各路总工会,然后成立全国铁路总工会,作为铁路工人运动的总机关;各城市成立各产业工会,再联合而成各城市工团联合会,并准备1923年5月1日在武汉召开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谋求全国工人运动的统一和更大发展。

从湖北来看,1921年10月爆发了粤汉路武株段机车处罢工,开始了以武汉为中心的湖北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罢工斗争主要发生在军阀政府官办企业、官督商办企业和外资企业之中,使军阀政府和帝国主义遭受沉重打击。但是,在罢工运动和组织工会中,工人阶级屡屡遭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强权压迫和武力恫吓,工人阶级在斗争中懂得了,要想改善生活,就必须进行争取自由权利的斗争。罢工斗争顺理成章地从加薪减时的经济斗争,发展到要求集会结社自由和反帝反军阀的政治斗争。政治斗争的结果,工人在组织方面,组织了工人俱乐部或工会,并进而产生了地方总工会和产业总工会,使湖北工人阶级有了统一的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工人阶级在斗争中成长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锋和中坚。

帝国主义与封建军阀,把工人运动和工会组织的大发展,看成是对他们的威胁,要将刚刚兴起的工人运动扼杀在摇篮里。吴佩孚一面打着“保护劳工”的幌子,一面在背地里积极准备对付工人运动。他命令组织“学兵队”,要他们学习驾驶机车,以便在必要时取代工人,遭到工人强烈反对;他又令京汉铁路南段段长冯澐组织“同人通谊会”,分裂工人队伍,竭力抵消共产党在工人中的影响,但除少数员司受其拉拢外,没有一个工人参加。这些阴谋失败后,吴佩孚便撕去“保护劳工”的伪装,对京汉铁路工人进行血腥镇压。

北洋军阀武力阻挠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是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导火线。

京汉铁路总工会的筹备工作完全是公开进行的。筹备会将开会的宗旨及地点均登载各报,并向京汉铁路局局长赵继贤报告。赵继贤玩弄两面手法,表面上同意召开总工会成立大会,暗地里却密电吴佩孚,要求禁止该会成立。吴佩孚看到,京汉路2万多工人的进一步团结,将会更有力地与北京政府对抗,于是,早已作了镇压工人运动的准备,并下令对京汉铁路总工会的成立大会“预为防范,设法制止”。

1923年1月31日,筹委会代表杨德甫、凌楚藩、史彬、振瀛、李焕章5人,前往洛阳与吴佩孚交涉,据理力争提出:

1、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人民有集会结社的自由;

2、“保护劳工”的通电是吴佩孚的“四大政治主张”之一,不应出尔反尔;

3、大会筹备已久,并经铁路管理局局长同意;各地代表己齐集郑州,大会势在必开。对此,吴佩孚“顾左右而言它”,笑几声,扬长而去。

当晚,赴洛阳代表赶回郑州,召集全路代表紧急会议决定按原计划召开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

1923年2月1日清晨,郑州紧急戒严,军警荷枪实弹,沿街排列,如临大敌。上午十时,项英带领各路、站代表和各工团代表从五洲大旅馆向花地岗普乐园剧场进发,在离会场不远处,被武装军队阻拦,相持约2小时。项英和林祥谦施洋一起率领工人代表扣群众冲破军警拦阻线,撕去门上的封条,砸开大门进入会场,在大批军警层层包围的会场中宣布:“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了!”大会选举杨德甫为总工会委员长,凌楚藩、史文彬为副委员长,项英为总干事。这时,郑州警察局长黄殿辰大叫:“限5分钟解散,有反抗者以军法从事!”下午4时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在军阀的武力高压下被迫宣布散会。同时,代表及来宾所住各旅馆也被军警包围,不许工人自由走动和交谈;总工会会所被重兵占驻,禁止工人出入;室内一切文件、什物被捣毁一空;各团体所赠的匾额、礼物等,尽被摔毁,弃置道旁;各地代表和来宾被勒令离开郑州。

当晚,总工会召开秘密会议,决定发动全路总罢工,以抵抗军阀的武力压迫。并为事实上的便利起见,决定将总工会移江岸办公。总工会在罢工决议中表明罢工是“为争自由作战,争人权作战”。会议决定立即成立总罢工委员会,统一指挥罢工行动,杨德甫为全路罢工委员会委员长,江岸罢工负责人为林祥谦、曾玉良等。

标签: 二七惨案

更多文章

  • 明朝为什么不占领西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

    众所周知,明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王朝,建立于1368年,灭亡于1644年,国祚长达276年。在这276年里,明朝先后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嘉靖中兴、万历改革等上升时期。在最强大的时候,明朝版图东起太平洋,西越青藏高原,北跨外兴安岭,南临南海,综合国力不可谓不雄厚。放眼于当时的世界,除了帖

  • 明朝为什么不能彻底解决蒙古部落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

    蒙古人在草原崛起之后急速扩张,到了忽必烈时代已经建立起了一个疆域广袤的庞大帝国。然而忽必烈作为元朝的开国皇帝,其实际控制区域也只有蒙古祖庭和宋金故地。元朝自忽必烈后,政局动荡,到了1368年,享国运不足百年的元朝就在轰轰烈烈的元末农民起义中被推翻。元顺帝从元大都仓皇北窜,回到了蒙古人的龙兴之地。继续

  • 秦朝灭亡秦人为何不复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朝

    历史上很多朝代灭亡之后,都会出现一些“复国“的势力,推翻新的朝代,恢复到以前的样子。例如,西汉末年,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了东汉。唐朝灭亡后,后唐、南唐这样的残余势力在光复唐朝。还有最为有名的“反清复明”,经常出现在很多清朝題材的电视剧当中。不过,历史上第一

  • 刘娥是如何把持朝政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娥

    刘娥成为皇后之后,逐渐参与政事,被宋真宗倚重。在天禧党争之后,打击异己,继而把持朝政。宋真宗天禧三年,太白昼现,经过占卜说:“女主昌”。恰逢此时真宗皇帝多病,皇后刘娥渐渐把持了朝政,宋真宗心中不安,怕刘娥危及赵氏江山。《东轩笔录》中说:天禧末,真宗寝疾,章献明肃太后渐预朝政,

  • 历史上唯一在福州定都的国家是哪个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福州

    作为东南沿海重要都市,福州市因交通便利、商贸发达、文化昌盛,早在秦汉年间便已经建城,并在东晋发展成为大都市,此后更是长期作为福建省的省会而存在。不过,福州的地位虽然很重要,但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建城史当中,唯有王审知创建的闽王国在此建都,并由其子王鏻改建为帝国。那么,王审知究竟是何许人也?闽帝国的结局又

  • 蒙古帝国中后期拖雷系为何一家独大?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拖雷

    说到元朝的那些事啊其实也还是有很多说法的,就拿这个拖雷来说吧,其实他当时完全就不是继承人的有力争夺者,但是久而久之拖雷系金融独大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1、蒙古拖雷系为何独大蒙古拖雷系为何独大的核心原因就是掌握了大不分兵马,而窝霍台当政的时候,他不

  • 东汉兵制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兵制

    东汉兵制直接继承了西汉兵制,其军事领导体制和军队编制体制与西汉基本相同,但也有变化和发展。这种变化和发展突出地表现在罢兵政策的实行和募兵制的兴起。(1)罢兵政策公元25年,刘秀即位,建立东汉王朝。刘秀鉴于长期战乱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决定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实行罢兵。罢兵的重点是郡国兵。从建武六年

  • 西汉兵制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西汉

    西汉的兵制承袭秦制,并在秦制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使之更趋完善和成熟。(1)中央集权的军事领导体制西汉军队的最高统治权在皇帝手中。中央设有太尉、郎中令、卫尉、中尉等官职。太尉在汉初是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但只有统兵权,没有调兵权。西汉武帝改太尉为大司马,而以大将军代替太尉执掌军队。郎中令负责宫廷守卫,武帝时

  • 秦朝兵制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朝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从公元前221年完成全国统一到公元前206年被推翻,秦朝只存在了短短的15年。但是,秦朝所建立的各项制度,不仅直接为汉王朝所继承,而且还影响到汉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以军权高度集中和军队高度统一为主要特征的秦朝兵制就是影响最为深远的秦制之一。(1)中央集

  • 战国兵制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战国

    (1)文武分职和独立军事系统的出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建立了统一的军队,国君掌握军队的征调大权,国君之下设立独立的军事系统,以将(或称将军、上将军、大将军,楚国则称上柱国)为其长,文武开始分职。将以下的武官设置也较完备,赵国设左司马、都尉,齐国设司马,秦、赵、韩、齐、楚还设郎中作为国君的侍卫。秦国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