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娥是如何把持朝政的

刘娥是如何把持朝政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686 更新时间:2023/12/8 3:49:13

刘娥成为皇后之后,逐渐参与政事,被宋真宗倚重。在天禧党争之后,打击异己,继而把持朝政。

宋真宗天禧三年,太白昼现,经过占卜说:“女主昌”。恰逢此时真宗皇帝多病,皇后刘娥渐渐把持了朝政,宋真宗心中不安,怕刘娥危及赵氏江山。

《东轩笔录》中说:天禧末,真宗寝疾,章献明肃太后渐预朝政,真宗意不能平。

于是宋真宗向心腹周怀正透露了自己有让太子监国之意。宰相寇准得知这个情况,找机会进宫,与真宗密议“太子监国”之事。事情极为隐秘,包括皇后刘娥在内,都不让知晓。

出宫后,寇准马上让杨亿连夜秘密起草“太子监国”的诏书。不料事情还是败露,摇摆不定的宋真宗以“不记与准初有成言”为由,把事情全部推给了宰相寇准。在刘娥、丁谓等人的压力下,寇准被罢相。丁谓则取代寇准,成为宰相。

《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记载:是岁仲春,所苦浸剧,自疑不起,尝卧枕怀政股,与之谋,欲命太子监国。怀政实典左右春坊事,出告寇准。准遂请间建议,密令杨亿草奏。已而事泄,准罢相。

寇准一党的周怀正是“太子监国”事件的主要参与者,见谋划失败,知道刘娥、丁谓掌控朝政后必然打击寇党成员。

于是,寇准一党铤而走险,策划发动兵变,想要废皇后刘娥,杀宰相丁谓,然后让寇准复相,让太子登基,使真宗退位为太上皇。

《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丁谓等因疏斥怀政,使不得亲近,然以上及太子故,未即显加黜责。怀政忧惧不自安,阴谋杀谓等,复相准,奉帝为太上皇,传位太子,而废皇后。与其弟礼宾副使怀信潜召客省使杨崇勋、内殿承制杨怀吉、合门祗候杨怀玉议其事,期以二十五日窃发。

周怀正的手下在兵变的前一晚向丁谓告密,丁谓深夜去见曹利用谋划应对,曹利用进宫,将此事密告皇后刘娥。

第二天一早,周怀正及其党羽均被收捕,很快,周怀正被杀。之后,丁谓等又借“伪造天书”一案,进一步打击寇准和寇党势力。寇准在永兴军的心腹朱能,不愿坐以待毙,起兵反抗,不久兵败自杀。

《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朱能闻使者至,自度不免,衷甲以出,杀卢守明,帅所部兵,絜家属叛逸。永兴军奏其事,诏遣内殿承制江德明、入内供奉官于德润乘驿发兵捕之。应能党与分配岭表者,所至禁系,别俟朝旨。既而能众溃,势穷蹙,入桑林自缢死。

刘娥矫诏,削寇准莱国公头衔,从知相州,再迁安州,由安州再贬至道州,极短时间,寇准连遭三贬。对此,宋真宗并不知情,一日,问左右为何多日不见寇准,左右之人都不敢回答。

《宋史·卷二百八十一》记载:乃诛怀政,降准为太常卿、知相州,徙安州,贬道州司马。帝初不知也,他日,问左右曰:"吾目中久不见寇准,何也?"左右莫敢对。

乾兴元年二月,将寇准一党(包括寇准、周怀正、李迪等)的“罪状”昭告天下。同时,再贬寇准至雷州,以李迪为寇准朋党,贬至衡州。

《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戊辰,贬道州司马寇准为雷州司户参军,户部侍郎、知郓州李迪为衡州团练副使,仍播其罪於中外。准坐与周怀政交通,迪坐朋党傅会也。

标签: 刘娥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唯一在福州定都的国家是哪个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福州

    作为东南沿海重要都市,福州市因交通便利、商贸发达、文化昌盛,早在秦汉年间便已经建城,并在东晋发展成为大都市,此后更是长期作为福建省的省会而存在。不过,福州的地位虽然很重要,但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建城史当中,唯有王审知创建的闽王国在此建都,并由其子王鏻改建为帝国。那么,王审知究竟是何许人也?闽帝国的结局又

  • 蒙古帝国中后期拖雷系为何一家独大?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拖雷

    说到元朝的那些事啊其实也还是有很多说法的,就拿这个拖雷来说吧,其实他当时完全就不是继承人的有力争夺者,但是久而久之拖雷系金融独大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1、蒙古拖雷系为何独大蒙古拖雷系为何独大的核心原因就是掌握了大不分兵马,而窝霍台当政的时候,他不

  • 东汉兵制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兵制

    东汉兵制直接继承了西汉兵制,其军事领导体制和军队编制体制与西汉基本相同,但也有变化和发展。这种变化和发展突出地表现在罢兵政策的实行和募兵制的兴起。(1)罢兵政策公元25年,刘秀即位,建立东汉王朝。刘秀鉴于长期战乱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决定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实行罢兵。罢兵的重点是郡国兵。从建武六年

  • 西汉兵制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西汉

    西汉的兵制承袭秦制,并在秦制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使之更趋完善和成熟。(1)中央集权的军事领导体制西汉军队的最高统治权在皇帝手中。中央设有太尉、郎中令、卫尉、中尉等官职。太尉在汉初是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但只有统兵权,没有调兵权。西汉武帝改太尉为大司马,而以大将军代替太尉执掌军队。郎中令负责宫廷守卫,武帝时

  • 秦朝兵制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朝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从公元前221年完成全国统一到公元前206年被推翻,秦朝只存在了短短的15年。但是,秦朝所建立的各项制度,不仅直接为汉王朝所继承,而且还影响到汉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以军权高度集中和军队高度统一为主要特征的秦朝兵制就是影响最为深远的秦制之一。(1)中央集

  • 战国兵制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战国

    (1)文武分职和独立军事系统的出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建立了统一的军队,国君掌握军队的征调大权,国君之下设立独立的军事系统,以将(或称将军、上将军、大将军,楚国则称上柱国)为其长,文武开始分职。将以下的武官设置也较完备,赵国设左司马、都尉,齐国设司马,秦、赵、韩、齐、楚还设郎中作为国君的侍卫。秦国设立

  • 春秋兵制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春秋,兵制,制度,历史,介绍,诸侯国,常备军,建立,周平,王

    (1)各诸侯国常备军的建立周平王东迁之后,周王室逐渐衰微,再也无力控制诸侯国,各诸侯国趁机建立自己的常备军,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军赋保障能力,随意决定自己军队的数额,周天子对诸侯国的兵额限制再也不起作用了。以晋国为例,在108年间,由一军扩编为六军,力量比东周大多了。各国军队的最高统帅不再是周天子,而是

  • 西周考试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西周

    我国学校教育,起源很早,大概夏、商时期有学校。到西周时代已有比较完备的学校教育制度。规定男孩在“昧辰”(童年)进入小学。《大戴礼·保傅》说:“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所谓“

  • 秦朝考试制度历史介绍 秦朝“吏师”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朝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的封建王朝。在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秦代做了很多巩固统一、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重大事情,如确立郡县制,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行同伦等等,还实行“吏师”制度。所谓“吏师”制度,如《韩

  • 清朝西山健锐营的主要职责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西山健锐营

    健锐营,也称“健锐云梯营”。《前记》中称“健锐营”,而《得句》中称“寺左近健锐云梯营实居之”,《后记》中“命之曰健锐云梯营”。健锐营是满清军制中的一支特战部队,另外也是清廷在北京西山东麓驻兵建立的一支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