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为什么不能彻底解决蒙古部落问题

明朝为什么不能彻底解决蒙古部落问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131 更新时间:2024/1/17 8:17:05

蒙古人在草原崛起之后急速扩张,到了忽必烈时代已经建立起了一个疆域广袤的庞大帝国。然而忽必烈作为元朝的开国皇帝,其实际控制区域也只有蒙古祖庭和宋金故地。

元朝自忽必烈后,政局动荡,到了1368年,享国运不足百年的元朝就在轰轰烈烈的元末农民起义中被推翻。元顺帝从元大都仓皇北窜,回到了蒙古人的龙兴之地。继续保持了史称“北元”的政权。这在中国历史上时一次外来政权在中原失败后可以全身而退的一个奇迹。就在同一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建国号大明。

然而元廷被迁之后并没有土崩瓦解,而是一度企图再次入主中原,不断发动对大明的反攻。朱元璋则打算趁此机会一举消灭蒙古残余势力,彻底解决北方边患。但无论时朱元璋时期的七伐蒙元,还是朱棣的五征漠北,都没有能够彻底摆平蒙古。在永乐皇帝驾崩后,大明和蒙元进入了相当长时期的对峙和拉锯阶段。

虽然总得来说明朝前期一直处于攻势,但是到了明中后期也有土木堡之变这样大明皇帝被生擒的悲剧。明朝不得不大修长城,以抵御蒙古人的进攻。就这样北元蒙古和明朝两个政权隔着长城相互对峙的局面持续了二百多年。终明一朝,始终没有能够成功解决北方的边患。

那么为什么明朝200多年来都没有能够彻底摆平已经退守关外的蒙元残余势力呢?

首先,蒙古人入主中原的时间非常短,元朝只维持了不到百年的时间。作为元朝统治集团的蒙古人尚未完全接受汉族的农耕文明。虽然忽必烈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中国传统封建朝的统治制度,但是对于维系中国封建王朝的核心思想儒家思想,却始终并不热衷。尽管元朝一度也恢复了科举制度,但是时间很短,而且只针对汉人。

显然,蒙古人本身的汉化程度不深,并未完全摆脱游牧民族的习性。尽管元朝后期蒙古的军事力量已经衰败,但是一旦他们回归了草原,又快速恢复了游牧民族的剽悍勇武,和灵活多边的作战特点。尽管明朝大军一度深入漠北,但是始终无法彻底消灭蒙元的主力。而且明朝中后期,蒙古内部出现了分裂,这反而更加加大了明朝彻底消灭蒙古人势力的难度。

其次,到了明朝中后期,作为正统王朝的地位已经巩固。已经没有了对蒙元势力复辟的担忧,缺乏进取的动力。而且此时的北元小朝廷已经日趋式微。蒙古已然分裂成了多股势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明朝政权当然不会选用劳民伤财的军事手段去解决,而更加愿意通过采取政治分化,经济封锁等长时间的消耗战的手段来击垮蒙古人。而且明朝的政权主体是农耕文明的代表,对占领草原这样的不毛之地并没有多大的兴趣。更加在意的是解除北方边界的安全隐患。因此,消耗战和封锁战被放在了首选的位置。

事实上,如果不是小冰河时期的到来导致的天灾,和明朝后期政治腐败导致的人祸。明朝对蒙古的战略总体上是没有问题的,完全有机会取得成功。可惜历史没有假设。明朝到最后也没有能够彻底耗跨蒙古人。倒是后来的清朝统治者,部分继承并且改良了明朝对蒙古人的策略,在明朝对蒙政策的基础上加上了和亲,宗教控制和地域控制等一系列的手段,最终驯服了蒙古的反抗势力。

标签: 明朝

更多文章

  • 秦朝灭亡秦人为何不复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朝

    历史上很多朝代灭亡之后,都会出现一些“复国“的势力,推翻新的朝代,恢复到以前的样子。例如,西汉末年,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了东汉。唐朝灭亡后,后唐、南唐这样的残余势力在光复唐朝。还有最为有名的“反清复明”,经常出现在很多清朝題材的电视剧当中。不过,历史上第一

  • 刘娥是如何把持朝政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娥

    刘娥成为皇后之后,逐渐参与政事,被宋真宗倚重。在天禧党争之后,打击异己,继而把持朝政。宋真宗天禧三年,太白昼现,经过占卜说:“女主昌”。恰逢此时真宗皇帝多病,皇后刘娥渐渐把持了朝政,宋真宗心中不安,怕刘娥危及赵氏江山。《东轩笔录》中说:天禧末,真宗寝疾,章献明肃太后渐预朝政,

  • 历史上唯一在福州定都的国家是哪个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福州

    作为东南沿海重要都市,福州市因交通便利、商贸发达、文化昌盛,早在秦汉年间便已经建城,并在东晋发展成为大都市,此后更是长期作为福建省的省会而存在。不过,福州的地位虽然很重要,但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建城史当中,唯有王审知创建的闽王国在此建都,并由其子王鏻改建为帝国。那么,王审知究竟是何许人也?闽帝国的结局又

  • 蒙古帝国中后期拖雷系为何一家独大?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拖雷

    说到元朝的那些事啊其实也还是有很多说法的,就拿这个拖雷来说吧,其实他当时完全就不是继承人的有力争夺者,但是久而久之拖雷系金融独大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1、蒙古拖雷系为何独大蒙古拖雷系为何独大的核心原因就是掌握了大不分兵马,而窝霍台当政的时候,他不

  • 东汉兵制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兵制

    东汉兵制直接继承了西汉兵制,其军事领导体制和军队编制体制与西汉基本相同,但也有变化和发展。这种变化和发展突出地表现在罢兵政策的实行和募兵制的兴起。(1)罢兵政策公元25年,刘秀即位,建立东汉王朝。刘秀鉴于长期战乱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决定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实行罢兵。罢兵的重点是郡国兵。从建武六年

  • 西汉兵制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西汉

    西汉的兵制承袭秦制,并在秦制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使之更趋完善和成熟。(1)中央集权的军事领导体制西汉军队的最高统治权在皇帝手中。中央设有太尉、郎中令、卫尉、中尉等官职。太尉在汉初是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但只有统兵权,没有调兵权。西汉武帝改太尉为大司马,而以大将军代替太尉执掌军队。郎中令负责宫廷守卫,武帝时

  • 秦朝兵制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朝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从公元前221年完成全国统一到公元前206年被推翻,秦朝只存在了短短的15年。但是,秦朝所建立的各项制度,不仅直接为汉王朝所继承,而且还影响到汉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以军权高度集中和军队高度统一为主要特征的秦朝兵制就是影响最为深远的秦制之一。(1)中央集

  • 战国兵制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战国

    (1)文武分职和独立军事系统的出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建立了统一的军队,国君掌握军队的征调大权,国君之下设立独立的军事系统,以将(或称将军、上将军、大将军,楚国则称上柱国)为其长,文武开始分职。将以下的武官设置也较完备,赵国设左司马、都尉,齐国设司马,秦、赵、韩、齐、楚还设郎中作为国君的侍卫。秦国设立

  • 春秋兵制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春秋,兵制,制度,历史,介绍,诸侯国,常备军,建立,周平,王

    (1)各诸侯国常备军的建立周平王东迁之后,周王室逐渐衰微,再也无力控制诸侯国,各诸侯国趁机建立自己的常备军,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军赋保障能力,随意决定自己军队的数额,周天子对诸侯国的兵额限制再也不起作用了。以晋国为例,在108年间,由一军扩编为六军,力量比东周大多了。各国军队的最高统帅不再是周天子,而是

  • 西周考试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西周

    我国学校教育,起源很早,大概夏、商时期有学校。到西周时代已有比较完备的学校教育制度。规定男孩在“昧辰”(童年)进入小学。《大戴礼·保傅》说:“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