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朝行省制的双重性

元朝行省制的双重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515 更新时间:2024/1/30 17:26:15

自元行省始,行省三司督抚的高层督政区体制较稳定地确立了下来。然而,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究竟如?人们的看法不尽相同。笔者认为,元行省制是古代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壮大过程中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不断调整、完善的产物。它并非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地方分权。

元行省制的历史价值在于:它创立了一种以行省为枢纽,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该体制有三个特点:行省性质具有两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各地,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元行省制引起了13、14世纪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的较大变动,对元代社会和后来的明清、近代影响至深。

元代演化

元代行省的性质与使命,需要从行省的设置、演化过程谈起。元代行省是行中书省的简称,其渊源可追溯到魏晋隋唐的行台和金代行尚书省。只不过此类两重性仅表现在云南等少数行省范围内,多数行省的性质仍然是朝廷的临时派出机构。

大约在世祖末成宗初,随着江浙、湖广、江西、陕西、四川、甘肃、辽阳、河南等行省的改置或增设,行,江南等处行枢密院并入行省,实行“絜兵民二枋而临制于阃外”的体制。这三项举措大体奠定化完成以后,行省仍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某些原有性质。许有壬下之治”。集说:“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

《元志七》也说:“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以上三处明言行省“分天下之庶务”,密切相连。另,终元一代,行省方最高官府和朝廷派出机构的两重性质,其代表中央分驭各地的使命依然如故。与世祖前期行省的两重性质不同出机构的旧有性质则退居次要地位。

元瑞《吏学指南·府号》说:“分镇方。”出的。当然,我们还需要正视和承认世祖朝以后行省性质的主要方面演化为设地方最高官府的事实。元行省的这一半性质,端倪:如大德五年(1301年)成书的徐元瑞《吏学指南》称行省为“分镇方面”;但时至元末,则云“行省得画地统民”,与柳贯同仕于顺帝朝的湖广行省平章星吉也自称:“吾受天子命为藩大臣”。既然元后期人中不乏行省“画地统民”和“藩大臣”等说,元世祖朝以后行省新增的地方最高官府的性质也就十分清楚了。

总之,具有两重性质和代表中央分驭各地的使命,是元行省制的一个基本特征。

标签: 元朝

更多文章

  • 明朝政治制度历史介绍 明朝中央与地方官制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

    朱元璋在起义过程中,凡略定的地方,都沿袭元朝行中书省的制度,设置行中书省,或中书分省。行中书省的负责人叫参知政事和平章政事,省内设置的机构和官吏,大体上和中书省相同。明朝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改元朝之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司仅主管民政,又设提刑按察使司掌刑狱、都指挥使司掌军政,合称都、布、按三司

  • 明成祖朱棣称帝后是怎么处理其他宗族藩王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成祖

    发生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至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的“靖难战争”,是明朝第一场皇室内战。开国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打“奉天靖难”和恢复“洪武旧制”的旗号,从北平起兵造反。历经三年苦战,最终把他的侄子朱允炆赶下了皇位

  • 元太宗时期的汉人是什么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元太宗

    生命可贵,无法用价格衡量。然而,这句话放到古代未必适用,起码在元太宗窝阔台嘴里,人命成了可以用“条”和银两进行换算的有价之物。《元史》中记载了一则耶律楚材劝说皇帝戒杀的典故,在这则典故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黎民苍生的性命在皇帝眼中,是与猪牛羊无异的商品。元太祖铁木真生前,与西

  • 商鞅变法两次变更内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商鞅变法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一公元司338年),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人,卫国君之后,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军事家,法家代表人,因后来立有军功,被秦孝公封为商地,人们称之为商鞅。商鞅生活的年代,当时的秦国,虽先有开国君主秦非子因善于养马,得到周孝王的赏识,获得秦地,成为始封国君;中有秦襄公

  • 什么是宗法制?古代嫡、庶之间的差别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宗法制

    嫡庶有别、长幼有序,几乎是我国古代宗法制度的核心。而这一体系的最主要特征,就是近乎冷酷的森严等级。所谓的宗法制,用学术的语言来说,就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共同的祖先为旗帜,在宗族内部严格区分尊卑、长幼,并对继承顺序、地位、相关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划分的一套体系”。说的直接点

  • 卫满朝鲜政权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朝鲜

    卫氏朝鲜是朝鲜历史上的第二个政权,是朝鲜历史上最早被考古证明的国家。同被这个政权推翻的箕氏朝鲜一样,都是由中国改朝换代的失败者建立的国家。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的发小燕王卢绾叛乱,失败后逃往匈奴,与他一起的有卫氏朝鲜的始祖卫满。卫满率领部属1000余人先逃往匈奴,后又从匈奴逃往了朝鲜,推翻了由商朝遗民

  • 春秋时期成为霸主标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霸主

    说起“春秋五霸”,相信哪怕只有初中学历的人都会对此有一定印象,不过,中学历史课本上所说的春秋五霸,其实只是一种历史课本所拣选的观念。关于春秋五霸的说法,并不统一,那么,春秋时代的霸主是依靠什么标准产生?又应该分别是哪些人?图片:春秋五霸资料截图一、霸主的产生霸主,是周朝历史发

  • 西晋八王之乱是指哪八个人?八王之乱爆发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八王之乱

    在西晋时期,皇族内部发生过一场因争夺政权而导致的内乱,这其中的八王,就是当初这场内乱的主要人物,分别是: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这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八王争斗时间16年,这16年直接导致了西晋的

  • 宗法制的内容 宗法制什么时候开始瓦解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宗法制

    对于古代的宗法制,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的关注,毕竟这个宗法制对于皇权贵族有着很大的影响,也就是说只有正妻生下来的长子才是法定的王位继承人。但是后面也是修改过关于这个宗法制。那么这个宗法制的内容是什么呢?对于宗法制,是什么时候开始瓦解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宗法制的内容是什么宗法制度是用父亲血

  • 天京事变死了多少人 天京事变的原因和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天京事变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太平天国的时候发生了天京事变,对于这一次的战役,确实是影响很大的,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也是太平天国运动彻底蜕化为变质的一个标志性事件。那么在这一次的天京事变中,一共死了多少人呢?事变发生之后引起了什么样的后果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天京事变死了多少人在1856